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857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docx

六年级阅读总复习田芳

阅读总复习

复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本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读中体悟,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概况,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情感、理想。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学会圈画批注,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体会顿号、逗号、分号与句号,破折号与省略号,引号与书名号的不同用法。

7、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内外阅读中。

8、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9、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

  1、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渗透“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的意识。

复习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2、学生:

(1)每位同学总结自己阅读一段文字的方法。

      

(2)练习一个阅读片段,总结出自己做阅读题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晰目标。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籍,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所以大家都爱读书,每天都在读,课内的、课外的。

可是,在试卷中,阅读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经过分析,这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阅读步骤不够得当,阅读方法总结不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总结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步骤,使我们不再是爱读书却又怕读书。

(板书课题:

阅读归类复习)

  二、梳理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再进行归纳,提炼,使学生从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方法上,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先谈谈你做阅读题的步骤。

   2、生交流步骤。

(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孩子们的答案)

   3、(课件出示)师总结的阅读步骤,生读一读。

     阅读的步骤:

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找准句段细细揣摩紧扣中心提炼观点

   4、说说学一篇课文要学到什么?

又用到什么方法呢?

   5、生积极交流。

   6、师出示总结的阅读方法再读一读。

   阅读的方法:

(课件出示)

     理解字词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2、联系生活实际。

     概括段落或全文的方法:

1、找中心句2、从课题想3、合并法4、提炼四要素。

     体会情感的方法:

1、读文字,想画面2、关注标点符号3、抓住重点句4、联系生活实际。

     领会写作手法的方法:

1、积累摘抄2、仿写。

  三、阅读练习,学会应用,培养能力。

(此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课内阅读练习,快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步骤)

  下面我们带着总结的阅读方法,用提炼出的阅读步骤,完成练习。

(课件出示)

(一)状物

短文

(一)

这棵绣球花株有一尺多高,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就像一棵小树。

那拇指粗的主茎上长三根杈,杈上又长枝,枝枝杈杈上生满碧绿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团扇。

浓密的枝叶中,钻出一根修长的花莲,莲上顶着几颗枣核形的花蕾,毛茸茸的。

花蕾绽开时,四五个球,像是被绣在万绿丛中似的,难怪人们叫它“绣球”呢!

这团团火花像绯红的轻云,像孩子们的笑脸,像一团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描写这棵绣球花株?

2、运用归纳法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3、用“——”画出一句排比句。

4、文中分别用()、()、()来比喻花蕾绽开时的“绣球”。

5、文章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你能再补上一两句话吗?

短文

(二)我爱落叶

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

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

当它们还高高地挂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

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

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丝悲凉。

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们献出了一片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

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朝霞,把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是啊,它们落在地上,或者被踩在脚下,踏入泥泞;或者被烧成灰烬,埋入泥土。

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

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虽然自己化成了泥土,但会换来更加美好的春光。

哦,朋友,如果你爱嫩绿的芽儿,那么,你也一定会爱这深秋的落叶!

1、落叶不感到悲伤是因为();不感到悲凉是因为()。

2、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包含着一个疑问,可以提示全文的内容。

读读这句话,你能提出这个疑问来吗?

3、文中有这两句话,哪一句是打比方的,在后面的()里画“√”,并想想这么写好在哪?

①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

②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

()

4、文中多处把落叶当做人来写,歌颂了落叶的奉献精神,找出句子,用“~~~”标出来,自己也想想,我们怎样向落叶学习?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种写法叫()。

短文(三)粽子

①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②粽子的形状很特别,()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着几个顶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③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各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着实好看。

④粽子的味道好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

它()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大人小孩都爱吃。

⑤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治国主张,()国君不予采纳。

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民怀念他,崇敬他。

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老人们说,吃粽子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民怎么会忘记伟大诗人屈原呢?

1、认真读文章,想一想文中的()里应填上什么恰当的词,请在下面的词中选一选。

(但是、所以、既、不但、又、而且)

2、第③自然段写粽子的(),请摘录各种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

你能用什么词能概括这些意思: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美食:

忧愤:

4、用“——”画出文中的打比方的句子,这个句子用()比喻()。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7、你还知道在端午节,人们还会用怎样的形式去怀念、追忆屈原?

我们应该向屈原学习什么?

短文(四)春笋

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日,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

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滴嗒——滴嗒——”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

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

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

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里淋浴。

啊,春笋长得多么顽强呀!

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

冲破地皮蹦出来,顶着沙砾冒出来,窜出石缝钻出来……

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呀!

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地拔节。

“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

山泉丁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唱歌,山花舒瓣对它们欢笑,松柏婆娑给它们鼓掌……长,长吧!

高高的蓝天多么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做贡献。

1、填空

①作者把竹山和竹林的美比作()

②作者用()和()比喻春雨的沙沙声。

③文中描写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词是()、()、()、(

)、()。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A、“我”爱竹山、竹林的美景。

B、春天,无数春笋破土而出。

C、春天竹山、竹林的美景和春笋顽强欢快生长的情景。

3、认真读最后一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你能依照文中的排比形式再想象着写下去:

4、细读文末最后一句,你知道小竹子的理想吗?

