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08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docx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现象

1.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 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 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等大,A不符合题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B符合题意;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要熟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对称,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等知识.

 

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B. 3G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红外线传输信号的

C. 超市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

D.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分析】

(1)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几乎不产生热量,因此不能用于电热器的制作;

(2)手机上网利用的是电磁波传递信号;

(3)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发光二极管就是半导体制成的;

(4)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

【解答】A、超导材料没有电阻,不能应用于电饭锅,但是可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线,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3G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超市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但是核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导体、半导体、电磁波、能源分类的知识,都是些基础内容,识记性较强,比较简单.

3.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脑显示屏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 城市中建设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C. 飞机在天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

 

D. 试电笔在使用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部分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故A错误.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气候;故B正确;

C、由于机翼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故C错误;

D、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D错误;

故选:

B.

【分析】

(1)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2)修建人工湖,含水量增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3)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4)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

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光从水中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正确.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

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走近镜面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1)了解常见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

(2)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等大的虚像.(4)掌握小孔成像的原因:

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5.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B. 霞光中跑步者的“剪影”

C.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D. 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

【答案】C

【解析】【解答】花朵在水珠中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剪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皮影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C.【分析】

(1)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有:

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三点一线等;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的反射;

(3)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6.下列各组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绿                       D. 黄、绿、蓝

【答案】A

【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

故答案为:

A.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

红、黄、蓝.

7.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 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看见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太阳下人影相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的发散作用,属于凹透镜,C不符合题意;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如图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情景。

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B. 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D. 把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BC不符合题意;

物体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也会靠近平面镜,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及原理分析解答.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则(  )

A. 当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90°              

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

C.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D. 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仍能看到反射光

【答案】C

【解析】【解答】当入射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o;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ABD不符合题意;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远离法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小鸟在玻璃幕中的身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根据成像特点分析即可.

10.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 

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D. 

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

【答案】D

【解析】【解答】A、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看起来水没那么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光在反射时,遇到障碍物,反射到原来的介质中,平面镜成像是反射现象.

11.中国语言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

B. 镜花水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C. 磨刀不误砍柴功——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D. 站着不如躺着——躺着对地面的压力比站立时小

【答案】D

【解析】【解答】四两拨千斤指的是用较小的力就能克服较大的力,属于杠杆原理,A不符合题意;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虚像,B不符合题意;磨刀不误砍柴功指的是刀磨后,刀锋变薄,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变小,压强变大,C不符合题意;站着和躺着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重力,D符合题意.

应答案为:

D.

【分析】使用杠杆时,力臂越大所用的力越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当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和重力相等.

12.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 1m                                     

B. 1.5m                                     

C. 2m                                     

D. 2.5m

【答案】C

【解析】【解答】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但房间空间太小,

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

因为视力表距平面镜3m

所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

所以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计算解答本题.

13.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         

B. 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图丁中,变成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

【答案】B

【解析】【解答】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的透镜是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B符合题意;

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大气是不均匀的,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所以变成方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14.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的像(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先变大再变小

【答案】B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

故答案为:

B。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像的真实大小总与物相同.

 

15.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

A. 竖直向上运动                  

B. 竖直向下运动                  

C. 水平向左运动                  

D. 水平向右运动

【答案】C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当小球从A点滚动到B点时,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从A′点运动到B′点,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顺序与现实中的恰好相反,且关于镜面对称,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做竖直向上运动.

故答案为:

C.

【分析】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效果会更直观。

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

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作图即可。

16.下列光现象中,与树在水中的倒影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铅笔错位

C. 手指投影

                                          

D. 鹦鹉照镜

【答案】D

【解析】【解答】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A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BC不符合题意,D鹦鹉照镜子是光的反射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小孔成像、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物体错位是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17.最近,千厮门大桥北桥头一银行的小水池成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火热景点,不是水池景观有多么漂亮,水中有多少观赏鱼,而是这个水池能够倒影出整个渝中半岛,当水面无风时,小小的水池犹如镜子一般将高楼林立的涂中区倒映在水中(如图),美丽得令人皇息,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图中“渝中倒影”相同的是(  )

A. 

鱼缸中放大的鱼        

B. 

小猫照镜

C. 

日环食                               D. 

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A、看到鱼缸中放大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小猫照镜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C、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8.如图所示为同学们学习光学知识时的小制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制真空照相机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B. 

自制潜望镜的原理是广德反射定律

C. 

自制万花筒中,平面镜缩成的像是实像

D. 

自制照相机缩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C

【解析】【解答】A.自制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其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

B.潜望镜是由2块平行的平面镜组成,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B不符合题意;

C.自制万花筒中有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C符合题意;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

(3)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9.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 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

【答案】D

【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等大,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在异测,像距与物距相等,故运动速度大小也相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平面像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灭菌

【答案】A

【解析】【解答】A:

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故A选项错;

B: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阻碍了光的传播,故形成影子,B正确;

C:

雨后空气中悬浮大量的细小水珠,对光起到折射的作用,光被分解成七色光形成彩虹,C正确;

D:

紫外线为短波,对微生物的破坏力极强,能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D正确;

故答案为:

A

【分析】此题考查光的基本知识。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白光时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

21.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日偏食                                               

B. 

湖边夜景

C. 

筷子变弯折                                      

D. 

汽车观后镜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由于月亮挡住了太阳沿直线照向地球的光,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夜景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原理,B不符合题意;

C、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筷子是虚像,比实际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符合题意;

D、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它可以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2.下列光现象与“河畔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操场上,旗杆上红旗的影子随风舞动

B. 寝室里,同学们对镜洗脸梳妆

C. 教室里,老师用数码展台评讲练习

D. 实验室,同学们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训练

【答案】B

【解析】【解答】河畔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寝室里对镜梳妆,镜子中的像是反射形成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倒影的光的反射现象,是平面镜成像现象。

23.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水中倒影         C.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D.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

【答案】B

【解析】【解答】A.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符合题意;

C.此是凸透镜成虚像,属于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此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凸透镜成像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24.通过对光学知识的学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B. 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C. 风平浪静的水里能观察到“水中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景象;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

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A不符合题意;

B、望远镜的物镜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不符合题意;

C、波光粼粼是由于水面不平静,平行光照射到水面后反射光线不平行造成的,所以波光粼粼属于漫反射,C符合题意;

D、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望远镜的物镜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