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76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 doc.docx

甘肃省河西各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doc

酒钢三中2010届高考一模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第Ⅰ卷答题卡卷和第Ⅱ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综合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

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

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呈现出灰白色。

而西山呢?

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

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

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

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

据此回答1—2题。

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A.大气污染严重B.臭氧层空洞扩大

C.受反气旋控制D.受锋面气旋控制

2.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由于()

A.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B.季风雨带南移

C.冷锋系统过境后D.副热带高压控制

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4.图中M处()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广泛。

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5—6题。

5.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其分界线大致为()

A.1月0℃等温线

B.1月-8℃等温线

C.800mm年降水量线D.400mm年降水量线

6.关于我国各地油菜花期分布规律及影响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由南向北推移——气温

B.塔里木盆地由内向外依次提前——降水

C.甲地较同纬度花期延后——地势高

D.江浙沿海地区开花期较早——沿海春早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7—9题。

7.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D.雨水、处暑

8.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D.④表示芒种

9.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有差异。

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黄河流域

C.东北地区D.江南丘陵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11.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

12.避讳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的避讳,就是出于对某些人物的尊敬或畏忌,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涉及到这些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

下面属于这种现象的是()

A.秦始皇改正月为端月B.东汉时把刺史改为州牧

C.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13.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

史学家必须具备四种品德,即不畏强暴(史德),分清邪正是非(史识),鉴别史料真伪(史学),不为浮词妄饰(史才)。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

这主要体现出他的()

A.史德B.史识C.史学D.史才

14.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

“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刻)炫(叫)卖于市井。

”说明在唐代,白居易诗的传播途径,除手抄之外还有()

①活字印刷②雕版印刷③口头传播④碑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送礼”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指宋每年送给游牧民“岁币”B.给宋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C.其原因是宋与游牧民交战失利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友好交往

16.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了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17.新派人士指出:

“吾国数千年来之社会生活,莫不受名教羁縻之苦。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思想之不自由,莫甚于此……故吾人今日者,果欲创新生活,涤新道德,求为廿世纪之新国民,则必自实行其思想革命始。

除昔日保守盲从之习惯,而砺今日自由意志之精神。

”新派人士的代表人物是()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18.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

“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最安全的时候。

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

”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辽朝的“蕃汉分治”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19.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的既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又适应了当时国际格局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邀请尼克松访华

20.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B.美国民主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

21.“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

”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表现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22.伯恩斯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

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

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

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

任何类似国家福利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当时西欧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①弱势群体生活缺乏必要的保障②缺乏适当的政治诉求渠道

③劳动人民购买力下降④产品供求平衡受到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3.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

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24.在原始社会末期,在偶然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可以换35千克大米,或用公式表示:

1只羊=35千克大米。

在这个公式中:

()

A.大米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一只羊的价格和35千克大米的价格相同

C.大米的价值通过羊表现出来

D.大米是充当等价物的商品

25.某人自筹资金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雇佣了3名硕士毕业生从事技术工作,其他人员负责联系业务、管理财务和公司内务。

这几名硕士毕业生的收入和老板的收入分别属于:

()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技术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从最初酝酿到筹备建设历经十年,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创业板启动对中国的证劵市场和创投企业都是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回答26—27题。

26.建设和发展创业板市场:

()

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规避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②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战略性升级

③有利于完善科技型投融资链条,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加速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2009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挂牌上市。

关于上市公司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市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

B.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可以自由转让、流通

C.上市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D.任何公司的股票都可以上市

28.2009年10月2日,在国际奥委会121次全会上,里约热内卢最终得票66票,超过了马德里的32票,成为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巴西总统卢拉强调,里约热内卢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有灵魂,它有心胸。

热情和真诚是里约热内卢申办奥运会成功的秘诀。

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要重视内因的作用B.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是物的正确反映D.矛盾特殊性原理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这表明:

()

①事物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变化发展是事物矛盾推动的结果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④只有大胆否认传统,才能促进改革开放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30.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桥梁都是用木头、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的。

然而,在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第,当地人是像种庄稼一样在“种桥”:

让附近树木慢慢长成天然之桥。

整个过程会持续多年,这种方法造出的桥堪称“天作之合”,而且非常结实,看上去就像是来自某个奇幻世界的神奇之物。

材料表明:

()

①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事物

④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1.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

有人提出,生活从必要的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小处抓起。

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①奢靡之始,危亡之渐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④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2.这段时间,一条“最牛私家车流行贴”在网上流行:

“本车拒绝一切搭载求助。

临盆产妇、车祸、中风、触电、溺水,都不关我事。

尤其是胃疼的!

