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82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58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docx

精品采油工基础知识

采油工基础技能常识

第一章采油地质--------------------7

1.名词解释

2.采油管理

3.油井A、B、C分类管理

4.示功图分析

5.单井动态分析

6.蒸汽吞吐采油井的生产特点和各生产阶段

7.稠油注水见效井生产特点

8.油田开发应录取的资料用其整理

第二章机械采油------------------8

1.抽油机井新井开井操作规程

2.抽油机井正常开井操作规程

3.抽油机井关井操作规程

4.抽油机启停操作规程

5.抽油机一级保养内容

6.抽油机二级保养内容

7.抽油机调冲次操作规程

8.抽油机调冲程操作规程

9.抽油机调平衡操作规程

10.抽油机更换曲柄销总成操作规程

11.更换游梁式抽油机刹车总成操作规程

12.抽油机调整刹车操作规程

13.抽油机补充机油操作规程

14.更换光杆密封器操作规程

15.抽油机井加一级盘根操作规程

16.抽油机井加二级盘根操作规程

17.抽油机井碰泵操作规程

18.抽油机井调防冲距操作规程

19.抽油机更换皮带操作规程

20.抽油机更换毛辫子操作规程

21.抽油机井校井口操作规程

22.更换电动机操作规程

23.抽油机井蹩压操作规程

24.抽油机井控制套压操作规程

25.抽油机井强制热洗操作规程

26.抽油机井捞光杆安全操作规程

27.抽油机拆装、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28.掺药操作规程

第三章注水井管理-----------------30

1.注水井转注操作规程

2.注水井停注操作规程

3.注水井洗井操作规程

4.更换干式水表操作规程

5.注水井加防冻液操作规程

6.注水井测指示曲线操作规程

第四章资料录取-------------------35

1.更换压力表操作规程

2.抽油机测电流操作规程

3.取样操作规程

4.玻璃管量油操作规程

5.流量计量油操作规程

6.高架罐量油操作规程

7.换测气档板操作规程

8.安装或更换玻璃管操作规程

9.分离器加底水操作规程

10.分离器冲砂操作规程

11.分离器清砂操作规程

第五章机泵操作-------------------40

1.离心泵启泵操作规程

2.离心泵停泵操作规程

3.离心泵倒泵操作规程

4.离心泵加盘根操作规程

5.循环泵倒循环操作规程

6.各种泵使用注意事项

第六章加热炉操作------------------42

1.水套炉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2.水套炉放压、加水操作规程

3.采暖炉使用操作规程

4.水套炉倒循环操作规程

5.火管炉使用操作规程

6.真空炉使用操作规程

第七章其他操作常识------------------47

1.用套管气从井上向高架罐扫线操作规程

2.用分离器蹩压扫线操作规程

3.用高套压井套管气向另一口井扫线操作规程

4.用压风机从站上向井上扫线操作规程

5.用压风机从油井井上向高架罐扫线操作规程

6.用压风机对水井扫线操作规程

7.更换计量间汇管阀门操作规程

8.更换自喷井总阀门以上井口阀门操作规程

9.更换自喷井套管阀门操作规程

10.更换抽油机井总阀以上井口阀门操作规程

11.更换抽油机井套管阀门操作规程

12.更换注水井总阀门以上井口阀门操作规程

13.更换流量计操作规程

14.更换井口单流阀操作规程

15.更换油井井口取样阀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16.更换输油泵进出口阀门

17.加阀板阀填料

18.更换分离器安全阀

19.更换水套炉安全阀

第八章HSE----------------------57

1.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常识

2.采油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3.交通安全知识

4.环保知识

5.消防知识

6.职业病防治

第九章设备管理----------------------69

1.我区在用设备共有几大种类

2.抽油机

3.抽油机的维护

4.电动机

5.外输泵

6.设备管理“四懂三会”的内容

第十章作业管理-----------------------73

1.作业井的监督内容及要求

2.作业井的交接操作

3.作业管理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注汽管理-----------------------80

