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30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docx

坑头幼儿园学年第二学期小三班备课第一周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3日

活动名称

《狮子和小老鼠》

涉及领域

语言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喜欢阅读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进一步巩固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狮子和老鼠布偶

重点及难点

重点:

喜欢阅读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难点:

进一步巩固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模仿狮子和老鼠的叫声和动作,然后向幼儿提问:

狮子能跟小老鼠做好朋友吗?

2.利用布偶,讲述故事《狮子和小老鼠》:

有一天,天气晴朗,小老鼠走出洞外去找食物,走到一个小山丘,山丘上长着很多薅(hāo)草,小老鼠心里想:

“太好了,我正需要用薅草铺床,这就搬回家去。

”于是便用力去拔草。

“嗷!

好痛!

”只听一声吼叫,原来那不是山丘,是一只狮子的头,薅草是狮子头上的毛。

这只狮子正在树荫下睡觉,被小老鼠弄醒了,他一把抓住小老鼠说:

“你这大胆的小老鼠,看我怎样教训你!

”狮子张开大口,要把小老鼠吃掉。

小老鼠吓得全身发抖,说:

“狮子大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求你放过我吧,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

”狮子说:

“你只是一只小老鼠,能怎么报答我呢?

算了吧,你这么小,吃了也填不饱肚子。

”于是,狮子放走了小老鼠。

后来有一天,狮子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

小老鼠碰巧经过,看见狮子被困住,便说:

“狮子大王,你还记得我小老鼠吗?

我来救你出去。

”小老鼠咬断陷阱上的网绳,救出了狮子。

从此,狮子跟小老鼠成了好朋友。

3.与幼儿讨论:

.小老鼠走上的小山丘其实是什么?

(狮子的头。

.为什么狮子不把小老鼠吃掉?

(小老鼠请求狮子放过它并说会报答它;小老鼠太小了,不能填饱狮子的肚子。

.后来,狮子被什么困住了?

(陷阱。

.小老鼠是怎样把狮子救出来的?

(咬断绳网。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救狮子吗?

为什么?

(自由回答。

4.请幼儿画出狮子和小老鼠的故事情景,并说说哪只动物要画得较大,哪只动物要画得较小。

5.鼓励幼儿到图书区看《狮子和小老鼠》的书,进一步熟悉故事。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喜欢阅读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3日

活动名称

(分)《早早起》

涉及领域

语言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感受儿歌的快乐情绪,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C、大图书教师自备:

《健康歌》幼儿用书

重点及难点

重点:

感受儿歌的快乐情绪,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难点:

理解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歌曲《健康歌》,带领幼儿做律动。

二、理解活动

1.教师出示大图书,提问问题。

2.教师点击“儿歌朗诵”图标,请幼儿完整欣赏。

3.教师带领幼儿分句朗读儿歌,适时点击红色字句。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5.教师播放发书音乐,幼儿有序取书,自主阅读小图书并进行划指练习,教师回指导。

6.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做到认真听讲。

但有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3日

活动名称

《漂亮的汽车》

涉及领域

美术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积极参与添画;涂色等绘画活动,初步掌握相应的技巧

活动准备

汽车图卡几种

重点及难点

重点:

认识更多汽车。

难点:

勾画出汽车的外形。

活动过程:

1、出示汽车图卡,让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2、说出汽车图卡上的颜色,并提问幼儿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汽车。

3、教师示范,让幼儿观察,如何上色。

4、让幼儿随着自己的想法,为汽车上色。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积极参与添画;涂色等绘画活动,初步掌握相应的技巧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4日

活动名称

《动物想回家》

涉及领域

数学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能够按大小顺序排列物品、进一步巩固最大和最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动物布偶,以有与布偶大小相配的纸盒。

重点及难点

重点:

能够按大小顺序排列物品、难点:

最大和最小的概念。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布偶和纸盒,表示动物布偶很想回家去,请幼儿按动物布偶的大小,放进相配的纸盒里。

2、请幼儿先把三个动物布偶大小排列,然后现把三个纸盒按大小排列。

3、请幼儿说说:

哪个纸盒最大?

