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88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docx

刑法分论练习题之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是一名个体户,因偷税而受到税务机关的罚款,甲基于对税务干部执行职务的仇恨,在税务干部下班回家的路上,将税务干部打成轻伤。

甲构成(          )

A.妨害公务罪                           B.偷税罪和妨害公务罪

C.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               D.故意伤害罪

2、甲为了达到与乙结婚的目的而冒充是某国家机关的处级干部。

甲的行为属于:

A.招摇撞骗罪            B.诈骗罪              C.不构成犯罪

3、朱某为获取非法利润,大量印制某著名高校本科毕业证书,并进行销售,获利6万余元,对朱某应以(              )

A.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处罚               B.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C.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处罚         

D.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两罪并罚

4、郑某是一名电脑工程师,他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甲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得该公司的生产技术秘密。

郑某将该技术秘密出卖给甲公司的竞争对手乙公司,获取了高额利润,郑某的行为给甲公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郑某的行为构成(             )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侵犯商业秘密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5、张某多次为寻求精神刺激在公共场所拦截、追逐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张某的行为构成(             )

A.聚众斗殴罪                           B.寻衅滋事罪

C.故意伤害罪                           D.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6、王某为首组织了一个犯罪组织,该组织拥有上百名成员,并配有枪支、刀棍等凶器,其活动主要内容就是代为索讨高利贷,并从中提成。

在索讨高利贷的过程中,因有些债务人无法归还债务,王某等即对其进行殴打,造成多名债务人终身残废。

王某的行为构成

(           )

A.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B.故意伤害罪

C.组织、领导黑社会组织罪和故意伤害罪

D.聚众斗殴罪

7、蒋某因诈骗被判过刑,刑满释放后,蒋某在家中根据他的诈骗经历和有关诈骗手段材料编写了一本关于如何诈骗的书,印发80多本,并主动让领居王某拿去“研究”。

王某看后深受影响,即行作案,诈骗三次,共骗得人民币3960元。

蒋某的行为构成(       )

A.侵犯著作权罪          B.诈骗罪的教唆犯       C.传授犯罪方法罪

8、某武警战士因受领导批评而怀恨在心,某日人在执勤时,故意倒挂国旗,引起极为恶劣的影响。

该武警战士的行为属于(        )

A.不构成犯罪                            B.寻衅滋事罪

C.危害国家安全罪                        D.侮辱国旗罪

9、孙某于某晚潜入古寺,将寺内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大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准备以后卖钱,造成该文物被彻底毁坏,无法修复。

孙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损毁文物罪                        B.盗窃罪

C.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D.倒卖文物罪

10、某饭店使用不洁餐具,引起甲肝传播。

该饭店的行为属于(        )

A.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C.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D.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11、张某系某国有林场工人,他与场方签订了承包施业区合同。

某日未经批准雇佣11人在承包施业区内,擅自砍伐国有林木100多立方米。

张某的行为是(        )

A.盗伐林木罪                               B.滥伐林木罪

C.盗窃罪                                   D.一般违反森林法行为

12、陈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又以其为原料制造毒品。

对陈某的处理应是(   )

A.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B.制造毒品罪

C.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和制造毒品罪两罪并罚

二、多项选择题

l、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中,对被组织者有下列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

A.抢劫         B.杀害     C.伤害        D.强奸       E.拐卖

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

A.种植婴粟五百株以上的        B.种植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C.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D.抗拒铲除的

3、以下哪些针对巳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            )。

A.隐藏         B.转移      C.使用            D.变卖

4、非法侵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人(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A.国家事务                     B.经济建设

C.国防建设                     D.尖端科学技术领城

5、下面关于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的异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B.诬告陷害罪是捏造整个犯罪事实,伪证罪是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C.诬告陷害罪是发生在立案侦查之前,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

D.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而伪证罪的目的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

6、下面关于伪证罪的主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          )。

A.过失不构成本罪

B.本罪的目的在于陷害他人

C.本罪的目的在于包庇罪犯

D.证人由于记忆不清提供了不符合事实的证明,不构成伪证罪

三、名词解释

1.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招摇撞骗罪             3.伪证罪

4.脱逃罪         5.医疗事故罪      6.非法持有毒品罪       7.赌博罪

四、简答题

1、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与传播淫秽物品罪有什么区别?

