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07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亘古(gèn)元勋(xūn)迸溅(bèng)气冲斗牛(dǒu)

B.气氛(fēn)炽热(zhì)字帖(tiě)鲜为人知(xiǎn)

C.钦佩(qīn)咳嗽(sào)累赘(léi)忧心忡忡(chōng)

D.哺育(pǔ)颤抖(chàn)俯瞰(kàn)深恶痛绝(w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霄斑澜烦琐姗姗来迟B.烦躁服侍闲暇诲人不倦

C.陡峭契约猥锁大庭广众D.取缔譬如粗拙语无轮次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多芬,在追梦的路上,双耳失聪,但他这个名字,却流芳百世,妇孺皆知。

B.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

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500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4.下面词语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副词:

立刻马上大概报纸B.连词:

或者虽然因为和

C.介词:

自宽广为了除了D.名词:

道路桌子桑葚打扫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C.《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

B.请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C.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

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

B.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倍。

二、名著阅读

8.名著阅读

(1)文段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

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

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①选段中的“他”是。

②阅读选段内容,你觉得“他”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③请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2)《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自己的车,却经历了三起三落,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请将下列六个情节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只写序号)

①攒三年钱买车②用虎妞的钱买车③捡骆驼,准备买车④被孙侦探敲诈⑤被大兵抢走⑥为安葬虎妞卖车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潜艇的故事。

船长是一个非常具有正义感的人。

三、句子默写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他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10.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

孟子说: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激发心志:

爱国人物故事会

(1)请为本次爱国人物故事会拟一则宣传标语。

(2)给下列爱国故事配上有关联的人物。

①精忠报国(______)

②宁死不降元朝(_______)

③献身抗日英雄(______)

④舍身炸暗堡(______)

⑤死在铡刀之下(______)

⑥回国报效数学家(_____)

A.华罗庚  B.文天祥  C.刘胡兰D.杨靖宇E.岳飞F.董存瑞

启发心智:

爱国名言展示会

(3)请指出下列名言的作者。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C.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本周五下午诚德中学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姜珊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帮她改正其中的五处错误。

本周五学校举办《光影流年》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

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

谢谢!

五、诗歌鉴赏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2.下面哪一项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

()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3.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14.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

“汝典郡有何异政?

”尧咨云: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

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

掌管郡务。

③罔不:

无不。

④伎:

同“技”。

⑤金鱼:

古人的一种佩饰。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射于家圃

(2)及守荆南回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B.但微颔之/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D.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18.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

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19.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我很愿意看看《山海经》的图画,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但不好意思力逼房叔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

20.写房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与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21.“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我”为什么这样说?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

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

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

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

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

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

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

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

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

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

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

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

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

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

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

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

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

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

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

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

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

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

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

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

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

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

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

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

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

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

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

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

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

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

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

23.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地道”是什么意思?

24.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25.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2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八、作文

27.写作

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提示:

①请你从“关心”“感激”“敬佩”“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B改为:

炽热(chì)。

C改为:

咳嗽(sou)。

D改为:

哺育(bǔ)。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

2.B

【解析】试题分析:

A改为:

深宵,斑斓。

C改为:

猥琐。

D改为:

语无伦次。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D

【解析】试题分析:

可歌可泣,泣:

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形容“读书活动中”的先进个人明显不当。

4.B

【解析】

【详解】

A.报纸——名词。

C.宽广——形容词。

D.打扫——动词。

5.C

【解析】

【详解】

C错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6.C

【解析】试题分析:

A省略号与“等”不能并列同时使用。

去掉其中一个。

B这是一个陈述句,所以要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D选择问之间不能用问号,因为一句话还没说完。

7.B

【解析】试题分析:

A并列不当。

“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相互包含。

C语序错误。

最后一个分句应改为“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D下降不能用倍数。

点睛: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8.

(1)①祥子

②示例:

吃苦耐劳、坚忍、有梦想……

③示例: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①⑤③④②⑥

(3)诺第留斯号(又译“鹦鹉螺号”)

【解析】

【详解】

(1)①根据积累文段所写内容“赁人家的车”“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可知“他”指的是祥子,选自于名著《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从“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写出了祥子坚忍、吃苦耐劳、有梦想。

②请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作答即可。

如主题:

《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旧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2)祥子来自农村,立志买一辆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但是,用三年的血汗钱换来的车却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从军阀逃回来后,他还没攒足买车的钱,钱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接着,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对他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

而祥子用虎妞的积蓄买的一辆车,在虎妞难产而死后,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

在经过多次挫折后,并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彻底地堕落了。

他从一个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无产者。

故而排序为:

①⑤③④②⑥。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又译:

鹦鹉螺号)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

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他和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潜艇艇长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船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

9.

(1)万里赴戎机

(2)百般红紫斗芳菲(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对镜帖花黄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此题中注意“戎、菲、帖”的书写。

10.

(1)讲好爱国故事,学习人物精神

(2)①E②B③D④F⑤C⑥A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大仲马)。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标语要求做到:

语言既通俗易懂又亲切感人;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采用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内容上既要紧扣主题,又要能营造气氛,调动大家的参与性。

结合活动主题和学生的知识积累可写为:

讲好爱国故事,学习人物精神。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及其事迹的理解能力。

根据积累不难对应人物和事迹。

精忠报国——岳飞。

宁死不降元朝——文天祥。

献身抗日英雄——杨靖宇。

舍身炸暗堡——董存瑞。

死在铡刀之下——刘胡兰。

回国报效数学家——华罗庚。

(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材料内容,再根据题目要求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答题即可。

文天祥坚持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写下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出自大仲马的主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11.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②“本周五”后面添加“下午”;

③“《光影流年》”书名号改为引号;④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⑤删去“妥善”或“合理”。

【解析】试题分析:

(1)姜珊是名学生,拟写的是发给家长的短信,所以应有礼貌,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2)题干是“本周五下午”,而短信却是“本周五”,时间不具体,需补充“下午”二字。

(3)“光影流年”是电影文化讲座的主题,所以不应用书名号,只能用引号。

(4)“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成分赘余。

去掉“妥善”或“合理”即可。

12.D

1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14.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

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

【解析】

【分析】

12.试题分析: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不是描写春天的。

从“枫林”“霜叶红”可判断出写的是秋天。

13.试题分析:

考查诗句中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本来花是没有人的感觉的,但是,此处将人的感觉加于花上。

说明花的种类繁多,争奇斗艳。

也说明花开的比较繁茂。

体现一种繁花似锦,热闹的感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表现诗人愉悦的心情。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发散思维。

鼓励有创意,想象要大胆,突破常规,又要合理,即合乎要求。

既放得开,又收得拢(结合原诗句作答)。

如“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

这是作者用拟人的写法来状物。

15.

(1)曾经

(2)等到

16.D

17.

(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您为什么不替代我射一射呢?

18.

(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19.要点:

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解析】

【分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注意“尝”解释为“曾经”。

16.A怎么。

B只、不过。

C离开。

D尔,同“耳”,相当于”罢了/你。

1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但:

只是。

颔:

点头。

汝:

你。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原因是:

第一,他射出的命中率蛮高,肯定了陈尧咨的射箭技术;第二,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的母亲杖打他,是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1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文章主要写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

可知陈尧咨是一个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礼的狂者形象。

自傲,但知错能改,对比他厉害的人从心理佩服!

【点睛】

译文

甲文,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卖油的老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文,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

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

“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

"陈尧咨说:

“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