哪个纸盒最小?

哪个布偶最大?

哪个布偶最小?

4、请幼儿把布偶放进纸盒内。

可按幼儿的能力,增加动物布偶和纸盒的数量,重复玩以上的游戏。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比较活跃、气氛相当浓。

大部份幼儿都能够按大小顺序排列物品,但对于最大和最小的概念幼儿有点模糊。

下次教师要针对这方面进行多举例来说明。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4日

活动名称

《我是小企鹅》

涉及领域

健康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了解企鹅和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模仿动物的动作,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企鹅的电影片段、轻快的音乐。

重点及难点

重点:

了解企鹅和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模仿动物的动作。

难点:

发展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小企鹅大长征》电影中的一些片段。

2、与幼儿讨论:

·企鹅是什么颜色的?

·企鹅长什么样子?

·它们住在什么地方?

·它们喜欢吃什么?

在哪儿找食物?

·它们有什么本领?

它们会飞吗?

·它们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子的?

3、请数名幼儿教育出来模仿企鹅走路。

4、播放音乐,请全体幼儿一起扮演企鹅,列队走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很好地发挥幼儿的象力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幼儿能深深地感受到集体游戏的乐趣,老师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幼儿。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4日

活动名称

《动物想回家》

涉及领域

数学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能够按大小顺序排列物品、进一步巩固最大和最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不同大小的动物布偶,以有与布偶大小相配的纸盒。

重点及难点

重点:

能够按大小顺序排列物品、难点:

最大和最小的概念。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布偶和纸盒,表示动物布偶很想回家去,请幼儿按动物布偶的大小,放进相配的纸盒里。

2、请幼儿先把三个动物布偶大小排列,然后现把三个纸盒按大小排列。

3、请幼儿说说:

哪个纸盒最大?

哪个纸盒最小?

哪个布偶最大?

哪个布偶最小?

4、请幼儿把布偶放进纸盒内。

可按幼儿的能力,增加动物布偶和纸盒的数量,重复玩以上的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能达到教师的目标。

大部份幼儿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只有小部份教师要针对这部份人去加强理解。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5日

活动名称

《漂亮的汽车》

涉及领域

美术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积极参与添画;涂色等绘画活动,初步掌握相应的技巧。

活动准备

汽车图卡几种

重点及难点

重点:

认识更多汽车难点:

勾画出汽车的外形

活动过程:

5、出示汽车图卡,让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6、说出汽车图卡上的颜色,并提问幼儿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汽车。

7、教师示范,让幼儿观察,如何上色。

8、让幼儿随着自己的想法,为汽车上色。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积极参与添画;涂色等绘画活动,初步掌握相应的技巧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5日

活动名称

《爬行》

涉及领域

体育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活动能力,让幼儿感受与同伴一起的乐趣。

发展幼儿的锻炼能力

活动准备

大床垫、呼拉圈。

重点及难点

重点:

锻炼幼儿的活动能力、难点:

发展幼儿的锻炼能力

活动过程:

1、与幼儿讨论爬行的方法,怎么样爬行你会觉得最快乐。

2、请数名幼儿出来爬行,表现给大家看。

3、与幼儿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得出结论后幼儿统一用这种方法爬行。

4、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的参加锻炼,与同伴一起玩、一分享自己爬行的乐趣。

但有部份幼儿在锻炼能力方面比较弱,希望下次锻炼教师能够多注意这些幼儿、让全部幼儿都能够体验这种乐趣。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5日

活动名称

《野生动物和宠物》

涉及领域

科学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宠物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图卡或动物小模型

重点及难点

重点: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难点:

分辩野生动物跟宠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卡或动物小模型,向幼儿提问:

哪些动物可以在家中饲养?

