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52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

学案5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学案5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本课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考查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关注热点:

1.关注“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蕴涵的联系观点,如“嫦娥二号”是个系统工程。

2.关注“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十二五”期间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注民生等所体现的联系观点。

3.关注2011年物价波动的影响及政府控制物价的一揽子计划。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______________,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____________。

(2)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____________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____________的科学。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___________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联系的普遍性: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____________的,不以____________为转移。

(2)体现:

____________的联系和____________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基本要求:

要从事物__________________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

3.联系的多样性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________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________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________地位,整体________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_的地位,部分________和____________整体。

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影响到部分。

【问题思考】

1.想一想 矛盾与联系、发展之间的关系。

2.辨析 凡是辩证法都是正确和科学的。

3.判断 联系具有普遍性,就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4.思考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判断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关于联系观点的比较

联系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2)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我们应当树立____________,立足整体,____________,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_________,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______________,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含义及特征。

系统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内部结构的______________。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__________,要注意遵循________________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________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探究一]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

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直击高考

1.(2011·新课标全国卷)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011·广东文综)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探究二]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结合材料,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中央提出的政策的正确性。

直击高考(2010·江苏单科)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  )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误点一]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对吗?

矫正训练1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

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

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误点二]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吗?

矫正训练2《管子·兵法》中说:

“和合故能谐。

”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图片新闻——新闻视角精选

材料一 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密切联系。

据测算,建设1公里高速公路要消耗钢材500~1500吨、水泥4000~12000吨,平均消耗沥青1900吨。

新增100亿元投资可带动400亿元的投资规模。

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高速公路建设可创造就业岗位3900个。

2009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6000亿元,消耗钢材3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达1.5个百分点。

材料二 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链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2010年5月21日,省长蒋巨峰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全省交通运输工作。

蒋巨峰指出,2008年和2009年,是我省交通运输历史上投资增速最快、引资规模最大、高速公路和水运项目开工最多的两年。

两年来,我省以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纲,研究制定了12个规划和专项方案。

全省交通建设投资2008年完成335.8亿元,同比增长37%;2009年完成553亿元,增长64.7%;2010年,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目标是:

确保730亿元,工作按完成760亿元安排,同比增长37.4%。

探究思考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

(2)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正确性。

对应训练

2010年7月19日上午,随着中国铁建十四、十五局集团的铺轨机在徐州东站平稳地铺下一段500米长钢轨,标志着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铺轨正式启动。

2012年,这一“毫米级工程”将铺就京沪4小时“陆地飞行”之旅。

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总投资2200亿元。

京沪高铁投资将带动钢材和水泥的需求,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011·台州期末)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的火山再度爆发,喷出大量的烟尘。

受此影响,欧洲多国取消航班或关闭领空,造成数以十万计的旅客出行受阻,航空业损失惨重。

这表明(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具有必然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没有办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2.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

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

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矛盾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3.“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A.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4.(2011·重庆文综)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

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再度关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因为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问题。

这表明

(  )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②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2011·潍坊期末)2010年7月世界杯赛事上不乏这样的情况,一个球队中关键队员的被罚下,往往会极大地影响该队的成绩。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B.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C.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要重视部分功能的发挥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8.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②部分居于主导地位,部分统率着整体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

风、月、鹊、蛙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

A.遣词造句的顺序和结构不同,词句的效果就不同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C.把不同事物结合起来,就能获得整体的最大功能

D.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10.漫画《补》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部分构成整体,部分决定整体

D.必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11·北京宣武一检)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展现“中国制造”的风采,是中国发挥“巧实力”的一次尝试。

“巧实力”是借助智慧和技巧,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地展示和扩大自身力量(硬实力)及影响(软实力)的能力。

“巧实力”注重的首先是整合。

这不仅仅是一种叠加,更是“1+1>2”的效应。

其次是协同,在不同的领域里协调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不仅仅把实力局限在一个领域中。

三是灵活,在运用自己的实力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够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减轻发展中的阻力和障碍。

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巧实力”的内涵。

【题组分类及练后反思】

题组

题号

错题

错因

联系及其特点

1、2、3、4、5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6、7、8、9、10

答案课前准备区

一、1.

(1)科学的世界观 思想方法 

(2)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2.

(1)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分析法

二、1.

(1)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2)①这样或那样 ②各个部分、要素之间 ③普遍联系

2.

(1)所固有 人的意志 

(2)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 (3)固有的联系 主观随意性

3.时间、地点和条件

三、1.

(1)①发展 局部 地位、作用和功能 主导 统率被支配 服从 服务于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 

(2)全局观念 统筹全局 最优目标 部分的作用

2.

(1)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整体性 有序性 优化趋向 

(2)整体性 系统内部结构 (3)综合

问题思考

1.矛盾的观点与联系、发展的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联系构成发展;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2.辩证法有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之分,笼统地说辩证法是正确和科学的是不准确的。

3.错误。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5.错误。

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的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解析 本题结合环保这一热门话题考查学生对联系观点知识的掌握。

解答时应注意:

理论与材料的对应;对哲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如联系观点的具体内容等等。

直击高考

1.A [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视而不见的商机,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司能够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事物的特性和本质联系,并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③错误,这并不是偶然联系;④说法错误,观念创新只能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

2.D [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因此A项说法错误。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因此B项说法错误。

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因此C项说法错误。

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说明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选D。

]

探究二

(1)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中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做到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既立足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整体,统筹全局,三者协调拉动,促进经济发展,又特别突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既着眼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整体性,三者协调拉动经济发展;又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直击高考A [①的表述符合题干中关于“规划”意义的表述,故可入选;②的表述有误,“规划”属于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故舍去;③强调整体对部分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舍去;④准确表述了政府通过“规划”实施要达到的目的,符合题干的意思表述,故可入选。

所以选A。

]

误点一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尽管有“人为”的特点,但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而且形成后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了。

矫正训练1C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固有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②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错误。

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

误点二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反之,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矫正训练2B [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A错误;C、D与题意不符。

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说明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B正确。

]

探究思考

(1)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市场;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中支柱产业的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发挥交通建设的带动作用,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联系。

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会创造新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四川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对应训练C

课后练习区

1.B

2.D [A项仅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没有分析为什么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B项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应为矛盾的特殊性。

]

3.D [“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符合题意。

A体现的是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B体现的是规律是客观的;C体现的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4.D [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过程,因此,①错误,②④入选;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是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客观联系而非主观联系,③错误。

本题属于观点分析题,解题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

5.D [收入分配公平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部分影响整体,故选D。

②③不符合题意。

]

6.C 7.A

8.D [大多数蚂蚁之所以能绝处逢生,是因为它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靠集体的力量战胜了灾难,故选D。

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9.D

10.A [“木桶理论”涉及到整体与部分的功能发挥问题。

D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材料寓意的,不符合题干“哲学道理”的规定性;B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C观点夸大了部分的作用,是错误的。

]

11.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巧实力把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整合,把握了事物之间固有联系,并建立新的联系。

(2)巧实力把硬实力和软实力联系起来构成了系统,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解析 题目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材料中明显体现出建立一种新的具体联系和系统优化的方法问题,运用以上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