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260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docx

唐五代部分古代文学论文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这是一篇送别之作。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源于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但王诗比曹诗更精炼,可谓出蓝之青。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城阙指长安,五津指蜀中。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李》1.这是一篇赠序,属骈文。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赣江边。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特点和作用:

色彩鲜明,动静相衬而富有诗意。

作为全段景物描写的总体背景,整个画面显得统一、和谐,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堪称全段的文眼。

(简)

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用了什么典故:

前一句用屈原的《离骚》,是暗用,后一句用汉文帝于宣室见贾谊事,“奉宣室”指贾谊。

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用何典,表何意:

前一句为吴隐之饮贪泉事;后一句用《庄子·外物篇》之典。

这两句表示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5.“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所用典故出自《论浯》: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所用典故出自钟嵘《诗品》。

6.“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用典故出自《史记·冯唐列传》和《史记·李将军列传》。

以冯唐的遭遇自叹年华易逝,老之将至;以李广的遭遇自叹功业难成,地位卑下。

7.《赠白马王彪》中“年在桑榆间”,《滕王阁序》“桑榆非晚”均指晚年。

8.《滕王阁序》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炽热情怀和穷且益坚、不失志气的执着态度。

既体现了朝气蓬勃、昂扬前进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作者不甘沉沦、自我振作的个性。

(简)

9.本文形式语言的特点:

(1)本文是骈文,通篇均是四六句,且以对偶贯穿始终,形式整严精美。

(2)笔致自然流利,情感起伏跌宕,使文章显得气势通畅而全无一般骈文难免的板滞之病。

杨炯:

《从军行》乐府旧题,五言律诗。

作者杨炯的生活时代是初唐。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卢照龄:

《长安古意》1.七言古诗。

卢照邻的生活年代是初唐。

作品沿用传统体裁描绘当时社会现实。

2.“古意”名为托古,实在刺时。

艺术上采用铺陈的笔法。

骆宾王:

《在狱咏蝉》1.作者骆宾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咏物诗,所咏之物为蝉。

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是季节名,指秋天;“南冠”指囚犯,乃诗人自称。

3.完全写蝉而寄寓自己情感的诗句是“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

4.“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指蝉。

5.《在狱咏蝉》借咏蝉寄寓境遇,抒写衷曲:

通过咏蝉抒发诗人品性高洁却被诬身陷囹圄的郁愤,充满了对人世不平的哀怨,也表达了辩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简)

6.艺术特点:

形神兼备,寄托遥深。

诗人咏蝉确是写实,而其旨又不在于单纯模写物态。

诗中蝉的形象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作者人格、遭际和思想感情的化身。

出色地处理物我关系是这首诗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处。

(简)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1.骈文、檄文、声讨书。

声讨对象是武则天。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意谓天下必将归属李唐)。

2.文中斥责武则天废弃唐中宗的句子是: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沈佺期:

《独不见》1.沈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2.本诗为乐府旧题,写少妇愁苦之情。

思妇内心独白: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3.诗中义兼比兴的诗句;“海燕双栖玳瑁梁”。

宋之问:

《度大庾岭》五律,写远谪的忧伤。

大庚岭,在江西大庾县南,为五岭之一。

传诵名句: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属对精巧。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1.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标举“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2.陈子昂登临的幽州台的建造者是燕昭王。

幽州台在今北京市郊。

3.作品主旨:

以歌当哭,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痛,为登临诗。

4.“念天地之悠悠”的作用,以广袤无垠的空阔背最,有力地突现了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诗人自我形象,从而抒发了天地虽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和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的沉重感喟。

(简)

5.分析视野开阔、气象宏大的特点:

作为一篇登临之作,作者没有对所见之景进行具体描绘,只是致力于自身感情的抒发。

尽管意在抒写一己之悲哀,但作者视野开阔,气象宏大、托意深远,体现出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的深刻见识,给人以雄浑博大、沉郁悲壮的艺术美感。

(简)

《感遇》1.五言古诗《感遇》的主旨:

以兰若自比,隐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灭的忧伤。

2.“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表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

