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16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4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docx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

工作手册

依据为卫生部《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和《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手册。

一、考核办法

(一)考核方式

采取临床客观结构化多站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模拟医疗机构日常工作场景,每位考生须完成5站考核。

(二)考核时间

要求各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核时间共60分钟。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结业考核项目一览表

考站

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时间

(分钟)

考核方式

第一站

接诊

30

20

面试

病历书写

5

笔试

第二站

体格检查

20

10

面试

第三站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心电图

2

5

面试

X线片

1

化验报告

2

第四站

基本操作

心肺复苏(必考)

10

15

面试

其他项目(选考1项)

10

第五站

社区卫生服务技能

20

10

面试

合计

100

60

-

二、考务工作

(一)试题命审

四川省全科医师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组织专家命审试题。

(二)考场设置

每个市(州)设考点1个,原则上设置在各市(州)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

每个考点应设置考点办公室、考生候考室(区)及考室若干。

考室设置要求详见附件1及附件3。

(三)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每个考点设主考、副主考各1人,负责考场考核工作。

主考由省中心指定,副主考由市州考点指定。

每个考核小组设考官2人,分别由省中心和当地考点选派。

考官依据考核项目的评分标准,根据考生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评议评分。

考务工作人员由考点选派,主要负责考生组织、考场联络及其他相关事项。

考核期间,由省卫生厅及考点所在市(州)卫生局负责巡考及监督检查。

(四)工作流程

1.考前准备

(1)考官培训。

所有考官均需经考前培训,熟悉考核流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省市两级考官分别由省中心和考点培训。

(2)考前1周,省中心根据省卫生厅通知的考核安排,与考点联系落实考核时间、场地、人员安排及考生组织等相关事宜。

(3)考前1天,考点布置考务办公室、考生候考室及考室,并将考生名单、考核安排张贴在考场醒目位置,以便考生查看。

2.考生组织

考生凭居民身份证进入候考室,考务工作人员核实考生身份并对考生进行考前教育,分组排序。

3.考核实施

考生每6人一批,分批依次进入考室,完成5站考核,每批考核时间60分钟。

考生考核轮转顺序见附件2。

4.资料汇总

考核结束后,考官将考生成绩登记在考生成绩登记册上并签字确认,连同考生的考核评分表交考点主考。

三、考核程序

(一)第一站接诊与病历书写

第一步:

抽题。

考生进入考室按规定抽取考题1题。

第二步:

接诊。

考生接诊“病人(考官扮演)”。

通过与“病人”交互问答的方式,完成病史采集、提出重点查体与相关辅助检查的项目,做出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方案。

第三步:

病历书写。

根据病史完成门诊病历。

(二)第二站体格检查

第一步:

抽题。

考生进入考室按规定抽取大、小项目各1题。

第二步:

操作。

根据所抽取内容,利用教学模拟人,选择合适的体检器械完成考核项目,并按考官要求口述操作要领及内容。

(三)第三站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第一步:

抽题。

考生进入考室抽取心电图、X线图片及检验报告单各1题。

第二步:

判读。

考生根据所抽取考题完成判读,对心电图和X线图片做出诊断(口述);口述检验报告单的异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四)第四站基本操作

第一步:

抽题。

心肺复苏术必考,考生进入考室另抽取任选题1题。

第二步:

操作。

完成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及抽考项目,并按考官要求口述操作要领。

(五)第五站社区卫生服务技能

第一步:

抽题。

考生进入考室抽取考题2题。

第二步:

答题。

四、评分标准(见附件4)

 

附件1考室设置及物品准备

附件2考生考核轮转顺序

附件3基本操作物品准备

附件4考核评分表汇总

附件1

考室设置及物品准备

考场分区

考核分组

考核内容

物品准备

考区A

考组1

第一站:

接诊

两每组各准备以下物品1套:

诊断桌1张、椅子3把。

体检器械1套,包括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电筒、棉签、叩诊锤、直尺、大头针等

考组2

第一站:

接诊

考区B

考组3

第二站:

体格检查

体检床1张,教学模拟人1个。

考组4

第五站:

社区技能

诊断桌1张、椅子3把

考区C

考组5

第三站: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电脑1台

第四站: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模拟人1个,心肺复苏术用品(见附件3)

考组6

第四站:

其他基本操作

按省中心通知准备附件3中3个项目的用品

附件2

考生考核轮转顺序

考区C

考组5

考组6

考区A

考组1、考组2

考区B

考组3

考组4

附件3

基本操作物品准备

项目

物品

要求

4-1

心肺复苏术

1.不同术式用物(准备其中1种):