1.蒸气干度的测定方法

2.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3.巡回检查内容及标准

4.巡检要求

第十二章标准化---------------------------82

1.举升工艺设计编写规范(SY/T6570-2004)

2.压裂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Q/SY31-2002)

3.酸化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Q/SY32-2002)

4.试油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Q/SY33-2002)

5.试油完井总结编写规范(Q/SY88-2004)

6.采油方式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范围的界限(Q/SYLH0173-2004)

7.动液面资料录取验收及应用范围(Q/SYLH0174-2004)

8.抽油机使用技术性能要求(Q/SYLH0175-2004)

第十三章质量-------------------------------88

1.术语解释

2.ISO9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有哪些?

3.IS09001标准有哪几大不过程?

4.采油生产方面的记录包括哪些?

5.冷家油田开发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6.油田开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7.QC小组的概念?

8.QC小组的特点?

9.QC小组的人数?

第一章:

采油地质

第一节名词解释

1.石油:

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石油分为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两种。

天然石油是从油气田中开采出来的;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等干馏出来的。

石油在提炼以前称为原油,从原油中可以提炼出汽油、柴油、润滑油及其它一系列石油产品。

石油一般呈棕色、深褐色、黑绿色等,也有无色透明的。

石油有特殊的气味,含有H2S的有气味,含芳香烃的有香味。

2.饱和压力: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到开始状况下测得的饱和压力,一般说的饱和压力是指原始饱和压力。

3.原始溶解气油比:

在地层原始状况下,单位重量(或体积)原油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原始气油比,单位是t/m3或m3/m3,油井生产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称生产气油比,单位是m3/t。

4.密度和相对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

单位是Kg/m3。

原油的相对密度是批原油在温度为20℃时的相对密度与温度为4℃时同样体积纯水密度之比值。

5.原油粘度: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之间的摩擦阴力,称为原油粘度,单位是MPa·S。

影响粘度的因素很多,在地层中的原油,由于温度高、压力高,且溶解有大量天然气,所以粘度小;而地层粘度底溶解气量大,所以粘度比地层条件下大得多。

6.原油凝固点: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叫原油的凝固点。

7.原油的体积系数: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体积系数。

8.原始收缩率:

地层原油取到地面后,天然气逸出使体积缩小,收缩的体积占原始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收缩率。

9.石油的化学性质:

石油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碳占83%~87%,氢占10%~14%,还有氧、氮和硫,但含水量量都不超过1%,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10.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天然气是以气态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11、孔隙度:

是岩石中所有孔隙的总体积在该岩石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表示,也称为绝对孔隙度。

12.有效孔隙度:

是指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相互连通的孔隙的总体积在该岩石中所占的比例。

13.绝对渗透率:

在一定压差下单相流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并且流体与岩石间没有物理、化学作用,这时求得的岩石孔隙的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

它只代表流体岩石的能力,表明岩石的一种特性。

测定时流体一般用空气,所以绝对渗透率又叫空气渗透率。

14.有效渗透率:

在岩石中孔隙中同时有两相对以上液体时,岩石孔隙只不过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称为某相的有效渗透率。

它不但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与孔隙中液体性质和它们的数量比例有关。

15.相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

16.注水开发的油田,油层中的含水量油饱和度逐渐减少,含水饱和度不断增加,因此随含水上升,油的相对渗透率逐渐下降,水的相对渗透率逐渐上升。

17.油气藏:

地下岩石中能够聚集并储藏石油或天然气的场所,称为油气藏。

形成油气藏的必须具备生、储、盖、运、圈等条件。

第二节采油管理

要将地下原油开采到地面上来,必须经过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如何使储藏在岩石孔隙中的原油渗透到井底;第二个过程是如何使渗透到井底的油气沿着井筒最有效地瘵升到地面。

