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80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docx

高三历史复习高频考点全解析

历史高频考点解析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①、特点:

皇权至高无上。

②、表现:

A、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①、官职设置:

最高官三个: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

②、特点:

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③、作用:

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3)、郡县制

①、实行原因: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

②、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

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

县:

县尉(军事和治安),县丞(司法)

③、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④、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主要政治制度

⑴、汉朝郡国并行制

汉初:

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⑵、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职能:

三省: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作用: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⑶、元朝的行省制

①、原因:

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②、内容:

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③、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从地方来看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君主专制的加强

⑴、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过程:

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

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②、影响:

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评价:

A、废丞相: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

B、设内阁:

①、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⑵、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①、时间、目的:

清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地位: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军机大臣基本职能:

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连建议权也没有。

③、特点: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④、意义:

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二.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

(1)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

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权利法案》:

1、主要内容: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意义:

①、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

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⑴、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⑵、特征:

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发展完善:

1832议会改革;

①、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

②、内容:

A、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B、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

⑴、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⑵、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⑶、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二.美国1787年宪法背景,特点,评价

1.背景:

松散联邦的不足

2、主要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③、民主原则:

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

3、特点: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4、作用:

⑴、积极: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⑵、局限性: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与意义

(一)、1875年法国宪法:

1、内容:

①、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一切文武官员,有特赦权,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参议院:

间接选出,有权否决议案;众议院:

普选产生,权利很小,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

2、评价: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

1、背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宪法》

2、《德意志宪法》主要内容:

①、皇帝:

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

②、首相:

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联邦议会权力大,其代表是任命的;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权力小。

3、特点:

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4、评价:

⑴积极:

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⑵消极影响:

①、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专题四中国近代政治

一、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知识网络】

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

①、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③、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法联军发动,

①、原因:

主因:

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因:

列强修约遭到拒绝。

③、结果:

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④、影响: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①、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黄海大战(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中国战败

②、《马关条约》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与《辛丑条约》(1901年)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直接目的: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结果:

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

②、《辛丑条约》内容: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

③、影响:

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拓展:

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A、政治上: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激化中国社会矛盾,引发中国人民不断地抗争和探索。

B、经济上:

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

也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思想文化上:

冲击中国的旧思想旧制度,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

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

②、形成过程:

(了解)

A、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D、1937年秋,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E、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意义:

有效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充分动员了全国亿万军民,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辛亥革命

1、背景:

【拓展:

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过程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⑴、成立:

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创办机关报《民报》;

⑵、纲领(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

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主义)。

(详细见必修三“三民主义”);

⑶、同盟会成立的意义: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

⑴、成功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

⑵、爆发:

1911年10月10日,光复武汉三镇。

⑶、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⑴、内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⑵、性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⑶、意义: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评价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与发展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

3.井冈山道路:

标志着毛泽东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五.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两种命运的选择

2.重庆谈判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⑴、国内: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⑵、国际: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⑶、思想: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专题五中国现代政治

一.建国初民主法治建设成就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

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

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2.三大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发展到新阶段: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意义: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背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

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④、五大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⑤、意义: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内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式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地位: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

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农村代表的名额。

2.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外交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

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意义:

对于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⑶、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⑷、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四.新时期的外交及成就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事件: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内容: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

(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意义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过程:

①、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

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②、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一一“上海合作组织”(新增:

乌兹别克斯坦)。

(2)、意义: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专题六现代世界政治

一.十月革命

1、过程:

⑴、二月革命:

①、目的: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②、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作用:

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⑵、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⑶、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意义:

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⑷、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①、经过:

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②、作用:

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2)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政治上: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经济上:

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对帝国主义来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来说:

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对民族解放运动来说: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必修二经济发展变化

专题七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

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夏商周):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

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及原因:

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国发展的需要;

②、许多私田出现;

③、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B、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

(1)国有土地所有制:

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2)土地私有制:

(包括君主土地私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C、土地兼并的危害:

①、税收减少;

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形成:

春秋战国。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积极:

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

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