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8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docx

004基床表层指导书

 

  

基床表层作业指导书

  

福厦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基床表层(不含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福厦铁路客运专线工程DK151+000~DK173+600段路基基床表层工程。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技术主管组织现场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相关内容。

审核施工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有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

试验人员完成基床表层填料的试验工作,包括填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相关技术参数。

技术主管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就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试验检测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确定现场技术的分工合作,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实施试验段的施工及组织,并总结了有关基床表层施工的相关技术参数和经验,确定合理的机械设备配置、集料摊铺厚度、有初步的经验或技术总结。

有关于路基填料的晾晒或含水量控制参数或经验要求。

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能够保证。

3、技术要求

3.1级配碎石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

3.2施工前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室内试验。

3.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在选取长度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流程

基床表层厚度为0.6m厚的级配碎石组成,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3层填筑。

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厂拌施工方法,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级配碎石表层按“四区段”、“六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四区段”即验收基床底层区段、搅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和检测修整区段;“六流程”即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

4.2工艺流程

基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见“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①、设备准备

铺筑现场配备自卸汽车、摊铺机、平地机、推土机、振动压路机、洒水车、平板振动夯等机械设备。

②、材料准备

级配碎石采用多级级配,厂拌施工,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

③、工艺试验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在正式施工前,必须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

试验段长度不小于100m。

5.2施工工艺

5.2.1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5.2.2符合要求后,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25米设一桩并在两路肩边缘0.3~0.5m设标示桩。

5.2.3在水平测量时,在两侧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每层虚铺厚度。

5.2.4拌和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设备,分两步进行混合料试拌。

不加水进行混合料试拌,对拌合的混合料进行筛分检测,调整拌和设备,使其混合料颗粒符合规定要求,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重新调试拌和设备。

混合料级配符合规定后,加水进行试拌,测定含水量,拌和后的混合料含水量,视天气情况而定,如果气温较高应比最佳含水量高1%-2%,以补充混合料在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散失。

5.2.5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自卸汽车尽量用同一种型号。

混合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由于级配碎石材料的特殊性,容易在装料、运输和卸料过程中产生粗细料离析,因此,在装料时,拌和机出料口距车箱保持尽可能小的高度。

5.2.6摊铺整形

底层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顶层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采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

顶层采用2台摊铺机一前一后联合梯队作业,摊铺时,经常检查控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防止标示桩移位;保持整平板前的混合料高度不变,螺旋分料器80%的时间在工作状态,防止粒料离析。

减少停机、开机次数,避免运料车碰撞摊铺机,设专人指挥卸料,在摊铺机料仓还余半仓料时,运输车及时缓缓接上仓,慢速将料卸入料仓,卸完后立即开走。

在摊铺过程中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5.2.7碾压

整形后,当表面尚处于湿润状态时立即进行碾压。

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

用平地机摊铺时,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或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

碾压时严格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速度、遍数进行碾压。

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收光。

直线地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沿线路纵向行与行间重叠压实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5.2.8接缝处理

(a)混合料全断面摊铺不留纵向接缝。

(b)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从整形到碾压都进行搭接施工,搭接长度控制在一个桩位长度。

(c)每天施工最后一段时,在整形结束后,人工将末端修齐,放置与施工层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第二天施工时,去除方木并用人工将下承层清扫干净。

(d)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摊铺当天未压实的混合料,可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可人工补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5.2.9检测试验

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采用孔隙率n、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三项指标控制。

用K30承载板检测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用灌砂法检测孔隙率。

碾压完的路基,按规定的频次测定各项指标,当采用无碴轨道时,需增加变形模量Ev2的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第二层施工。

5.2.10修整养护

当基床表层施工完后,进行表面整修,测定路基的中线、边线、标高,人工修整路拱,挂线整平。

路桥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加5%水泥部分,要洒水养护,养护期间禁止任何车辆、机械行驶,防止扰动级配碎石。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2人

工班长

2人

指挥卸土人员

2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12~16人

机械工、普工

20~3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①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②拌合后的级配碎石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大部分,即拌合厂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拌合厂1座

填筑区施工单元

推土机2台

推土机4台

碎土设施1台

平地机2台

装载机2台

压路机3台

洒水车1台

洒水车3台

挖掘机2台

挖掘机3台

自卸汽车30~40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级配碎石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四个方面:

①原材料(级配碎石);

②含水量控制;

③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拌合不均现象);

④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9.1.2级配碎石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1.3路堤填筑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9.1.4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2质量检验

9.2.1基床表层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9.2.2对需填筑的级配碎石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基床表层质量控制

①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按“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标准”的要求控制。

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

轨道类型

填料

厚度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空隙率

n

变形模量

Ev2(MPa)

有砟轨道

级配

碎石

0.6-0.65

≥190

≥55

<18%

无砟轨道

级配

碎石

0.40

≥190

≥50

<18%

≥120

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各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5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4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1.5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②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按“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的要求控制。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5点

水准仪测

2

路肩高程

±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5点

水准仪测

3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20mm

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5处

尺量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5处

尺量

5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6

平整度

不大于1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10点

2.5m长直尺量测

③基床表层填筑厚度的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许可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级配碎石厚度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量

砂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水准仪测量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0.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0.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0.2环保要求

10.2.1为保护自然环境,在化学改良土改良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扬尘,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0.2.2应对碎石在运输、储存、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选择在避风近水的地方,并在其周围进行封闭。

10.2.3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