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80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docx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极地科考

极地科考

知识点1

“国际极地年”是一项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活动,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约50年举办一次,目前共举办了4次。

第一次举办于1882年。

1957年第三个“国际极地年”以地球物理为主,故又称为“国际地球物理年”。

最近一次于2007年举办。

其活动目的是将科学家在极地上各时间、地点的研究整合,并界定重要的项目分工,借以研究冰川消融、气候变迁及极地环境变化等议题,并向普通大众介绍极地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

知识点2

地球上热量的获取主要跟纬度有关。

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

南极洲的气温从南极点向四周温度越来越高,等温线呈同心圆状。

知识点3

极昼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的自然现象,发生在北极圈66°34′N以内和南极圈66°34′S以内。

知识点4

南极和北极同为高纬度地区,北冰洋和南极洲的面积非常接近,同时这两者的地理形态也很相似。

南极和北极在温度、矿藏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南极的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20℃左右。

虽然全球变暖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南极海冰却没有像北极海冰那样显著减少。

卫星遥感资料显示,1979~2007年南极海冰显示略微增加的长期变化趋势。

知识点5

大洋底层水的源地是南极大陆边缘的威德尔海、罗斯海,其次为北半球的北欧海与拉布拉多海等。

普遍认为南极威德尔海是南极底层水的主要来源。

在冬季冰盖下海水(盐度为34.6,温度为-1.9℃)密度迅速增大,沿陆坡下沉到海底,一部分加入南极绕极流向东流,另一部分向北进入三大洋,主要沿洋盆西侧向北流动。

在大西洋可达40°N,与北大西洋深层水相遇,由于南极底层水密度更大,继续潜入海底向北扩散。

知识点6

南极大陆以寒冷而闻名,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温度为-25℃。

同时南极大陆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

因而南极也被称为地球的“冷极”和“干极”。

在南极陆架近岸区,水体的特点是低温、高盐。

知识点7

南极的深层水随着南极绕极流而环绕南极流动,常被称为绕极深层水,是南大洋体积最大的水团。

在南极近岸区域,除了夏季表层水之外,绕极深层水的温度最高,核心温度在1.5℃~3℃之间。

知识点8

南极大陆冰有多种存在形式,主要的存在形式有冰盖、冰架、冰山和冰川等。

冰架是陆地冰川流入海洋的部分,仅分布在南极、格陵兰和加拿大沿岸,其中尤以南极冰架的规模最大,从而成为南极特有的景观。

南极大陆约44%的海岸连接有冰架,总面积达154万平方千米。

按照冰架面积的大小排列,前三位是罗斯冰架、菲尔希纳-龙尼冰架和埃默里冰架。

南极大陆95%的被陆地冰川所覆盖,最厚的地方超过4800m。

冰盖的总体积约245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陆地冰量的90%,淡水总量的70%。

冰雪的热传导性能和热容量都很低,六七月份南极大陆周边海域开始结冰,八九月份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南极大陆平均海拔超过2000m造成气温较低;南极洲冰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这些共同因素使得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

在南极神秘的冰架之下,科学家搜集到众多海洋生物,同时发现了许多奇特的新物种。

知识点9

从科学考察角度看,南极有4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即极点、冰点(即南极气温最低点)、磁点和高点。

此前,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磁点则是法国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

知识点10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风暴最频繁的地区,被誉为“地球风都”,风速在100km/h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50m/s。

因此,南极又被称为“风极”。

位于南极的德雷克海峡风速经常会达到9~10级。

知识点11

受海岸线和海底地形的影响,南极绕极流的空间变化显著,最宽处超过2500km,最窄的地方在德雷克海峡,不到1000km。

知识点12

1768年,英国航海家库克率领团队开启了人类探索南方大陆的第一次远航。

在之后的若干年中,库克船队多次进入南极圈。

知识点13

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领探险队在1911年10月下旬出发前往南极点,于1911年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在这里第一次留下了人类足迹。

知识点14

1961年6月23日生效的《南极条约》的宗旨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该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目标。

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以促进条约协商国及其他国际学术组织的交流合作。

1983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组织。

1985年5月9日中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组织。

知识点15

南极洲至今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大大小小的科学考察站,它们成为人类留在南极的唯一永久性建筑。

其中美国建造的麦克默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知识点16

应澳大利亚南极局邀请,1980年1月6日由董兆乾、张青松组成的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小组赴南极澳大利亚凯西站,进行了为期47d的科学考察、访问。

