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28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docx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

 

〝十一五〞规划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在坚持科学进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理念和进展理念背景下,科学拟定我省〝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并对〝十一五〞期间实现争先进位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判定,是我省〝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一、〝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

1.〝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具有鲜亮的时代特点

依照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充分表达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特点,参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备选指标»,并结合吉林的实际,初步设计建立了我省〝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见附图〕。

国家备选指标体系共分7个方面,指标84项。

我省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国家〝备选指标〞体系一致,也包括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谐进展、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和循环经济及生态环境、人口与人民生活、公共服务等7个方面。

初步选择的84项指标与国家略有不同,一致的有72项,同时依照我省经济进展实际和统计基础,另增加了12项。

同〝十五〞打算指标体系相比,新的指标体系有较大调整。

在〝十五〞打算82项指标中,我们保留了38项,新增加的有46项指标。

指标体系出现以下特点:

〔1〕坚持进展第一要务,突出经济总量指标。

总量不足仍旧是目前我省经济进展的突出矛盾,必须坚决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的进展。

在指标体系中以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14项总量指标,集中表达加快进展的要求,反映综合实力的变化,促进整体进展水平的提高。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和社会指标。

从过去偏重物质财宝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进展,在指标体系中从打算生育、人民群众的健康、就业、生活和教育、科技进展等方面选择21项指标,充分表达以人的进展为全然目的,反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素养的变化,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3〕注重转变增长方式,突出结构和效益指标。

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在指标体系中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选择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互联网普及率等12项指标,以表达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的要求,反映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的变化,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效益的提高。

〔4〕注重和谐进展,突出城乡和谐指标。

我省也和全国一样出现城乡、区域间进展不平稳,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在指标体系中不仅将统筹和谐的思想贯穿于各部分指标的设计之中,而且专设〝和谐进展〞部分,选择都市化率、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基尼系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和财政支出比等5项指标。

以表达缩小差距的要求,反映社会不同层面专门是城乡之间进展水平的变化,促进〝三农〞、就业等突出矛盾的有效缓解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5〕注重可连续进展,突出资源和生态环境指标。

加强资源爱护和进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连续进展。

在指标体系中选择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处理率、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GDP水耗等18项指标,表达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反映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爱护与治理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逐步建立。

〔6〕注重政府职能转变,突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指标。

从人民群众全然利益动身,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完善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机制。

在指标体系中选择文教科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安全饮用水普及率、每千人口大夫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人数等14项指标,表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要求,反映政府对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的变化,促进政府不断改进为市场主体服务,制造良好进展环境。

2.〝十一五〞规划指标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1〕经济总量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指标和经济进展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指标;〝农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反映各产业的进展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扩大社会再生产情形和进展后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最终消费市场需求情形;〝物资及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其中〝进口、出口〞反映外向型经济进展水平;〝全口径财政收入、地点财政收入〞反映财力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最终消费方面反映市场供求和物价总水平变动。

〔2〕经济结构方面。

〝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对外依存度〞反映需求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反映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反映就业结构变化;〝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反映所有制结构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反映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业里程、都市公共交通营业里程〞等指标反映基础设施情形;〝互联网普及率〞反映信息化水平。

〔3〕和谐进展方面。

〝都市化率〞反映都市化水平;〝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反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情形;〝基尼系数〞反映社会公平程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形;〝城乡人均财政支出比〞反映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情形。

〔4〕科技、教育与人才方面。

〝R&D经费占GDP比例〞反映科技投入情形;〝平均受教育年限〞反映教育水平和国民素养;〝初中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义务教育情形;〝高中时期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义务教育之后的两个教育时期国民受教育情形;〝高中时期毕业生性别比〞反映教育公平程度。

〔5〕资源、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

〝耕地面积〞反映耕地资源水平;〝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单位GDP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单位GDP水耗、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反映原油、原煤、铁矿石等要紧矿产资源和能源、水利的利用效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资源回收率〞等,反映进展循环经济情形;〝废弃物处理率〞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都市污水集中处理率、都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等,反映环境治理和环保投入情形;〝森林覆盖率、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反映自然生态爱护、建设及生态复原情形。

