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32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docx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名校训练】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最后一次讲演

一、基础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

(2)题。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

你们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暗杀后还要诬蔑李先生!

真是无耻呀!

我们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挑拨离间(jiàn)无耻(chǐ)

蛮横(hèng)wūmiè(诬蔑)

(2)“挑拨离间”中的“间”意思为:

隔阂,间隙。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既兴演讲慷恺激昂词不达意

3.请修改下列病句。

(1)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句式杂糅,应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改为“原因是装饰家居”或“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

(2)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成分残缺,应该在“战斗机”后加“能力”。

(3)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语序不当,应该把“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放到“宣布”后。

4.演讲要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

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富有激情的话。

我明白了一个演讲人的价值,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要为实现人生梦想而演讲,为促进社会和谐而演讲,为激发爱国热情而演讲,为振兴中华民族而演讲。

总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演讲!

5.某校团委开展以“亮我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校团委准备设计一张海报。

请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海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张扬青春,放飞梦想(或:

绽放青春,拥抱未来)

(2)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校团委准备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宜。

请你提前两天拟写一则简短的书面通知。

通知

各班团支部书记:

校团委研究决定,将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亮我青春风采”活动相关事宜,请大家准时参加。

校团委

4月23日

(3)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校团委准备举行“亮我青春风采”演讲比赛。

下面是李强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衅。

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

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文中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挑衅”改为“挑战”。

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示例】我们都要有义无反顾的勇气(意思对即可)

③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

将“提醒自己”后的“,”改为“:

”。

二、同步解读

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

(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在害怕啊!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

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6.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1)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2)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正在做垂死挣扎,斗争将更加残酷。

7.选文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他们”是指暗杀李先生的反动派,“你们”是指特务们,“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8.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意,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9.选文第二段列举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反人民势力的代表,他们最后都被人民毁灭了,作者列举他们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既给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们以沉重打击,又给了人民以信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三、拓展训练

闻一多的真性情

方子

①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

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

然而很少人想到,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

②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有个叫臧克家的学生前来报考。

当年的国文考试有两道试题,其中之一是《杂感》。

臧克家的《杂感》只有一首诗,三句话,闻一多却对这三句话无比欣赏,认为它饱含哲理,判了98分。

虽然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因为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他才顺利进入了青岛大学,后来成为一名诗人。

③中国人历来看重等级,闻一多却更在乎性情相投。

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

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则一时洛阳纸贵。

臧克家曾感激地说过:

“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

”然而,闻一多并没有将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学生,而是视作好友。

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④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

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

“哪位吸?

”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

“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

”这才开始讲《楚辞》。

⑤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平津学生纷纷罢课,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铁心抗日。

受此影响,青大学生也在当年10月成立反日救国会,计划南下请愿。

校方同情学生的爱国之举,但反对学生南下,闻一多也持这种态度。

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

虽然,学校最后只是给这些学生“记过”处分,但学生们对闻一多和梁实秋怀恨在心。

⑥此举使闻一多、梁实秋顿时成为全校学生的“公敌”。

学生们贴出“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的标语。

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

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

“哪一只是我?

”“任你选择!

”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

⑦闻一多虽然在青岛大学时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学生反对,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他的。

否则,他当年家境艰难时,联大同仁不会代他拟刻石润笔启事;他蒙难之后,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写怀念文章。

大家对闻一多的好感,显然与他为人处世的真性情有关。

⑧闻一多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因此,才让人觉得可敬可爱。

10.文章记叙了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

试分别加以概括。

①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与臧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②教《楚辞》时,风趣幽默。

③在青岛大学,因坚持原则,遭到学生反对。

11.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语“洛阳纸贵”的含义。

“洛阳纸贵”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文中突出强调了臧克家的《烙印》很受读者欢迎。

12.第⑤段中“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重点在于引出下文闻一多以幽默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反对和捉弄,表现出他幽默、坦然的心态。

13.通读全文,联系课文《最后一次讲演》,说说你心目中的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

既是一名爱国诗人、民主斗士,又是一个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的人。

四、写作创新

14.演讲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课文片段在线】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写法分析】语段中的三个“你们……”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质问的语气,让读者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愤怒的力量直入心扉。

【例文】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样”也重要。

在品味与诵读的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品格,并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练习评介:

练习设计系统全面,层次渐进,严谨合理。

基础演练部分设题灵活多样,能突出双基和课文重点,选题有典型意义。

拓展训练选文与课文结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和闻一多精神的理解,拓宽而又集中。

写作练习是有针对性的片段训练,意在结合课文,提高对修辞方法的表达运用,在写作技法上也求“一课一得”。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基础演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埋没(mái)彷徨(páng)缅怀(miǎn)

探chá(察)xuān(宣)告jiǎn(检)讨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作为一个时代青年,路见不平应挺身而出,岂能袖首旁观。

(首——手)

(2)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错——措)

(3)湎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

(湎——缅)

(4)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我们每个人都要自我俭讨。

(俭——检)

3.下面文段中有一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过去五年,八项规定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关键词,让党风政风不仅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也以动真碰硬、持之以恒的力度,进一步唤醒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

②诚如古人所言: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③这正是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的原因所在。

有语病的句子是:

①。

修改意见:

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到“让”之前。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并结合这段文字的内容简述你的感想。

