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57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标点符号及使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

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

那(A.对立 B.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fǔ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

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

也很难想像,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

风景因人的(A.创造 B.改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zī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

(A.héng  B.hén)

(A.jì B.qí)

鬼________ 神工

________ 润

妙趣横生________ 

寄托________ 

(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只填序号)

①那________的奇峰(A.对立 B.矗立)

②风景因人的________(A.创造 B.改造)

(3)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答案】

(1)斧

;滋

;A

;A

 

(2)B

;A

 

(3),(或“逗号)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也可查字典。

第一字写作斧,第二字写作滋。

第三个字读héng,第四个字读j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第一个空,对立常用来形容人,矗立一般用来形容山。

第二个空,人们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山水上,这是创造,不是改造。

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

因为“神女峰”的后面是一个逗号,所以方框处也要是一个逗号。

【点评】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第二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

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2. 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

”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

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

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

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乙)“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   )了一片新天地。

   在榴花似火的五月,一个民族以节日的名义年年祭奠你,岁岁凭吊你。

每到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我们都会用你的精神来互相鼓舞,共抵外侮!

“国亡生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屈原,你的诗文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辟)   痴心不改(zhī)

B.开(僻)     痴心不改(chī)

C.开(僻)    痴心不改(zhī)

D.开(辟)    痴心不改(chī)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顿号  (乙)冒号

B.(甲)逗号  (乙)冒号

C.(甲)逗号  (乙)破折号

D.(甲)顿号  (乙)破折号

(3)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括句,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

________

【答案】

(1)D

(2)C

(3)答案示例:

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解析】【分析】

(1)“辟”意思是“开发建设”,“僻”意思是“偏远”,空缺处应该是“开辟”;“痴”读作“chī”。

故选D。

(2)“豪情满怀”和“竭忠尽智”是两个并列的短语,故甲处使用“逗号”;“楚辞”是对“新诗体”的解释,故乙处用“破折号”。

选C。

(3)因为这是一个总括句,所以要着眼领起的两段内容,先介绍屈原的爱国精神,再介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成就。

原句只是说“屈原是个伟大的诗人”,概括不全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⑴D

⑵C

⑶答案示例:

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点评】⑴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⑵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⑶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莫泊桑《雪夜》①的描绘非常细致,令人神往。

黄昏时分,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天的雪,终于渐下渐止。

沉沉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都悄悄进入了梦乡。

或近或远的山谷、平川;②树林、村落……③在雪光的照耀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雪后初霁的夜晚,万籁俱寂,④了无生气。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凝固

B.照耀

C.银装素裹

D.万籁俱寂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B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

照耀:

照射;为光芒所照射。

改为“在雪光映照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2)B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

注意前后顿号的使用,“山谷”“平川”“树林”“村落”都是同一层次的并列关系。

所以要把分号改为顿号。

故答案为:

⑴B;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词义。

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凡·高名画《星空》①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技术难道只具有实用价值吗?

③技术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雅的情趣。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④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洒落

B.闻名遐迩

C.相得益彰

D.熏染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

(2)B

【解析】【分析】

(1)D项“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此处宾语为“高雅的情趣”,故应改为“熏陶”。

故选D。

(2)B项“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这句话不能独立成句,因此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

故选B。

故答案为:

⑴D;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

1、要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富。

两季《中国诗词大会》①冠军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惊艳了无数人。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三毛曾说:

②“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为了昙花一现,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③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丰富

B.从容

C.滋养

D.昙花一现

(2)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

(2)D

【解析】【分析】

(1)D昙花一现:

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不合语境。

应为“过眼云烟”。

(2)D句号应在后引号里边。

故答案为:

⑴D;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与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判断标点符合使用是否恰当。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大城市,其繁华的程度是:

“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深锁济川桥□□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到达广东,甚至漂洋过海。

无论走多远,身在何方,客家人的印记总是伴随着子孙后代。

千年汀江水bǔ育了勤劳的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________(A.坚持 B.坚守)了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首府繁华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徙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大气。

这座繁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________(A.穿越 B.逾越)时空的深沉的梦,一梦醒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育

迁徙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在文中的“□□”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答案】

(1)哺

;xǐ

 

(2)B

;A

 

(3)。

 

(4)随着历史的推移,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解析】【分析】

(1)注意“哺”与声旁“甫”的读音不同;

(2)括号里的词语是同义词,在区分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注意与后面内容的搭配,“坚守”文化,“穿越”时空;

(3)句子的结尾,应用。

”;

(4)语序不当,不是“推移的历史”而是“历史的推移”。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和病句修改。

本题综合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和病句修改,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道经古通今的时空走廊,一部知往鉴今的历史典籍【A】廊桥。

桥下弯弯的流水,流淌着一段廊桥遗梦。

被遗忘的细节,静止在时间深处。

古朴________(A.清寂B.清纯)的廊桥,既有大气恢宏,亦有小巧玲珑,如星星点zhuì________,闪闪烁烁。

在葱茏与xiāo________索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一派长者的风范。

       风姿绰约的闽北廊桥,(A.散落B.零落)________在青山绿水间。

这些廊桥虽然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是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

