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021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docx

医古文重点译文9篇

扁鹊传

【译文】

扁鹊是渤海郡鄚地的人,姓秦,名叫越人。

年轻时作别人客馆的主管人。

旅舍的客人长桑先生来到,扁鹊唯独认为他奇特不凡,常常恭敬地接待他。

长桑君也了解扁鹊不是一般人。

来往十多年后.长桑君才招呼扁鹊避私下留坐,悄悄地跟他说道:

“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授给您,您不要泄漏。

”扁鹊恭敬地回答说:

“遵命。

”长桑君于是拿出他怀中的药物给扁鹊,说:

“用没有沾到地面的水饮服这种药物三十天,就能洞察异常事物了。

”于是全部拿出他的秘方书,都给了扁鹊。

长桑君忽然不见了,大概他不是普通的人吧。

扁鹊按照他的话服药三十天后,就能看到隔墙另一边的人。

凭借这种功能诊察疾病,完全洞察到五脏疾病的聚结处,只是把诊脉当作名义罢了。

行医有时在齐国,有时在赵国。

在赵国时人们尊称他叫扁鹊。

在晋昭公的时候,各个大夫的势力强大,而国君宗族的势力弱小,赵简子做大夫,独揽国家政事。

赵简子患病,五天不省人事。

其他大夫们都很忧虑,于是召来扁鹊。

扁鹊进入内室,诊察疾病。

出来,董安于向扁鹊询问病情,扁鹊说:

“脉象是正常的,你们惊异什么呀!

从前秦穆公曾经像这样,七天才醒过来。

如今你们主君的病跟秦穆公的病相同,不超过三天一定能病愈。

”过了两天半,赵简子苏醒了。

那以后扁鹊来到虢国。

正碰上虢太子死,扁鹊到了虢国宫廷门前,问喜爱医学的中庶子说:

“太子患什么病,国都中举行祈祷祛邪活动超过了其他一切事情?

”中庶子回答说:

“太子患了血气不按时运行的病,交会错乱而不能疏泄,突然发作在体外,原来已经是体内病害。

体内正气不能遏制邪气,邪气蓄积而不能泄除,因此阳气衰微而阻邪炽盛,所以突然昏厥而死。

”扁鹊问:

“他死了多长时间?

”回答说:

“从鸡鸣时辰到现在。

”又问:

“装殓了吗?

”回答说:

“没有,他死了还不到半天呢。

”扁鹊说:

“你去向国君禀报,说我是齐国的秦越人,家居住在鄚地,不曾拜见过国君的尊颜,在他面前侍奉过。

听说太子不幸死去,我能使他复活。

”中庶子说:

“先生您该不是欺骗国君吧?

根据什么说太子能复活呢?

我听说上古时代,医生中有个叫俞跗的,治病不用汤药、酒剂、石针、导引、按摩、熨法等疗法,一经诊察就能知道病位,依循五脏的腧穴。

于是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束扎筋腱,按治髓脑,触动膏育,疏理膈膜,清洗肠胃。

疏通五脏,修炼精气,矫正形体。

您的医术能像这样,那么太子才能复活;如果不能像这样,却想使太子复活,简直不能把您的话告诉给刚会笑的婴儿!

”过了很久,扁鹊仰天叹气说:

“您所说的医术,就像从竹管中看天空,从缝隙中看图纹。

我的医术,不须切脉、望色、闻声、病人诉说病状,就能说出疾病的部位。

观察病人的外部症状,就能推知病人的内部病机;诊察病人的内部病机,就能了解病人的外部症状。

疾病症状应当显现在整个体表,只要不超出一定范围,确诊的根据很多,是不可能诊断错误的。

如果您认为我的话不真实,不妨入内室试诊一下太子,一定诊察到他的耳朵中有响声并且鼻翼扇动,顺着他的两条大腿,直到阴部,应当还是温热的。

”中庶子听了扁鹊的话,两眼发花而不能眨动,舌头翘起而不能放下,于是才把扁鹊的话入宫禀报给虢君。

虢君听到这件事非常惊讶,就出来在宫阙中道迎接扁鹊,虢君说:

“我私下听说您高尚医德的时间很久了,然而不曾去您面前拜访。

先生您来到我们小国,希望能救治太子,偏僻小国国君我幸运极了,有先生您,太子就能复活,没有先生您,太子就要丢弃填埋山沟,永别人世而不能复生。

”话还没说完,已经长嘘短叹,气郁满胸中,精神散乱恍惚,眼泪久流不止,泪珠滚滚挂满睫毛,悲伤得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容貌都改变了。

扁鹊说:

“像太子的病,就是所说的尸厥。

太子并没有死。

”扁鹊就让徒弟子阳磨制针具砭石,用来针刺头顶的百会穴,过了一会儿,太子苏醒了。

又让徒弟子豹施用渗透五分的熨法,用八减之剂的药物煎煮.用来交替地熨贴两个胁下部位。

太子能起来坐了。

再进一步调适阴阳,仅仅服药二十天就恢复了健康。

所以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活。

扁鹊却说:

“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这是本来应该复生的病人,我只是能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扁鹊来到齐国,齐桓侯把他当作客人。

扁鹊进入朝廷拜见齐桓侯,说:

“您有疾病在腠理部位,如果不治疗疾病将要深入。

”桓侯说:

“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桓侯对身边的近臣说:

“医生贪图私利,想靠治疗没病的人来显示功劳。

”五天后,扁鹊又去拜见桓侯,说:

“您有疾病在血脉中,如果不治疗恐怕还要深入。

”桓侯说:

“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桓侯不高兴。

五天后,扁鹊又一次去拜见桓侯,说:

“您有疾病在肠胃之间,如果不治疗将要更深入。

”桓候不应声。

扁鹊退出,桓侯更不高兴。

五天后,扁鹊要再一次去拜见桓侯,远远看到桓侯就跑离,桓侯派人去询问其中的原因。

扁鹊说:

“疾病在腠理,是汤剂和熨法的效力能达到的部位;疾病在血脉,是针刺砭石的效力能达到的部位;疾病在肠胃之间,是药酒的效力能达到的部位;疾病深入到骨髓,即使是主管生命的神灵也不能对它怎么样了!

如今疾病已经深入到骨髓,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疗了。

”五天后,桓侯身体突现重病,派人召见扁鹊,扁鹊已经逃离齐国。

齐桓侯终于死去。

假使齐桓侯像圣人那样预先知道隐微的病变,能让高明医生得以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生命可以存活。

一般人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然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法太少。

所以疾病有六种情况不容易治愈:

骄横放纵不讲医理,是第一种不易治愈的情况;轻视身体,看重钱财,是第二种不易治愈的情况;衣着饮食不能调适,是第三种不易治愈的情况;血气错乱,脏腑功能不稳定,是第四种不易治愈的情况;身体瘦弱不能承受药力。

是第五种不易治愈的情况;相信巫术却不相信医学,是第六种不易治愈的情况。

有六不治中一种情况的,就很难治愈了。

扁鹊的声名在天下传遍。

扁鹊到达邯郸,听说那里的人尊重妇女,就作妇科医生;到达洛阳,听说洛阳一带的人敬爱老年人,就作治疗耳目痹症的老年科医生;来到咸阳,听说秦国人疼爱小儿,就作小儿科医生。

总之,随着各地疾病不同来改变行医科别。

秦国太医令李醯自己知道自己医技不如扁鹊,派人刺杀了扁鹊。

直到现在天下谈论脉学的人,都遵循扁鹊的脉法。

华佗传

【译文】

华佗,表字元化,是沛国谯地人,又名敷。

到徐州一带外出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书。

沛国的相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作官,他都不就任。

华佗通晓养生之道,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百岁,却有壮年人的容貌。

又精通方药,他治疗疾病,处方用药不超过几味,心里掌握了处方分量,抓药时不须用秤称量,煎好药就给病人饮,并告诉病人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华佗离去后,病人总能治愈。

假若应当用灸法,不超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超过七八个艾柱,疾病就立即解除。

假若应当用针刺,也不超过一两个穴位,下针时说“针感应当延引到某部位,如果针感到了,就告诉我”,病人说“针感已到”,立即就拔针,疾病也就随将治愈。

假若疾病聚结在体内,是针刺和药物的效力不能达到的病位,必须手术剖开割除的,就给病人饮服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像醉死一般,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就剖开割除。