试着写你的理解:

5、“我”爱春笋的什么?

你呢?

能简单写一写吗?

6、“竹子”也被文人称为“三君子”之一,诗人、作家是怎样咏颂它的品性呢?

试写一两句(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短句)。

二、绘景

短文

(一)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

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

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

小河两岸,是成(hángxíng)的垂柳。

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

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叶繁茂。

农家小院的前后种着果树:

有()的梅子、有()的李树、有()的杏树……春(末未)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排(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音节和汉字用“ד画去,在空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篇短文是围绕着“()”这句话的意思来写的。

3、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和()的各种()进行()描写,突出了“()”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之情。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5、用“——”标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比作()。

6、本文按()顺序写的。

短文

(二)落叶

看,那边又飘飘摇摇落下一片片叶子,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鸟展翅飞翔,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旋转。

我跑过去伸出双手接住一片。

哈,活像一只金色的小船。

它也许是想要投入小河的怀抱才落下来的吧?

我轻轻地把它放进了小河。

河水哗哗地响着,像是在鼓掌欢迎。

“小船”轻轻地打了个旋,和我依依告别,便开始了它有趣的航行。

这时,一片桃形的叶子落在我的面前,我捧在手里想:

它可能是孙悟空偷仙桃时,不小心碰掉的一棵小小的仙桃吧?

它一落到凡间,变成了一片小小的树叶了。

我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好象真有一般子桃儿的香气呢!

我正在遐想,又一片树叶落在我的脚面上,我拾起一看,啊,还带着绿色呢。

“它大概是看到姐妹们纷纷落下,也想到地面上来玩玩,便忍不住跳下的呢”?

我一边想,一边小心地把它做成一只叶哨吹起来,听,多像牧羊人悠扬的笛声啊!

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多,我都不知道该拾哪片好了。

干脆找一根细绳把叶子穿起来,戴在头上。

哈,真有趣,我变成一个头戴金冠的“王子”了!

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旋转()遐想()金冠()翩翩起舞()

2、在文中找词填空

()告别()落下()流淌()起舞

()的航行()的舞姿()的皇冠()的笛声

3、照样子写叠词,要求用来形容落叶、雪花等事物

飘飘摇摇()、()、()、()

4、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再选其中的一句话说说这样写好在哪?

5、再回头读一读短文,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联想,写出落叶的各种想像到的事物有

6、当一片美丽的树叶落在你的面前,你会想到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也来写一段话,相信你比作者更能写,把落叶写得更精彩,想像更丰富,大胆呀!

短文(三)东方之珠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荣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沙滩上,沐浴着(轻柔温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适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欣赏)海豚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正在尽情地嬉戏,它们忽而腾空跃起,忽而悠然落下。

铜锣湾是香港三大闹市口之一。

摩天大楼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烁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贱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cuǐcàn)的“东方之珠”。

1、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用“/”画去。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荒凉()狭窄()跃起()

3、补充文中的成语,选一个词说说你的理解。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样写说明()。

5、短文主要围绕“()”句子来写的,按()顺序依次介绍了香港的()、()、()等3个景点的景观。

6、你能仿照短文的写法来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点吗?

相信在你的笔下,家乡的美丽、富饶的风貌更显优美呀!

三、记事

短文

(一)

我非常爱养信鸽。

鸽舍就安在我家的小楼旁,我每天都要照料这些可爱的小鸽子。

一天放学后,我发现鸽群里多了四只大信鸽,它们的样子很疲劳。

这四只信鸽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仔细看,这四只信鸽都戴着铝制脚环,脚环上“台湾”两个字qīngxí()可见。

啊,这是台湾的信鸽,大概是走迷了路才到这里了。

我连忙端出清水和饲料,热情地zhāodài()这些远方飞来的“客人”。

天黑了,鸽子们争着要进鸽舍,我让这四只鸽子先进去,住在鸽舍的最里面。

我想,我一定要把这些“客人”照顾好,将来好让它们去找自己的主人。

我在这四只信鸽的脚上拴上一封短信,信中表达了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希望它们能把信带给台湾的小朋友。

好几天过却了,四只信鸽在我的精心hēhù()下,长得更壮了,它们和我的鸽子一同生活,一同fēixiáng()。

有一天,四只信鸽飞出去,就再也没有飞回来。

我望着远方的天空,默默地祝愿它们平安地飞回台湾,找到它们的主人,也带去大陆小朋友的美好心愿。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填在()里,找出近义词填在〖〗里。

细致()冷淡()祝愿〖〗照顾〖〗

2、在文中的括号里按拼音写上词语。

3、“我”是怎样细心照料四只信鸽的?

用“~~~”在文中标出。

4、“我”为什么要往四只信鸽的脚上拴信?

信上有什么愿望,请你将这封短信简洁地写出来,好吗?