〔6〕人口与人民生活方面。

〝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及打算生育情形;〝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反映整体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全部从业人员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反映就业情形和就业水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及结构变化;〝城镇居民住宅人均建筑面积、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运算机普及率、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数、农村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数、都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反映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与环境变化。

〔7〕公共服务方面。

〝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公共投入和公共事业进展情形;〝每千人口大夫数、每千人口医院及卫生院床位数、农村每千人卫生气构数、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反映社会医疗卫生条件情形;〝农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反映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农村社保体系的建设情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人数、城镇差不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差不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等项指标,反映城镇社保体系建设情形。

二、实现〝争先进位〞的省际比较分析

由〝快走〞变为〝快跑〞,达到〝争先进位、富民强省〞目标,是我省〝十一五〞进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十五〞时期,一些与我省经济总量接近的省份年均增速大多高于我省。

在〝十一五〞我国经济仍将在高位区间连续保持稳固较快进展的态势下,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加快进展,否那么必将落后。

从经济运行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看,在不发生大的灾难和突发事件的情形下,我省〝十一五〞时期的进展速度将快于〝十五〞时期,达到11—12%的进展目标是专门有可能的。

1.实现〝争先进位〞的重要标志是GDP和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前移

判定一个省份的〝争先进位〞,必须对其进展水平进行省际综合比较。

这要建立科学的评判指标体系,十分复杂。

从简考虑,我们选择GDP和人均GDP这两项国际上通行的判定经济实力和进展水平的指标,对我省〝十一五〞争先进位情形进行省际测算和比较分析。

1978年我省GDP居全国第18位,此后26年以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的年均9.7%速度增长,但GDP在全国的位次下降到1990年19位、2004年的20位;1978年我省人均GDP居全国第8位,此后26年以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的年均8.7%速度增长,但人均GDP降到1990年的12位、2004年的14位。

这说明,我省〝十一五〞进展要表达〝快走〞变〝快跑〞的要求,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GDP和人均GDP的争先进位是重要标志。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与我省接近而排位在我省之前的省份有江西、广西、山西、云南,之后的有天津、陕西、内蒙古。

人均GDP与我省接近而排位在我省之前的有河北、内蒙古、新疆,之后的有湖北、重庆、河南、海南。

〝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能否进位,要紧是与这些省市区进行比较。

依照目前了解到的情形,〝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更加重视区域和谐进展,西部地区的进展将明显加快,内蒙古、陕西、新疆分别规划经济年均增长15%、11%、10%;国家将滨海新区进展纳入全国重点进展战略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天津和河南、湖北进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分别规划年均增长12%和11%、10%;江西、广西、云南、重庆和海南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框架下,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优势互补和港澳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进展,规划增速分别为12%、10%、8%、10%、11%。

为了比较方便,在测算中,我们剔除了价格因素和人口增长因素的阻碍,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均按2004年价格运算,人均GDP均按2004年底实际人口数运算,各省份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均按打算数运算。

测算结果见附表1、附表2。

2.按年均12%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省人均GDP进1位,但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将保持现有水平

我省按1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十一五〞末,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山西、云南,而天津和内蒙古将超过我省,我省位次没有变化,仍处于全国第20位。

我省人均GDP达到21170元,将超过新疆,在全国的位次前移1位,排第13位。

3.按年均12%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创下历史新高

〝十一五〞时期,全国经济仍将处于稳固较快进展时期。

国内一些专家和权威机构推测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将保持在8%--9%之间。

假如全国规划按8.5%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实现,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20年占全国的比重将达到2.56%,比2004年上升0.39个百分点,比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983年还高0.03个百分点。

假如全国规划按9%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到〝十一五〞末,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也将达到2.5%,比2004年上升0.33个百分点,比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983年仅低0.03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占全国比重第2高的年份。

4.按年均11%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省人均GDP进1位,但地区生产总值位次将后移1位

