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32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docx

水性EAU塑胶跑道施工组织方案

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

水性EAU塑胶跑道

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

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

日期: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日

第一章.施工准备

与地基施工方和甲方联系,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了解地基的基本情况,并双方一起进行地基检查工作。

根据工程的大小,申报使用的设备,并根据设备清单组织设备运输。

对将会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事前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加以防范,这是确保基础施工质量的先决条。

1)基本要求

(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结构、分层厚度、配合比设计、拌制质量、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包括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

(4)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5)基层必须碾压密实,强度符合要求,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度应符合要求。

(6)摊铺后应严格掌握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析,要注意控制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2)外观鉴定

(1)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现象。

(2)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有枯焦现象。

(3)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造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3)基础成品保护

(1)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挡,完全冷却后(一般不少于24h)才能开放。

(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

路边缘应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3)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4)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

(5)严防设备漏油污染路面。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

厚度不准、平整度差(小波浪、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质量缺陷。

为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

(2)波浪型基层的摊铺,应对有大波浪的基层,在其凹陷处预先铺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

在平整度较差的地段摊铺联结层和面层时,应采用自动调平装置。

(2)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除了用厚度调节器进行调整外,应尽可能利用烫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予以调整。

(3)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以消除裂纹、拉沟等铺层质量缺陷现象,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

(4)应严格控制轮胎摊铺机的轮胎气压(一般为0.5~0.55MPa),防止因轮胎气压超限,摊铺机打滑;或因气压过低,机体随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造成铺层出现波浪。

应防止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度超限而导致摊铺机速度发生脉冲,而使铺层面形成搓板。

2)压实

压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体现,应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摊铺机生产率、混合料特性、摊铺厚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压实机种类、吨位、数量及组合方式。

3)控制碾压温度

为提高压实质量,应控制碾压温度(一般为110~120℃之间),确定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及选择合理的振频和振幅。

2)沥青基础的质量要求

a.对基础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以保证面层厚度一致,弹性均匀。

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误差3MM,坡度:

横向8‰,纵向5‰,半圆区5‰,表面应平坦、光滑、保证排水。

b.基础应具有一定的强度要求基层压缩强度≥25MP。

c.压实密实度不得小于95%,在中型碾压机压过后,无显着轮迹,无发软起皮,无浮土松散,波浪等现象

d.基础不能产生裂缝和由于冰冻引起的不均匀冻胀。

e.基础保养期为最少不低于15天,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6%以下。

g.为准确施工及画线需要,应用牢固鲜明标志物标出跑道场地的四个半圆线点和两个圆心。

3)基层检测

基层检查包括平整度的测定、沥青混凝土含水率或溶剂的测定及强度和地基缺陷检测等。

检查完毕应与甲方及地基施工方签定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应具体列出合格和不合格的项目以及解决方案。

a.平整度检查测定

所需仪器:

3m直尺:

尺长精度为±3mm,尺的底面平直无缺陷。

塞尺:

0~25mm精度为±1mm。

测量步骤

以跑道的分界线为界,沿横向与纵向每3m标一个点。

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4mm,或将1m直尺轻放于任意两点中部,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3mm,即为合格点。

每组测量总测量点不应少于40个。

标出凹陷的部位和深度,以备找平参考。

b.含水率测定

塑料薄膜法:

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沥青混凝土表面,用胶带纸密封四边16小时后,薄膜下出现水珠或沥青混凝土表面变黑,说明混凝土过湿,不宜施工。

测量点:

半圆区内各设3个点,直道各设3个点,根据不同情况,在伸缩缝交叉口上,建筑物或树荫处加设若干点。

第2章.水性EAU跑道材料准备及工艺

13mm水性EAU蓝色塑胶面层

13mm厚水性EAU复合型塑胶跑道铺设施工采用三步施工法进行:

摊铺由水性底胶与环保胶粒组成的底层,厚度为10-11毫米;待底层基本固化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再进行封闭层批刮施工,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喷涂彩色水性面胶与彩色EPDM胶粒组成的面层,厚度为2-3毫米。

水性跑道施工的工艺简图如下:

基层处理→底漆涂布→底层配料和搅拌→底层摊铺→封闭层材料配料和搅拌→封闭层批刮→固化面层配料和搅拌→面层喷涂或摊铺收光→固化→测量画线→检测点线→竣工。

基层表面的处理:

∙清除浮尘和污物,找平基层,打磨地面。

∙混凝土表面建议采用喷砂机或电动打磨机清除表面突出物和松动颗粒,增加表面粗糙度,暴露更多的毛细孔,从而提高附着面积并增加机械咬合作用。

∙如果沥青或混凝土基层表面有较多凹陷和坑洞,应用厂方推荐的胶粘剂与EPDM胶粉或EPDM颗粒配制成修补材料进行填平修补。

配料、搅拌、运输和清理:

∙进场后,首先清点所有材料的品种及数量,材料包括水性跑道底胶、环保EPDM

∙检查搅拌机、推料车等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对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每个批号做一块测试试片。

发现材料变质、变色应停止使用。

如有沉淀,将材料均匀。

∙配料时要保持配料区域的清洁卫生,粘有胶液的杂物不可乱丢乱放,以免污染环境。

∙配料人员要认真清点原材料的品种、型号,确认与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相同,才能将材料推上放料架,排列整齐。

∙放料时将底胶或面胶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再加入规定量的促进剂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2-3分钟,作为胶粘剂使用。

∙将底层EPDM颗粒或彩色EPDM颗粒按规定的比例加入搅拌均匀的胶粘剂中进行搅拌,整个搅拌过程一般在3~5分钟为宜,搅拌均匀的物料可送入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或喷涂。

∙配料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材料配比,不得在现场加水,不得添加其他任何溶剂,要准确、快捷,保证施工地点材料用量。

∙在天气炎热或阳光暴晒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荫凉处或在搭建的遮阳篷下配料,运送物料过程中和现场放置时应采用保水措施,避免水分过快蒸发。

∙清理泵车时务必将剩余物料全部排出后再用水清洗,以避免水性胶粘剂被水带走后余留的EPDM颗粒堵塞泵管。

∙配料结束后认真清理现场卫生。

底漆涂布:

∙底涂采用水性跑道底层胶粘剂,品牌为:

新乘。

∙确认地面已处理完毕并符合要求。

∙基层的含水率应低于8%,可采用刷子或滚筒辊涂,以使起到加强基础及同面层粘结的能力,起到防水加强及增强粘结的作用。

底层铺设:

∙底层材料采用:

水性跑道基层胶粘剂,由新乘提供;底层EPDM颗粒,由新乘提供;

∙按照工程情况合理分好施工板块,测量出施工线的位置,放好施工线。

铺设过程中要保持底层的厚度一致,接边、接头无痕迹。

∙将EPDM颗粒材料按比例与胶液搅拌均匀后,可采用小车运输,并将底层摊铺料表面覆盖运送至摊铺地点,直接送入摊铺机内进行摊铺。

或将新鲜底层摊铺料装入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内运送至摊铺地点,待摊铺时再倒入摊铺机料斗内进行摊铺。

摊铺作业前应避免将新鲜底层摊铺料长时间放置在地面上,造成表面结皮无法摊铺。

∙摊铺时应使用专用摊铺机按设计厚度机械整平压实,以控制材料用量和摊铺厚度,厚度为10-11毫米。

∙采用水性胶粘剂进行机械摊铺是必须切断摊铺机整平板的电源,不得加热。

∙采用镘刀镘抹水性底胶物料时可以用毛刷蘸水清理镘刀的背面,保持镘抹时的滑爽性。

∙铺设过程中,铺设人员要保证机器行走速度均匀,修边人员要动作熟练,及时对露底、凹陷处进行补胶,凸起的部位刮平,边缘整齐平整。

∙底层固化后,对全场进行检查,发现边缘不整齐或有凹凸之处,要进行削割、打磨、补胶和修整处理,以保证复合层的顺利铺设。

封闭层批刮:

∙封闭层材料采用:

水性EAU中层胶粘剂,环保胶粉;

∙待底层颗粒完全干燥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方可进行封闭层批刮;

