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73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docx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完本课后,现将谈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基本理念】

  1.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因为赶路错过了客店,李时珍与弟子庞宪住在破败的古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收获,并且亲自冒险品尝草药,为了修订好《本草》不顾劳累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口标】

  1、知识目标:

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采用自创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对句子进行的品析赏读。

  难点:

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教法与学法】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怕吃苦”四个字,我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开教学。

我先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

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形式:

  一、找一找——找文中所有的苦。

  二、画一画——画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三、演一演——演出文中人物动作和神态。

  四、读一读——读你感彻肺腑的段落。

  五、问一问——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这样五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打破传统的半讲半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方法,激发和鼓励学生去找、去画、去演、去说、去读、去提,实现一种新型的、自主的、开放的语文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过程看似“散”其实阅读贯穿始终,整个过程都跳不出教师的这一系列设计中。

  一、找一找——找出文中所有的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全文贯穿一个“苦”字,这个“苦”字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本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较长,内容较分散的课文有了向心力,达到了长文短上的目的。

  首先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完成找一找的任务,学生开始认真读课文,用红笔记号找出文中的“苦”,在找一找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些句子:

l“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2“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过,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3“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此后我相机紧问:

你们如何来理解这些句子的?

学生便说:

“我们是通过找关键词来学习的”。

如灰尘、青苔、断垣残壁、蜘蛛网“断垣残壁”“啃”“垒”等词,我让学生用找到的这些词再次来形容李时珍一行人食宿与工作环境恶劣,学生能用“破败”一词来形容古寺,进而描绘出住宿环境的简陋,用“饥餐渴饮”“啃干粮”来描绘生活的困苦,用“晓行夜宿”来描绘路途的艰辛,用“垒桌子”来描绘工作环境的艰苦。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让学生“自由找”,“自己读”,“自觉读”,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自我感悟和理解,将所想所悟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画一画—一画出文不怕吃苦的句子。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乍一看是个苦字,深读精读字里行间跳跃出“不怕吃苦”四个字,但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四个字,还需从全文的内容入手,从关键句人手,从中心句入手,为此我让学生以勾画文不怕吃苦的句子开始,来理解文中蕴含的“不怕吃苦”的精神。

让学生开展了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画出不怕吃苦的句子,完成两个讨论题:

1李时珍给你留下的印象。

2我想对李时珍说。

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我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

有的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其余的当组员作勾画员。

在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后,我便请学生派小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在画一画的过程中学生画到了这个句子:

1“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是过夜,比往在家里苦多了。

”2“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各小组在与李时珍的对话中,理解了“长年累月”、“奔波”“万民得福”、“为什么吃苦也值得”,结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感受到李时珍是个的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人,学生还对李时珍说了很多充满敬佩的感人的话。

最后,我出示了填空练习,让学生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并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给予,在交流学习互相吸取。

体现了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演一演:

--演出文中人物动作和神态。

  《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均编写的十分巧妙,语言虽精练但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动作虽有序但能感觉人物的干练、神态里含蓄但触摸到人物的内心。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让学生演一演的内容并相机出示一组填空题,要求学生参照课文内容进行填空,填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再自创人物的对话。

当学生经过演前准备后再站到台前进行表演时,学生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情绪十分高昂,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感受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在模仿人物动作的基础上,将“端详”,“若有所悟”等描写神态的词尽情地表现出来,将自创的对话淋漓尽致地说出来、将文中人物的动作充分地演示出来。

这一场面的创设,学生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李时珍的敬业精神,从而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李时珍的高大形象,使指导学生下一阶段有感情的朗读便可水到渠成。

  四、读一读——读你感彻肺腑的段落。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故事内容朴素真实,故事情节无秩少宕,描写方法清淡白描,但文中许多感人的话语,感人的段落,读后使人激动不已,读后感觉意味深长、读后耐人发人深省,读后让人感人心肺。

这时我让学生自主读学生最感动的段落,并说出因为什么感动,如何表现你的感动?

学生采用自读,同桌读,小组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了朗读。

这一教学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感情朗读后,升华学生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对李时珍的崇敬之情,学生能将心中的感受读出来,将心中的敬爱说出来,将心中的崇敬喊出来,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和作者获得和谐共振,激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思维。

  五、问一问:

——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这个环节刚一展开,学生十分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提出了许多问题来问教师,学生提出车时珍冒险尝草值得吗?

