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9919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本人所带班级差距水平较大,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二、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

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

但是,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单元主要聚焦中国古代及近代的选官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法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法律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古代中国法律、礼教并用的治理手段,了解古代中国法律、礼教并用的治理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以及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自古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

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成立。

历代政府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

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开始活跃起来,这是各国历史的公共现象。

商品交换的活跃和发达,催生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一一货币。

同样,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建立和实施了各项税收政策,在中国古代体现为赋役制度的逐步完善,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则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一一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户籍的建造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管理和社会救济,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活动课:

通过探究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阶段性发展演变,掌握其基本特征。

以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为例,分析其政治、经济、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治理措施,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总汲取智慧。

了解我国历史上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探讨其在大一统国家治理上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 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 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 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 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的

精神。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时分配(10课时)

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课时

第二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课时

第三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课时

第四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课时

章末综合与测试

2课时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分配(8课时)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课时

第六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2课时

第七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2课时

章末综合与测试

2课时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课时分配(8课时)

第八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课时

第九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课时

第十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2课时

章末综合与测试

2课时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课时分配(10课时)

第十一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课时

第十二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2课时

第十三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2课时

第十四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2课时

章末综合与测试

2课时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课时分配(6课时)

第十五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2课时

第十六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2课时

章末综合与测试

2课时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时分配(6课时)

第十七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2课时

第十八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课时

章末综合与测试

2课时

活动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课时分配(4课时)

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4课时

期末综合复习与测试(15课时)

第一章综合复习

2课时

第二章综合复习

2课时

第三章综合复习

2课时

第四章综合复习

2课时

第五章综合复习

2课时

第六章综合复习

2课时

综合复习

3课时

期末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