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00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docx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与对策探讨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单位名称:

专业名称:

 

2011年12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目前我国矿山开采数量较大,金属矿山特别是小矿山众多,安全生产条件差,加之工程地质灾害隐患较多,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最高,全国金属矿山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三位。

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给金属矿山的开采工作带来了阻碍,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安全生产方面分析了我国金属矿山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

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技术条件不发达等原因,根据自己对于金属矿山的了解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提出了如:

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立法工作;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以及建立矿山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对策

第1章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

1.1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现有各类金属矿山101875个,金属矿山型的331个、中型的904个、小型的100640个。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事故的多发、重大事故频发、伤亡巨大和经济损失惨重、全国金属矿山小矿多、分布广,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

据统计,2001~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累计发生事故16791起,死亡21251人,平均年发生事故1679起、死亡2125人。

2010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十年平均数相比分别减少670起和854人,与2003年事故高峰期的2283起、2890人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8%和56.0%.2010年发生较大事故43起、死亡179人,同比分别减少1起、增加6人,下降2.3%和上升3.5%;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6人,同比分别减少2起、44人,下降50%和62.9%。

2010年继2009年连续两年未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其矿山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见表1[1]:

事故原因

死亡人数百分比(%)

违反操作规程

53.77

工作环境不良或有缺陷

13.22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9.51

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8.10

安全操作规程缺少或不健全

4.88

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2.71

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

1.97

技术与设计上有缺陷

1.8

劳动组织不合理

0.79

表1矿山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1.2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分析

金属矿山,尤其是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导致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因。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因开采引起矿山地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岩移和岩体破坏等灾变状况。

这些灾害隐患可以通过矿山岩石力学工程设计和矿山安全监控与防治技术来消除。

但金属矿山的地质条件恶劣,地压灾害隐患大,影响因素复杂。

矿床地质构造、地应力环境条件、岩层软弱带、岩体裂隙、地下水、地热,以及开挖影响等各方面,均相互制约着采矿工程和围岩的稳定性。

1.2.1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类型

金属、非金属矿山除地表边坡和尾矿坝可能的滑坡等工程灾害外,由于地压引起的地质灾害类型还包括:

(1)地表塌陷。

由于浅部空区或较大围采动的影响,在近地表的岩石移活动中,有可能对地表建筑和道路等构成一定危害,有些甚至引起山体滑移。

地表塌陷在金属矿中较为普遍,造成危害较大。

当爆破诱发或岩层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将爆发采空区大围塌落。

由于空区的突发性崩塌,还会产生巨大的地震波、空气冲击波等灾害。

(2)采场冒顶。

冒顶事故是地下矿山最为普遍,也是事故率最高的灾害之一,冒顶包括岩层脱落、块体冒落、不良地层塌落,以及由于采矿和地质结构引起的各种垮塌。

特别是矿岩稳定性差的难采矿体及软弱夹层,易发生较大规模的垮落,引起采场和巷道冒顶事故。

(3)深部岩爆。

近年,部分金属矿山进入了1000m以下深部开采,高压力条件下的硬岩层往往会发生岩爆。

冬瓜山铜矿开拓达1100m,深部有岩爆声和岩石弹射现象;红透山铜矿开拓达1337m,在采深达1100m左右,大片采区花岗岩柱及上下盘发生多次大的岩爆,地表听到响声如雷,井巷工程严重破坏,给生产造成危害;大厂105#矿体埋深1000m,民采开挖形成高大的采空区,2001年3、4月发生多次巨大的岩爆和微震,震动地表,深部民采区段发生大垮塌。

(4)地下水穿透和突发涌水。

突发性大量涌水虽然不是直接由地压引起,但与采矿作业密切关联,一旦接近积水的巷道和采空区,或遇到溶洞和地下暗河等,

在隔离岩层突然失稳的情况,易造成灾害。

(5)非正常生产引起的灾害事故。

许多民采违反规程,不遵循客观条件,乱采乱挖,不处理空区,打乱开采顺序,破坏隔离和保安矿柱等,引发灾害事故。

如1998年铜坑矿细脉带火区水平隔离矿柱被民采破坏后,引起民采作业面大塌方事故,并冒通地表,火区复燃,造成资源损失并构成极大危害。

1.2.2矿山地质灾害隐患

(1)露天转地下矿山的过渡期,过渡带为应力集中区,存在复杂的岩石力学问题,易引发灾变。

需因地制宜消除灾害隐患,才能最大限度回收资源。

(2)山地和地应力集中构造区,往往水平应力异常,只有结合主应力影响等因素考虑灾害的防治,才能达到良好的实效。

(3)急倾斜中厚矿体和薄矿脉群的开采中,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应力集中都比较突出,只有妥善地布置采矿工程和实行合理回采方案,并施行有效的监控和有关防治措施,才能根本消除灾害隐患。

