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8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电厂管线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抚矿热电厂供热改造工程。

2、建设地点:

热电厂院内。

3、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4、建设单位:

抚矿热电厂。

5、施工单位:

中煤九公司。

6、工期:

2011年9月30日-2011年10月20日。

7、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抚顺热电厂供热改造工程,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在基坑临近道路东侧边缘遇到2根Ф529工业管线,该管线为热电厂生产供水主管线。

两根管线之间的中心距为2.0m、管线的上皮标高为-2.0m(相对于±0.000),其中一条管线已进入基坑开槽的范围内。

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为-4.6m(相对于自然地面),为了防止基坑开挖完毕后使管线处于凌空状态,特编制管线支护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二、专项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汪杰

施工员:

张庆利

质检员:

袁庆义

技术员:

刘辉

安全员:

洪海

材料员:

应宝棣

三、管线支护方案:

1、管线支护剖面图:

2、施工步骤:

(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定位:

桩位轴线采取设十字控制网,选择为两根管线接头处、基坑开槽坡脚底线外侧550mm。

以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挖孔进入基坑底部持力层2.0m(-7.1m)。

挖孔:

在桩1开挖前在管2转弯处采用3根Ф159钢管打入3m深做防护,防止由于挖孔过程中造成土应力释放使转弯处在水压作用下脱节。

处59在水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节用铲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空压机、锤、钎等破碎。

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cm,不得有负误差,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型。

弃土装入吊桶内吊至地面后用推车运出,人工挖孔桩底部应平整,不带泥砂。

护壁施工采用组合全钢模板拼装而成,折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

钢筋笼制作与施工:

钢筋笼竖向配置Ф12@150、螺旋箍筋采用Ф8@200。

纵向主筋间距要均匀相等,箍筋均应与主筋点焊,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50mm,外侧设混凝土垫块或定位环,以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笼堆放及运输过程,严禁扭转及弯曲,安放要吊直对准孔位缓慢下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钢筋笼就位后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保持垂直度正确。

固定工字钢:

钢筋笼固定就位后在钢筋笼内部插入200工字钢2.0m深,用Ф25短钢筋把工字钢与钢筋笼焊接拉结固定。

混凝土浇筑:

C40超早强商品混凝土

浇灌封底混凝土后应即继续浇注桩身混凝土,如因条件所限需要延迟时,应在以后浇灌前先抽净孔内积水,清扫封底混凝土层的表面后灌注桩身混凝土。

浇灌混凝土必须使串洞,用串筒向筒内送料应使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灌注时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分层高度不应大于500mm。

当渗水量过大(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严禁采用水下混凝土浇注。

(2)钢管桩施工:

按灌注桩桩位向右侧平移7m打入钢管桩,深度为4m。

钢板桩采用Ф159。

为防止桩头在锤击中使其损坏,打桩前防止硬木减震垫木。

打桩时,矫正桩的垂直度,并保持锤、桩帽与桩在同一纵轴上,然后空打1-2m,再次矫正垂直度后正式打桩。

当沉至某一深度并经符合沉桩质量良好时,在继续打击,至桩顶与地面等平时停止锤击。

(3)LL1、LL2、TL1、TL2施工:

LL1:

截面尺寸为1200mm×700mm,长度5m。

内配4Ф22/4Ф20上部钢筋;4Ф18下部钢筋;G2Ф12;箍筋采用Ф8@200。

LL2:

截面尺寸为600mm×400mm,长度42m。

内配4Ф22上部钢筋;4Ф18下部钢筋;G2Ф12;箍筋采用Ф8@200。

TL1:

截面尺寸为1200mm×700mm,长度3.6m。

内配4Ф22/4Ф20上部钢筋;4Ф18下部钢筋;G2Ф12;箍筋采用Ф8@200。

TL2:

截面尺寸为1200mm×700mm,长度4.5m。

内配4Ф22/4Ф20上部钢筋;4Ф18下部钢筋;G2Ф12;箍筋采用Ф8@200。

按照上面截面尺寸以桩为控制点进行横向、纵向人工开槽,开槽完毕后绑扎所有梁钢筋。

采用Ф25钢筋将LL2与200工字钢焊接牢固。

浇筑C40超早强商品混凝土。

四、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

汪杰

组员:

刘辉张庆利袁庆义李晓宇

抢险队伍:

施工队30人

2、应急物资准备

序号设备、器材名称数量

1水泵10台

2麻袋30000个

3麻绳5捆

4钢管500米

5脚手板200米

6砂子5吨

7雨鞋30双

8铁锨30把

9撬棍10根

10应急灯20把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发生坍塌事故,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对险情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二次坍塌造成事故扩大。

需要急救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急救车迅速施救。

五、施工安全措施:

认真贯彻建设部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确保不安全不生产。

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包括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施工员安全责任制、安全员安全责任制、技术员安全责任制、材料员安全责任制等。

同时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保证安全生产。

2、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检查制、安全教育制、安全活动制和防火制。

即:

a、班前检查制(每次施工之前都检查由班长负责)

b、周一安全活动制(项目经理或施工员每周一要对全体工人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对上一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周的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做必要的交底,使广大工人做到心中有数,时刻注意安全)

c、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班组长参加,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制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整改,并做好安全隐患整改记录)

3、施工现场要建立:

a、安全会议记录

b、安全检查记录

c、隐患整改记录

d、“三违”人员处罚记录

e、安全教育记录

f、工伤事故记录

上述记录要及时填写,内容必须详实准确。

4、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措施(如现场施工用电、吊架等),同时以书面形式认真向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专项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双方都有签字(签字必须是本人,不得代签)。

5、特殊工种要建立特殊作业人员登记表,同时持有效证件上岗,并保证表、证、人三者一致。

6、施工现场要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设置红灯警示,施工现场的道路设指示标志。

7、施工现场组建消防小组,负责日常的消防工作。

8、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三项五线制”的规定。

9、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度,严禁一闸多用。

10、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被机械损伤的场所引出地面2m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固定机械的电源电缆沿地面敷设时应穿管并埋地。

11、施工现场安装、操作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时,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修、保养、保证其完好,安全可靠。

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相应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长筒绝缘胶靴,井口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和系好保险钩。

13、每天开始作业前及施工中,现场的作业人员都应配合项目机电人员认真检查提升机的辘轳轴、支架、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或土筐)、刹车制动等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防护设施是否安置到位和正确牢固可靠,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机电人员报告,并在修复及设备试运行正常完好后方准许正式使用。

14、孔内运出的土石料应堆放在离井口以外的地方并及时清理出场,在井口周边1米范围内不堆放杂物,保持作业场所整洁。

15、作业井口保证有人配合作业,不得随意变换.当井下有人作业时,井上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状况,并做到井下人员轮换作业。

16、井孔上下设立可靠的联络信号或喊话等方式经常与井下保持联络,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帮助井下作业人员撤离井底返回地面,并报告项目经理检查处理。

17、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脚踩凸缘上下桩孔,而必须另配钢丝绳及滑轮且有断绳保护装置,使用安全钢爬梯上下,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

18、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井内的各种变化情况,如地下水、流砂、流泥、塌方、井圈护壁变形、有害气体、不明物等,发现问题及时回到井上报告项目管理人员采取措施处理解决。

每节挖孔进尺深度应根据实际土质和地下水位而定,地下水压力较大,出现较多涌砂、涌泥等可采用降水方案。

19、当挖孔深度超过2米时,应开始采用压力风管引至井底进行送风,特别是对存在臭水、污泥和异味的井孔,下井作业前必须对井内送风,并用小动物(如鸽子)等检测,确认无有毒气体后方可下井,作业过程中不得间断送风,以防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发生,地面还须常备氧气瓶等急救用品。

20、每日作业结束后井口必须按要求采用钢筋网盖,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灯。

禁止在夜间进行挖孔作业,遇特殊情况需夜班作业时,须经现场安全负责人同意,并有安全员现场指挥、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

21、在挖孔作业过程中,各作业班组必须认真填写日报表,并对存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

经审批认可后组织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