”这无疑是网民们针对“钓鱼式执法”想出的黑色幽默。

上海交通执法部门的“钓鱼式”执法行为:

()

①损害了法治的尊严②损害社会诚信意识

③影响政府的公信力④损害了公民一切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2009年9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60年来,全国政协不断推出大量提案,及时反映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

这说明政协:

()

①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是我国民主党派之间的重要机构④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34.2009年10月27日,选举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上述修正案的意义在于:

()

①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②赋予了农民直接选举权

③为村民选举和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④有利于完善选举制度,保证人民民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展示了56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4个,装备方队30个,空中方队12个。

寓意是我国56个民族团结和谐,万众一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阔步前进。

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局面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坚持民族团结、和谐有利于更好地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

④坚持民族团结、和谐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A.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第Ⅱ卷(选择题共140分)

36.(36分)如图所示地区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支持风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技术日趋成熟,风电已占全国发电量的20%。

材料二:

乙国运用领先的科学技术,走高效特色农业之路,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

目前该国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鲜花王国”。

 

(1)甲乙两国所在海域拥有丰富的___资源和资源。

试分析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分)

(2)说明甲国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主要原因。

(10分)

(3)分析乙图成为“鲜花王国”的主要区位条件。

(10分)

(4)从水系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阐述图示区域大力开发运河航运的原因。

(10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

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材料二 美国崛起的成功……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可以直接获得当时最发达的西欧国家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入。

获得广大西部疆域后,其国内自然资源可以充分供应并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

……美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西方国家中是比较彻底和典型的。

几乎没有封建主义制度残余。

……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材料三 德、日的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关键的是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资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扩张特征。

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

它们的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现存霸权国家和整个国际体系的压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对坑,最终导致其崛起进程的中断和失败。

尽管二次大战以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再崛起,但是始终不能成为完全的世界大国。

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个后起大国认真吸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做出的理性选择。

——《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选择——论中国的和平崛起》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崛起过程(6分)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曾经面临过哪些重大国际国内问题(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崛起有哪些他国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日本、德国崛起的特征(2分),并简要概括其共同原因(2分)。

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有哪些?

(6分)

(4)结合材料四,简要谈一谈现在中国为什么选择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4分)

38.(3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注:

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

材料二:

为了解决“民生欠账”问题,政府适时出台了以下措施:

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

②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调整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让利于民。

③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增加财政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扶贫资金,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三: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有人认为,财力不足可以通过大力增加财政收入来解决。

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12分)

 

(2)请你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知识,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哲学依据。

(10分)

39.(60分)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

三是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

四是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国家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

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

穴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国人口总量、GDP总量及能源消耗总量变化情况。

 

 

(1)上图中,该国十年间人均GDP约上升了%,(2分)单位GDP能源消耗约下降

了%。

(2分)

(2)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8分)

 

(3)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除降低单位CDP能源消耗外,还有哪些途径?

(8分)

 

材料二:

 

材料三:

 

(4)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5)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10分)

材料四:

1973年,中东国家实行石油“禁运政策”,使得90%以上的石油靠中东进口的日本遭受重大打击,日本派遣三木副总理访问阿拉伯各国,表示要“靠近阿拉伯”,日本还发表公开声明,表明了与美国支持以色列政策不同的立场。

——引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

(6)指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该历史现象所取得的成果。

(6分)

 

材料五:

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可能。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闭幕,这次峰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消弭分歧和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动力。

(7)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12分)

 

材料六:

美国新一届政府提出,对新能源的开发是振兴美国经济的一部分,它能够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也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8)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8分)

政治答案

24D25A26B27B28D29B30C31B32A

33D34B35A

38、

(1)①财政增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

(4分)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4分)③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扩大和个人购买力增加,最终将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财政增收是有限的。

(4分)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在当前面临经济发展困难的特殊时期,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注重经济的平稳增长,是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4分)②政府通过经济调节、经济服务等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3分)③政府提供社会保障,增加扶贫资金等,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分)

(3)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