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33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docx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维系着师生健康,是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事关校园稳定和学校安全。

为切实履行好疾控中心工作职责,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责任目标

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启动传染病防控预案,全体职工全力参与应急处置,及时把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班主任通知到家长配合治疗,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把危害降到最小。

二、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校长是履行疾控工作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工作人员的调度和队伍组建,资金与应急物资保障,部门协调等方面工作。

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是履行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的具体责任人,参与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指挥并参与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现场调查、提出控制策略与措施等工作,随时把握工作动态,及时整理报告工作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校医负责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纪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积极协助分管领导督促检查防控方案的落实,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各班班主任是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各自岗位上抓好中心防控工作方案的落实,熟悉掌握传染病疫情防控策略,开展疫情及卫生事件风险因素评估,加强疫情监测检验,及时反馈报告疫情信息。

要在传染病防治,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上给中心领导当好参谋,给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责任追究

严明纪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防控工作开展的,或在工作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严肃处理。

凡责任不落实,工作懈怠,处置不力、不服从安排者,严肃处理外,给予经济处罚。

1、遇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服从统一安排调遣,或到岗不尽责的教职工,扣发当月津补贴(绩效工资)的50%,并责其限期整改。

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失误造成后果的作一年的待岗处理。

2、各岗位人员要认真解答群众咨询,服务不到位导致群众投诉的,每人次扣发当月津补贴(绩效工资)20元,当月被投诉3人次者,扣除当月津补贴(绩效工资)50%,年度被投诉5人次以上者取消当年评奖资格,作待岗半年处理。

3、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班主任要及时向校领导上报本班学生疫情情况,疫情报告人王志稳要及时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报及时准确。

对于上个环节中出现错误和延误的责任人要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给与经济处罚。

杨村乡创信小学及附属幼儿园

第二篇: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某某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一)为落实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及时化解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追究坚持以下原则:

1、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3、严格监管,纠正偏差;

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三)责任追究的形式为“三诫勉”,通报批评,岗位处理,纪律处分。

1、“三诫免”。

即诫勉提醒、诫勉督导、诫勉纠错。

由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视情节对相关人员进行廉政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写书面检查、督导改正错误等。

2、通报批评。

即通过公开通报或党内通报等形式在委内部进行批评。

3、岗位处置。

即经党支部研究决定,对相关人员作出停职检查或岗位调整的处理。

4、纪律处分。

即涉及违纪违法的,将按有关规定立案查处。

(四)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责任制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1、对关于党纪、政纪建设、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部署、要求、重要文件、政策法规,不及时传达,不认真组织学习,不研究部署,不贯彻实施的。

2、责任领导对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情况不经常了解掌握,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不及时批评、告诫、督促其纠正的。

3、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认真对待,以种种名目、理由,予以搪塞、逃避、拒绝或不予执行的。

4、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失职失查,致使出现违纪违法倾向,或已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

5、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法规、政策,违反岗位职责弄虚作假的。

6、对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监督不力,发生廉政问题、监管事故的行为。

(五)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实施。

202x年7月17日

第三篇: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度xx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责任追究制度

(一)为落实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确保风险防控措施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及时化解廉政风险,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追究坚持以下原则:

1、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3、严格监管,纠正偏差;

4、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三)责任追究的形式为“三诫勉”,通报批评,岗位处理,纪律处分。

1、“三诫免”。

即诫勉提醒、诫勉督导、诫勉纠错。

由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视情节对相关人员进行廉政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写书面检查、督导改正错误等。

2、通报批评。

即通过公开通报或党内通报等形式在委内部进行批评。

3、岗位处置。

即经党支部研究决定,对相关人员作出停职检查或岗位调整的处理。

4、纪律处分。

即涉及违纪违法的,将按有关规定立案查处。

(四)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责任制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1、对关于党纪、政纪建设、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部署、要求、重要文件、政策法规,不及时传达,不认真组织学习,不研究部署,不贯彻实施的。

2、责任领导对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情况不经常了解掌握,实时监控,发现问题不及时批评、告诫、督促其纠正的。

3、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认真对待,以种种名目、理由,予以搪塞、逃避、拒绝或不予执行的。

4、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失职失查,致使出现违纪违法倾向,或已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

5、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法规、政策,违反岗位职责弄虚作假的。

6、对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监督不力,发生廉政问题、监管事故的行为。

第四篇:

小学传染病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寄料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利用专题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

即。

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开展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

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

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

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

对可疑者应由当地医护人员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

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教室要通风良好;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规章制度;厕所清洁卫生;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

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学校卫生机构,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

努力建立健全校卫生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学校上下人人重视,层层把关,领导起带头作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2、学校专门人员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3、各班班主任是本班的传染病工作及公共卫生区域的第一责任人,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第一时间报告少先大队处或学校领导,少先大队处是学校传染病工作直接管理科室,少先大队辅导员周亨为疫情报告人。

4、如果因为某人的责任引起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或引起相应后果的要受到学校或法律的相关处罚。

汝州市寄料镇寄料小学

202x年08月30日

第五篇:

传染病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少年儿童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利用专题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

即。

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开展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

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1、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

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

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

对可疑者应由当地医护人员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

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

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实

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教学用房要通风良好;厕所清洁卫生。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各所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

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制定严格的督查、检查制度,每学年至少检查四次。

2、学校领导要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学生教室等人员集中

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3、学校行政部门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

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疫情报告人:

杨凌

城关镇五里村学校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