3.托物寓意,比兴手法的特点: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若丽质,是诗人出众的才华;秋风袅袅、芳华摇落是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写照。

(简或选)

4.《感遇》《登幽州台歌》之比较:

都是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感情激越,大声疾呼。

《感遇》托物寓意,纯用比兴,委婉表达。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1.乐府旧题,七言古诗。

作品景物描绘中起统摄作用的是月;作为结构线索的景物是月。

2.表示音讯不通的诗句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表示作者不再沉浸于人生短促的悲叹之中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4.表示月亮开始西斜的诗句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5.写游子思妇的诗句是“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6.表示思妇无法排遣离愁的诗句: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7.表示天南海北,路途遥远:

“碣石潇湘无限路。

”碣石指北方,潇湘指南方。

8.作品如何将诗情、画意、哲理相结合:

(1)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

(2)然后由“江月”联想到“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3)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4)最后仍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

“落叶摇情满江树”,既是月落,结束写景,亦是同情,布满江树。

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

(简)

9.分析月亮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1)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景色中,以月为中心。

在写景、抒情、哲理的关系上,月起了关键的作用。

望月怀人,对月遥想。

(2)整首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先后来安排的。

以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可怜楼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雾)作为全诗展开的线索。

(简)

10.作品在人生哲理的探索中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人相似”有何新意:

改变了自然永恒、人生短促的传统观念。

人生代代相传,个体消失而人类绵延不绝,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见到相似的江月,自然永恒,人类也永恒。

(简)

1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含义:

(1)鸿雁远飞也不能穿越月亮,传递音信;鱼在深水跃动仅激起阵阵波纹,也无法传递音信。

(2)反用传书的典故,鱼雁也无法传递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孟浩然:

《过故人庄》1.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

作者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2.本诗意旨:

抒写并赞美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友情。

3.表现主观情志淡泊、热爱田园的诗句: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场圃:

打谷场;话桑麻:

闲话农作之事。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义:

表现“过故人庄”后情谊更加深厚。

故友相聚,更增情谊,这次故人相邀,下次不请自至;也是对田园的热爱之情。

(简)

5.这首诗是五律,风格却近古体。

其质朴的风格与所描写的对象、诗人的朴实情怀和谐—致。

这是一种混然天成的艺术美。

语言风格:

亲切省净,质朴自然。

《宿建德江》:

五绝。

建德江即新安江,是流经浙江建德的一段江面。

本诗借山水景物写羁旅愁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被历代诗家推举的名句。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1.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的丞相。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3.希望执政者礼贤下士,使贤士出山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垂钓者”指“执政者”。

4.诗歌主旨:

表露作者积极用世的愿望和希冀在仕途上得到援引的迫切心情。

5.诗歌情景是如何连结在一起的,即“欲济无舟楫”的枢纽作用:

诗歌前四句写洞庭湖景象,后四句由眼前景象抒发情怀,但句句不离湖水。

欲渡无舟,意为欲出仕而无人援引;坐观垂钓者,意为执政者如能礼贤下士,贤者才能为朝廷效力。

寄希望于张丞相。

(简)

6.诗歌的比兴手法:

巧用比兴。

前四句所赋洞庭湖波涛浩淼、气势蒸腾的景象,似又是作者自负不平之心态写照。

兴象悠会,旨余言外;后四句就眼前景象顺势作譬设喻表达心曲,据典实抒其牢骚,含而不露,雅驯得体。

(简)

王维:

《渭川田家》1.此诗为五古,田园诗,作者王维。

王维以五言律绝最为出色,有《王右丞集》。

2.“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归”字为全篇诗眼;“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写出田园人生和谐的人情美;“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篇名:

“式微式微,胡不归”,揭明旨意,这里是借以表达希望归隐田园的心情。

“吟”:

一本作“歌”。

《终南山》五言律诗。

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山居秋暝》1.五律。

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中虽有躲避现实的消极思想,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

2.评价诗中归隐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题旨。

典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王维反用其意、表示乐于归隐的意愿。

“王孙”:

诗人借指自己。

3.本诗写景纯用白描,笔致简约;描写秋日傍晚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

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

动——清泉、荷花、渔舟;静——明月、松树、竹子;视——明月、松树、荷花、渔舟:

听——清泉、浣女笑语。

(简)

《观猎》1.这是一首以军旅生活为题材的五言律诗。

2.表示狩猎场景并暗示丰收的诗句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3.“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在细柳营屯兵的汉代名将是李广。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句的妙处:

推出打猎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上句写鹰眼的锐利,不用“锐”而用“疾”;下句刻画马驰之迅疾,不用“疾”而用“轻”,其中妙处大可玩味。

以一当十,因小见大,表现了打猎的全过程,表现了时令特点和打猎丰收。

(简)

5.“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对表现出猎归来有何作用:

空间迅速转移,往来驰骋的英武形象;暗用新丰美酒表达欢快心情;用细柳营暗喻像汉代名将周亚夫那样治军整肃,能攻善战。

(简)

《送元二使安西》1.这首七绝送别诗,曾被推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是一首被后人翻演成《阳光三叠》的名作。

作品中的“阳关”“玉门”是唐代出塞必经之地,故址在今甘肃省。

2.“客舍青青柳色新”表达什么意思:

“客舍”暗示客中送客;“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杨柳以寓别意。

(简)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厚意蕴:

抒情,“更尽一杯”见出此前虽已多次同饮,现在依然离情难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包蕴了对友人前路珍重的真诚祝愿,情韵深长。

4.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陆游《塞上曲》“玉关去路心如铁,把酒何防听渭城”,二诗立意虽与王维此诗不同,但显然都受到此诗影响。

《鹿柴》五绝。

以小见大,以动写静:

“空山不见人,但为人语响”。

王昌龄:

《从军行》乐府旧题,七绝。

王昌龄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孤城遥望玉门关”,孤城:

即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

名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出塞》1.“秦时明月汉时关”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意义:

(1)互文手法,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2)说明边塞战争自古就有,连绵不断,直到今天。

(简或选)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龙城飞将指西汉时的飞将军李广。

(2)表现诗人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从而巩固边防的性情。

(简或选)

3.分析此诗发兴高远、感慨深长的特点:

诗歌主旨及写作意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写来却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落笔,“发兴高远”而感慨深长,形成了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简)

《闺怨》:

1.七绝。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中少妇的自白写出独守空房的内心矛盾。

2.诗中陡作转折的诗句是:

“忽见陌头杨柳色”。

王之涣:

《凉州词》1.乐府诗题,边塞诗,七绝。

曾被唐人称为绝句的压卷之作。

首二句写景,气象宏大,境界雄阔苍凉。

2.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典出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3.“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双重含义:

羌笛为什么还要吹奏《折杨柳》那样哀怨的曲子呢,玉门关外连杨柳树也没有,因为春光不到。

一层意思是边关荒凉,边关的戍卒生活艰苦,愁绪满怀。

二是得不到朝廷的关怀,恩泽不到玉门关外的边境地区。

(简或选)

王翰:

《凉州词》1.七绝。

这是一首边塞诗。

名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西域盛产葡萄酒;夜光杯指华贵精美的酒杯。

2.对这首诗的不同理解:

(1)体现马革裹尸、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

(2)反映士卒对戎马生涯的厌倦和不能把握命运的无奈。

(3)内心悲戚,故作豪饮畅达之语。

3.诗篇用了哪些典型事物表现边塞军旅生活:

葡萄酒、夜光杯、琵琶、军乐。

李颀:

《古从军行》古乐府诗题,作者李颀。

名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典故“蒲桃入汉”见《汉书·西域传》。

蒲桃:

葡萄。

连年征战,换到的只是遍植于汉天子离宫别馆的葡萄。

高适:

《燕歌行》1.乐府旧题,七言歌行。

这是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2.表现高适《燕歌行》的题旨的诗句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3.诗中表现强烈对比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玉箸应啼离别后”中“玉箸’喻指眼泪。