2、 简述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

   

3、 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4、 如何区别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

5、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与传播淫秽物品罪有什么区别?

五、论述题

试述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界限。

六、案例分析

【案情】一

     张某在公共场所侮辱妇女,遭一位老人斥责后又辱骂、殴打老人,恰有外出执行任务的两个身着便服的公安干警路过,即上前将张某扭获,并出示证件后将张某带往附近派出所。

行至途中,被张某的三个朋友李某、王某和钟某遇见。

李、王、钟认为张是与人打架而被对方拿获,三个人边走边小声商定要打对方措手不及,救出张某来。

待走近时,三人齐声一喝,即上前用拳头、酒瓶猛击两个便衣公安干警,将两个干警打倒在地,造成轻伤,张某、李某、王某和钟某四人一齐逃走。

【问题】李、王和钟构成的是妨害公务罪,还是故意伤害罪?

【案情】二

    被告人:

杨某,男,36岁,工人。

某年8月10日,杨某从云南省某县出境,去缅甸国用3000元人民币向当地的贩毒分子购买了海洛因710克。

8月12日,杨某携带海洛因从小路步行回国。

在途经云南省某县时,被我公安机关人员发觉,人赃俱获。

经化验,杨某携带的系假海洛因。

【问题】对杨某应如何处理?

【案情】三

     被告人:

韩某,男,43岁,农民。

薛某,女,34岁,农民。

     某日,被告人韩某伙同其姘妇薛某在某市旅馆住宿时,韩唆使薛到外面找男人到旅馆来,以见机行事敲诈钱财,薛同意后,便于当天晚上将贾某骗到旅馆,两人刚坐在床上,韩便将门叫开,进屋盘问两人,并向贾检查身份证,当贾拿身份证时,韩发现贾提包内有现金,便说:

“我是公安局的”。

说着,就将贾的2820元钱装到自己衣兜内,并令贾写检查。

在贾写检查时,韩借故下楼逃跑。

【问题】被告人韩某、薛某构成什么罪?

【案情】四

     被告人:

郝某,女,40岁,农民。

      某日,被告人郝某的儿子丁某(男,15岁,中学生)将从他人住宅内偷来的收录机、金饰品、手表等物(价值12000元)带回家中。

郝某知道此事后,让丁某把赃物退还给失主,丁不同意,并伪称是在火车上偷的,不知道失主是谁。

郝某无奈,只好帮丁某把赃物藏了起来,并严厉要求儿子,今后不许再偷别人的东西。

后丁某在再次行盗时被抓获,供述了全部罪行。

上述赃物被追回。

【问题】郝某是否构成窝赃罪?

 

第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C 7、C     8、D     9、B      10、A

11、A    l2、B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三人构成的是故意伤害罪。

本案属客体错误,三行为人意图侵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而实际上还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正在执行的公务活动。

在此情况下,应按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

 

案例二:

对杨某应按走私毒品罪的犯罪未遂处理。

在本案中,杨某客观上实施了走私毒品的行为,主观上具有明确的走私毒品的犯罪故意。

其走私毒品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因此对杨某应以走私毒品罪的犯罪未遂处理。

 

案例三:

被告人韩某、薛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因为在本案中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抓住被害人的隐私和不法行为,进行恐吓、要挟,强行索取贾某的财物,其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的特征。

 

案例四:

郝某不构成窝藏罪。

因为丁某作案时未满16周岁,属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对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其行为是违法行为。

而窝藏罪必须是明知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的,才能构成。

因此郝某不构成窝赃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