二、出示两块布景,其中房间的布景中,摆放适合家中饲养的动物图卡或模型,即宠物;自然环境的布景中,摆放不适合在家中饲养中的动物图片或模型,即野生动物。

请幼儿把动物图卡或动物模型放在适当的布景内。

三、完成分类后,请幼儿说说两个布景中的动物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可总结适合在家中饲养的动物的特征,例如体型较小、性格温顺、容易饲养等。

请幼儿选择一张喜爱的动物图片,贴在“我喜爱的动物”补充操作材料上。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动物图卡或动物小模型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6日

活动名称

《森林里的动物》

涉及领域

社会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大象、长颈鹿和狮子最明显的外形特征。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包括大象、狮子和长颈鹿。

乐曲。

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大象、长颈鹿和狮子最明显的外形特征:

难点: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向幼儿提问:

大象、长颈鹿和狮子等动物住在哪里,请幼儿到图书区一本介绍森林动物的图书。

2、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引导幼儿说说森林里有什么动物。

3、教师指出书中的大象、长颈鹿和狮子,请幼儿观察、对比,发现它们最突出的特征,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4、教师总结幼儿观察发现的结果:

大象是陆地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全世界最高的动物,狮子是森林里最凶猛的动物。

5、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听着乐曲,扮演动物跳舞。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大部份幼儿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

但在扮演动物时有部份幼儿比较胆小。

教师的动作可以更放松让幼儿感受到的气氛更轻松。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6日

活动名称

《汪汪叫,喵喵叫》

涉及领域

音乐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知道动物也有感情

活动准备

歌曲《汪汪叫 喵喵叫》(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重点及难点

重点:

知道动物也有感情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情感去唱歌

活动过程:

1、开声练习

2、教师唱歌曲《汪汪叫 喵喵叫》,请幼儿猜猜歌曲中是什么动物在唱歌。

3、幼儿猜对后,出示小猫头饰和小狗头饰,请幼儿自行选择扮演小猫或小狗唱歌。

4、唱了一两遍后,可请家里有养狗或养猫的幼儿,说说狗或猫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不高兴或生气,引导幼儿知道动物也有感情。

5、引导幼儿扮演小狗或小猫,用高兴、不高兴或生气的情感来唱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比较浓,大部份幼儿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

但在部分音节上比较吃力。

教师的动作可以更放松让幼儿感受到的气氛更轻松。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6日

活动名称

《狮子和小老鼠》

涉及领域

语言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喜欢阅读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进一步巩固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

狮子和老鼠布偶

重点及难点

重点:

令幼儿喜欢阅读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难点:

进一步巩固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模仿狮子和老鼠的叫声和动作,然后向幼儿提问:

狮子能跟小老鼠做好朋友吗?

2.利用布偶,讲述故事《狮子和小老鼠》:

有一天,天气晴朗,小老鼠走出洞外去找食物,走到一个小山丘,山丘上长着很多薅(hāo)草,小老鼠心里想:

“太好了,我正需要用薅草铺床,这就搬回家去。

”于是便用力去拔草。

“嗷!

好痛!

”只听一声吼叫,原来那不是山丘,是一只狮子的头,薅草是狮子头上的毛。

这只狮子正在树荫下睡觉,被小老鼠弄醒了,他一把抓住小老鼠说:

“你这大胆的小老鼠,看我怎样教训你!

”狮子张开大口,要把小老鼠吃掉。

小老鼠吓得全身发抖,说:

“狮子大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求你放过我吧,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

”狮子说:

“你只是一只小老鼠,能怎么报答我呢?

算了吧,你这么小,吃了也填不饱肚子。

”于是,狮子放走了小老鼠。

后来有一天,狮子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

小老鼠碰巧经过,看见狮子被困住,便说:

“狮子大王,你还记得我小老鼠吗?

我来救你出去。

”小老鼠咬断陷阱上的网绳,救出了狮子。

从此,狮子跟小老鼠成了好朋友。

3.与幼儿讨论:

.小老鼠走上的小山丘其实是什么?

