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048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8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docx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健康评估》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桥梁课程

参考学时:

62

建议学分:

4

适用专业:

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职业方向: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助产士

资格证书:

护士执业资格证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健康评估是评估者运用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对个体、家庭、社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健康状态反应进行判断的一门学科。

为适应健康观念、现代护理模式转变,以护理程序为中心、以全人健康为理念,对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及其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以确定其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状况及护理需要。

健康评估是护理(助产)专业一门核心课程,是连接护理基础和护理临床课程的桥梁,是系统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的重要课程。

通过对护理工作过程分析,按照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程序,本课程是首要环节,在全面评估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作出护理诊断,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结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本课程时,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健康评估过程为依据,对从事护理工作所需要的健康评估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心身健康评估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健康评估在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中地位,见图1-1。

 

 

(二)课程任务

随着健康观念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以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己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主要模式。

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

1.课程总任务护士收集护理对象的主要症状,并对其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协助医生为护理对象进行相关检查前的各种护理协助与健康指导,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出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及护理诊断,为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2.具体任务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五会”,即会说--交流与沟通:

健康资料收集、常见症状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会查--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评估、头颈面部评估、胸廓肺部、心脏评估、腹部评估、躯干四肢评估、神经系统评估;会做--心电图、心电监护;会看--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单、实验室检查报告单、心电图报告单;会写—健康评估单(表)、护理文件。

从护士同服务对象的首次接触直到完全康复的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贯穿着健康评估,这个过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健康评估》课程来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健康评估技术,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真正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

(三)课程位置

1.前修课程:

《人体结构学》、《人体功能学》、《病原学基础》、《病理学基础》、《遗产学基础》或者《遗传与优生》、《药物应用护理》。

2.平行课程:

《护理导论》、《护理基本技术》。

3.后续课程:

《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或者《助产学》与《妇科学》、《五官科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社区护理》课程。

二、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健康评估》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医)院(学)校共建、工学交替、岗位分析、能力培养”四个坚持为主线进行设计,(医)院(学)校共建本课程标准,满足行业企业对护理(助产)人才需求。

课程目标强调素质养成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形式实施“一见一学,学见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尽可能缩短学生角色和护士角色之间的距离;学习内容基于“以人为本,心身兼顾”真实护理评估工作过程重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为后续临床护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执业护士奠定扎实的基础(见图2-1)。

图2-1健康评估教学模式图

(二)设计思路

1.“以人为本”设计教学情景设计(见图2-2)

2.以培养能力为本设计教学内容(见图2-3)

图2-2健康评估教学情景设计

图2-3基于能力培养设计教学内容

专职教师和行业护理专家一起讨论,根据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遵循“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

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五会”,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具备扎实的健康评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熟练掌握健康评估基本技能,能够协岗实践、顶岗实习,为独立从事护理工作的具备坚实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健康评估》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构成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护理基础知识和专业护理能力培养的桥梁。

是护士执业考证“专业实践能力”考试的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做活动,达成以下课程培养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收集护理对象的基本资料、常见症状等健康史资料。

2.能通过谈话、观察等各种形式判断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等主客观资料,并分析。

3.根据交流等收集的资料为线索,能够系统、准确、详实地为患者进行身体评估;

4.根据医嘱为患者执行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的各种护理操作,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判断,为下一步实施护理干预提供必要的依据。

5.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作出初步的护理诊断,及时书写护理评估的各种文书,做到准确、熟练、详实。

(二)知识目标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护理评估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本概念,如各种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技术的各种医学名词等。

2.能够举例说明护理评估得出的各种正常、异常状况的临床意义;

3.能说出常见辅助检查的各种正常的临床指标,数值与单位准确,回答熟练;

4.对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准确判断,能准确说出异常指标的临床意义;

5.能阐述交流与沟通、身体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评估记录等各项技术操作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之。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自觉将护理礼仪规范应用于护理评估的各项技术操作中,动作协调、美观、大方、得体;

2.能够将“全人健康—关注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心灵”的最新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护理评估工作中;

3.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

5.能够对所学技能与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学习过程与结果作出自我评价。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按照护理(助产)人才培养要求,以人为本从身体、心理、社会进行系统评估,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基于工作/学习任务《健康评估》课程学习按照采集健康资料、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辅助检查六个工作/学习模块、22个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单元设计。

本课程共计242学时。

其中第一学年第一、第二学期临岗见习2周,计60学时;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理实一体教学62学时;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协岗实习2周,计60学时;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完成本课程教学计划2周,计60学时。

表1《健康评估》课程工作/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

学习单元

学时

理实

一体

临床实践

模块一

健康资料收集与整理

单元1收集及整理健康资料

4

①临岗见习2周,计60学时;

②协岗实习2周,计60学时;

