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072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镇街道亮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65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某某乡镇街道亮化工程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某某县发改委

1.1.3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1.1.4项目投资额:

本项目总投资100万元;

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某某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4、《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

5、《某某市统计年鉴(2015)》;

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8、《路灯管理与路灯技能设计、施工、维护技术标准指导手册》;

1.1.7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上述依据性文件资料及规范,本报告将论证“路灯照明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可行性,即对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进行研究;对节能、环保、劳动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估算建设项目的总投资,确定投资来源和工程实施进度;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1.2可行性研究工作情况

某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接受某某县发改委的委托,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随后组织有关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标准等,对本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某某县某某乡集镇街道安装配套路灯。

1.3.2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拟在某某县某某乡集镇街道安装配套路灯,道路总长2.0

公里,含灯具共计200套,共敷设电缆4000米,安装电气控制箱10

台,并进行其它辅助工作的施工。

1.3.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选址位于某某县某某乡集镇主干道。

某某县某某乡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良好、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需要。

1.3.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为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万元,省级投

资10万元。

1.3.5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实施期为5个月,其中项目前期工作2个月,建设期3个月。

1.3.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指标名称

项目总投资

单位

万元

数 据

100

2

项目工程量

2.1

侧位、组装、接线

200

2.2

立灯杆

200

2.3

地笼开挖

408

2.4

地笼现浇 m3 408

2.5

电缆沟开挖

1967.6

2.6

电缆敷设

4000

2.7

破路面

350

2.8

浇路面

350

2.9

控制箱安装

10

3

项目建设工期

5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某某乡辖双海子、上井、许三湾、小海子等14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居住着裕固、藏、土、哈萨克等6种少数民族,共1272

户3362人,其中裕固族192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7.37%。

总面积

1704.8km2,草原总面积246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179万亩,境内草原植被属沙漠草场和荒漠草场。

2012年某某乡耕地面积10.5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645.8万公斤。

全乡现经营各类牲畜6万头(只),其中:

绵羊4.13万只,占牲畜总数的68.83%。

201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80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29元。

辖区内古代遗迹非常

丰富,目前已经定级的野外文物就达9处之多,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

1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5处,古墓葬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河西三地堪属首位。

尤其是境内南沟村辖区内的草沟井城,是目前某某市现存的39座古城遗址中,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汉代),

形制基本完整,保存最为完好,最具观赏和体验价值的一座,2015

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全乡各类牲畜存栏37992头(只),其中绵羊23778只,占牲畜总数的62.5%,山羊11613只,占30.5%,牛、骆驼、驴、马、骡等大畜占牲畜总数的6.6%。

耕地面积61775亩,其中:

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40527亩,粮食作物总产量为16616吨,全乡经济总收入

480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29元。

2.1.3项目区路灯照明设施现状

城市照明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

在建市初期,某某县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动作。

随着近几年某某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某某县各乡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才开始大步前进。

截止到2016年初,某某县各个乡镇安装路灯和景观灯的街道和

景点共有47条(处),全长66公里,有灯杆1916盏、灯具3557盏。

其中:

主次干道有23条,总长33公里,灯杆1132盏、灯具1962

盏;背街小巷16条,总长23公里,灯杆368盏、灯具368盏;重要

景点有8处,总长10公里,灯杆416盏、灯具1227盏。

该项目建成后极大的方便了某某乡居民的夜间出行和学生上下晚自习,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交通安全和构建和谐做出了贡献。

2.1.2项目背景

随着某某县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网络逐步形成,但城市道路配套照明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某某乡集镇主干道路为近年新建的道路,未配套建设相应的路灯照明设备。

由于

该道路属于某某乡集镇主干道路,随着乡镇的发展,人流量及车流量日渐增大,每到夜晚就漆黑一片,非常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

2.2建设的必要性

2.2.1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倾斜的背景下,某某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建设投资的增幅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但是由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看作“非生产性”领域或消费性事业,投资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太多,设施建设起步水平低下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制约,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