①点zhuì________

②xiāo________索

③风姿绰约________(A.zhuōB.chuò)

④风范________(A.fànB.huàn)

(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只填序号)

①古朴________(A.清寂B.清纯)的廊桥

②________(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

(3)文段中【A】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答案】

(1)缀

;萧

;B

;A

 

(2)A

;A

 

(3)破折号(——)

【解析】【分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注意“缀”不能写成“辍”。

(2)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学生要注意近义词的不同词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掌握好各种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结合语句正确使用。

【点评】

(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

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A】那      的色彩,      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

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1)根据要求答题。

①在拼音格中写出“泉州”的“泉”字的拼音:

________

②文段【A】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丰富   浓烈

B.浓烈  奇特

C.奇特  丰富

(3)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

【答案】

(1)quán

;”。

;印

;映

 

(2)B

(3)色彩丰富、艳丽。

【解析】【分析】

(1)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2)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3)这里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别和判断修辞手法类型,明确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点评】

(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____对它缺乏热情,____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

【答案】

(1)“、”改为“,”

(2)“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

(3)不是 而是

【解析】【分析】

(1)把句子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因为它们是连续的两个分句。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即可。

(3)填什么关联词语是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就填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

所填关联词语的两个分句间的根本关系是并列关系,否定一个,肯定一个,所以填“不是、而是”。

故答案为:

⑴“、”改为“,”

⑵“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

⑶不是;而是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⑵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⑶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明确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在德国,55%家庭选择租房。

并不是德国人没有经济能力买房,德国房价普遍不高,首都柏林每平方米住宅均价折合人民币约1.6万元。

不买房的首要原因:

是工作需要。

工作会发生变动,居无定所是常态,而自由迁徙权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很多人非但不排斥搬家,反而沉溺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鲜感。

另外,德国买房后续费用多,手续繁杂,而租房却价格稳定,丰富的房源,有众多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德国人买房并非投资,也无意将住房视作炫耀的资本,房子的属性只是用来居住,所以可以从容地选择租房。

(1)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用语得当、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2)将上述“德国人喜欢租房”中的理念介绍给同学,不超过40个字。

【答案】

(1)①“首要原因”后的冒号删去   ②“沉溺”改为“享受”③“丰富的房源”改为“房源丰富”

 

(2)享受租住不同地域、不同房子的新鲜感;购房不用作投资或炫耀,有房住即可。

【解析】【分析】

(1)①冒号的作用有:

冒号的作用有:

第一、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第二、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第三、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第四、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第五、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故:

冒号是多余的,应删掉。

②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遵守字数要求;第二,尽量用原材料中的词语;第三,组合材料时,尽量不用修饰语;第四,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由此做出解答。

(2)享受租住不同地域、不同房子的新鲜感;购房不用作投资或炫耀,有房住即可。

(意思符合即可)

答案:

(1)①“首要原因”后的冒号删去   ②“沉溺”改为“享受”③“丰富的房源”改为“房源丰富”

(2)享受租住不同地域、不同房子的新鲜感;购房不用作投资或炫耀,有房住即可。

(意思符合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标点、语病分析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

①组合要点法。

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

②整体归纳法。

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

③进行推论法。

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

④提取中心法。

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⑤分层归并法。

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⑥比较分析法。

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是chóngshàng英雄、成就英雄  A 英雄辈出的民族。

历久弥新的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今天,中国正发生着 B  (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精神。

让我们míngjì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英雄身上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pángbó力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óngshàng

míngjì

pángb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________。

(4)文道中学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

【活动一】读英雄

英雄就是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艰苦奋斗,长期坚持,战胜一切困难的人。

①请结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孙悟空或保尔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活动二】访英雄

②根据下面材料,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英雄机长刘传健提两个问题。

川航3U8633航班飞行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机长刘传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其实那时候我真没把握,我当时心里也是喊‘完了,完了’。

”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活动三】学英雄

③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答案】

(1)崇尚;铭记;磅礴

(2)、(顿号)

(3)日新月异

(4)①示例一:

孙悟空不为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所迷惑,也不顾忌师傅的紧箍咒,打死了白骨精。

示例二:

保尔历经磨难,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创作。

②刘机长,当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的时候,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③而是要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拥有一颗成为英雄的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分析】⑴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铭记”“磅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⑵“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三个短语都在一个层面上,且是三个并列短语,中间有较短的停顿,所以中间都用顿号。

⑶日新月异: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日积月累:

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语境是中国发展变化的迅速,所以应选用“日新月异”。

⑷【活动一】首先要根据对这两部名著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选定一个人物,然后结合原著的情节证明其是英雄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活动二】要根据所给材料的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

当时的状况是“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然而,他临危不乱,凭借手动和目视操纵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所以可提出遇到这样紧急的情况时,机长当时的心里活动和应急反应这样的问题。

【活动三】补写。

题干已经给出了结束语的前一句,要根据“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写好下句。

注意“不是”这个关联词,下句要么就是“而是”如何,与上句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要么就是“就是”,与上句构成选择关系的复句。

根据题意,应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