知识点17

1981年5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正式成立。

知识点18

中国成立了与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相对应的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统一协调全国的南极科学研究工作。

知识点19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活动于1984年11月20日开始实施,1985年4月10日结束,对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开展了多个学科的海洋综合考察,科考船的名字是“向阳红10”号。

自那时起,中国每年组织一次南极考察。

“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4”号、“极地”号和“雪龙”号都到过南极。

其中“向阳红10”号、“J121”号和“海洋4”号是没有抗冰能力的普通船,而“极地”号和“雪龙”号具有抗冰能力。

“极地”号是1971年芬兰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中国于1985年购进并改装成南极科学考察运输船,从1986年开始承担中国的南极考察任务,共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于1994年退役。

“雪龙”号原系乌克兰赫尔松船厂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破冰能力的破冰船,中国购进后,投资3100万元改装成为南极科学考察运输船,于1994年代替“极地”号服役至今,已完成21个南极航次、6个北极航次。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的唯一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大型科学考察船。

“雪龙”号耐寒,能以1.5kn航速连续冲破1.2m厚的冰层(含0.2m雪)。

“海洋4”号只执行过一次南极航行。

知识点20

中国在1986年6月举行的第19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参加了第19届以后的各届会议。

知识点21

1989年7月秦大河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1990年3月3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横穿南极大陆的人。

知识点22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原名中国极地研究所,于1989年在上海浦东成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还是中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负责出版《极地研究》的中、英文杂志。

知识点23

中国在2002年7月承办了第27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会议。

知识点24

冰穹A(DomeA),位置为80°22′51′′S,77°27′23′′E,距南极中山站1250km,气温-31.5℃,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2005年1月9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到达了冰穹A的北高点,人类首次进入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

知识点25

建立在南极冰穹C(DomeCharlie)的康科迪亚站(ConcordiaStation)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建立并共同运行的考察站。

知识点26

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知识点27

1985年“向阳红10”号首次驶入南极圈。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

这也是中国在极地建成的第一个考察站。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有多个国家建立的考察站,其中最接近长城站的是智利的考察站,相距大约2000m。

知识点28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坐落在南极大陆拉斯曼谷陵的普里兹湾畔,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1m。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有多个国家建立的考察站,其中最接近中山站的是俄罗斯的进步站,相距不到600m。

知识点29

长城站、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最早建立的两个常年考察站。

长城站与中山站直线距离4980km,但是如果乘坐破冰船,则需要绕行南大洋,其距离必然比直线距离偏大。

在历次南极考察中,最短的航行距离大约6500km。

长城站纬度为62°13′S,在西南极、南极圈外;中山站纬度是69°22′S,在东南极、南极圈内。

这两个考察站的首任站长都由科学家郭琨担任。

此后还在东南极建立了夏季考察站,即昆仑站和泰山站。

知识点30

中国南极昆仑站,是继长城站和中山站后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科考站,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也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于2009年1月27日落成,2月2日正式开站。

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西南方向约7.3km,距离中山站1230km,昆仑站距离南极点1050km,距离泰山站730km。

知识点31

极地冰盖保存了地球气候系统波动的独特记录,钻取深冰芯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手段。

在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中国南极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成功实现零的突破。

知识点32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于2013年11月7日从其母港—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港区的中国极地科考码头起航,开始其第30次南极之行。

中国南极泰山站即在此次考察活动中建设。

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km,海拔高度约2621m,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温度-36.6℃,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的需求,总建筑面积1000m2,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

泰山站不仅是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是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2014年1月2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对被困南极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的乘客进行了救助,52名被困乘客全部获救。

知识点33

2014年10月30日随着“雪龙”号的一声长鸣,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踏上征程。

2015年,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普里兹湾进行了南极磷虾资源声学映像数据采集和15个站位的拖网采样。

知识点34

中国南极考察站需要的补给绝大多数来自国内。

由于南极考察站靠燃油发电、供暖,所以每次中国南极考察的首要任务是向站上供油。

知识点35

北极地区的冰雪总量接近于南极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冰盖中。

格陵兰冰盖冰芯钻探获取的最长冰芯有2980m。

知识点36

冰间水道是指由于浮冰运动而形成的窄而长的裂缝,宽度通常仅有几米,长度可以达到几十千米。

冰间水道面积只占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1%,但其冬季热通量占北极热通量的50%。

知识点37

北极是地球上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区域。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北冰洋的海冰出现了空前的夏季覆盖范围收缩、海冰厚度减小、反照率降低、淡水输入增加等变化。