(4)缓倾斜中厚以上矿体的开采,由于矿体的连续性,形成层状的空区,若采用空场法或房柱法,易形成大片空区连通,一旦隔离矿柱被破坏,可能造成大面积地压灾害。

(5)厚大特大矿体或重叠矿体的开采中,由于压力分布、扰动十分复杂,随着空区的不断扩大,地压活动加剧,存在突发性垮塌冲击的隐患。

第2章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1采矿作业条件复杂,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采矿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产环节繁多,井下作业场所狭窄,劳动条件很差。

我国大多数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

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围岩温度提高,通风排水难度增大。

同时由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矿床潜存情况,伴随着不同的灾害隐患,作业场所又不断移动和变化,稍有不慎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生冒顶、滑坡、片帮、透水等各种事故。

我国非煤矿山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主要是表现在:

小矿山生产设计不正规,开采方式落后,装备水平极低,从业人员素质低,随意布点放线、非法生产、越层越界、破坏资源等。

另一方面,矿山安全生产相关科研机构对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一些技术关键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灾害的隐情、灾害的诱发机制和预测预报,以及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等没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安全生产设备和技术研究投入不足

近年来金属矿山发生的伤亡事故中,50%左右是由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所环境不良、个人防护用品缺少等原因造成的,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安全生产设备投入不足。

针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虽然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但投入的经费有限,而大多数矿山,特别是一些民营矿山,基本上在矿山安全科技方面没有投入。

每年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安全措施费用或投入安全费用的比例混乱。

安全费用投入不足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致使工程改造达不到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

投入的比例混乱,金属矿山企业不能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效益好的时候能确保安全费用的投入,效益不好的时候只能采取降低安全费用的投入,使工程质量达不到安全技术要求。

2.3矿山专业技术人员缺少,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现在我矿事业蓬勃发展,但采矿技术专业人才奇缺,有经验的采矿技术人员就更少了。

许多国有小矿山的技术人员微乎其微,从事技术管理层面的都是外行,这直接导致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缺陷,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很难处理。

另外很多企业安全管理处于较低水平,75%左右伤亡事故发生在小矿山企业。

这些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业主素质普遍较低,对国家法律、法规、矿山安全生产知识普遍了解不多,对矿山生产、安全知识的贫乏;部各方面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机构和人员。

在矿山生产中,尾矿库建设前期工作对自然条件考虑不周,尾矿库由不具备

专业知识的人员管理,尾矿工未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未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按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执行等原因,尾矿库工程灾害频频发生,造成了惊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4法规体系不健全

矿山安全立法工作虽然已经颁布10年多,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起步晚,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同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力量不足、手段落后、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监控体系。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标准等已不能完全适应矿山安全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亟需修订、完善。

尤其对个体或集体中小型矿山数量众多的格局,使安全生产的监管对象多元化,监管的难度极大。

加上个别地方政府的不科学发展观,以及官员不良的政绩观在作祟,致使个人利益高于地方政府的长远利益,对一些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金属矿山不能停产整顿,更不能按照《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进行关闭。

2.5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

矿山开采者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从事一线工作的工人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

我国矿山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矿山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安全意识差、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差、自我保护能力弱。

就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率也较低,先上岗后取证的现象比较普遍,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目前安全生产培训无论工作机构数量,还是培训质量都很难保障工作需要。

第3章我国金属矿山的安全对策措施

矿山安全管理是防止矿山灾害事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对策。

造成矿山灾害事故的直接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矿山生产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而这些直接原因的更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仍然是矿山安全管理。

为了防止矿山灾害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应从改进矿山安全管理做起[2]。

安全综合管理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它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考核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及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起到安全预知的作用,达到提前改善的目的。

从这一目的出发,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是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能更全面、更顺利、更有效进行的关键。

3.1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

安全也是生产力,需要在金属矿山建立多元化的安全投入机制,即国家、企业、社会、个人有机结合的投入机制,其中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支持金属矿山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改造,社会团体及个人公益性投入也是重要方式,同时发展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机制,使安全投入的保障有多种方式和渠道。

