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089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docx

个人求职分析报告

2014级历史学基地班14029021欧修勇

大学三年级就这样马上过去了,大学生涯也已经走向了它的尾声,就业是所有毕业生的难题,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不管专业是冷门还是热门,不管自己是喜欢还是迫于无奈,这些都是早已逝去的青春,在求职时,我们首先要做好一个工作,那就是自我认知、评价和分析,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类型,自身的内部因素,只有在认识好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求职路上有的放矢。

毕竟求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关系到未来进一步职业规划还有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对自己进行能力分析有助于我们挖掘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对自己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与求职能力,最终实现就业。

一、我的优势1.生活态度比较积极,不易受外环境干扰,能吃苦耐劳;

2.有责任心,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有较强的团队意识;

3.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好;

4.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造力;

5.文笔较好。

二、我的劣势1.专业比较注重阅读与积累,缺乏大量的实践经验;

2.英语口语水平比较低;

3.没有艺术特长;

4.易冲动。

三、就业形势分析2017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已经发布,2017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经过了2016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

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17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

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

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资与预期不符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

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

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

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

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

”中的“低不就”。

四、自我分析就业从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我们而言,就业是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

就业,是一个人参加到一个行业的初始过程,是一切事情开始的基础,就业的目的很简单,养活自己,然后在谋求下一步发展。

有人觉得大学生对于

第一份工作的认识还有一定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就应该再念一个研究生,然后再去找那些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以减小竞争。

或者是以研究生的身份,去做比较好的本科生才能获得的工作机会,这样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然而现实却是拿到一个硕士文凭以后竞争力也反而不如从前,收回成本好像遥遥无期。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我们多付出了两年的学习和更大的投资,竞争力反而降低了呢?

结合自己的想法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身的期望值提高了。

技能提升了,对就业的期望值提高一些也很正常,怎么会降低我们的竞争力呢?

这是因为我们自身技能的实际提高程度低于社会期望我们理应所达到的高度,而且相比较于那些实际工作了两年的大学生所获得的技能提升,同样是比不上的!

企业倾向于认为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获得的技能提升更有价值,也更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回报。

尤其是很多专业根本就不需要研究生教育,那么多读两年书增加的附加值甚至是负的,因为研究生自己的期望值提高了,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实际能力却并不支持这种提升,其带来的结果就必然是心态的失衡,导致很多研究生在就业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所以竞争力反而是下降了。

另一个原因是当我们的定位比较高以后,客观上就失去了就低的机会。

除此以外,对于薪酬的要求,研究生自然也会比本科生高一些的,研究生自己会这样想,企业也会这样想,其结果是对于一些薪酬不那么高的职位,企业就更不愿意用研究生了。

因此,当我们研究生毕业以后,自然地也就失去了一些参与竞争原本属于本科生的职位的机会,而毫无疑问,这个社会上除了少数对技术基础要求比较高的职位会强调必须研究生学历以外,更多的基础性的职位主要是向本科生和专科生开放的,那么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不升反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结果了。

鉴于此,我对自己的职业做了较为完善的预期。

就业要考虑的

第一要务就是能够首先做到自食其力,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更不用说以后要怎么成功了。

而在解决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有选择的余地,就要努力确定一个好的方向,使我的每一份工作都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加分,做一个有长期准备的人。

所以就业选择中,我会更加偏向比较基础型的岗位。

鉴于就业形势与自我预期,加上我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初步拟定求职意向为以下几个相关职业:

1.中学历史教师2.基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3.中小企业办公类岗位4.餐饮类企业基层管理岗位五、总结在职业定位上,很多人的心中,都定位于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就我身边所处的求职环境而言,类似公务员、国企职员等职位对我们有着很大吸引力。

但由于这些职位数量一般较少,对专业的限制又极其严格,所以其中的竞争用“竞过独木桥”来形容毫不为过。

另外,由于这些单位的招聘期限一般较长,所以经常会有很多同学牺牲了很大的机会成本拖到了最后,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留给自己一个被动不堪的局面,我想只有自己有了一定的实力以及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的去尝试。

最后,我想求职虽然艰难,但是这是所有人必经的道路,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机会、魄力及实力,我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好好酝酿,最后的一年里我仍需要好好学习,希望这次的求职能为我的未来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