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72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备课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课模板.docx

《备课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模板.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课模板.docx

备课模板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1

课题

第1课湖南的禁烟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湖南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2、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3、魏源的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林则徐禁烟。

2、魏源的改革思想。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册我们主要了解了湖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湖南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

希望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二、讲授新课

(一)湖南的禁烟运动:

原因:

英法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疯狂的向中国走私鸦片。

危害:

造成中国“银荒兵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禁烟措施:

设禁烟局、捉拿烟贩、收缴烟具、封闭烟馆、配制戒烟药丸、严令吸烟人员定期戒绝。

1912年,湖南都督谭延闿在湘禁烟,一次就焚毁下笔91551两。

(二)湖南营兵赴粤抗英:

1841年2月,关天培虎门抗英,壮烈牺牲。

英军进攻乌涌,直逼广州。

在湖南任总兵的祥福率军抗敌,他和31名将领牺牲,415名营兵阵亡。

(三)魏原的必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原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

是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湖南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及魏源的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

四、板书设计

第1课湖南的禁烟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

一、湖南的禁烟运动

二、湖南营兵赴粤抗英

三、魏原的必改革思想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2

课题

第2课太平天国在湖南的斗争和湘军的创建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太平天国在湖南的斗争。

2、湘军的创建及其历史影响。

3、太平天国先烈们在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二、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收集和整理的有关材料,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热爱我省的情怀。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在湖南的斗争。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湖南的禁烟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太平天国在湖南的斗争和湘军的创建

二、讲授新课

(一)太平军在湘南的发展:

起义时间:

1851年

地点:

广西金田村

领导人:

洪秀全

进入湖南:

1852年6月

发布檄文: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二)长沙之战:

1852年8月,西王萧朝贵率林凤祥、李开芳等1000余名太平军奔袭长沙1852年9月24日,洪秀全率太平军主力增援长沙,兵分3路向长沙城发起猛攻。

激战81天后,撤出长沙,挥师北进。

(三)水营的建立与太平军出湘:

1852年12月,太平军占领岳州,获火药、枪炮、船员5000余只,正式建交“水营”。

(四)曾国藩创建湘军:

目的: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52年11月开始创建到1854年初,湘军已经扩大到15个营,水师10个营,总人数达17000人。

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失败。

三、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四、板书设计

第2课太平天国在湖南的斗争和湘军的创建

一、太平军在湘南的发展

二、长沙之战

三、水营的建立与太平军出湘

四、曾国藩创建湘军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3

课题

第3课湖南人的洋务运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湖南洋务的沉寂与湖南人在外地的洋务活动。

2、郭松焘的洋务与外交活动。

3、左宗棠的洋务实践与收复新疆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在湖南的斗争和湘军的创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湖南人的洋务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湖南洋务的沉寂:

洋务运动时,湖南因地处内陆,思想守旧,因而开放较晚。

1875年创办湖南机器局,后停歇。

1895年开办的湘裕炼矿公司,是第一家近代企业,比上海、天津等晚了近30年,较兰州也晚17年。

(二)曾国藩的洋务运动:

1、1861年,他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项军事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兴办的开始。

2、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留学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三)左宗棠的洋务实践与收复新疆:

1、左宗棠是洋务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2、他兴办了:

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兰州织呢局等。

3、1878年,他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

(四)郭嵩焘、曾纪泽的务实外交:

1876年,郭嵩焘出任中国驻英大使,是中国第一位驻外的外交官。

1881年,曾纪泽不畏威逼讹诈,与俄与反复辩论,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收回部分主权。

三、总结: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四、板书设计

第3课湖南人的洋务运动

一、湖南洋务的沉寂

二、曾国藩的洋务运动

三、左宗棠的洋务实践与收复新疆

四、郭嵩焘、曾纪泽的务实外交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4

课题

第4课最富朝气的维新实践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活跃的维新思想。

2、谭嗣同、陈宝箴、熊希龄等在维新变法中的主要活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谭嗣同的事迹。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学习我们学习了湖南人的洋务运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最富朝气的维新实践。

二、讲授新课

(一)活跃的维新思想:

1、维新运动时期,湖南成国“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

2、维新人士创办《湘学报》和《湘报》。

3、查找史实说明湖南是维新运动时期“最富朝气的一省”。

(二)敢为为先的谭嗣同:

1、谭嗣同,浏阳人。

1879年写成《仁学》一书。

2、敢为人先,在湖南率先创办新式学堂——浏阳算学堂。

3、以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为阵地,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4、1898年6月,光绪帝命谭嗣同任职“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事宜

5、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9月28日,他与杨深秀等六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三)全国唯一支持变法的巡抚:

1、陈宝箴,1895年任湖南巡抚。

2、他创办长沙时务学堂、武备学堂,支持创办《湘报》,发起成立南学会

3、大力兴办矿业,成立了湖南矿务总局,开启了湖南近代工矿业的先河

4、设长沙电报局,开湖南近代通讯之先河。

5、是清末唯一支持和推动新政的巡抚。

(四)熊希龄的维新实践:

1、熊希龄,年少时勤学多思,有“湖南神童”之称。

2、对湖南的贡献:

P16

三、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四、板书设计

第4课最富朝气的维新实践

一、活跃的维新思想

二、敢为为先的谭嗣同

三、全国唯一支持变法的巡抚

四、熊希龄的维新实践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5

课题

第5课探索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湖南志士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2、黄兴创立华兴会。

3、率先响应武昌起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黄兴创立华兴会。

2、率先响应武昌起义。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新运动和思想,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下在探索资产阶级道路中的湖南志士。

二、讲授新课

(一)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903年,新化人陈天华发表《猛回头》和《警世钟》呼吁返清救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黄兴创立华兴会:

1903年,黄兴从日本回国,在长沙明德学堂任教,宣传革命思想,组建了革命团体华兴会。

1905年,黄兴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担任执行部庶务,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人物,当时把他和孙中山并称为“孙黄”。

(三)率先响应武昌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澧县人蒋翊武在湖北新军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筹备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焦大锋、陈作新等同盟会的策划下,湖南率先响起。

1911年10月22日,长沙起义成功。

三、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四、板书设计

第5课探索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湖南志士

一、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二、黄兴创立华兴会

三、率先响应武昌起义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6

课题

第6课五四运动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新民学会的创立、五四运动在湖南的展开以及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同时加深对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事迹。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五四运动在湖南的展开以及湖南共和主义小组的建立

学习指导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探索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湖南志士,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四运动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二、讲授新课

(一)新民学会的创立

新民学会是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根据《礼记》所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于1918年4月14日在长沙组织的进步团体,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由萧瑜任总干事。

新民学会是我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的一个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它是湖南省反帝反封建的核心组织。

新民学会的主要发起人是毛泽东和蔡和森。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但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国内各派军阀互相争夺,内战持续不断,全国人民仍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同城乡小资产阶级有联系的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不满中国社会的黑暗,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民学会于1918年4月14日在湖南长沙蔡和森家中刘家台子召开成立会。

(二)五四运动在湖南的展开

问:

五四运动爆发时湖南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当时湖南正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势力严密封锁五四运动的消息,竭力压制各界的爱国热情。

问:

湖南人民和青年学生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五四运动的情况的?

(通过报纸和回湘的学生了解到北京等地五四运动的有关新闻。

问:

湖南学生联合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谁任会长?

(1919年5月28日,由彭璜任会长)

问:

湖南各地是如何开展抵制日货运动的?

(许多店员、码头工人与学生并请战斗,拒绝卖日货、拒绝给日本人、轮船装运货物,捣毁少数顽固坚持贩卖日货的店铺。

问:

学生联合会编发了多种刊物,最著名的是什么?

(最著名的有《救国周报》和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

)“驱张”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罢课;各界同时发起“驱张”运;、分赴北京、上海、衡阳等地开展“驱张”运动;到北京组织平民通讯社;彭璜在上海创办《天问》杂志,宣传“驱张”活动。

(三)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927年7月受陈独秀的委托,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负责湖南的建党工作。

经过数月的酝酿筹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成立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等8人为发起者。

三、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四、板书

第6课五四运动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一、新民学会的创立

二、五四运动在湖南的展开

三、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7

课题

第7课国民革命的风风雨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北伐的湖南的顺利进军。

2、湖南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3、收回长沙岳州海关。

4、马日事变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北伐的湖南的顺利进军。

2、湖南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3、马日事变。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五四运动和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北伐的湖南的顺利进军:

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第七军一部,组成北伐先遣队,进军湖南,先后取得衡山、衡阳、安仁,攸县等战役的顺利,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北伐。

北伐军陆续开往湖南战场,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战。

经过苦战,突破了敌军涟水防线,占领了娄底。

湘乡等地。

长沙被北伐军占领后,吴佩孚急派重兵建立汨罗江防线,企图以此阻挡北伐军。

8月中旬,北伐军唐生智部在工农群众支援下,分三路向敌汨罗防线发起攻击。

(二)湖南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随着北伐的顺利,湖南的工农运动迅速高涨起来。

1926年9月,湖南省成立了总工会。

10月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加强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12月,全省工人代表大会在长沙开幕,大会由郭亮等三人主席团主持,李维汉、毛泽东、谢觉哉在会上做了报告。

与此同时,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湖南农村掀起了更为迅猛的革命风暴。

1926年11月,全省共有54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

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长沙教育会坪召开。

大会选举易礼蓉、谢觉哉、柳直询等为省农协常委。

(三)收回长沙岳州海关:

北伐顺利进军,推动着湖南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1927年3月,湖南邮务工人赶走了美籍湖南邮务局局长,收回了邮政管理权。