(狮子的头。

.为什么狮子不把小老鼠吃掉?

(小老鼠请求狮子放过它并说会报答它;小老鼠太小了,不能填饱狮子的肚子。

.后来,狮子被什么困住了?

(陷阱。

.小老鼠是怎样把狮子救出来的?

(咬断绳网。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救狮子吗?

为什么?

(自由回答。

4.请幼儿说说哪只动物要画得较大,哪只动物要画得较小。

5.鼓励幼儿到图书区看《狮子和小老鼠》的书,进一步熟悉故事。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大部份幼儿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

但在回答问题上欠自觉。

教师的声音可以随着故事情节不同的变化着。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12月17日

活动名称

《小蚂蚁的触角》

涉及领域

数学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感知判别长短、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长棒卡片。

重点及难点

重点:

判别长短、难点: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唱儿歌《小朋友,想一想》,让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

“请宝宝们说一说,什么动物的耳朵最长?

“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

“什么动物的尾巴最长?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小蚂蚁的触角》,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

“两只小蚂蚁在争论什么呢?

“请宝宝们看一看,哪一只小蚂蚁的触角长?

哪一只小蚂蚁的触角短?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长棒3和长棒5,引导幼儿判别长短。

(1)教师指着长棒5说:

“这是长的。

(2)教师指着长棒说:

“这是短的。

(3)教师引导幼儿判别:

“哪一根是长的?

”“哪一根是短的?

2、教师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长短的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从生活动中发现物品的长短。

(1)教师引导幼儿比较铅笔的长短。

(2)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筷子的长短。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学具中的长棒,教师说:

“长的”,幼儿便举起长的一根长棒;教师说:

“短的”,幼儿便举起短的一根长棒。

活动反思:

此活动进行得比较好、幼儿能积极地配合教师;但到操作环节幼儿比较乱。

希望教师能抓好常规。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7日

活动名称

《野生动物和宠物》

涉及领域

科学

执教老师

唐伟兰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宠物和基本特征,尝试按照是否适合在家中饲养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动物图卡

重点及难点

重点:

了解宠物和基本特征、难点:

尝试按照是否适合在家中饲养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向幼儿提问:

哪些动物可以在家中饲养?

2、出示两块布景,其中房间的布景中,摆放适合在家中饲养的动物图卡,也就是野生动物。

请幼儿把动物放在适当的布景内。

3、完成分类后,;请幼儿说说两个布景中的动物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可总结适合在家中饲养的动物和特征,例如体型较小、性格温顺、容易饲养等。

4、请幼儿选择一张喜爱的动物图片,贴在“我喜爱的动物”补充操作材料上。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浓,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整个活动上的比较成功。

基本上能达到教师的目标。

教学活动设计表

第1周2012年2月17日

活动名称

《汪汪叫,喵喵叫》

涉及领域

音乐

执教老师

张妙芳

活动目标

能辨别不同长短的声音。

活动准备

不同的动物头饰、音乐

重点及难点

重点:

认识更多动物的叫声难点:

分辨出动物的声源

活动过程:

1、展示不同动物图卡,例如:

狗、猫、猪、牛等,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动物?

它的叫声是怎样的?

2、让幼儿聆听动物叫声的录音,并鼓励他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并说说哪些声音长,哪些声音短。

3、把幼儿分成狗和猫两组,面对面站立,并分别戴上区域活动时制作的狗、猫脸头饰。

代表狗的幼儿唱歌曲的第一三五七节,代表猫的幼儿唱歌曲的第二四六八节。

熟悉唱法后,幼儿可自行找一位别组的幼儿做对唱的伙伴,一起对唱歌曲。

4、带幼儿熟悉歌曲后再进行。

老师展示两张不同的动物图卡,让幼儿分别模仿老师指定的动物的叫声,和另一组对唱一遍歌曲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能辨别不同长短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