③顶岗实习完成本课程教学计划2周,计60学时

单元2护理评估记录

4

模块二

常见症状评估

单元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2

单元2循环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2

单元3消化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4

单元4神经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2

模块三

身体评估

单元1身体评估技术

1

单元2一般状态评估

2

单元3皮肤、黏膜、浅表淋巴结评估

2

单元4头部、面部和颈部评估

1

单元5呼吸系统评估

4

单元6循环系统评估

4

单元7消化系统评估

4

单元8运动系统评估

4

单元9神经系统评估

模块四

心理与社会评估

单元1心理评估

2

单元2社会评估

2

模块五

辅助检查

单元1心电图

6

单元2医学影像检查

4

单元3 临床检验

4

模块六

拓展知识

单元1肺功能检查

2

单元2心电监护

2

6个模块

22个学习单元

62学时

180学时

五 学习任务设计

根据临床实际和岗位特点,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结合授课内容,基于护理工作情景设计典型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利用临床案例或护理具体操作项目使学生体验真正的工作场景,多角度强化职业能力,使课堂与工作相一致,学生与职业角色相融合。

本课程依照“会说、会查、会看、会做、会写”的工作任务,序化为典型学习任务,体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心身整体健康评估设计学习内容。

表2健康评估学习目标与任务设计

模块一:

健康资料收集与整理

学习单元1:

收集及整理健康资料

任务描述

知道健康资料采集的内容,并在服务的实践过程中熟练地运用采集资料的方法和沟通技巧进行健康资料采集,并能写出一份完整的入院病人“健康评估”调查表。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能准确说出健康史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2.知会健康评估程序。

3.熟悉健康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4.掌握护理诊断的概念、分类、构成。

1.能够运用健康资料采集方法和沟通技巧进行健康史的采集。

2.并能及时按要求填写服务对象的“健康评估”表。

3.能够采取各种方法主动收集患者的健康史资料,

4.能对收集到的健康史资料进行认真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必要的护理诊断,并为下一步护理评估提供必要的线索。

1.学会对病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态度和蔼、亲切,并能对患者的隐私采取保护措施。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内容

1.收集健康资料4.整理健康资料

2.健康评估方法3.护理诊断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实一体多功能教室、小组活动室

2.实训基地:

实训室、医院、社区

3.教学资源:

多媒体、案例、健康评估表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围绕评估对象的“角色”开展理论讲授——案例驱动——小组讨论——综合讲评---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医院/社区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问题教学、情景教学、质疑讨论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评估规范和职业精神

25

入院病人健康评估考核

50

2

单元考核

入院病人“健康评估”调查表

50

40

单元知识点考试

50

模块一:

健康资料收集与整理

学习单元2:

护理评估记录

任务描述

知道护理文件的书写方法及基本要求,正确书写入院告知书、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记录单、患者护理记录单等护理记录。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知道临床各科护理病历的内容及书写基本要求

2.知道护理计划制订

3.知道PIO记录形式

4.了解临床路径和电子病历的新进展。

1.培养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

2.并能及时按要求填写服务对象的“健康评估”表。

3.熟悉PIO记录形式。

4.能写出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1.培养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

学习内容

1.护理文件书写3.出院评估单书写

2.入院/住院评估单书写4.护理文书质量评价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实一体多功能教室、小组活动室

2.实训基地:

实训室、附属医院各临床科室

3.教学资源:

多媒体、案例、健康评估表、临床各科护理病历、CAI助学课件、VCD电教片、典型病例。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病历理实一体—小组讨论——综合讲评---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医院病房、病案室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实物展示、情景教学、质疑讨论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书写规范和职业精神

25

住院病人健康评估考核

50

2

单元考核

一般住院病人护理记录单

50

40

单元知识点考试

50

模块二:

常见症状评估

学习单元1: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任务描述

掌握临床常见6种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了解5种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

2.掌握常见症状发热、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绀病人身体-心理-社会因素评估要点。

1.结合病例分析,掌握常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发绀病人护理评估方法。

2.结合病例,能够准确判断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相关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

1.学会对病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学习内容

1.发热病人的评估3.呼吸困难病人的评估5.发绀病人的评估

2.咳嗽与咳痰病人的评估4.咯血病人的评估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

2.实训基地:

医院临床门诊、呼吸内科、儿科、新生儿科

3.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教、典型案例、VCD电教片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讲解)—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临床见习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护患关系与职业精神

25

呼吸系统病人病史资料收集

50

2

单元考核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50

40

单元知识考试

50

模块二:

常见症状评估

学习单元2: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任务描述

掌握临床常见4种循环系统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了解5种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

2.掌握常见症状胸痛、水肿、心悸、晕厥病人身体-心理-社会因素评估要点。

1.结合病例分析,掌握常见症状胸痛、水肿、心悸、晕厥病人护理评估方法。

2.结合病例,能够准确判断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相关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