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开的。

前一个过程的主要原因任务是合理开发油田,后一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管好油井。

因为油井是油层的出口,是人们用以控制油藏生产的重要手段,如果油井管理不好,必然影响整个油田的开发。

相反,对于注水井开发的油田,如果注水井管理不好,整个油藏开发恶化,那么油井也将很难正常生产。

;因此,决不能机械的把两个过程,两个任务截然分开,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要高效合理地开发油田,必须搞好配产配注和油水井管理工作

一、油井管理:

做好油井管理,必须坚持油田的各项规章制度,取全取准各项生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减少砂、蜡、水等油井正常生产的影响,达到油田、油井的长期高产稳产、以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二、稠油井的管理:

一般采用大泵径、慢冲次。

大泵径的阀座进油口都比较大,可减小稠密油进入泵时的阻力;采用慢冲次,可使活塞移动的速度尽量接近油进入泵时的流速,达到提高泵充满系数的目的。

稠密油的携砂能力比较大,所以稠油井泵的进口一般不需要下滤器,这样减小油进入泵时的阻力。

三、水井管理

1.注水井的投注。

注水井从完钻到正常注水,一般要经过排液、洗井、试注之后才能转入正常的注水。

2.排液。

在试注前,通常要进行排液放喷,其目的是:

清除井底周围油层内的脏物;排出井底附近油层中的一部份原油,造成一个低压带,为注水创造有利条件。

排液放喷的强度以不破坏油层结构的原则,含砂量一般控制在0.2%以内。

3.洗井。

它的目的是把井底的腐蚀物及杂质等污物冲出来,避免注水后污物堵塞油层而影响注水效果。

4.试注。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层吸水能力的大小,而吸水能力的大小常以吸水指数来表示。

吸水指数是指在每一个单位压力差的作用下,每日地层能吸多少立方米的水量。

试注时间的长短,以注水量稳定为原则。

一般试注3-5天。

5.转注(也叫投注),指的是转入正常注水。

注水井通过排液、洗井、试注,取全取准试注的资料后,就具备了转注的条件。

再通过配水就轩入正常的注水了。

6.注水井管理的要点:

注水井的总目标是均衡、合理、有效地注水。

其要点可概括为“三定、三率、一平衡、三个及时”

7.三定,即定性、定压、定量。

定性就是判明注水井是平衡井还是加强井。

定压就是根据分层测试成果确定注水压力范围,并在单井上定出注水上、中、下限压力点,每一压力点对应相应的注水量。

定量就是根据注水井配水方案,分层测试结果,确定注水量的范围。

8.三率,指的就是分层注水井的测试率、测试合格率、分层注水合格率。

9.一平衡,是指以分层注水为基础的年度地下注采平衡,所谓注采平衡即是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水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

10.三个及时,即及时取全取准资料,及时分析、及时调整。

做好以上几点,就能达到四个提高:

一是提高测试质量,二是提高注水合格率三是提高封隔器的使用寿命,四是提高施工作业水平,从而实现注够水,注好水,高效平稳地开发油田之目的。

第三节油井A、B、C分类管理

一、油、水井分类:

A类:

水平井、重点探井、重点措施井、当年投产新井、高产井、开发试验井、难采储量试验井。

B类:

常规措施井、正常生产油井、正常注水井。

C类:

低产低效生产井、间开捞油井、油井受效不明显的注水井、潜力较小的低压低产井。

二、管理责任:

A类井原则上由作业区领导管理,正职负责水平井、高产井,副职负责其他A类井。

B类井主要由作业区地质负责人、工程负责人、调度长管理。

C类井由岗位工人管理。

管理责任:

1.管理责任人要及时了解油井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

2.施工作业重点工序管理责任人必须到达现场监控。

3.管理责任人要定期检查现场资料录取情况。

4.管理责任人要定期进行生产动态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5.各类生产井出现问题,管理责任人要及时到达现场,了解问题原因,组织分析解决问题,及时汇报有关部门,确定下步措施方案

