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40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资源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

考点

考情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1.考查题型: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选择题为主。

2.呈现形式:

文字题、表格题、直方图。

3.命题特点:

(1)很少单独考查。

(2)重点考查细胞膜、细胞器、物质运输方式。

(3)考查点较细、分散。

①含DNA、RNA的细胞器。

②膜上的受体和载体。

③细胞核与DNA复制和转录的联系。

④胞吐作用的实例。

H

 

(1)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

(2)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大多数的蛋白质在膜上是可以运动的。

(√)

(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

(4)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

(5)在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的运输途径为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

(6)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如神经细胞的树突。

(×)

(7)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8)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

(9)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是单向进行。

(×)

(10)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

(11)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12)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

考向一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Z

 

1.(2018·全国卷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析] A对: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可进行光反应合成ATP,所以其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对: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溶酶体膜破裂后水解酶释放出来,会破坏部分细胞结构。

C对: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其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错: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中,而不是线粒体外膜上,可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2017·全国卷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D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解析] 雌激素由卵巢分泌后,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作用于乳腺细胞的受体,将信息传递给乳腺细胞;而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要经历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直接接触将信息传递给卵细胞,故选D。

3.(2017·天津理综)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B.组成成分中含mRNA

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

[解析] 核糖体是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A项正确;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核糖体RNA(rRNA)组成,B项错误;有的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C项错误;能识别基因启动子的是RNA聚合酶,而不是核糖体,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解析]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不同,这与各膜中所含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是通过膜的流动性实现的,涉及膜脂的流动,C项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D项错误。

5.(2016·四川理综)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 )

A.O2的产生  B.H2O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解析] O2是通过水的光解产生的,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项正确;H2O可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在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RNA等过程中也可产生H2O,B项错误;[H]的消耗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也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C项错误;ATP的合成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以及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薄膜上,D项错误。

H

 

1.理清细胞膜的“3”大功能与“2”大特性

(1)“3”大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__信息交流__。

(2)“2”大特性

①结构特性:

__流动性__。

②功能特性:

__选择透过性__。

2.“8”个角度汇总细胞器

(1)能产生ATP的细胞器:

__线粒体、叶绿体__。

(2)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__叶绿体、液泡__。

(3)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__高尔基体__。

(4)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__核糖体、线粒体__。

(5)含DNA的细胞器:

__叶绿体、线粒体__。

(6)含RNA的细胞器:

__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__。

(7)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

__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__。

(8)能进行碱基配对的细胞器:

__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__。

3.“六例”感悟生物膜组成、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填空)

(1)

(2)

(3)

(4)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多→__RNA、蛋白质__等物质运输快→蛋白质合成旺盛一细胞代谢快。

(5)癌细胞膜上__糖蛋白__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易于扩散和转移。

(6)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__降低__。

4.易错提醒

(1)细胞质基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具有色素和酶。

(3)叶绿体色素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与ATP的合成有关。

(4)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的DNA上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

(5)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6)多肽链加工、修饰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7)核糖体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8)中心体是鉴别低等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9)成熟植物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

(10)溶酶体:

①内部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由高尔基体形成小泡运入。

②执行功能时伴随其他膜组分的更新。

③正常生理状态下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有分解作用。

T

 

题型1 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及细胞的类型

1.(2018·福建省南平市一模)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解析] A.图中①是糖蛋白,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A错误;B.②是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C.③是磷脂分子,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基本骨架也为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④表示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D错误。

故选:

C。

2.(2018·北京卷)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C )

A.细胞核:

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

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

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解析] C错:

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技巧方法

细胞结构模式图的“三看法”策略

(1)看细胞核。

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核可被液泡“挤到”贴近细胞膜的位置,具有双层膜结构,颜色比周围细胞质的颜色深。

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是原核细胞。

(2)看细胞壁与细胞的形状。

当细胞最外侧是细胞壁时,细胞常呈现本物种(或生物类群)特有的形状,如植物细胞一般为多边形;细菌呈现球状或棒状;动物细胞最外侧没有细胞壁。

(3)看细胞器。

无具膜细胞器的是原核生物,有具膜细胞器的是真核生物。

题型2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3.(2016·全国卷Ⅰ)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解析] 核糖体无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B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项错误;光合作用中既有CO2的固定,又有ATP的合成,D项错误。

4.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解析] 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运输到内质网加工不需要囊泡。

解题模板

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的“三看法”策略

解答有关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的试题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

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

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

内质网面积缩小,细胞膜面积增大。

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考向二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Z

 

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解析] A错: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

B错:

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C对: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由通道蛋白协助的被动运输。

D错:

护肤品中的甘油属于小分子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细胞。

2.(2018·北京卷)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B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解析] B对:

一般情况下,气体(二氧化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3.(2017·全国卷Ⅱ)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解析] 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是因为物质A进入了细胞,使细胞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A项错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所以0~1h内,细胞体积变化量小于原生质体体积变化量,B项错误;2~3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大,此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外溶液的渗透压,C项正确;0~1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减小,液泡中的水分进入细胞质基质,此时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项错误。

4.(2016·全国卷Ⅰ)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 根据题干“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可以逆着浓度梯度进行,B项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其体内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动物体内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降低,供能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变性,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项错误。

5.(2016·江苏卷)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解析] 据图可知,载体①将溶质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由胞外向胞内转运,故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A项正确;图中载体②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由胞内向胞外转运,不消耗ATP,故不能判断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B项错误;载体①运输溶质分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载体②运输溶质分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项正确;依赖载体蛋白被动运输的速率要比自由扩散快,D项正确。

6.(2016·全国卷Ⅰ)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胞吞和胞吐都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产生囊泡,而且都需要消耗能量。

H

 

1.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

(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

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主动运输__。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5种曲线

(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O2浓度

(3)温度

3.进一步理解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过程

①胞吞:

大分子物质

小囊

囊泡

细胞内。

②胞吐:

大分子物质―→__囊泡__―→移动至细胞膜

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

(2)结构基础:

细胞膜的__流动性__。

(3)条件:

胞吞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

4.易错警示

(1)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一定经过胞吐或胞吞,但胞吐的物质未必是大分子物质,如释放的神经递质。

(2)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3)主动运输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4)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

(5)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时,K+外流和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

(6)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7)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细胞的主动运输。

(8)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

T

 

题型1 渗透作用与膜的透性

1.如图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

注:

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

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

(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

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__先上升,后下降__。

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中的液面__上升__。

(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__<__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__>__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直接影响溶液的浓度),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

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最可能是__水解酶(使某种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__、__聚合酶(使某种物质变成大分子的物质)__。

(选水解酶或聚合酶)

易错警示

1.人工膜≠生物膜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人工膜具有半透性,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孔径大小。

2.摩尔浓度≠质量浓度

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摩尔浓度是10%蔗糖溶液的小,故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3.渗透平衡≠浓度相等

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未必相等。

如透析袋内蔗糖溶液与透析袋外的清水可达渗透平衡,但浓度总不会相等。

4.进行植物质壁分离实验时,必须取成熟植物细胞作实验材料,且液泡中最好含天然色素(如紫色洋葱细胞)。

题型2 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2018·山东济宁高三期末)某种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液泡膜和细胞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进入液泡需要消耗ATP

C.该载体蛋白也能运输Cl-进入液泡

D.Na+进入液泡能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

[解析] A.液泡膜、细胞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Na+的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该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不能运输Cl-进入液泡,C错误;D.Na+进入液泡,使液泡中的渗透压升高,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D正确。

故选:

C。

3.(2018·江苏镇江一模)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中A、B、D分别表示蛋白质、磷脂、糖类

B.过程a、d都可以表示细胞吸收葡萄糖

C.细胞缺氧时,b、c、d过程基本不受影响

D.图示过程b不能反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 b过程虽为自由扩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技巧方法

与物质运输速率影响因素有关的解题策略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

(1)自由扩散的运输速率只受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影响,浓度差越大,运输速率越快。

(2)协助扩散的运输速率不仅受物质浓度的影响,还受载体蛋白数量的制约。

在曲线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某一值时限制运输速率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3)主动运输过程与能量供应多少有很大的关系,而能量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因此,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都会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

但当能量供应充足时,载体蛋白的数量又会成为限制运输速率的因素。

题型3 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分析

4.(2018·江西省赣州市高三期末)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观察到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KNO3溶液的初始渗透压大于洋葱细胞液的初始渗透压

B.质壁分离时,失水导致洋葱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从而引起自动复原

C.整个过程中水分子在原生质层两侧双向运动

D.整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解析] A.由于观察到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说明KNO3溶液的初始渗透压大于洋葱细胞液的初始渗透压,A正确;B.质壁分离时,失水导致洋葱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直到水分进出平衡,而引起自动复原的原因是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植物细胞吸水导致,B错误;C.整个过程中水分子在原生质层两侧双向运动,质壁分离时,出细胞的水分子多于进细胞的水分子;质壁分离复原时,出细胞的水分子少于进细胞的水分子,C正确;D.由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能进入细胞,所以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

B。

5.(2016·天津理综)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解析] 甲、乙、丙图分别表示细胞的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实验全过程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不需要更换目镜,这些状态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依次发生,A项错误、B项正确;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由于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较高,C项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的水分子少于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的水分子,D项错误。

技巧方法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在微观上是双向的,而宏观上是单向的。

(4)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成熟的植物活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不能是盐酸、酒精、醋酸),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一、选择题

1.(2018·柳州一模)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C )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物质N应该为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作用于病原体的抗原;甲状腺细胞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的活动,物质N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二元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传出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因此细胞Ⅰ、Ⅱ可以分别是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2.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

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

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