同时,由于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资总量及建设水平仍然不高。

路灯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繁荣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

路灯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面貌,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发达程度。

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极大的方便市民生活。

随着人们提高生活水平及环境质量的要求,城市道路照明和城市的夜景照明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某某乡乡镇道路照明设施,方便居民必备的生活条

件,是再塑和美化城市形象、鼓舞民心、振奋精神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2.2.2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臵优越,拥有大量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这些优势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某某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对于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城市需要一枚“徽章”,一个城市的道路形象是城市整体形象最强有力的“形象代言”。

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

街道是最物化的外表,也是一座城市气质的符号。

因此,街道的美化工程与城市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某某县创旅游名城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本项目位于某某县某某乡,地处某某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边缘,是自治县的一块“飞地”,位于东径99°07′,北纬39°38′,东、北与高台县盐池、罗城、黑泉、骆驼城、新坝、红崖子等乡(镇)毗邻,西、南与酒泉市肃州乡屯升、清水、上坝、临水、黄泥堡裕固族乡等乡(镇)接壤。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自然环境条件一、气候条件

某某乡地处某某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西部边缘,平均海拔1381米左右,境内地势平坦,沙漠乡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均气温7.5℃,全年无霜期173天,属内陆沙漠型气候,其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干燥,光能充足,日照时间长,雨热同季,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什。

山、丘、平原湖泊均有,地形比较复杂。

二、气温

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49.94千卡/cm2年,年日照时数3000--3200

小时,年平均气温7.5℃,≥0℃活动积温为3666--3764.2℃,≥10℃

活动积温为3202--3318.9℃。

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在23.5℃到24℃,极端气温最高达到40℃左右,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11.3℃,极端最低气温达-30℃左右。

三、地温

年平均地面温度18.5℃。

历年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9.5℃,出现在

1966年8月14日;历年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5.7℃,出现在1955年l月5口。

地面温度的差值较大,一般日较差在20℃以上,而气温只在1O℃左右;最高月和最低月差值为29.2℃,而气温的差值为24.9℃。

就气温与地温比较,地温一般高于气温。

但地中在夏季随着深度的加深,温度有所降低,冬季又随着深度的加深而有所升高。

四、降水量:

年降水量80--90毫米,年蒸发量则高达2874.1毫米,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为33:

1。

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属黑河水系,但远离河流,项目区境内在无任何地表径流。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项目区广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表层为砂壤土,厚3~5m,下部为互层状中细砂、中粗砂及含砾砂夹砂壤土,总厚度

>200m,单层厚度5~10m,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空间。

根据某某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某某省某某县水文地质详查报告》,项目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砂、中粗砂及含砾砂层,厚度>100m,垂向上呈多层状展布,单层厚度5~10m,地下水埋深5~10m,隔水层分布连续,

下部有承压水分布。

含水层岩性颗粒较细,其富水性、透水性较差,渗透系数5~10m,单井涌水量500m3左右。

地下水接受南部地下水的侧向流入及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自南而北运动,径流过程中水动力条件随地质结构变化而变化,含水层岩性颗粒组成自南而北由粗变细,含水层厚度渐小,水力坡度亦相应渐缓,水交替条件及径流条件渐差,以侧向流出、蒸发蒸腾及少量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某某区地下水补给量13773.19万m3/a,排泄量15070.68万m3/a,补排均衡差为-1297.49万m3/a,本项目工程区允许开采量1071.37万m3/a,水源地水量可以满足灌溉工程需求。

项目区地处细土平原径流排泄区,含水层颗粒较细,随着径流条件变差,由于径流途径的增长,溶解的盐分含量亦随之增高,加之地下水埋深浅,蒸发浓缩作用强烈,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南部及下部略差,矿化度1g/L左右,水化学类型为SO42--HCO3--Mg2+-Na+型,氟离子含量<1mg/L。