(1)立式:

硬板床、枕头、床单、被套

(2)跪式:

地面垫毯子、跪垫

2.一次性无菌纱布(张)

按考生人数准备

4-2-1

换药

(一般伤口)

1.无菌换药包1个:

不锈钢碗2个,镊子2把,剪刀1把,包布2张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2.污物桶1个

3.消毒液:

碘伏(酊)2瓶、酒精2瓶,消毒液容器4个,生理盐水2瓶,一次性胶布4卷,

4.一次性棉签(包),一次性纱布(包)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5.清洁剪刀1把

4-2-2

穿脱隔离衣

1.隔离衣2件

有相应挂钩、场地空间

2.洗手池1个

3.消毒液、小毛刷、小毛巾等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4-2-3

清创缝合术

1.带伤口的模拟肢体1个、肥皂水1盘,

2.清创包1个:

包布2层,弯盘1个,持针钳1把,无齿镊1把,有齿镊1把,剪刀2把(组织剪、线剪各1),消毒小杯2个,消毒钳2把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3.无菌缝合针2枚(圆针、三角针各1);无菌缝合丝线若干

4.无菌毛刷1把

5.一次性纱布4小包、一次性棉签2包,一次性胶布1卷,无菌手套2双

6.生理盐水2瓶、3%双氧水4瓶、消毒液(碘伏)2瓶

4-2-4

穿无菌手术衣

无菌手术衣若干件,每包4件打包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4-2-5

间断缝合、拆线

1.持针钳2把,有齿镊3把,线剪1把,拆线剪1把,三角针10枚,1号缝线2卷

2.可固定的泡沫垫(个)

按考生人数的1/5准备

3.一次性纱布(包)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4-2-6

8字缝合、持钳打结

1.持针钳2把,有齿镊2把,线剪2把,1号缝线4卷。

2.可固定的泡沫垫(个)

按考生人数的1/5准备

4-2-7

消毒铺巾、切开

1.消毒液(碘伏)2瓶、消毒钳(环钳)2把、消毒小杯2个、治疗巾4张(备3套)、布巾钳4把

2.手术刀2把,配套刀片10张、

3.可固定泡沫垫(个)

按考生人数的1/10准备

4.一次性纱布(包)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4-2-8

带无菌手套、单手打结

1.固定点2处,4号丝线4卷,线剪2把

2.一次性无菌手套(备滑石粉)(双)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4-2-9

止血、包扎

1.止血带(气压止血带或橡皮)2套,胶布2卷

2.一次性纱布(包)、绷带(卷)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4-2-10

固定、搬运

1.小夹板(前臂)、绑带等2套

2.绷带(卷)、固定垫(套)

按考生人数的1/3准备

附件4

考核评分表

评分表编号

评分表名称

评分表1

接诊及病历书写评分标准

评分表2-1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评分表2-2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评分表2-3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评分表2-4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小项目)

评分表3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评分标准

评分表4-1

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1

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2

穿脱隔离衣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3

清创缝合术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4

穿无菌手术衣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5

间断缝合、拆线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6

8字缝合、持钳打结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7

消毒铺巾、切开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8

戴无菌手套、单手打结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9

止血、包扎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4-2-10

固定、搬运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表5-1

居民健康档案的对象/内容/管理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2

居民健康档案资料收集/健康影响因素/处理计划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3

居民健康档案主观资料/客观资料/处理计划记录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4

居民健康档案类别/个人/家庭健康档案内容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5

社区卫生诊断时间/内容/步骤/报告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6

社区卫生信息管理内容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7

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时间/数量/要求/内容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8

健康教育讲座形式/资料/活动记录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9

健康教育讲座时间/组织/资料留存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表5-10

乙肝疫苗和脊灰疫苗接种方式评分标准

评分表5-11

传染病报告方式/程序/时限评分标准

评分表5-12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及辅助检查项目评分标准

评分表5-13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及分类干预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5-14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及分类干预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5-15

高血压筛查与随访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5-16

2型糖尿病筛查与随访评分标准

评分表5-17

孕早期健康管理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5-18

产后访视健康管理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5-19

新生儿家庭访视时间及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5-20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表1

接诊及病历书写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自我介绍,讲明自己的身份和作用

0.5

问清病人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0.5

病史采集

主诉

主要症状、体征及时间

1.0

现病史

起病情况;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特点;

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伴随症状;诊治情况;病后一般情况

(每项1分)

8.0

既往史

一般健康情况;既往病史及手术外伤史;

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每项0.5分)