1.学会对病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学习内容

1.胸痛病人的评估3.心悸病人的评估

2.水肿病人的评估4.晕厥病人的评估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

2.实训基地:

医院临床门诊、心血管内科、CCU、心胸外科、儿科

3.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教、典型案例、VCD电教片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讲解)—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临床见习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护患关系与职业精神

25

循环系统病人病史资料收集

50

2

单元考核

循环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50

40

单元知识考试

50

模块二:

常见症状评估

学习单元3: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任务描述

掌握临床常见6种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

2.掌握常见症状恶心与呕吐、腹痛与腹泻、便秘、呕血与黑粪、便血、黄疸病人的评估要点。

3.熟悉常见症状相关因素。

1.结合病例分析,掌握常见症状恶心与呕吐、腹痛与腹泻、便秘、呕血与黑粪、便血、黄疸病人的评估方法。

2.结合病例,能够准确判断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相关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

1.学会对病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护患沟通能力。

学习内容

1.恶心与呕吐病人的评估3.便秘病人的评估5.便血病人的评估

2.腹痛与腹泻病人的评估4.呕血与黑粪病人的评估6.黄疸病人的评估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

2.实训基地:

医院门诊、消化内科、肝胆内(外)科、普外科、儿科

3.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教、典型案例、VCD电教片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讲解)—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临床见习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护患关系与职业精神

25

消化系统病人病史资料收集

50

2

单元考核

消化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50

40

单元知识考试

50

模块二:

常见症状评估

学习单元4: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任务描述

掌握临床常见4种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评估要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能够准确判断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了解常见症状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掌握常见症状惊厥、眩晕、瘫痪、意识障碍病人的评估要点。

3.熟悉常见症状相关因素。

1.结合病例分析,掌握常见症状惊厥、眩晕、瘫痪、意识障碍病人的评估方法。

2.结合病例,能够准确判断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相关护理诊断及其相关因素。

1.学会对病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护患关系。

学习内容

1.惊厥病人的评估3.瘫痪病人的评估

2.眩晕病人的评估4.意识障碍病人的评估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

2.实训基地:

医院门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ICU

3.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教、案例、VCD电教片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讲解)—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临床见习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护患关系与职业精神

25

神经系统病人病史资料收集

50

2

单元考核

神经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50

40

单元知识考试

50

模块三:

身体评估

学习单元1:

一般状态评估

任务描述

知道评估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的临床意义,掌握其评估方法,正确及时记录、分析,做出相关护理诊断。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能准确说出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状况的相关名词术语。

2.熟悉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评估内容及相关名词术语。

1.能够运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一般状态评估。

2.掌握一般状态的评估方法与技巧。

3.熟悉异常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发育、营养、面容、体位、步态的临床意义。

4.。

能对收集到的“一般状态”进行认真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

1.学会对病人尊重、态度和蔼、关心体贴,具有认真、负责工作态度。

2.保护被评估者隐私。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习内容

1.生命体征测量

2.一般状态—发育、营养、体位、表情、面容、意识、瞳孔的评估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实一体多功能教室、小组活动室

2.实训基地:

医院、实训室

3.教学资源:

多媒体、案例、健康评估表、实验报告、血压计、听诊器、软尺。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角色扮演--围绕评估对象的“一般状态”开展互相评估——小组讨论——综合讲评---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医院临岗见习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问题教学、情景教学、质疑讨论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

25

60

护患关系与职业精神

25

操作自评与小组互评

50

2

单元考核

一般状态评估操作考核

50

0

实验报告综评

50

模块三:

身体评估

学习单元2:

头部、面部、颈部评估

任务描述

知道头部、面部、颈部、浅表淋巴结的评估要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能够判断常见病理性头部、面部、颈部、浅表淋巴结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其临床意义,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

1.了解头部、面部、颈部、浅表淋巴结的评估要点。

2.掌握鼻旁窦、甲状腺、扁桃体评估内容及其异常临床意义。

3.掌握颈静脉充盈、颈动脉搏动异常临床意义。

1.能进行头部、面部、颈部评估方法。

2.掌握甲状腺、扁桃体肿大的临床判断及评估方法。

3.掌握颈部静脉、颈动脉的评估方法。

4.结合病例,能够判断提出主要护理诊断。

1.学会对对病人尊重、关心,具有认真、负责工作态度。

2.具有一定的评判性思辩和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3.能对患者的隐私采取保护措施。

学习内容

1.头部评估3.颈部评估

2.面部评估4.全身浅表淋巴结评估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

2、实训基地:

实训室、医院病房、门诊

3、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教、案例、模型

4、教师:

具备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角色扮演--围绕评估对象的“头部、面部、颈部、浅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