一位老学者说,现在有太多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

还有不少人是这壶水还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另一壶。

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

【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没有做成一件事比喻成没有烧开一壶水。

我们寻求真理不仅要对事物有客观的探索,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既然做了就要做出结果,不能半途而废。

否则有再多的实践精神,也得不到想要的成果。

5.2017年的合肥街头,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低碳出行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热捧,可是在推行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材料一:

有网友爆料说,有的市民将“小黄车”的车牌拆卸,并用涂料刷成其他颜色,然后占为己有。

【A】同时,记者在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上,看到有人以大约100元左右的价格售卖小黄车。

此外,一些小黄车因乱停乱放而被城管收走的新闻也陆续出现。

材料二:

共享单车考验的不仅是浮于表面的市民素质。

2007年,法国巴黎推出“单车自由骑”项目。

【B】据主办方德高集团的数据显示:

项目启动不到两个月,有250至300辆自行车在巴黎不翼而飞,活动开展近一年,近3__000辆自行车被盗,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间,“单车自由骑”活动已累计丢失自行车7__800辆,被损毁的自行车数量更是高达11__600辆。

以致有人称,作为欧洲文明的钻石,巴黎在关键时候也掉了链子。

材料三:

2017年3月5日,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在回应关于共享单车问题时说:

“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我们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政府要有作为,企业要遵纪守法,广大使用者要文明出行,共同努力,共享单车一定能发展好”。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①【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②【B】处画线句中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有250至300辆自行车在巴黎不翼而飞”“近3__000辆自行车被盗”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说说推行共享单车面临的考验有哪些。

(请写出两点)

部分市民素质低下,不遵守社会公德;共享单车数量不够,社会资源不充足;企业管理模式不完善;政府对民生项目扶持力度不够,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3)如果你在小区门口看见一位阿姨正在给“小黄车”上私锁,你将如何劝说?

【示例】阿姨,您好!

共享单车是给大家出行提供便利的工具,加私锁会影响别人的使用,这不符合共享精神。

麻烦您收回私锁好吗?

谢谢!

二、同步解读

阅读“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

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忽视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

7.作者认同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吗?

作者列举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不认同,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作者列举这个例子想证明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8.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真相的态度。

9.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三、拓展训练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①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

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

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

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

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

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

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

③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

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④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

⑤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

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

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

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

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

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

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

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⑥我再讲一个故事:

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

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

“噢,没有人?

”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

“难道我不是人吗?

”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

为此事,我扬扬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⑦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的:

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

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

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

有一个人说:

“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

”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

又有人提议道:

“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

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

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⑧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⑩谢谢大家!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所讲述的三个故事。

(1)参观苦难展览,因一位同学没有哭向老师告密。

(2)顶撞老长官,扬扬得意。

(3)泥瓦匠破庙避雨。

11.第②段画线句“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中的“花朵”“石块”和“污水”分别指什么?

“花朵”比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得到的荣誉,“石块”比喻人们对莫言作品内容的批评、质疑,“污水”比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作家的污蔑。

12.从演讲中,可以看出莫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莫言是一个宠辱不惊、低调谦虚、勇于自省,能够坦然面对争议,潜心写作的人。

(意思对即可)

13.阅读第二个故事,说说你从中学到了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示例】做人应大度、宽容,不能因别人忽略自己而斤斤计较,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意思对即可)

练习评介:

练习选题精当。

基础积累运用部分设题灵活多样,能突出双基和课文重点,选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时代气息,有典型意义。

同步解读部分突出了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突破和提高。

拓展阅读线路选文与课文结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帮助学生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认识作者及文章的精髓。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一、基础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4)题。

名人与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费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jiǎo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háo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ǎo(狡)辩强词夺理(qiǎng)háo(豪)饮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费物”,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废物”。

(3)文中“不修边幅”的意思是:

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4)选段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决择枯躁多多益善风口浪尖

权威干预招谣撞骗阳奉阴违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同学,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B.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

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C.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解析:

D项“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此处应改为“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

4.填空。

(1)王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

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当代毕昇”。

(2)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明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口才的一种手段。

5.许巍的《曾经的你》唱到: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未来在哪里,远方在哪里?

是我们经常在心里问自己的问题。

为此班级组织了以“我们的未来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主任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你们的未来是一张洁白的画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请你品析老师这句话。

班主任的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的未来”比喻为“洁白的画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生动地表达了他对学生们的期望和激励,期望同学们的未来之路充满创造,无限美好。

(2)《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的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讲述与传世佳作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旨在发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第三期的主题词是“选择”,现摘录这期开场白的一部分如下:

……人生,总是在面临选择。

站在“现在”,不会知晓哪是好的或是坏的,以及“未来”的你将会有怎样的感慨。

接下来有请……

假如你班也模仿《朗读者》做一期节目,主题词是“未来”,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字数在120字以内,句式可与示例文字不同)

【示例】未来的不可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面对未知,我们也许有一丝担心,但更多是对美好的期待;面对未知,我们也许有不知如何行走的踌躇,但更多的是乘风破浪的雄心。

面对未来,现在应该怎样走好自己的路?

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下面有请……(吻合“未来”的主题,符合开场白的设计即可)

(3)班长在活动中以“创新成就未来”为题进行了演讲,下面是他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有两处文字有问题,请结合上下文帮他修改。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A】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属于自己的未来。

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只要你有创新的想法和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B】创新难道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吗?

也许你会遇上许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没有创新的国家肯定会衰落。

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创新赋予国家、社会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