还问我金银花、胭脂草、刀豆子的药性是什么?

我在设计教法时原意是让学生讨论后进行回答,从没想到这些问题学生会要求我来回答,我只好按照学生的要求逐一回答,但学生仍不满意,不断地按照课文中的叙述来修正和修改我的回答。

在“李时珍冒险尝草值得吗”这个问题上,因我的回答不确定,学生可不满意了,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因为李时珍是为万民造福。

有的认为不值得,因为生命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李时珍这样做不值得。

针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我没有给出评判,在这个问题上我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

学生还把课前收集的有关中草药的药性资料展现出来,满课堂进行游说,推销自己的中药。

课堂在学生自主自创、师生互动、开放多元的气氛中接近尾声。

  课后反思:

本堂课能按照教师设计的五个环节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创设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

但在教学中,过低的估计了学生的信息收集量,表现在当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能运筹帷幄,从容解答,以至于让学生对教师的解答得不到满足。

其实,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学生的信息收集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所以,我们要做到备教材必须先备学生。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昭示的那样,以“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融字词句训练于其中,强调朗读感悟以读为本,更好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但是由于本人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有限,在说课中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

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一、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本课的教学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

体会李时珍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能力目标: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我认为教学中应突出4个重点:

第一点,李时珍因察访药材吃不好、喝不好、住不好,从餐饮住三方面让学生感悟李时珍经历的艰辛。

第二点,引领学生通过课文的朗读理解感悟李时珍为写《本草》,为与民造福而甘愿吃苦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第三点,文中提到了许多中药名称,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中药。

第四点,复述课文。

(四)教学难点:

理解“饥餐渴饮、断垣残壁、生嚼涎滑”等词语。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因为本课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教学中我将通过点拨、讲解等方法,教给学生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针对课文第七小节(李时珍住古寺不觉得苦)和第十二小节(李时珍亲自品尝草药)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体会他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通过学生课后了解一些中药名称和药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我将由生字“宿”导入,先板书“宿”,问学生:

认识这个字吗?

你能组哪些词?

哪个词是“夜宿”这个词中“宿”的意思?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两个考虑,首先“宿”本身是生字,这样导入可加深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其次,是要告诉学生组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个方法。

接着我会继续说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们夜宿在哪?

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处?

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栈,有位古人出门在外不夜宿客栈,却夜宿古寺,这位古人就是—李时珍,引出课题并板书。

然后让学生介绍李时珍。

接下来在范读、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读准课文中难读、难理解的词语,学习生字词。

因为这篇课文较长,读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词语不容易读好,不容易理解,如饥餐渴饮、断垣残壁、生嚼涎滑等,我准备先列出这些生字词,让学生读正确,再将这些词语重新排序,使每行的词语之间保持意思上的联系,第一行:

师徒俩、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第二行:

破庙、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第三行:

药材、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

让学生寻找排列规律的同时又一次让学生读了词语,同时这三行词语也是课文的三条学习线索。

这样的设计起到了多种作用。

下面的教学就以这些词语为线索,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学生共同学习寻找理解词语的方法,解决本课的学习难点。

学生先找出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然后边读句子边理解词语。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课文内容,“断垣残壁”借助字典理解“垣”,通过理解关键字帮助理解词,“生嚼涎滑、生嚼无涎”则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通过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同时在理解词语的同时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学习了方法,而且将课文的朗读也贯穿其中,将初读与精读相结合,以达到正确、流利读通课文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

首先来复习几个词语。

出示: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若有所悟修好《本草》

万民得福

2、指名读。

3、师:

你能选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

(自由练说)

4、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

概括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语文能力,这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和训练。

概括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训练的方法是否得当、有效。

作为中年级的学生,教师提供文中的词语,为其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素材,使学生能更加规范的表达,这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

二、学习一至七自然段

1、师:

是啊,李时珍为了寻访药材已经在外地走了好几个月了。

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一至七自然段,画出写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句子。

2、生:

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出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我觉得这儿太脏了,到处是灰尘,连个可以坐的地方都没有。

我们家窗明几净,非常整洁。

生:

而且这里断垣残壁,多危险呀!

生:

这里说不定还有许多有毒的蜘蛛呢!