5.创作意图和主旨:

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各个方面。

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的事实,抨击将帅的腐败无能、不恤士卒,对长期浴血苦战的广大战士则寄予深切同情。

(简)

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反映怎样的现实:

将帅腐败无能,荒淫奢侈,不恤土卒,士兵生活艰辛。

(简或选)

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所包含的思想:

李广能攻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李广爱兵如子,体恤士卒。

点明题目,赞美李将军。

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

《别董大》送别诗:

“莫道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

指董庭兰,当时著名乐师。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被评为“语奇体裁,意亦造奇”,他的七言歌行最为人称道,对边地风貌描绘最为杰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边塞诗,送别诗,也是一首白雪歌。

2.诗歌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景色描写由营幕转向辽阔空间,由雪景转入别情。

(可回答:

此诗句有何作用)

3.诗中最能表示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此诗内容的两个方面:

歌咏雪景与抒写别情是此诗内容的两个方面。

诗中描绘了西北边陲奇异瑰丽的雪景和刺人肌骨的严寒,醒人眼目;抒写了与友人分离时依依不舍、惆怅满怀的别情,感人心扉。

(简)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何妙处:

取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

表现初到边塞者的惊奇与惊喜。

此二句反用南朝萧子显《燕歌行》中“洛阳梨花落如雪”之喻。

(简)

6.送别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有何特点:

通过雪景表现别情。

久久伫立,情深意重;凝视长长雪路,祝福一路平安,以景结情。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唐代边塞诗中描写大风的名句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尤其是“半夜行军戈相拨”“马毛带雪汗气蒸”“幕中草檄砚水凝”,把唐军披风雪、冒严寒,戎装疾进、有条不紊的情景表现得十分真切。

2.高适《燕歌行》与岑参《白雪歌》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燕歌行》围绕戍边战争这条主线展开,运用对比手法,表示讽谕之情,揭示封建制度下官兵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白雪歌》通篇用雪景作线索,以雪起,以雪终,雪统摄全篇。

取喻新奇,以梨花喻雪花,突破前人“洛阳梨花落如雪”的比喻模式,咏白雪而抒别情。

强烈的对比形成色调反差。

(2)《燕歌行》描绘边塞风光,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白雪歌》前半部分歌咏大雪,铺垫别前的背景。

后又烘托、点染,具有壮美境界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论述)

李白:

《蜀道难》1.乐府古题,七言歌行。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2.对《蜀道难》“称叹者数四”的诗人是贺知章。

3.表现蜀道开辟之难的诗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表现蜀道行进之难的诗句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表现蜀地居留之难的诗句是“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如吮,杀人血麻”。

6.流露对国事危难担忧的诗句是“所守或匪亲,化为豺与狼”。

7.运用神话传说的诗句:

“蚕虫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地崩山摧壮土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五位力士被压在底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古代神话传说,六条龙拉的车子,载着太阳行驶。

8.不含神话传说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9.本诗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开辟道路之难;第二部分写跋涉攀登之难;第三部分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亦即居留之难。

(简)

10.本诗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作用:

一是强烈咏叹,先声夺人;二是通过具体描绘开辟之难、行进之难以后作一引证;三是渲染蜀地氛围与居留之难后再作引证,又与前面两次呼应。

11.本诗句式和语言特点:

句式的灵活多变和语言的奔放恣肆也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独特个性。

句式以七言为主,掺杂以四言、五言、七言、八言等其他句式,短仅三字,长达十一字,随心所欲,穷极变化;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

对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起了极有艺术效果的辅助作用。

(简)

《古风》(大风扬飞尘)1.名为“古风”,有继承《诗经》“国风”传统的意思。

抒情诗句: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2.“中贵多黄金””中贵”指宦官。

“路逢斗鸡者”,斗鸡是当时王公贵族中盛行的一种游戏。

作品用夸张传神、饱含讽刺之笔为“中贵人”和“斗鸡者”画像。

《将进酒》乐府诗题。

1.揭示题旨的诗句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即借酒浇愁,体现“万古愁”的含义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