2.0

个人史

工作和工种,居住环境、烟酒嗜好等

0.5

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其他遗传病史

0.5

问诊技巧

有效倾听,释义、鼓励患者、避免医学术语等

1.0

体检重点

根据病情口述重点体检项目

(至少3项正确,每项1分)

3.0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辅助检查项目

(至少3项正确,每项1分)

3.0

诊断

诊断

初步诊断(2分)、诊断依据(1分)

3.0

鉴别诊断

列出2-3个鉴别疾病及鉴别要点

2.0

处理

处理原则(2分)、主要用药(1分)

3.0

总体表现

接诊病人熟练、规范

1.0

对临床资料的分析和评价符合病人的客观实际

1.0

病历书写

规范书写本病例的门/急诊病历

5.0

总计

35

得分

注: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2-1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胸肺检查)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0.5

对病人态度和蔼,请病人配合检查

0.5

操作前准备

病人体位和医生站立位置合适

0.5

备齐用物,清洁双手

0.5

肺部检查

视诊

胸廓外形、肋间隙;胸部皮肤、胸壁静脉;呼吸运动;乳房(每项0.25分)

1.0

触诊

胸廓弹性、有无触压痛;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乳房(女性);腋窝淋巴结

(每项0.5分)

2.0

叩诊

手法正确:

以间接叩诊法为主

1.0

顺序正确:

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先前胸,次侧胸,再后背顺序叩诊

1.0

内容:

胸部叩诊音分布;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每项0.5分)

1.5

听诊

方法正确:

左右对称部位听诊

1.0

内容:

呼吸音;干湿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每项0.5分)

2.0

口述异常体征

肺气肿体征;大叶性肺炎体征(视触叩听)

(每项1分)

2.0

操作后整理

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关心体贴病人

0.5

整理好检查器械

0.5

操作质量

检查按视触叩听顺序进行,操作熟练

0.5

总计

15

得分

注: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2-2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0.5

对病人态度和蔼,请病人配合检查

0.5

操作前准备

病人体位和医生站立位置合适

0.5

备齐用物,清洁双手

0.5

心脏检查

视诊

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每项0.5分)

1.5

触诊

心尖搏动(两步法);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每项0.5分)

2.0

叩诊

手法正确:

间接叩诊法

1.0

顺序正确:

先叩左界,再叩右界

1.0

左右心浊音界判断正确

1.0

听诊

5个瓣膜听诊区部位正确(1.5分),听诊顺序正确(0.5分)

2.0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每项0.25分)

1.0

口述异常体征

二尖瓣狭窄体征;左心室肥大体征

(每项1分)

2.0

操作后整理

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关心体贴病人

0.5

整理好检查器械

0.5

操作质量

检查按视触叩听顺序进行,操作熟练

0.5

总计

15

得分

注: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评

分表2-3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工作衣、帽穿戴整齐

0.5

对病人态度和蔼,请病人配合检查

0.5

操作前准备

病人体位和医生站立位置合适

0.5

备齐用物,清洁双手

0.5

腹部检查

视诊

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腹壁静脉曲张;呼吸运动;胃肠型或蠕动波

(每项0.25分)

1.0

听诊

肠鸣音(右下腹,1分钟);血管杂音

(每项0.5分)

1.0

触诊

腹壁紧张度(0.5分);压痛和反跳痛(胆囊、阑尾触痛,2分);脏器触诊(肝脏、脾脏、肾脏,2分);腹部肿块(0.5分)

5.0

叩诊

腹部叩诊音;肝脏叩诊;胆囊叩诊;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每项0.5分)

2.5

口述异常体征

腹水征;肝颈静脉回流征(每项1分)

2.0

操作后整理

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关心体贴病人

0.5

整理好检查器械

0.5

操作质量

检查按视听触叩顺序进行,操作熟练

0.5

总计

15

得分

注: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2-4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小项目)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及编号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2.5分

测血压

病人右上臂充分暴露,位置放置合适

0.5

缠袖带部位正确,松紧适宜、平整

0.5

听诊器体件放置部位正确

0.5

充气、放气平稳,视线平行

0.5

测量结果正确

0.5

1

2.5分

1.鼻咽检查

鼻触诊;鼻前庭观察

0.5

鼻副窦检查;口述鼻副窦名称

1.0

咽部视诊;口述扁桃腺肿大的分度

1.0

2.眼的检查

眼睑、眼球运动

1.0

对光反射(直接和间接)

1.0

调节反射

0.5

3.甲状腺和气管检查

甲状腺视诊

0.5

触诊甲状腺(前面或后面)、配合吞咽动作

1.0

口述甲状腺肿大分度

0.5

气管触诊

0.5

4.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检查

手法正确

0.5

部位、顺序正确

1.0

口述内容:

数量、大小、质地、表面情况、活动度、触痛

1.0

5.深反射

正确检查、口述阳性体征: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每项0.5分)

2.5

6.病理反射

正确检查、口述阳性体征:

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查多克征;奥本汉姆征;戈登征(每项0.5分)

2.5

7.浅反射、

脑膜刺激征

检查浅反射、口述阳性体征:

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每项0.5分)

1.0

检查脑膜刺激征、口述阳性体征:

颈强直;克尼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每项0.5分)

1.5

8.上肢检查

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

0.5

双上肢运动功能(0.5分);肌力及分级(1分)

1.5

上肢感觉、痛觉

0.5

9.下肢检查

视诊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

0.5

双下肢运动功能(0.5分);肌力及分级(1分)

1.5

下肢感觉、痛觉

0.5

10.脊柱检查

脊柱外形;脊柱压痛

1.0

叩击痛(直接和间接叩诊法)

0.5

脊柱活动度(颈椎、腰椎)

1.0

总计

5

得分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3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心电图判读

口述图例诊断

2.0

X线判读

口述影像诊断

1.0

检验结果判读

口述异常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各1分)

2.0

总计

5

得分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4-1

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工作衣、帽穿戴整齐、态度积极、动作迅速

0.5

操作前准备

判断意识、颈动脉搏动(<10秒),迅速正确安置患者体位,背部垫硬物,位置合适(站位或跪式)

0.5

启动紧急救护,拨打120报告地点、事件、时间、联系方式、伤亡情况

0.5

操作

内容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0.5

按压手法:

双手、上肢、上体的姿势正确

0.5

按压力度:

深度≥5cm(仪器显示基本正确)

0.5

按压频率:

≥100次/分钟

0.5

有效指标:

大动脉自主博动,收缩压达60mmHg,自主呼吸出现,瞳孔减小等

0.5

开放

气道

伸直气道:

解衣领,松腰带,正确安置头颈位置

0.5

清除异物:

检查并取出口鼻腔内异物、义齿等

0.5

正确张口:

捏鼻与松鼻,抬颏或托颈的手法正确

0.5

正确吹气:

吸气后,口对口吹气(仪器显示基本正确)

0.5

吹气频率:

10~12次/分钟

0.5

有效指标:

胸廓起伏

0.5

比例正确:

按压和通气比例为30:

2

0.5

评估

正确评估:

每5个复苏周期评估循环、呼吸

0.5

操作后整理

人文关怀: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关心体贴患者

0.5

体位安置:

整理好现场,正确安置昏迷病人体位

0.5

提问

口述临床死亡的主要诊断依据

0.5

操作质量

步骤正确,手法熟练,动作连贯,无重要步骤遗漏及错误,按压时大声读数、观察患者

0.5

总计

10

得分

注:

在模拟人上操作,严格按病人处理程序进行,原则上按2010版复苏指南CAB顺序操作。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4-2-1

换药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工作衣、帽、口罩穿戴整齐

0.5

对病人态度和蔼,请病人配合治疗

0.5

操作前准备

备齐用物,清洁双手,剪短指甲

0.5

病人体位和医生站立位置合适

0.5

操作

内容

换药

正确打开无菌换药包、清理器械、添置消毒液等

0.5

暴露适度,揭除敷料,放置妥当

0.5

观察伤口情况(引流、生长)

0.5

消毒皮肤方法正确

1.0

两把镊子的正确使用

1.0

正确处理伤口

1.0

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0.5

正确分类处理污物

0.5

操作后整理

协助病人整理衣物,关心体贴病人

0.5

整理好换药器械和物品,清洁双手

0.5

提问

口述手术切口愈合的分级

1.0

操作质量

操作步骤正确,手法熟练

0.5

总计

10

得分

注:

本技能在模拟人上操作,严格按照病人处理程序进行。

 

考核教师签名考试日期年月日

评分表4-2-2

穿脱隔离衣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

项目

操作要求/内容

分值

扣分

备注

仪表和态度

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整齐

0.5

戴好眼罩(口述),剪短指甲

0.5

操作前准备

备齐用物,取下手表、饰物,卷袖过肘,检查皮肤完好

0.5

清洁双手:

口述

0.5

操作

内容

穿隔离衣

取隔离衣:

手持衣领取下,衣领和隔离衣内面为清洁面

0.5

展开隔离衣:

污染面向外,衣领两端向外展开,对齐肩缝,露出肩袖内口,清洁面面向自己

0.5

穿戴第一衣袖:

右手持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