相信信鸽的主人会明白你的愿望的,但要特别注意书信格式呀。

5、大陆小朋友的美好心愿是什么?

短文

(二)给我一个承诺……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汽车驾驶员被困在郊外,他的汽车坏了。

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这位男子用把克雷斯的汽车拉到一个小镇上。

当克雷斯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的时候,这位男子说:

“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没有忘记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

四年后,克雷斯被洪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不会忘记的话:

“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爱心是不需回报的,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

用爱心把它们串起来,这就是一条最最珍贵的无价的项链。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承诺:

风雨交加:

2、在文中()里选填一个词(果然、竟然、突然)。

3、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题目:

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

①用句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如果……那么……

②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写,把比作;把比作。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善事一()珍珠一()好人

一()金线一()暖流一()少年

5、文中提到“给我一个承诺”,这个“承诺”的内容是什么?

6、句子“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没有忘记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中的“同样的一句话”是指谁的一句什么话?

他为什么这样做?

7、读了短文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短文(三)最有益的教诲

在那年的毕业晚会上,班主任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结伴穿过沙漠。

走到途中,水被喝光了,其中一人也因中暑而不能行动。

同伴把一枝枪递给中暑者,再三吩咐:

“枪里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两小时你就对空中鸣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

”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

躺在沙漠里的中暑者却满腹狐疑:

同伴能找到水吗?

能听到枪声吗?

他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包袱”独自离去?

暮色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

中暑者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

想象中,沙漠里的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终于,中暑者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太阳穴。

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赶来,找到了中暑者温热的尸体。

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总会在惋叹之余陷入沉思:

那位中暑者不是被沙漠恶劣气候吞没,而是被自己的恶劣心理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身处困境,他用绝望驱散了希望。

十多年来,()面对怎样的环境,面对多大的困难,我()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放弃对生活的信心。

那个故事,是我今生得到的最有益的教诲。

1、给带点字注音

中暑()子弹()吞没()恶劣()

2、根据短文内容,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满腹狐疑:

②惋叹:

3、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简洁地写下来。

 

5、读短文,说说是什么让中暑者将最后一颗子弹送进自己的太阳穴。

 

6、作者说自己在那个故事中得到的最有益的教诲是什么?

用“”在文中画出来。

7、读了这篇短文,面对中暑者你想说点什么?

 

短文(四)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高大宽敞,()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籍一片。

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

“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

说着,他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

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摆放得井然有序,()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

“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很尴尬(gāngà)又遗憾地说:

“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

突然,他大声说:

“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

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

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井然有序”的两个反义词是()()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若有所思:

4、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结合全文选择正确的意思,画“√”。

(1)班杰明的生活习惯不好,总是把房间搞得很乱。

()

(2)班杰明故意把房间弄乱,以此教育青年人。

()

(3)因为工作太忙,班杰明没有时间收拾房间。

()

5、“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人生。

”请你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请你写出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诗句。

 

四、写人

短文

(一)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

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说:

“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的家门,你就来找我!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特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

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保险柜,分别装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开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

“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

“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

“师傅,我没看见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接班人。

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

“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倍”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已。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支吾支支吾吾

2、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

物色:

()A、物体的颜色B、寻找C、挑选

(2)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

不解:

()A、分不开B、不解决C、不明白

3、老锁匠为什么选二徒弟做接班人呢?

如果让你帮助选徒弟,你会选哪一位,为什么?

4、老锁匠所说的“信”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对修锁的徒弟也要求做到“信”?

5、仿照上述问题的提问方式,认真读文,你也来提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吧!

6、文中最后一句话的“不能打开的锁”指什么?

7、读完短文后,你想对大徒弟说些什么?

短文

(二)

亲爱的老师,你还在我故乡那长着许多荔枝树的山村小学任教吗?

你还在背着我故乡的小学生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吗?

你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脑海里,引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走出师范学院的大门,毫不犹豫地踏进我们偏远的山庄,你丝毫没有繁华城市小姐的娇气,吃苦耐劳,稳重端庄,受到了全村父老乡亲和孩子们的喜爱。

那年你才十八岁,像大姐姐一样时刻关心我们。

我故乡的山野,那么多的沟沟坎坎,那么多的泥泞小路。

在多风多雨的季节里,放学时,你总是送我们回家。

你把裤腿卷得高高光着脚丫,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淌过那条脾气暴躁的小河。

浪花溅到你的身上脸上,雨水打湿你乌黑的头发,你却全然不顾。

隔着小河,你向我们频频招手,反复叮咛;“路滑,慢点儿走,明早我来接你们……”你悦耳的声音让小河的波浪带到很远的地方。

你灿烂的微笑像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样美丽。

如今,我已大学毕业,即将成为一名教育,我决心像您一样

1、“湍”字查音序,再查音节,“湍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湍”字另换偏旁还可以写出哪些字词:

湍急、、、、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和短文中的相同)

()的山野()的小路()的小河

()的山庄()的声音()的微笑

3、用“——”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用()比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