3.2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矿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研究矿山安全投资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关系,尤其要研究矿山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与矿山安全的增值效益(即安全的贡献率)之间的关系,用安全经济学理论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系统的优化。

矿山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借鉴国外企业经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大先进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投入,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

研究建立GPS与GIS结合的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监测信息系统。

矿山安全涉及到隐患的监测、诱因分析、预报、评估、防灾、救灾等各个方面,每个过程和环节都与空间的地理要素密切相关,如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强度与频度、灾情评估等。

GPS技术由于其高精度、全天候及连续观测能力可以对矿山各类安全隐患实行动态、实时监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为矿山提供三维立体空间可视化管理系统。

管理者可以利用GIS提供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可建立各种层次和围的灾害监测平台,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矿山进行监测和预警。

3.3加强立法工作

法律手段是使人们知道必须怎样做,着重解决效力和公正问题,是强制性措施。

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立法是进行科学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我国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以《安全生产法》为母法,充分借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针对我国金属矿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金属矿山的法规体系框架,制订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立法规划;在清理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分清轻重缓急,加快新法规的起草工作。

制定一系列禁止性规和限制性规,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使其符合法律法规的法定要求。

3.4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据统计,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工伤事故占工伤事故总量的80%以上,所以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矿山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容,是贯彻企业方针、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在安全教育中首先是做好三级安全教育。

在安全教育中要反复强调安全生产的意义和目的,让员工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爱惜生命、关注安全、我要安全、安全为我的思想。

另外对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性问题要充分重视,认真组织学习。

如:

汽化燃料的爆燃性、炸药危害、工业粉尘的危害、安全用电及交通安全常识和简单的救护知识、消防知识、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职工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权利,尤其是明确他们权利。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关心,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使各级领导和职工看到违章行为、违章指挥给人民生命和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3.5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

美国克拉克大学公害评定小组的研究表明,尾矿库事故造成的危害,在世界93种事故、公害隐患中,名列第18位,它仅次于核武器爆炸、神经毒气、核辐射以及其它13种灾害。

因此,安监部门应严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履行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尾矿库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的尾矿库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设置和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3)保证尾矿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4)尾矿库的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建设管理;

(5)建立尾矿库工程档案;

(6)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责令停止尾矿库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3.6矿山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3.6.1管理制度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应该能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有效地保护矿山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保障矿山企业财产不受损失[3]。

金属矿山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矿山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金属矿山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管理机构指标主要有以下4项[4]:

①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取得安全书;③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④矿山从业人员按照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新工人接受3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

金属矿山应具备以下20项管理制度: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安全检查制度;③职业危害预防制度;④安全教育培训制度;⑤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⑥劳保用品发放使用制度;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⑧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管理制度;⑨设备检修制度;⑩爆破器材管理制度;

危险源监控管理、隐患治理制度;

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事故应急预案与演练记录;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提升运输管理制度;

出入井口的安全管理制度;

溜矿井的安全管理制度。

(3)个人防护用品[6]。

金属矿山管理中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6项指标:

①安全帽的配备;②发放合适的工作服;③定期发放口罩;④水鞋的配备;⑤手套发放;⑥照明设施;⑦其他特殊情况下的保护用品。

(4)技术资料。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应有以下13项金属矿山管理技术资料:

①必须有开采设计;②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③矿山总平面布置图;④采掘工程平面图;⑤井下和井上对照图;⑥通风系统图;⑦供配电系统图;⑧防排水系统图;⑨避灾线路图;⑩地质勘探部门的地质报告;

水质、水位资料;

矿山设计单位完成的矿山可行性报告;

以及其他资料。

(5)安全教育培训[3]。

金属矿山管理中安全教育培训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5项指标[3]:

①所有职工每年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小于20小时;②对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进行考核;③特种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的;④按有关规定对新职工进行“3级”安全教育,并且考核应合格;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6)事故预防措施。

金属矿山管理中事故预防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主要指标有:

①制定和实施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②根据隐患整改制度对各类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③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有检测、监控和防措施,并将应急预案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6.2爆破

爆破作业是金属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其作用是利用起爆瞬间放出的能量以达到破碎岩石、掘进和开采的目的。

由于在金属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炸药,所以在运输途中,装药和起爆的过程中,未爆炸或爆炸不完全的炸药在装卸矿岩的过程中,都有爆炸的可能;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矿山爆破安全[7]。