疾病如果在肠道中,就截断肠管清洗,然后缝合腹部,用药膏外敷,四五天刀口就愈合,不疼痛,病人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刀口就平整复原了。

原甘陵相夫人妊娠六个月,腹痛不安,华佗诊察脉象,说:

“胎儿已经死了。

”让别人用手按摸胎儿所在部位,如果在左侧就是男胎,在右侧就是女胎。

按摸的人说“在左侧”,于是煎煮汤药打胎,果然打下一个男胎,随即病愈。

县吏尹世患病,四肢烦热,口中干,不愿意听到人声,小便不利。

华佗说:

“姑且做些热食,如果食后能出汗就能治愈;如果不能出汗,三天后当死去。

”马上做了热食吃,却不能出汗。

华佗说:

“体内五脏功能已经衰竭,应当哭泣着死去。

”果然像华佗预言的那样。

府吏倪寻、李延一起居住,都头痛身热,患的症状恰好相同。

华佗说:

“倪寻应当使他泄下,李延应当发汗。

”有人质问他们两人的治法为何不同。

华佗说:

“倪寻是里实证,李延是表实证,所以治疗他们的方法应当不同。

”就分别给他们药物,第二天早晨两人都病愈了。

盐渎严昕与几个人一起去拜访华佗,刚刚到,华佗就对严昕说:

“您身体感到好吗?

”严昕说:

“像原来一样。

”华佗说:

“您有急病显现在面部上,不能多饮酒。

”坐谈完后回家,车行几里路,严听突然头昏目眩从车上摔下来,人们把他搀扶到车上,拉回家,半夜死亡。

旧时的督邮顿子献患病已经好了,来请华佗诊察脉象,华佗说:

“还很虚弱,没完全康复,不要行房事,如果行房事就要死去。

临死的时候应当吐出几寸长舌。

”他的妻子听说他的病已经好了,就从一百多里外来看望他,夜里歇息时夫妻行房事,相隔三天后顿子献发病,完全像华佗预言的那样。

督邮徐毅患病,华佗去诊察他的病。

徐毅对华佗说:

“昨天让医官刘租针刺完胃管以后,就患了咳嗽,想要躺下休息都不能。

”华佗说:

“他没有刺中胃管,却误刺到肝脏,饮食必定一天天地衰减,五天后就要死去。

”终于像华佗预言的那样。

东阳陈叔山的两岁小儿子患病,泻痢前常常先哭叫,一天天地瘦弱。

请问华佗,华佗说:

“孩子母亲又怀孕了,阳气向内濡养胎儿,母乳虚冷,孩子受到母乳寒气,所以使孩子不能按时病愈。

”华佗给孩子母亲四物女宛丸,孩子的泻痢十天就解除了。

彭城夫人夜里去厕所,蝎子刺了她的手,呻吟呼叫无可奈何。

华佗让人准备较热的温水,把病人的手浸泡在温热水中,病人很快能入睡,只是别人须多次地更换温热水,温热水使病人的手总是温热着,大概到天亮时就好了。

军吏梅平患病,免职回家,家住在广陵,没走到二百里,歇息在亲属家,过了一会儿,华佗偶然到主人处,主人请华佗诊察梅平的病,华佗对梅平说:

“如果您早见到我,病情可以不达到这种程度,如今疾病已经牢固,赶快离去还能跟家人相见,五天后就要死去。

”立时回家,如同华佗所预计的死期。

华佗步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了咽喉阻塞病,想吃食物却不能咽下,家人用车拉着想去医生那里。

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让家人停下车,去诊察,告诉家人说:

“刚才的路边上有个卖汤面的店家,用蒜汁淹渍的黄齑菜水很酸,向店家买来三升饮服,疾病自然会除去。

”病人就按照华佗的说法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状的寄生虫,于是把寄生虫悬挂在车边,要去拜访华佗。

华佗还没回家,他的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来客,便自言自语地说:

“好像遇到了我父亲,车边悬挂的寄生虫就是这件事证明。

”病人进屋人坐,看见华佗家的北墙上悬挂这类寄生虫.多得大约用十作单位计算。

又有一位郡守患病,华佗认为他这个人的病大怒才能治愈,于是多多地接受他的钱财却不加以治疗,不久又丢下他离去,还留封书信大骂郡守。

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捕杀掉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嘱咐差人不要追逐。

郡守愤怒已极,吐出几升黑血水就病愈了。

又有一个土大夫生病,华佗说:

“您的病情很重,应当剖腹治疗。

然而您的寿命也不超过十年,这期间疾病不会夺去您的生命,忍耐病苦十年,寿限得全当死,不值得特地手术剖腹。

”士大夫不能忍耐病痛,一定要除去疾病。

华佗于是进行手术,患的病随即治愈,十年后果然死去。

广陵太守陈登患病,胸中烦闷,面色赤红不能进食。

华佗为他诊脉后说:

“府君胃里有几升寄生虫,将要导致腹内痈毒,这是吃了生腥食物造成的。

”说完就煎煮了二升汤药,先服用一升,过一会儿全都服完。

相隔一顿饭的时间,病人吐出三升左右寄生虫,头部红赤都在蠕动,半截身还是生鱼的细肉丝,患的病便痊愈了。

华佗说:

“这种病三周年以后当会复发,遇到高明医生才能得到救治。

”按照期限果然复发,当时华佗不在,如同华佗预言的那样死去。

曹操听说并征召华佗,让华佗常在他身边。

曹操患头风病,每当发作,心中烦乱,两眼昏眩。

华佗针刺膈俞部位,立即病愈。

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厉害,召请华佗诊察脉象。

华佗说:

“是伤了胎气,但胎儿没有流产。

”将军说:

“听说确实伤了胎气,但胎儿已经流产了。

”华佗说:

“根据脉象,胎儿没有流产。

”将军认为不正确。

华佗离去,妇人逐渐稍好些,一百多天后又复发,再召请华佗,华佗说“这种脉象按照惯例是有胎的。

前次应当流产两个胎儿,一个胎儿先流产,胎水流出过多,后一胎儿来不及流产。

作母亲的本人不知道,旁人也不清楚,不再去接产,于是后一胎儿没有产出。

胎儿死后,不再正常濡养胎儿,死胎必然干枯附着在母体后腰部,所以使母亲常常腰痛。

如今应当给她汤药,并且针刺一个穴位,这个死胎必然产出。

”汤药和针刺用上以后,妇人腹痛剧烈的就像将要临产似的。

华佗说:

“这个死胎长时间干枯,不能自然产出,应当使人探取胎儿。

”果然取出一个男胎,手足完备,颜色已黑,身长大约一尺左右。

华佗的绝妙医技,大凡都像这类情况。

然而华佗本来是个读书人,如今凭借医术创立事业。

心中常常自我悔恨。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病很重,让华佗专为他诊治。

华佗说:

“这种病大概难以治愈,长期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久远离家乡而想返回,于是对曹操说:

“方才收到家信,正想短期请假回家一趟。

”到家后,用妻子有病作借口,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返回。

曹操多次写信召唤他回去,又下令郡县押送遣返。

华佗凭借医技厌倦拿食禄之事,还是不肯上路返回。

曹操大怒,派人去查看:

假若华佗妻子确实有病,赐给他四十斛小豆,并且放宽假期而限定返回日期;假若华佗欺骗,就把他逮捕押送回来。

于是把华佗递解交付到许昌监狱,拷问审核,供认服罪。

荀彧请求说:

“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是人们生命维系之人,应当宽恕他。

”曹操说:

“不用担忧,天下还会没有这类小人物吗?