假如〝十一五〞期间,我省按11%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到〝十一五〞末,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仅超过云南,而天津和内蒙古将超过我省,位次后移1位,排全国第21位。

我省人均GDP仍将超过新疆,位次前移1位,居第13位。

5.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2.5%以上才能保证总量进位

〝十一五〞期间,在上述相比较的省份规划增速不变的情形下,我省按年均经济增长速度12.5%测算,〝十一五〞末,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广西、山西和云南,内蒙古将超过我省,我省位次前移2位,居全国第18位。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争先进位〞有三个层次目标:

第一层次是,提高我省GDP总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

第二层次是,提高我省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

实现这两个层次目标,均需要全省保持年均11%的经济增长。

第三层次是,提高我省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

实现这一目标,我省经济增速必须达到12.5%以上。

6.实现〝争先进位〞必须保持投资的连续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需要达到21%以上,累计投资总量需达到15350亿元左右,平均每年要新增5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年平均将达54.5%。

同时工业必须保持年均增长15.1%的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到45.8%,比〝十五〞提高5.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14.3:

52.4:

33.3,其中一产年均增长7.2%,二产年均增长14.6%,三产年均增长1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2%,财政收入〔全口径〕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分别为17.4%和16.7%,贷款余额年均增长9.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5.5%和10.5%,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升5.0%。

因此,保证〝十一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长12.5%,经济总量实现进位,任务相当艰巨,必须以更有力的措施解决好增强进展动力,扩大投资,保证能源及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诸方面问题。

〔2005年9月19日〕

附图

吉林省〝十一五〞指标体系框架图

 

【附注】:

〝*〞号,表示该指标为总体规划指标;〝○〞号,表示该指标为〝十五〞打算指标

 

附表一

和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相近的省份

 

2004年GDP

2005年GDP

〝十一五〞时期GDP

各省份占全国比重情形

 

(亿元)

估量

增速%

估量值

(亿元)

估量年均

增速%

估量值

(亿元)

2004年

2020年

占全国1

比重%

2020年

占全国2

比重%

全国1

136515

9

148801

8.5

223746

 

 

 

全国2

136515

9

148801

9

228949

 

 

 

江西省

3495.9

12.1

3919

12

6907

2.56

3.09

3.02

广西省

3320.1

9.3

3629

10

5845

2.43

2.61

2.55

山西省

3042.4

12

3407

10

5487

2.23

2.45

2.4

云南省

2959.5

8.5

3211

8

4718

2.17

2.11

2.06

吉林省1

2958.2

10

3254

12

5735

2.17

2.56

2.5

吉林省2

2958.2

10

3254

11

5483

2.17

2.45

2.39

天津市

2931.9

13

3313

12

5839

2.15

2.61

2.55

陕西省

2883.5

9.9

3169

11

5340

2.11

2.39

2.33

内蒙古

2712.1

18.8

3222

15

6481

1.99

2.9

2.83

吉林省3

2958.2

10

3254

12.5

5864

2.17

2.62

2.56

附表二

和吉林省人均GDP相近的省份

 

2004年GDP

2004年

人均GDP

2005年GDP

〝十一五〞时期GDP

2004年

人口

2020年

人均GDP

 

(亿元)

(元)

估量增速%

估量值

(亿元)

估量年均

增速%

估量值

(亿元)

(万人)

(元)

全国1

136515

10932

9

148801

8.5

223746

129988

17213

全国2

136515

10932

9

148801

9

228949

129988

17613

河北省

8768.8

12918

10

9646

10

15535

6809

22815

内蒙古

2712.1

11305

18.8

3222

15

6481

2384

27185

新疆

2200.2

11199

9

2398

10

3862

1963

19674

吉林省1

2958.2

10932

10

3254

12

5735

2709

21170

吉林省2

2958.2

10932

10

3254

11

5483

2709

20240

重庆市

2665.4

9608

10

2932

10

4722

3122

15125

河南省

8815.1

9470

13.8

10032

11.2

17057

9717

17554

海南省

769.4

9450

10

846

11

1426

818

174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