∙将搅拌均匀后的封闭层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批刮施工,如果阳光直射下运输,应将容器覆盖,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材料结皮;

∙批刮时应先对底层颗粒接缝处进行批刮,接缝处批刮完成后,再对底层进行整体批刮,批刮时保证不断料,批刮均匀不积料。

∙两道封闭层批刮完成后,对场地进行试水,低洼处用封闭层材料补平,高处研磨机打磨至平整,3m靠尺进行复查

面胶喷涂:

∙面层材料采用:

水性跑道面层胶粘剂,环保彩色EPDM颗粒,;

∙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方可喷涂面层;

∙在喷涂之前,可先配制一桶水性胶粘剂,不掺加EPDM橡胶颗粒,倒入喷涂机的料斗中打循环来润滑管路,然后再采用加入EPDM橡胶颗粒的正常物料进行喷涂作业。

∙将搅拌均匀的新鲜喷涂物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喷涂施工,如果阳光直射下运输,应将容器覆盖,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用专用喷涂机将新鲜物料均匀喷撒在环保底层之上表面,务必使颗粒层平整均匀,面漆包裹住EPDM颗粒,以使场地更加经久耐用,面胶应至少喷涂两遍,厚度为2-3毫米。

划线:

∙采用配套的水性白色面漆,依设计尺寸喷涂点线,保证线宽一致,色泽均匀,无虚边出现。

20mm水性EAU蓝色塑胶面层

20mm厚水性EAU复合型塑胶跑道铺设施工采用三步施工法进行:

摊铺由水性底胶与环保胶粒组成的底层,厚度为17-18毫米;待底层基本固化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再进行封闭层批刮施工,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喷涂彩色水性面胶与彩色EPDM胶粒组成的面层,厚度为2-3毫米。

水性跑道施工的工艺简图如下:

基层处理→底漆涂布→底层配料和搅拌→底层摊铺→封闭层材料配料和搅拌→封闭层批刮→固化面层配料和搅拌→面层喷涂或摊铺收光→固化→测量画线→检测点线→竣工。

基层表面的处理:

∙清除浮尘和污物,找平基层,打磨地面。

∙混凝土表面建议采用喷砂机或电动打磨机清除表面突出物和松动颗粒,增加表面粗糙度,暴露更多的毛细孔,从而提高附着面积并增加机械咬合作用。

∙如果沥青或混凝土基层表面有较多凹陷和坑洞,应用厂方推荐的胶粘剂与EPDM胶粉或EPDM颗粒配制成修补材料进行填平修补。

配料、搅拌、运输和清理:

∙进场后,首先清点所有材料的品种及数量,材料包括水性跑道底胶、环保EPDM

∙检查搅拌机、推料车等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对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每个批号做一块测试试片。

发现材料变质、变色应停止使用。

如有沉淀,将材料均匀。

∙配料时要保持配料区域的清洁卫生,粘有胶液的杂物不可乱丢乱放,以免污染环境。

∙配料人员要认真清点原材料的品种、型号,确认与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相同,才能将材料推上放料架,排列整齐。

∙放料时将底胶或面胶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再加入规定量的促进剂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2-3分钟,作为胶粘剂使用。

∙将底层EPDM颗粒或彩色EPDM颗粒按规定的比例加入搅拌均匀的胶粘剂中进行搅拌,整个搅拌过程一般在3~5分钟为宜,搅拌均匀的物料可送入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或喷涂。

∙配料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材料配比,不得在现场加水,不得添加其他任何溶剂,要准确、快捷,保证施工地点材料用量。

∙在天气炎热或阳光暴晒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荫凉处或在搭建的遮阳篷下配料,运送物料过程中和现场放置时应采用保水措施,避免水分过快蒸发。

∙清理泵车时务必将剩余物料全部排出后再用水清洗,以避免水性胶粘剂被水带走后余留的EPDM颗粒堵塞泵管。

∙配料结束后认真清理现场卫生。

底漆涂布:

∙底涂采用水性跑道底层胶粘剂,品牌为:

新乘。

∙确认地面已处理完毕并符合要求。

∙基层的含水率应低于8%,可采用刷子或滚筒辊涂,以使起到加强基础及同面层粘结的能力,起到防水加强及增强粘结的作用。

底层铺设:

∙底层材料采用:

水性跑道基层胶粘剂,由新乘提供;底层EPDM颗粒,由新乘提供;

∙按照工程情况合理分好施工板块,测量出施工线的位置,放好施工线。

铺设过程中要保持底层的厚度一致,接边、接头无痕迹。

∙将EPDM颗粒材料按比例与胶液搅拌均匀后,可采用小车运输,并将底层摊铺料表面覆盖运送至摊铺地点,直接送入摊铺机内进行摊铺。

或将新鲜底层摊铺料装入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内运送至摊铺地点,待摊铺时再倒入摊铺机料斗内进行摊铺。

摊铺作业前应避免将新鲜底层摊铺料长时间放置在地面上,造成表面结皮无法摊铺。

∙摊铺时应使用专用摊铺机按设计厚度机械整平压实,以控制材料用量和摊铺厚度,厚度为17-18毫米。

∙采用水性胶粘剂进行机械摊铺是必须切断摊铺机整平板的电源,不得加热。

∙采用镘刀镘抹水性底胶物料时可以用毛刷蘸水清理镘刀的背面,保持镘抹时的滑爽性。

∙铺设过程中,铺设人员要保证机器行走速度均匀,修边人员要动作熟练,及时对露底、凹陷处进行补胶,凸起的部位刮平,边缘整齐平整。

∙底层固化后,对全场进行检查,发现边缘不整齐或有凹凸之处,要进行削割、打磨、补胶和修整处理,以保证复合层的顺利铺设。

封闭层批刮:

∙封闭层材料采用:

水性EAU中层胶粘剂,环保胶粉;

∙待底层颗粒完全干燥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方可进行封闭层批刮;

∙将搅拌均匀后的封闭层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批刮施工,如果阳光直射下运输,应将容器覆盖,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材料结皮;

∙批刮时应先对底层颗粒接缝处进行批刮,接缝处批刮完成后,再对底层进行整体批刮,批刮时保证不断料,批刮均匀不积料。

∙两道封闭层批刮完成后,对场地进行试水,低洼处用封闭层材料补平,高处研磨机打磨至平整,3m靠尺进行复查

面胶喷涂:

∙面层材料采用:

水性跑道面层胶粘剂,环保彩色EPDM颗粒,;

∙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方可喷涂面层;

∙在喷涂之前,可先配制一桶水性胶粘剂,不掺加EPDM橡胶颗粒,倒入喷涂机的料斗中打循环来润滑管路,然后再采用加入EPDM橡胶颗粒的正常物料进行喷涂作业。

∙将搅拌均匀的新鲜喷涂物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喷涂施工,如果阳光直射下运输,应将容器覆盖,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用专用喷涂机将新鲜物料均匀喷撒在环保底层之上表面,务必使颗粒层平整均匀,面漆包裹住EPDM颗粒,以使场地更加经久耐用,面胶应至少喷涂两遍,厚度为2-3毫米。

划线:

∙采用配套的水性白色面漆,依设计尺寸喷涂点线,保证线宽一致,色泽均匀,无虚边出现。

25mm水性EAU蓝色塑胶面层

25mm厚水性EAU复合型塑胶跑道铺设施工采用三步施工法进行:

摊铺由水性底胶与环保胶粒组成的底层,厚度为22-23毫米;待底层基本固化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再进行封闭层批刮施工,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喷涂彩色水性面胶与彩色EPDM胶粒组成的面层,厚度为2-3毫米。

水性跑道施工的工艺简图如下:

基层处理→底漆涂布→底层配料和搅拌→底层摊铺→封闭层材料配料和搅拌→封闭层批刮→固化面层配料和搅拌→面层喷涂或摊铺收光→固化→测量画线→检测点线→竣工。

基层表面的处理:

∙清除浮尘和污物,找平基层,打磨地面。

∙混凝土表面建议采用喷砂机或电动打磨机清除表面突出物和松动颗粒,增加表面粗糙度,暴露更多的毛细孔,从而提高附着面积并增加机械咬合作用。

∙如果沥青或混凝土基层表面有较多凹陷和坑洞,应用厂方推荐的胶粘剂与EPDM胶粉或EPDM颗粒配制成修补材料进行填平修补。

配料、搅拌、运输和清理:

∙进场后,首先清点所有材料的品种及数量,材料包括水性跑道底胶、环保EPDM

∙检查搅拌机、推料车等机械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对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查检验,每个批号做一块测试试片。

发现材料变质、变色应停止使用。

如有沉淀,将材料均匀。

∙配料时要保持配料区域的清洁卫生,粘有胶液的杂物不可乱丢乱放,以免污染环境。

∙配料人员要认真清点原材料的品种、型号,确认与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相同,才能将材料推上放料架,排列整齐。

∙放料时将底胶或面胶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再加入规定量的促进剂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2-3分钟,作为胶粘剂使用。

∙将底层EPDM颗粒或彩色EPDM颗粒按规定的比例加入搅拌均匀的胶粘剂中进行搅拌,整个搅拌过程一般在3~5分钟为宜,搅拌均匀的物料可送入施工现场进行摊铺或喷涂。

∙配料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材料配比,不得在现场加水,不得添加其他任何溶剂,要准确、快捷,保证施工地点材料用量。

∙在天气炎热或阳光暴晒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荫凉处或在搭建的遮阳篷下配料,运送物料过程中和现场放置时应采用保水措施,避免水分过快蒸发。

∙清理泵车时务必将剩余物料全部排出后再用水清洗,以避免水性胶粘剂被水带走后余留的EPDM颗粒堵塞泵管。

∙配料结束后认真清理现场卫生。

底漆涂布:

∙底涂采用水性跑道底层胶粘剂,品牌为:

新乘。

∙确认地面已处理完毕并符合要求。

∙基层的含水率应低于8%,可采用刷子或滚筒辊涂,以使起到加强基础及同面层粘结的能力,起到防水加强及增强粘结的作用。

底层铺设:

∙底层材料采用:

水性跑道基层胶粘剂,由新乘提供;底层EPDM颗粒,由新乘提供;

∙按照工程情况合理分好施工板块,测量出施工线的位置,放好施工线。

铺设过程中要保持底层的厚度一致,接边、接头无痕迹。

∙将EPDM颗粒材料按比例与胶液搅拌均匀后,可采用小车运输,并将底层摊铺料表面覆盖运送至摊铺地点,直接送入摊铺机内进行摊铺。

或将新鲜底层摊铺料装入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内运送至摊铺地点,待摊铺时再倒入摊铺机料斗内进行摊铺。

摊铺作业前应避免将新鲜底层摊铺料长时间放置在地面上,造成表面结皮无法摊铺。

∙摊铺时应使用专用摊铺机按设计厚度机械整平压实,以控制材料用量和摊铺厚度,厚度为22-23毫米。

∙采用水性胶粘剂进行机械摊铺是必须切断摊铺机整平板的电源,不得加热。

∙采用镘刀镘抹水性底胶物料时可以用毛刷蘸水清理镘刀的背面,保持镘抹时的滑爽性。

∙铺设过程中,铺设人员要保证机器行走速度均匀,修边人员要动作熟练,及时对露底、凹陷处进行补胶,凸起的部位刮平,边缘整齐平整。

∙底层固化后,对全场进行检查,发现边缘不整齐或有凹凸之处,要进行削割、打磨、补胶和修整处理,以保证复合层的顺利铺设。

封闭层批刮:

∙封闭层材料采用:

水性EAU中层胶粘剂,环保胶粉;

∙待底层颗粒完全干燥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方可进行封闭层批刮;

∙将搅拌均匀后的封闭层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批刮施工,如果阳光直射下运输,应将容器覆盖,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材料结皮;

∙批刮时应先对底层颗粒接缝处进行批刮,接缝处批刮完成后,再对底层进行整体批刮,批刮时保证不断料,批刮均匀不积料。

∙两道封闭层批刮完成后,对场地进行试水,低洼处用封闭层材料补平,高处研磨机打磨至平整,3m靠尺进行复查

面胶喷涂:

∙面层材料采用:

水性跑道面层胶粘剂,环保彩色EPDM颗粒,;