”终于在狱中处死了华佗。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书给狱吏,说:

“这书能使病人活命。

”狱吏畏惧曹操的刑法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取火烧了它。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风病未除。

曹操说:

“华佗能治愈这种病。

他这个小人物不根治我的病,想要凭这个抬高自己,这样我不杀死他,他也终归不会为我除掉这个病根的。

”等到后来曹操的爱子仓舒病危,曹操才叹惜地说:

“我后悔杀掉华佗,使这孩儿死于非命。

当初,军吏李成患咳嗽病,日夜不能入睡,时常吐脓血,就来请教华佗。

华佗说:

“您患的是肠痈,咳嗽所吐的脓血,不是从肺部来的。

给您两钱匕散剂药,服药后当吐二升多脓血,吐完后感到舒畅,自我保养,一个月能稍好些,好好地自我将养保重,一年就能康复。

十八年后当会有一次小的复发,服用这种药,也将再次治愈。

假若得不到这种药,一定会死去。

”说完又给他两钱匕散剂药,李成拿了药就离去。

过了五六年,亲戚中有个患了像李成一样的病人,对李成说:

“您如今很健康,而我将要死去,你怎么忍心没有发病还收藏药物.以便等待不好征兆吗?

先把药借给我,我病愈后,替您向华佗再去求药。

”李成把药给了他不久特地到谯地去,恰巧碰上华佗被逮捕,忧虑惶惑地不忍心再向华佗求药。

十八年后,李成的病果然复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亡。

广陵的吴普和彭城的樊阿都跟从华佗学医。

吴普依照华佗的疗法,治愈的病人很多。

华佗告诉吴普说:

“人的身体应当得到运动,只是不要使身体疲惫罢了。

身体活动,那么水谷精气才能消化,血脉才能畅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比方像转动的门轴不朽烂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古代长寿的人从事导引的锻炼活动,像熊那样直立,像鸱鸟那样回头,伸展腰部,活动各个关节,以求不易衰老。

我有一种方法,名叫五禽戏。

第一叫虎戏,第二叫鹿戏,第三叫熊戏,第四叫猿戏,第五叫鸟戏。

也用它来除去疾病,并使腿脚轻便,用来当作导引术。

如果身体不舒适,就做某一禽戏,湿润地出汗,接着在体表扑粉,身体就轻快,腹内也想进食。

”吴普施行了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耳朵聪慧,眼睛明亮,门齿完整,大牙坚固。

樊阿擅长针刺技术。

大凡医生们都说背部和胸部不能随意针刺,针刺这些部位也不能超过四分,但是樊阿针刺背部扎入一二寸,巨阙和胸部刺进五六寸,而疾病总是都能治愈。

樊阿向华佗求教可以服用对于身体有补益的药方,华佗把漆叶青粘散传授给他。

漆叶碎末一升,青粘碎末十四两,把这个作为比例。

华佗说久服这种药能驱除多种寄生虫,使五脏功能正常,使身体轻便,使人的头发不早白。

樊阿听从他的话,享寿一百多岁。

漆叶处处都有,青粘产在丰、沛、彭城以及朝歌一带。

丹溪翁传

【译文】

丹溪翁是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讳震亨,表字彦修,学习的人尊称他叫丹溪翁。

他自幼爱好学习,每天能记千把字。

稍微长大,跟从辞官居乡的老先生学习经书,攻读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公得到朱熹四传的学说,在八华山讲学,又前去拜他为师。

逐渐知道道德性命的学说,广博深奥,专精严密,于是成为理学家。

有一天,许文懿对他说:

“我患病卧床已久,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就不能使我病愈。

你是聪明非凡的人,大概愿从事医学技艺吧?

”丹溪翁因为母亲患脾病,对于医学也粗略学习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就感慨地说:

“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

”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努力。

当时正在盛行北宋陈师文、裴宗元等编定的《和剂局方》,丹溪翁日夜学习它。

不久他醒悟说:

“拿古方来治疗当今的疾病,它们的情况不能完全符合。

如果要设立医学法度,确定治疗规范,符合医治准则,就必须依据《素问》《难经》等各种医经。

但是我们本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够通晓《素问》、《难经》的。

”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访,寻求别的老师请教。

他渡过浙河,奔走吴县,穿越宛陵,到过南徐,最后抵达建业,都没有遇到良师。

等他返回武林,忽然有个把他郡中罗先生来相告的人。

罗先生名叫知悌,表字子敬,世人称他太无先生,曾是南宋理宗时的宫中近侍,学问上对于医学精通,得到金代刘完素的再传,并且广博地通晓张从正。

李杲两位医家的学说。

然而他心胸狭小得很,凭借医技厌烦侍奉他人,一般人难以让他满意。

丹溪翁去拜访他,共多次往返,不能跟他接交。

后来丹溪翁求见更加诚恳,罗知悌这才接待他,问道:

“你不是朱彦修吗?