(四)马日事变

1927年蒋介石发动上海四一二政变后,湖南人民掀起了反帝讨将的爱国斗争,4月26日,省会长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大众。

湖南的反动势力极度恐慌,北伐军中发动军官也蠢蠢欲动,伺机发动反革命叛乱,镇压革命运动。

三、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8

课题

第8课星星之火燃三湘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石门起义。

2、湖南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3、永和会师。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本节课内容。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与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与难点:

1、秋收起义。

2、湖南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北伐的湖南的顺利进军、湖南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以及马日事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湖南的革命起义和湖南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二、讲授新课

(一)秋收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动派。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到湖南,在湘赣边界发动了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正式树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湘南起义

1927年冬,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到达湘南地区。

1928年1月,朱德、陈毅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配合下,发动宜章年关暴动,智取宜章县城,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湘粤两省国民党军阀调集大量兵力“会剿”湘南,对湘南革命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为保存实力,朱德、陈毅摔南昌起义军和湘南农军一万余人向湘赣边界转移。

1928年4月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顺利会师。

(三)桑植起义

1928年4月2日,桑植起义爆发。

贺龙指挥工农革命军一举歼灭桑植的团防武装,夺取了县城。

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四)平江起义

1928年7月下旬,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发动了平江起义,经两个多小时战斗,占领平江城。

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成立了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五)石门起义

1928年,袁任远发动寺垭铺暴动,树立了南乡武装起义的大旗。

组建了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形成了以太浮山为中心,纵横两百余里的游击根据地。

(六)湖南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930年,7月30日,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李立三任主席,杨幼麟为副主席,彭德怀、李宗白等13人为委员。

苏维埃政府颁布了《暂行劳动法》《暂行土地法》《暂行婚姻法》,成立肃反总司令部,镇压叛徒和反革命分子。

(七)永和会师

1930年8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李家大屋胜利会师并举行了联席会议。

两支军队整编成红一方面军。

板书设计

第8课星星之火燃三湘

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石门起义

湖南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永和会师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9

课题

第9课红军长征在湖南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红六军团转战湘南。

2、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

3、通道转兵.

4、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

教学重点:

1、红六军团转战湘南。

2、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新运动和思想,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下在探索资产阶级道路中的湖南志士。

二、讲授新课

(一)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903年,新化人陈天华发表《猛回头》和《警世钟》呼吁返清救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红六军团转战湘南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央军委派出先遣部队近1万人,在任弼时、肖克等率领下,开始突围,挺进湘南。

8月12日,在桂东县寨前墟召开大会,成立红六军团,任弼时为中央代表,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抵达贵州木黄,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

红六军团的西征,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尤其是湘、桂、粤、黔四省敌军的部署,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中央红军的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撤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

蒋介石设立四道封锁线,企图在赣、湘、粤桂四省边界,将红军全部歼灭。

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进抵湖南边境。

11月8日,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随后,红军在湘南人民的支持和湘南游击队的配合下,11月25日,又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随后,中央红军日夜兼程,于11月底同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湘江之战,最终以沉重的代价度过湘江。

3、通道转兵

1934年12月,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在通道县芙蓉村召开重要会议,会上,毛泽东极力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回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这就是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4、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红军经过激战,相继渡澧水、沅水,挺进湘中。

然后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连续几天急行军,把追敌引向东南,然后迅速挥师西进,到达黔东。

三、课堂小结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

总课时

10

课题

第10课湘江沿岸的抗日烽火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建立   

2.了解长沙三次会战的经过和结果。

教学重点:

长沙三次会战的经过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想一想,为什么说红六军团的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新授。

1.学生自主阅读

2.谈谈你对文夕大火的看法。

3.三次长沙会战    1939年,冈村宁次指挥10万日军进犯长沙。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灭敌万余人,取得重大胜利。

1941年,薛岳组织30万军队应战,展开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

日军伤亡惨重,狼狈退至新墙河北岸。

4.师生共同探究    长衡会战 衡阳守军浴血奋战47个日夜,弹尽粮绝。

军长方先觉为避免无谓的牺牲,下令残部放下武器。

衡阳陷落。

 三:

小组合作探究

辩论会:

就方先觉下令残部放下武器被日军收编一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小结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

2015年月日星期一

总课时

11

课题

第11课日军在湖南的暴行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厂窖惨案

2、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3、野蛮的经济掠夺

4、通过感知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2、野蛮的经济掠夺。

 

学习指导

合作探究

教具

教学过程:

1、厂窖惨案

1943年5月,日军兵分多路有湖北向湖南发起新的进攻。

日军侵占南县、安乡后,日军在此逐户、逐船开展有计划的疯狂的大屠杀。

在四天里,日军共屠杀3万多中国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厂窖惨案。

2、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1933年,日军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满洲731部队”,专门研究和使用细菌武器。

1941年11月,日军不顾国际公法,在常德地区撒下大量的鼠疫杆菌,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随后数年里常德多次发生鼠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