∙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方可喷涂面层;

∙在喷涂之前,可先配制一桶水性胶粘剂,不掺加EPDM橡胶颗粒,倒入喷涂机的料斗中打循环来润滑管路,然后再采用加入EPDM橡胶颗粒的正常物料进行喷涂作业。

∙将搅拌均匀的新鲜喷涂物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喷涂施工,如果阳光直射下运输,应将容器覆盖,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用专用喷涂机将新鲜物料均匀喷撒在环保底层之上表面,务必使颗粒层平整均匀,面漆包裹住EPDM颗粒,以使场地更加经久耐用,面胶应至少喷涂两遍,厚度为2-3毫米。

划线:

∙采用配套的水性白色面漆,依设计尺寸喷涂点线,保证线宽一致,色泽均匀,无虚边出现。

水性跑道原材料及成品检验:

水性跑道原材料检测(化学有害物质)

原材料名称

有害物质检测指标依据及项目

弹性底层

水性跑道底胶

环保橡胶颗粒

彩色面层

水性跑道面胶

彩色EPDM颗粒

水性跑道成品

项目名称

检测指标依据及项目

物理性能

GB/T14833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表2全项

有害物质限量

现场成品检验:

第三章.水性跑道胶跑道施工工艺:

13mm厚水性复合型塑胶跑道铺设施工采用三步施工法进行:

摊铺由水性底胶与环保胶粒组成的底层,厚度为10-11毫米;待底层基本固化达到规定物理强度后,再进行封闭层批刮施工,待封闭层完全干燥后,喷涂彩色水性面胶与彩色EPDM胶粒组成的面层,厚度为2-3毫米。

水性跑道施工的工艺简图如下:

基层处理→底漆涂布→底层配料和搅拌→底层摊铺→封闭层材料配料和搅拌→封闭层批刮→固化面层配料和搅拌→面层喷涂或摊铺收光→固化→测量画线→检测点线→竣工。

1.基础检测

在安装开始前,必须对沥青/混凝土底基做如下检查:

1)基础平整度测量:

以跑道的弯直道分界线为界,直道沿横向与纵向每3m标一个点,弯道以圆心为圆心,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每5''做一放射线状,每3m标一个点,把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空隙,每组30个测量点,并记录于场地平面图上。

要求平整度合格点数(塞尺读数≤3mm)≥95%以上为合格。

2)基础坡度检测:

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自跑道分界线开始,直道每10m标一组点,弯道以圆心点每15°标一组点,每组点包括第一道内沿和跑道外沿两点,再用水准仪测量每点的标高,并计算每组两点的高差和第一道及最外道同道上相邻两点的高差。

向跑道内侧排水沟倾斜的坡度最小应为0.8%,不可超过1%。

在跑道纵方向坡度最大不能超过0.01%。

3)基础层质量验收:

跑道沥青基础要求无明显裂缝,表面均匀坚定,无麻面,接缝平顺光滑,边际线角清晰,无缺陷。

经洒水或大雨后无明显积水和波浪现象。

基础的养护期应达到要求。

为了保证跑道面层的质量,必须对基础面进行彻底清理,以利于充分发挥粘接剂的粘接力和控制跑道的平整度。

用专用清洗剂洗除油污,机油污染严重区域需挖出重补;扫帚扫净后用吹风机吹干净污灰;较牢固的凸状物用铲刀铲除并清理;沥青层轮迹用铁锤锤平,局部可加温后铁板夯平;泥土用高压水龙头冲洗;跑道周边杂物如大树、落叶植物需轻摇使之加速落叶并提前清除,并尽可能使周边没有风可吹动杂物;封闭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车辆行人出入。

2.基础处理

1)对于面积较大、低凹深度5毫米以上的地基采用水性胶粘剂加入4倍环保颗粒1倍的胶粉或石英砂用抹子拍平处理。

2)局部节点的处理和施工

3)沟槽、根、拐角处理和施工:

沟槽是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使胶粒渗漏。

因此,需要在排水孔处做好密封,施工完成后用专业切割工具,进行局部分离。

4)基层密实度不够的地方:

如果地基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