项目区地震属浅震,震源深度一般在8公里左右,震级亦不大,

六、地震裂度

地震烈度为6度。

据《中国地震目录》记载,某于1407年、1469年

和1603年共发生过三次较大地震,其烈度为6—7度,震级5—5.5

级。

地震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段,即1月1日至2月10

日,3月10日至6月28日,9月20日至11月20日,上述三次大震

即发生在此时期内。

3.2.2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环境条件

某某乡辖双海子、上井、许三湾、小海子等14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居住着裕固、藏、土、哈萨克等6种少数民族,共1272

户3362人,其中裕固族192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7.37%。

总面积

1704.8km2,草原总面积246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179万亩,境内草原植被属沙漠草场和荒漠草场。

2012年某某乡耕地面积10.5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645.8万公斤。

全乡现经营各类牲畜6万头(只),其中:

绵羊4.13万只,占牲畜总数的68.83%。

201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80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29元。

本项目项目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番茄、药材、林木及饲草。

2)原材料供应

项目所需路灯及其配套设备均可立足某某市及周边县市供应,以某某市、某某县供应为主。

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劳务、技术、建筑力量等其它都可以立足于某某县解决,所需的少量建筑材料也都可以在本地市场解决,而其质量、价格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这样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可以提高建设效益。

3)政策支持

本项目是城市照明工程属社会公益性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其建设和运营有利于提高某某乡的乡镇整体形象,保证城市正常

照明工作的需要,对交通及社会治安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

该项目的建设也是某某乡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能改善某某乡的硬件环境,亮化城市。

本项目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有利该项目尽快建成。

3.3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本项目为一般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评估分级级别为三级。

通过地层、构造、地震、水文、粘土等特征的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内发生地质灾害或潜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还是应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第四章 工程方案设计及设备方案

4.1规划设计原则及依据

4.1.1原则

1、道路及特殊地点应有照明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提高运输效率,防止犯罪活动。

并对美化城市环境产生良好效果。

2、道路照明的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

3、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前期工作准备要充分、施工组织协调措施要落实。

4.1.2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路灯管理与路灯技能设计、施工、维护技术标准指导手册》

4.2建设规模与目标

4.2.1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投资100万元,对明华乡集镇主干道路安装配套路灯,

含灯具共计400套。

4.2.2目标

为确保城市道路照明能为各种车辆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项目建设需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降低犯罪率和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4.3技术要求

4.3.1照明标准

一、道路照明分类

⑴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城市道路照明可分为主要供机动车使用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和主要供非机动车与行人使用的人行道路照明两类。

⑵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

本项目各条道路照明均按次干路进行设计。

二、道路照明评价指标

⑴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均匀度和纵向均匀度(或路面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⑵人行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

三、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⑴设臵连续照明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

⑵在设计道路照明时,应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诱导性。

⑶对同一级道路选定照明标准值时,应考虑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本项目可选择表4-1中的低档值。

⑷对同一级道路选定照明标准值时,交通控制系统和道路分隔设

施完善的道路,宜选择表4-1中的低档值,反之宜选择高档值。

路面亮度

路面照度

眩光限制阈

表4-1 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准值

道路类型

平均亮度

总均匀

纵向均

平均照度

均匀度

值增量

环境比

SR最小

Lav

度Uo最

匀度UL

Eav(lx)维

UE最小

T1(%)最大

(cd/m2)

小值

最小值

持值

初始值

快速路、主干路(含迎

宾路、通向政府机关和

大型公共建筑的主要

1.5/2.0

0.4

0.7

20/30

0.4

10

0.5

道路,位于市中心或商

业中心的道路)

次干路

0.75/1.0

0.4

0.5

10/15

0.35

10

0.5

支路

0.5/0.75

0.4

8/10

0.3

15

注:

1.表中所列的平均照度仅适用于沥青路面。

若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平均照度值可相应降低约30%。

根据本标准附录A给出的平均亮度系数可求出相同的路面平均亮度,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需要的平均照度。