(1)爆破器材管理[3]。

金属矿山管理中爆破器材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①爆破作业必须有设计和作业规程;②有防止爆破作业时危及人身安全和中毒窒息的安全预防措施;③爆炸物品的生产、储存、购买、运输、使用符合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规定,有严格的管理、领用和清退登记制度。

(2)爆破器材库。

金属矿山管理中爆破器材库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①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设施等的设置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②爆破器材位置的安全距离、房屋结构及土围应符合GB6722的规定;③库区不准通过高压线及照明线;④消防设施应当齐全;⑤爆破器材的防雷等级应当参照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定的有关规定。

(3)爆破作业。

金属矿山管理中爆破作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①爆破作业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进行;②爆破时应在有关通道上设岗哨,并有必要的提示标志;③爆破时有警戒信号,打开井盖门,无关人员撤离;④爆破后只有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爆破现场;⑤严禁在残眼上打孔;⑥爆破后爆破员填写爆破记录。

3.6.3矿井开采

矿井开采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开采方式,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产过程,必须综合应用地质、开拓、掘进、运输、通风、爆破、动力、安全技术及组织管理等科学技术。

所以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保障矿井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1)安全出口[7]。

金属矿山管理中安全出口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①每个矿井至少有2个能独立行人且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其距离不得小于30m;②矿井的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和各个采区(盘区)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直达地面的出口相通;③井口及行人巷道有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④提升竖井作为安全出口时,必须有保障行人安全的梯子间。

(2)防水、排水。

金属矿山管理中防排水系统的建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①排水系统的供电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②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应能满足井下排水量的需求;③水文地质复杂的矿山,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并有水害防治措施;④建立和健全防水排水系统,并具有备用系统。

(3)采矿与掘进。

金属矿山管理中采矿与掘进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是矿山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主要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

①矿井井口,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②水文地质复杂的矿山,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并有水害防治措施;③根据设计要求在规定期限保留、保护矿柱;④采掘作业必须严格按照采掘设计进行;⑤井巷支护与采场顶板管理能保证作业场所的安全;⑥井巷断面应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措施、设备安装、维修及施工需要。

(4)防止坠落。

金属矿山管理中防止坠落的措施:

①竖井与各中段的连接处、天井、溜井、地井和漏斗口必须设有标志、照明、护栏或格栅、盖板等防护措施;②地表陷落区应当明显标志,通往陷落的井巷应当关闭。

3.6.4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是保证金属矿山安全的重要条件。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采用安全、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调节井下气候条件,以保证井下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所以在矿山井下生产过程中应该保证以下几点。

(1)井下空气。

井下空气的质量是影响井下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主要应满足以下3点:

①井下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氧气不得低于20%[3],CO2不得高于0.5%(体积分数)[3];②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不得超过0.5mg/m3;③矿井所需风量要满足工作点的需要。

(2)通风系统。

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井下空气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矿山应该保障:

①矿井应有完善的通风系统,井下作业场所的风质、风量、风速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②采场形成通风系统前不得投产回采;③主要进风流不得通过采空区;④拆除或无通风设备的采场应设栅栏或标记;⑤防止人员进入。

(3)局部通风。

局部通风是为了保障矿井安全及特殊环境工作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①井下炸药库是否有独立的局部通风;②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须配局部通风设备。

(4)防尘措施。

矿山生产过程中,将有大量的粉尘产生,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粉尘浓度:

①凿岩必须采取湿式作业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②爆破装卸矿时必须进行喷雾加水;③矿山配备必要的测尘、测风等仪器并按规定校对;④防尘用水统一集中供水,储水量不得少于1个班的用水。

(5)防火措施。

根据矿山安全消防的有关规定,矿山生产应该具备以下消防措施:

①消防制度健全,防火、灭火措施得力,消防器材充足;②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筑物、炸药库采取防火措施,备足够的防火器材;③水池的容积和管道应满足消防的需要;④规定专门的火灾信号。

3.6.5供电与通讯

供电与通讯设备的可靠性是保证矿山生产顺利完成的必要保证,所以在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将供电与通讯作为单独的管理单元进行安全管理,以确保矿山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1)电源电压。

矿山企业的重要负荷,如排水、通风、提升设备等,一旦断电,可能发生矿井淹没、有毒有害气体聚积或停罐甚至坠罐等事故。

所以电源电压应符合:

①供电负荷是否满足矿山正常用电要求;②各作业场所的照明必须使用规定的电源和电压;③矿井供电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不得用于向井下供电。

(2)保护接地。

由于运行过程中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