2.首句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表现作者积极进取、乐观自信态度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酒浇愁的排遣,怀才不遇的感慨;自信与失望,进取与消沉,悲愤与抗争交织的情怀。

(简)

5.为何说“与尔同销万古愁”:

怀才不遇是自古以来的悲剧,是千年万代贤士共同的愁苦。

深化题旨。

6.本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进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

7.诗多用夸张手法,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千金”“三百杯”“万古愁”“千金裘”等。

既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

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夸张语言。

《行路难》乐府旧题。

1.此诗作于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作者的思想痛苦与心理矛盾:

一方面对朝廷昏暗和仕途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态度,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又使他对前途仍抱希望。

(简)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的原因是英雄失意。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比兴象征意义:

英雄失意,抑郁悲愤,无路可走。

4.理解用典的诗句:

(1)运用吕尚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

姜太公垂钓碧溪遇周文王得到重用。

(2)运用伊尹典故的诗句是“忽复乘舟梦日边”。

伊尹梦中乘舟在太阳旁经过,不久果然被商汤聘用,表示用世出仕大有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会有远大前程,光明前途。

6.艺术特点,即感情活动剧烈、数度起落转折的特色:

诗篇虽仅十数句,情感却由悲至昂扬而两度反复,三次转折。

大起大落,变化剧烈。

生动显示出作者当时的心理矛盾。

也使这首篇幅不长的歌行呈现出开合跌宕,纵横翻卷的气势。

(简)

【说明三次转折,第一次见第2题、第3题;第二次见第4题;第三次见第5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1.一作《别东鲁诸公》,诗中表示留别之意的诗句是“别君去兮何时还”。

天姥:

山名,在今浙江嵊县东。

2.“谢公宿处今安在”“脚著谢公屐”中的“谢公”生活于南朝的宋。

3.在诗中铺叙仙境的作用,即象征意义:

是向往光明理想。

神仙世界的光明,反衬现实社会的污浊和黑暗;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是追求理想境界的实现。

(简)

4.在诗中表现诗人傲骨的名句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本诗意旨:

以寄梦为由,抒写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和不摧眉折腰的人格。

(简)

《宣州谢脁搂饯别校书叔云》1.七古。

与之饯别的是李云。

2.写饯别情景的诗句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含义:

表示隐逸不仕。

见《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直抒胸中苦闷与愤激。

5.诗篇主旨:

(1)这首七古借饯别以咏怀。

对饯别情景,诗人只以“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一笔带过,而以绝大部分篇幅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活动,抒写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意愿。

(2)其中虽然不无躲避现实的消极因素,但更可见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思想痛苦。

(简)

6.本诗“弃我去者”“乱我心者”的内涵:

弃我去者——唐代开元、天宝的盛世;乱我心者——当前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的衰世(不久安史之乱爆发)。

(简或选)

7.结构特点:

起止无端,断续无迹,思绪跳跃式,大起大落。

烦忧——送别——文学上的成就而意气风发——跌入现实的苦闷——希望归隐。

(简)

《望天门山》天门山,今安徽当涂西南。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名作。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故人”指孟浩然。

杜甫:

字子美。

杜诗真实深刻地再现了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

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杜诗的基调,“沉郁顿挫”是其主要风格。

他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精神,开拓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途径,诸体兼备,自成机杼。

《望岳》五言古诗。

岱宗指泰山;岳:

指东岳泰山。

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望岳》。

《丽人行》描写对象:

主要写杨国忠兄妹。

“丽人”泛指贵族妇人,诗中主要指杨贵妃及其姊妹。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原是乐府旧题。

奉先:

今陕西省蒲城县。

咏怀,述志抒感。

最能表现杜甫赤诚情怀的诗句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穷年指整年;黎元指百姓;肠内热形容忧思深重。

2.“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蚩尤”指代大雾;“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神仙”指舞女歌妓。

3.“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荣枯”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抚迹犹酸辛”指幼子饿死;“终愧巢现由,未能易其书”的意思是不能归隐。

5.本诗如何贯穿“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