三、管理制度:

1.资料录取:

A类井保证每天计量、化验1次,每旬进行示功图、动液面监测;

B类井保证每5天计量、化验1次,每15天进行示功图、动液面监测;

C类井保证每旬计量、化验1次,每月进行示功图、动液面监测。

其他资料录取按地质管理规定执行。

2.信息反馈

A类井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及时分析问题原因,确定下一步措施方案,当天组织施工复产;

B类井要及时上报作业区主要领导,特殊情况要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及时分析问题,确定施工方案,24小时内组织施工复产;

C类井要上报作业区调度和主管生产副经理,及时分析确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复产。

3.管理责任人要及时掌握生产井动态,定期检查现场资料录取的生产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动态分析,保证各类井正常生产,提高油田开发水平的经济效益。

4.A、B、C分类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每月由作业区上报主管部门本单位的A、B、C分类情况,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执行,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要不定期对作业区A、B、C分类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第四节示功图分析

一、示功图测试的方法:

1.悬点法:

即将测试低仪器安装在抽油机驴头悬点位置测示功图的方法。

2.井下测试法:

即将测试低仪器安装在井下泵的位置测功图的方法。

3.远传测试法:

利用将光杆行生转换为电信号的角位移变送器和能将光杆负荷转为电信号的应力变送器及专门的传送通(光缆)将油井所测示功图远传绘制的方法。

目前二区用的主要是悬点法。

4.示功图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我区目前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二、我区典型示示功图分析

1.碰泵

由于防冲距过小,活塞向下撞击固定凡

尔,当活塞下行到最末端,负荷突减小到低

于抽油杆本身的生重量,强烈撞振动,使负荷

线呈波状形,同时引起游动凡动,造成都市上

冲程初瞬时漏失,示功图增载缓慢,形成一个

环状的撞击“尾巴”

2.活塞脱出工作筒

示功图活塞移到定距时,载荷突然下降,

一直降到最低点,同时由脱出时引起抽油杆的

强烈跳动,出现不规则的波状曲线

 

3.活塞漏失

上冲过程中,示图载线平缓,并且呈弧形,

最大负荷达不到理论值,严重时光杆载荷只等

于油杆的重量。

油井产量缓慢下降,甚至于抽

不上油,上冲程每项电流负荷减少。

 

4.固定凡尔漏失

从示图看出,下行线向上收缩,渐近于平

行线,产量下降,严重时抽不上来油

 

5.活塞入工作筒

抽不上来液体,示功图下冲程光杆负载约

等于抽油杆在液柱中的重量,如果油管中有死

油,活塞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大示功图往往表

现出活塞或;固定凡尔漏失的图形,遇到这种

情况,应检察下井油管的长度再核对油杆长度

是否合要求,

6.供液差

示功图的下冲程减载时间延缓,但减载线

和增载线仍平行。

 

7.抽油杆断脱

地面可觉得抽油杆有不规律的震动慢性载

荷减小示功图的上下冲程式光杆负荷接近于或

小于理论载荷

 

8.油管漏失

产液量随着漏失的程度减小,油管上部漏

税失时,示功图的上载荷偏低。

 

9.游动凡尔漏失

产量下降,示功图加载不及时,减载提前.

 

10.油稠

示功图肥大,由于抽油杆服稠油的影响,

上冲程式过程式中,增载线高于理论最大负

载,下冲程过程中,减载线低于理底论最小

负载。

 

第五节单井动态分析

一、单井动态分析的含义

就是通过单井的各种资料统计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过程。

二、动态分析的一般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单井动态分析能解决哪些问题

1.单井工作制度是否合理

2.单井生产能力有无变化

3.井内技术状况

4.分析油井在注水见效后,水推进情况,提出注水方案

5.分析各种井下作业措施及效果

6.分析各小层出油、吸水、出水和压力变化情况,弄清各层生产潜力,提出挖潜措施

第六节蒸汽吞吐采油井的生产特点和各生产阶段

蒸汽吞吐的概念:

向一口井注入一定数量的热蒸汽,然后再投入生产,生产段时间后由于供液能力下降再次注汽,如此循环。

这种在一口井有注有采的方法,叫蒸汽吞吐。

一、汽吞吐的生产特点

目前我区地层压力低,吞吐井停注后,先焖井3-4天,目的是充分利用能量,无自喷生产期,待压力降到可以作业时,下泵转抽生产,初期日产液、日产油、含水、温度高,中期日产液、日产油、含水趋于稳定,后期进入周期末,日产液、日产油下降,含水下降或稳定

二、各阶段主要录取的资料

1.注汽时:

注汽参数、井口油压、套压、(有时需要测4参数)。

2.焖井时:

井口、油压、套压、温度

3.转抽时:

与正常油井相同。

第七节稠油注水见效井生产特点

一、油井见到注水效果的标准

1.液量或含水上升

2.注汽转抽后产量稳定时间长

3.地质压力、流压明显上升

二、怎样进行注水井动态分析

分析目的:

就是要管好注水井,使井组内做到分层注采平衡、压力平衡、水推进比较均匀,保证油井长期高产稳产。

分析方法:

1.整理注水井基础资料。

根据井史,分层开采措施资料的六查结果、测试等资料对油水井管柱结构,连通情况,渗透率,有效厚度,配水方案(层段、层段性质、水咀、压力)分层水量,全井水量(注水时间及压力、全井及分层累计注水量)等清、绘制出曲线及图表。

2.检查配注任务完成情况:

对比配注与实注情况,掌握哪层符合配注方案要求,哪些层超注或未完成配注。

3.根据指示曲线了解全井吸水能力变化情况。

4.分析原因:

注水井本身的情况,泵压变化情况,水咀是否畅通;封隔器是否密封,层段间套管是否有串漏现象;配注方案是否合理等。

周围井情况:

相邻注水井是否有增减注水量现象;相邻油井是否有关井或新井及实行分层配产、压裂等,找出矛盾。

5.根据各有关油井的受效和变化情况,全面考虑、综合平衡,提出提出调整意见。

第八节、油田开发应录取的资料用其整理

一、油井应录取的资料

1.产能资料:

包括油井用分层的日产液量、日产油量、日产水量、日产气量、分层的日产液量、产油量、产水量

2.压力资料:

包括油井及其分层的地层压力、井底流动压力、井口的油管压力、套管压力和集油管线的回压力。

它们可以反映油藏内的驱油能量用其从油层到井底一直到井口的消耗过程和剩余压力。

同时可以了解不同油层的驱油能量。

3.水淹状况资料

包括油井所产原油的含水率,分层的含水率,以及通过在开发过程中钻井、检查井和调整井录取分层含水率和分层驱油效率等。

它直接反映剩余油分布及其储量动用状况

4.机械采油井的物理化学性质:

包括机采井口测的示功图、动液面、热油(水、化学)洗井、电流、冲程、冲次、泵径、泵深等资料。

它可以反映反映机械采油井工作状态是否合理。

5.井下作业资料:

包括施工名称、内容、主要措施参数、完井管柱结构等。

如油井压裂,包括压裂深度,层位,压裂时的排量、破裂压力,加砂的粒度、性质、砂量、压裂液名称、用量等,以及完井管柱结构。

二、注水井应录取的资料

1.吸水能力资料:

包括注水井的日注水井量、分层日注水量。

它直接反映注水井和分层的吸水能力及其实际注水量。

2.压力资料:

包括注水井的地层压力、井底注入压力、井口的油管压力、套管压力、供水管线压力。

它直接反映了注水井从供水压力到井底压力的消耗过程,井底的实际注水压力,以及地下注水线上驱油能量。

3.水质资料:

包括注入和洗井时的供水水质、井口水质、井底的水质。

水质一般包括含铁、含油、含氧、含悬浮物等项目。

它反映注入水质的好坏和洗井后井筒达到的清洁程度。

4.井下作业资料:

包括作业名称、内容、主要措施的基本参数,完井的管柱结构等。

如分层配注有:

所分层段、封隔器位置、每个层段所用水嘴等。

又如酸化井酸化深度、层位,挤酸时的压力、排量,酸的配方,完井管柱等。

第二章机械采油

第一节抽油机井新井开井操作

一、操作规程

1.检查水套炉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2.给水套炉加水,水位达到液位计的1/2~2/3之间。

按水套炉点火操作规程点火,加温预热。

3.检查井口流程是否有渗漏现象,试压2.5Mpa不渗不漏为合格。

4.检查进罐管线是否畅通:

关进罐阀门,若回压增加,说明管线畅通。

5.若有水套炉的打开水套炉进出口阀门,并关闭旁通阀门。

若有真空火管炉的,点燃真空炉,然后打开掺药阀门进行掺药(冬季应提前2小时掺药)。

6.检查抽油机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检查抽油机机油情况;检查抽油机皮带松紧度及是否呈“四点一线”;检查电机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检查供电设备情况。

7.检查二级盘根,加一级盘根。

8.检查光杆是否有毛刺,重新紧固方卡子。

检查悬绳器配件是否齐全。

9.打开生产阀门。

10.松抽油机刹车,点动抽油机一次,试正反转。

11.若正转,检查井口工艺流程是否倒通。

按调防冲距操作规程重新调整防冲距。

12.点动2-3次,利用平衡块惯性启动抽油机。

13.调好加热炉炉火。

14.记录开井时间,工作参数,通知站上油井正常后2小时进行量油操作。

二、注意事项

1.采油树要达到不渗不漏,工艺流程试压合格,无渗漏。

2.开关阀门时必须侧身、缓慢、平稳操作。

3.启动抽油机前,要用试电笔或手背触摸配电箱,检查是否漏电;按启动按扭时,要侧身操作。

阴雨天启动抽油机,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

4.加热炉点火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第二节抽油机井正常开井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预热:

按水套炉点火操作规程点火加温。

2.检查进罐管线是否畅通:

关进罐阀门,若回压增加,说明管线畅通。

3.打开生产阀门。

4.松抽油机刹车,点动2~3次,利用平衡块惯性启动抽油机。

5.记录开井时间。

油井正常后2小时通知站上进行量油。

二、注意事项

1.开关阀门时必须侧身、缓慢、平稳操作。

2.启动抽油机时,要用试电笔或手背触摸配电箱,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阴雨天启动抽油机时要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

按启动按扭时,要侧身操作。

3.加热炉点火时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

第三节抽油机井关井操作

一、操作规程

1.按停止按扭,拉下空气开关,关好配电箱门。

2.根据油井生产情况将抽油机停在合适位置,刹紧刹车。

3.关生产阀门。

二、注意事项

1.停抽前,要用试电笔或手背触摸配电箱门,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阴雨天停抽油机要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

2.长时间关井要紧固二级盘根或胶皮阀门;进站管线必须扫线;水套炉必须停炉放水,短时间关井,应小火烘炉。

第四节抽油机启停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减速箱机油:

机油是否变质;液位是否符合标准。

2.检查毛辨子有无断股现象;悬绳器配件是否齐全。

3.检查润滑情况,给各个轴承加注润滑油。

4.检查抽油机各连接部位螺丝是否紧固;抽油机皮带的松紧程度及“四点一线”是否符合标准;刹车是否灵活好用。

5.检查变压器是否缺油;电路是否存在裸露现象,接地线是否合格。

6.检查抽油机周围有无障碍物。

二、抽油机启动操作:

1.松开刹车,盘车。

2.启动抽油机,试正反转。

3.若抽油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