师:

是啊,赶了一天的路就住在这样的环境中。

齐读这段话。

3、生:

第四自然段也写到了。

出示:

他们拣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一边喝着山泉水,一边啃干粮。

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

师:

你啃过干粮吗?

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

又干又硬,嘴都要嚼酸了。

师: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

4、师:

李时珍住破寺、喝泉水、啃干粮,你觉得他这样的生活怎样?

生:

辛苦。

生:

艰苦。

生:

清苦。

(板书:

苦)

(设计意图:

第一至第七自然段写了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吃了很多的辛苦。

于是我让学生充分自读,抓住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仔细品味,读中有所感悟,进而充分表达,交流感受。

一是在强化语文教学始终不可丢弃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二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后自由表达,实现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

师:

可是李时珍觉得苦吗?

你怎么知道的?

生:

他不觉得苦。

我是从李时珍笑着对庞宪说:

“庞宪,觉得苦吗?

”看出来的。

师: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

读读书想想看。

生:

因为他认为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板书:

值得)

师:

同学们,李时珍说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你认为这是吃点苦吗?

生:

不是。

因为他长年累月在外奔波,一定吃了不少的苦头。

师:

是啊,书上说他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仅仅这几个月吗?

生:

不是,是三十多年。

师:

对,他从一个生机勃勃的少年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其间历经的千难万险,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生: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顾不得自身的安危,艰难地向顶爬去,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是他忘记了疼痛,一心只想采到药草。

生: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顶着烈日寻访药材,他累得大汗淋漓,嗓子都冒了烟,很想停下来歇歇,可是一想到早日修好《本草》就可以早点让百姓得福,于是他又加快了步伐。

生: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每走一步都那么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师:

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苦。

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同桌分角色练习读对话再指名读)

(板书:

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设计意图:

这里我抓住“吃点苦”反复玩味,讨论究竟是不是“吃点苦”,再为学生提供几个情境展开想象。

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思维的引领。

三、学习第八至十三自然段

1、赶了一天的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本该好好休息才是,他们休息了吗?

自由朗读八至十三自然段。

生:

他们在趁着月色记录今天的寻访所得。

2、书中的哪一幕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

他亲自品尝药草给我的印象最深。

出示:

他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又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师:

是啊,鸡肠草与鹅肠草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李时珍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

生:

他仔细端详了一阵,觉得还不能辨别,于是又放在嘴里嚼嚼。

师:

同学们,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生:

知道。

师:

那么他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生:

他是为了让他修订的《本草》更加准确,他亲自尝尝,就避免让后人因为开错药方而出现危险了。

3、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

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

学到这里,那么对李时珍或许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吗?

生:

李时珍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试药,心中只想着百姓,我真敬佩你啊!

生:

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医生每一种药草你都要仔细辨别它的药性,你修订的《本草》让万民得福,你给人类做出了贡献。

(点评:

回到文本让学生与文中人物沟通,这是心灵的对话,拨响了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共鸣。

5、师:

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夜已经很深了,李时珍还在干什么

生:

他们还在把今天的寻访记录一一写下来。

出示:

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

生:

他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休息。

生:

他忘记了父母,忘记了孩子,忘记了兄弟姐妹。

生齐说:

心中只有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板书:

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点评:

看似课外的延伸,实则情感的延伸。

 

板书: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修好《本草》,万民得福

苦————-——————值得

四、结语思考:

本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使一个环节的设计达到多种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还想在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索、积累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我想这样坚持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语文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

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

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感知苦

   1、读题导入。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交流:

主要内容)

   3、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

   4、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

     出示:

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

   5、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

   6、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13小节,找一找。

    (生读文)

     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交流一:

课文第2——4小节(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1、(卡片出示:

破败)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3、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

指读第4小节,点评:

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

为什么?

(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

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

(交流: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

(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

(察访药材)

   7、师小结:

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

“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出示,齐读)

   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

(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

   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

 

  交流二:

课文5——7小节

   1、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2、学生继续交流。

(吃得苦,行得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

一个月?

或是一年?

     师补充:

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出示: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

   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

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

(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

(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

 

  交流三:

课文8——13小节

   1、你们知道吗?

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

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

   2、学生交流:

(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3、回答中穿插小故事:

《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

   4、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

写下来。

   5、交流

   6、小结:

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二、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我们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

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

   2、学生发言。

   3、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