知识点38

北极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内陆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为100~250mm,格陵兰海域可达每年500mm。

知识点39

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南森在北极探险时发现,冰漂流的方向和风向不一致。

后来埃克曼利用数学分析得出了埃克曼漂流理论。

知识点40

北冰洋全年气温较低,冬半年北冰洋大部分海域的平均气温为-40℃~-20℃。

只有挪威海和巴伦支海,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冰岛低压附近东进的温带气旋的影响,平均气温可达0℃~3℃。

知识点41

北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近30年来发生了急剧变化,如海冰冰情的下降、海冰冰层变薄、海水温度升高等。

这些变化对全球气候及北极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知识点42

传统上一般将北冰洋表层水分为3类:

大西洋水(AW)、极地水(PW)和北极表层水(ASW)。

知识点43

北极涛动,指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约45°N)与北极地区气压形势差别的变化。

它是代表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重要气候指数,可分为正位相和负位相。

北极通常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高气压系统则位于中纬度地区。

当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时,极地低压加强,中纬度高压加强,系统的气压差较正常强,西风加强,限制了极区冷空气向南扩展;当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系统的气压差较正常弱,冷空气较易向南侵袭。

知识点44

北冰洋洋盆内冰速较小,基本上在3~7cm/s,但在冰外缘线附近,海冰较薄、密度较小,冰速可达20cm/s。

知识点45

巴伦支海,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是北冰洋的边缘海之一。

名字取自于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

巴伦支海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北,南接俄罗斯,北接斯匹茨卑尔根群岛,东北为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东至新地岛,西迄熊岛一线。

巴伦支为开拓东北航线,曾5次率探险队去巴伦支海,并2次到达喀拉海。

巴伦支是第一个到达新地岛东面的欧洲人,也是创造了当时西欧航海家达到北冰洋最北纪录的人。

知识点46

英国著名的极地探险家富兰克林,多次到北极进行探险,被人们誉为海洋探险事业的先驱者。

知识点47

新奥尔松位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朗伊尔西北约114km。

由于这里建站和科考环境好,后勤公共服务完善,新奥尔松逐步发展为北极的国际科学城。

知识点48

1909年4月6日皮尔里使用狗拉雪橇到达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北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

知识点49

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及丹麦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也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唯一的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

知识点50

由于北极有多年存在的海冰,可以建立长期的观测站。

1937年,苏联正式建立了第一个专门用于科学考察的浮冰漂流站—“北极一号”站。

知识点51

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于1990年正式成立。

中国于1996年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的第16个成员国。

在“和平”“科学”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积极协调并指导各国的北极考察活动。

知识点52

1991年8个北极地区国家正式签署了一份叫《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共同文件,该文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却标志着北极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了国际合作的新时期。

知识点53

1996年8月6日,环北极国家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的代表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会议,宣布建立北极理事会。

知识点54

1997年和2002年,8个环北极地区国家出版了《北极环境监测和评估》,对北极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及环境实施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知识点55

1999~2008年中国共进行了3次北冰洋和白令海考察,均由“雪龙”号考察船执行。

知识点56

中国在1999年组织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科学考察队于7月1日乘“雪龙”号从上海出发。

其主要目的有3个:

①了解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②了解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水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③了解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态资源对中国渔业的发展影响。

此后中国分别于2003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依次开展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

2012年7月2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员从青岛出发,乘坐“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北极进行科考任务。

2012年8月18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历时6周、航行1.7万海里。

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是中国极地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北极调查航次。

应冰岛总统的邀请,“雪龙”号访问冰岛,并首次穿越北冰洋,新航线的开辟有望大大缩短中国到欧洲的海运距离,实现了对北太平洋水域、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北冰洋中心区、北冰洋大西洋扇区和北大西洋水域的准同步调查,开创了中国与环北冰洋国家深入合作的成功先例。

中国执行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通常在夏季。

知识点57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2002年从亚洲大陆最北端的共青团员岛出发,单人无后援穿越北冰洋到北极点,成为中国第一个独自北极探险的科学家。

知识点58

2004年7月28日,中国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了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地理坐标为78°55′N,11°56′E。

这是中国第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标志着中国的北极考察和探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知识点59

中国的黄河站是北极地区的第八座科学考察站,此前,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已经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

知识点60

2007年11月,北极理事会高官会在挪威纳尔维克召开,中国第一次作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参加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