”当时丹溪翁已经具有医学声名,罗知悌所以知道他。

丹溪翁见到老师以后,就面向北方两次叩拜进谒,接受他传授的医术。

罗知梯接待丹溪翁也很高兴,就把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位医家的著作传授给他,为他讲述并发挥三位医家的学术要旨,而完全依据于医学经典理论,并且说:

“全部抛弃你过去学习的内容,因为那不是正确的。

”丹溪翁听了他的讲述,问题都解决消散,在心里没有一点聚积的疑问。

过了不长时间,就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学说而返回家乡。

乡里的拘泥陈师文、裴宗元学说的各位医生,听了丹溪翁的言论,就大为惊讶地又是讥笑又是排斥,唯独许文懿高兴地说:

“我的病大概将要治愈了吧!

”许文懿得四肢疾病,医生不能治疗的时间已十年有余了,丹溪翁按照他自己的疗法医治,的确有效验。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又讥笑又排斥的那些医生们,才都在心里佩服在口上赞誉。

几年之间,丹溪翁的声誉大震。

丹溪翁不自我满足,更把刘、张、李三位医家的学说推广发展。

他认为刘完素、张从正的学说,他们论述脏腑感受致病之气,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而湿热相火三气导致疾病最多,于是用推陈致新泻火的方法治疗,这固然是超过了前代医家。

然而有阴虚火动,或是阴阳两虚而湿热自盛的病证,又应当斟酌地使用。

又认为李杲论述饮食劳倦、内伤脾胃的疾病,是胃脘阳气不能升发,连及心肺之气,都陷入中焦,而用补中益气的方剂治疗,这也是前代医家没有阐述的。

然而西北地区天不足,东南地区地不满,天就是指阳气,地就是指阴气。

所以西北地区的人们,阳气容易不足;东南地区的人们,阴火容易亢盛。

如果不了解这点,而只是拘泥李杲的补中益气法,那么脾胃阳气不足的病人当然能够治愈。

但对于那些阴火亢盛的病人也沿用这种治法,我怕反而增加病人的疾病。

于是把三位医家的学说,去其短而取其长,又根据太极之理检验,还根据《易经》、《礼记》、《通书》、《正蒙》等书中的有关内容,更把《内经》的理论贯穿始终,来探寻其学说的主旨。

他认为《内经》中论述的火,大概跟太极动而产生阳气、五行中火性恒动的理论相符合;他又认为《内经》中论述的人体精血阴气最容易虚损,又跟《礼记》中谈到的养育阴气的意思正好相同。

丹溪翁于是提出了相火易动和阳常有馀阴常不足两条理论,来阐发他的观点。

从此,丹溪翁的医术更加闻名。

各地因为疾病来迎请的人,就聚集在路上,丹溪翁都前往奔赴病人家里。

他所治的病有多少,病状怎样,施用何种良方,服用何种药剂治愈,从过去到现在,取得效验的是哪些人,住在何县何里以及病人姓名,从人们的所见所闻中了解这些情况。

清清楚楚地可以记载。

浦江郑义士患痢疾,一天晚上忽然昏倒,两目上规,小便失禁并汗液泄出。

丹溪翁为他诊察,脉象虚大没有规律,就告诉家人说:

“这是阴虚而阳气突然断绝,是由于病后饮酒并且行房事而得这种病,然而我能治愈他的病。

”赶快让人配制人参膏,并且急忙灸病人的气海穴。

一会儿病人手能动,又过一会儿嘴唇也能动。

等到人参膏配制好,给病人饮服三次,病人就苏醒了。

以后病人又服用几斤人参膏,疾病痊愈。

天台周进士患恶寒证,即使在暑天也须用棉织物蒙裹着头部,服用附子数日,病情加重。

丹溪翁为他诊察,脉象滑而数,就告诉病人说:

“这是热极而反现的寒象。

”于是用辛凉药剂,病人服后吐出一升左右痰水,蒙头的棉织物就减去了一半;接着用防风通圣散给他服用,病愈。

周进土实在高兴得很,丹溪翁说:

“病愈后必须用清淡饮食来养育胃气,排除杂念来保养精神,那么肾水得以滋生,心火才能下降;否则,附子的毒性必将发作,恐怕就不能救治,”周进士没能这样做,后来听说痈疽发于背而死去。

一个男子患小便不通,医生用利尿药治疗,病情更加严重。

丹溪翁为他诊察,右手寸脉相当弦滑,丹溪翁说:

“这是积痰病,积痰在肺脏。

肺脏属上焦,而膀胱属下焦,上焦肺气闭塞那么下焦膀胱就郁阻不通,比方像滴水的器具,必须是上面的孔通透,然后下面的孔才能滴出水。

”于是按照疗法使病人大吐,吐完,疾病如同丢失一般治愈。

一个妇人产后有物像衣袍一样不回缩,医生们不知道是何物。

丹溪翁说:

“这是子宫,由于产妇气血虚,所以随着胎儿下垂脱出。

”立即给病人黄芪、当归之类药物,并加上升麻提举它,接着用制皮工人制革的方法,用五倍子煎煮成药液浸洗,使子宫收缩。

过了一会儿,子宫上缩了。

丹溪翁安慰产妇说:

“三年后能继续生育,不要担忧。

”后来果然如此。

一个贫妇守寡独居患麻风病,丹溪翁见她后心中怜悯,便说:

“这种病世人称为难治的原因,是因为病人不遵守禁忌。

这个妇人贫困而没有膏粱厚味,寡居而没有性欲房事,或许能够治愈。

”丹溪翁就自己备药治疗她,疾病治愈。

随后又服用四物汤多日,终于不再复发。

丹溪翁行医治病,都像这类情况。

由于他遇到疾病施行治疗,不拘泥于古方,因而所治的病就都能治愈;然而对于各位医家的方论,却没有什么不通晓的。

其他医生拘泥地墨守古法,丹溪翁却能灵活掌握取舍原则,而最终跟古法相符合。

一时间跟他学习的人都像声音相随身影相附一样不离身边,丹溪翁教授他们总是孜孜不倦忘记疲劳。

丹溪翁年纪已高,于是依从张翼等人的请求,撰写了《格致馀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新论》等书,学习的人大多诵习并从中汲取治疗法则。

丹溪翁坚守美德,表里如一,清白守节,温良和乐,刚毅严肃,独特不凡,以正直存心,以诚实立身,而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品行,实在是来源于先天禀赋。

奉行四季祭祖,亲自修订那祭礼文辞并敬悼先人,侍奉母亲,使母亲的饮食起居按时来忠心地奉养。

宁可对自己亏待,而一定给兄弟丰足;宁可对自己的子女薄待,而一定给兄弟的子女丰厚。

不是那志同道合的人不去结交,不是那正当的道理不去谈论。

喜欢评论古今得失,慷慨激昂大有以天下之忧为忧的高尚情怀。

当世的著名公卿大多屈身向他请教,丹溪翁为他们直率地陈述治国之道,没有什么顾虑忌讳。

然而只要谈论到名利之事,就愤怒地一甩衣袖而离开。

与人交往,一概把三纲五常作为绝交或亲近的标准。

他曾说:

天下行正道时,那么实际行为就兴盛;天下不行正道时,那么浮夸空谈就盛行。

实际行为是根本,浮夸空谈是末节。

他如果听到浮夸空谈,丢弃根本而追求末节,便满面怒容,好像将被玷污一样。

丹溪翁的超群不凡品格就像这样,而医学成就只是他的一方面事迹罢了。

然而丹溪翁研究学问为人处世的主要方面,已经记载在我的朋友宋濂太史所写的丹溪翁墓志上,所以本传中不再记述,而只是记述了他的可以传述的医事活动写成丹溪翁传,希望使后来的学者能够相互考证它们。

作者总评说:

从前汉代的严君平,学识渊博,没有什么不通晓,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如果有人做了邪恶不正之事来问卜,他就依据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