2. 计算路面的维持平均亮度或维持平均照度时应根据光源种类、灯具防护等级和擦拭周期,按照本标准附录B确定维护系数。

3.表中各项数值仅适用于干燥路面。

4.表中对每一级道路的平均亮度和平均照度给出了两档标准值,“/”的左侧为低档值,右侧为高档值。

四、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⑴交会区照明宜采用照度作为评价指标。

交会区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4-2的规定。

⑵当各级道路选取低档照度值时,相应的交会区应选取表4-2中

的低档照度值,反之则应选取高档照度值。

表4-2 交会区照明标准值

交会区类型

主干路与主干路交会主干路与次干路交会主干路与支路交会

路面平均照Eav(lx),维持值

30/50



照度均匀度UE 眩光限制

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80°和90°高度角方向

0.4

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 20/30

次干路与支路交会

支路与支路交会 15/20

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

30cd/1000lm和10cd/1000lm

注:

1.灯具的高度角是在现场安装使用姿态下度量。

2.表中对每一类道路交会区的路面平均照度给出了两档标准值,“/”的左侧为低档照度值,右侧为高档照度值。

五、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⑴主要供行人和非机动车混合使用的商业区、居住区人行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4-3的规定。

夜间行人流量

流量大的道路

流量中的道路

流量小的道路

表4-3 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

区域

路面平均照度

Eav(lx),维持值

路面最小照度

Emin(lx),维持值

最小垂直照度

Evmin(lx),维持值

商业区

20

7.5

4

居住区

10

3

2

商业区

15

5

3

居住区

7.5

1.5

1.5

商业区

10

3

2

居住区

5

1

1

注:

最小垂直照度为道路中心线上距路面1.5m高度处,垂直于路轴的平面的两个方向上的最小照度。

⑵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臵的与机动车道没有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照明应执行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与机动车交通道路分隔的非机动车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度值的1/2。

⑶机动车交通道路一侧或两侧设臵的人行道路照明,当人行道与

非机动车道混用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与非机动车道路相同。

当人行道路与飞机动车道路的分设时,人行道路的平均照度值宜为相邻非机动车道路的照度值的1/2,但不得小于5lx。

4.3.2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臵选择要求

一、光源选择

⑴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应采用高压钠灯;

②居住区机动车和行人混合交通道路宜采用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

③市中心、商业中心等对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机动车交通道路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

④商业区步行街、居住区人行道路、机动车交通道路两侧人行道

可采用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细管径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

⑵道路照明不应采用自镇流高压汞灯和白炽灯。

二、灯具及其附属装臵选择

⑴机动车道照明应采用符合下列规定的功能性灯具:

①快速路、主干路必须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

②次干路应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③支路宜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⑵商业区步行街、人行道路、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以及有必要单独设灯的非机动车道宜采用功能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灯具。

当采用装饰性灯具时,其上射光通比不应大于25%,且机械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1的规定。

⑶采用高杆照明时,应根据场所的特点,选择具有合适功率和光分布的泛光灯或截光型灯具。

⑷采用密闭式道路照明灯具时,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4。

环境污染严重、维护困难的道路和场所,光源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

灯具电器腔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43。

本项目防护等级为IP65。

⑸空气中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地区或场所宜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灯具。

⑹通行机动车的大型桥梁等易发生强烈振动的场所,采用的灯具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实验》GB7000.1所规定的防振要求。

⑺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宜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功率较小的光源可配用电子镇流器。

⑻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触发器、镇流器与光源的安装距离应符合产品的要求。

4.3.3照明方式

1、道路照明设计应根据道路和场所的特点及照明要求,选择常规照明方式或高杆照明方式。

2、常规照明灯具的布臵可分为单侧布臵、双侧交错布臵、双侧对称布臵、中心对称布臵和横向悬索布臵五种基本方式(图4-1)。

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时,应根据道路横断面形式、宽度及照明要求进行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b) (c) (d) (e)

图4-1常规照明灯具布臵的五种基本方式

(a)单侧布臵;(b)双侧交错布臵;(c)双侧对称布臵;(d)中心对称布臵;(e)横向悬索布臵

1.灯具的悬挑长度不宜超过安装高度的1/4,灯具的仰角不宜超过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