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1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寓言两则(第一课时)(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5、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6、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

亡羊补牢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

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

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2、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写字指导:

1出示要求书写的汉字。

2.组织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提示“窟、窿、叼”的记字方法。

3.示范书写:

窟、窿

教学反思:

9、寓言两则(第二课时)(总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南辕北辙》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盘”的读音及“缠”、“硬”等字的字形。

3、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5、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6、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难点:

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故事,解决字词问题。

1、认识“辕、辙”。

A、请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B、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辕、辙”的生字卡片。

请学生观察字形,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3、学写“盘缠、硬”。

A、教师讲解并示范这三个字。

B、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并加强写字姿势的指导。

二、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指名回答。

1、课件出示重点句: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2、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课件出示)

3、请两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

4、学生分组辩论。

5、课件出示: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带的盘缠越多,就越到不了楚国。

6、面对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播放历史故事《南辕北辙》,升华认识与感受。

三、作业布置:

1、完成《语文南方新课堂》第9课。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反思:

10、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总第25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魏”、“弦”等5个生字,会写“弓”、“魏”等6个生字及部分词语。

2.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叙述顺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更羸善于观察、思考、分析、推理,从而对更羸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叙述顺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更羸善于观察、思考、分析、推理,从而对更羸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成语,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有关成语的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同学最先猜出来?

出示课件:

同学们猜得非常正确,你们还知道什么成语?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新成语,你们想不想知道?

板书课题:

《惊弓之鸟》。

二、读课题质疑,确定探究目标

1.学生齐读课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题主动质疑,问:

“看到课题之后,你想了解什么?

2.要想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读通课文。

三、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但还有的同学对个别生字读得不准确,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做到:

a:

眼到、口到、心到;b:

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投影出示)字词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认读。

三、了解大意

1.本文中有几个人物?

他们是谁?

用“谁、干什么”的局势说说本文讲了什么事。

2.课文先讲了什么?

再讲什么?

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适当点拨,理清叙述顺序:

先过后因

3.你能用“因为……所有……”和“之所以……是因为……”两种句式说一说吗?

4.引导质疑

5.理解词语,交流方法。

四、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3.写字时,哪些字容易出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10、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总第26课时)

教学目标:

1、尽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2、在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读懂文章,掌握因果关系句式,培养学生们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领会更羸“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我们知道“惊弓之鸟”是指“被弓弦声吓坏了的鸟”。

那么大雁是被谁的弓弦声吓坏了呢?

谁能用一句话介绍更羸?

2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自读、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决定进入三、四环节的学习,预设如下:

1、更羸怎么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掉下来?

为什么这么有把握?

2、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9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2、全班交流。

3、变式练习。

(课件出示)

4、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6过渡语设计:

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四、合作学习1—8自然段

1、出示要求:

2、方法指导:

读、思、画、议、写。

3、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课件播放。

师解说,创设情境。

4、明白“嘣”置大雁于死地。

5、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课件内容对应的段落。

学习字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这样会加强学习生字词的效果。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语文南方新课堂》第10课。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惊弓之鸟

飞得慢受过伤伤口还未愈合

叫得惨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往上飞伤口裂开掉下来

教学反思:

11、画杨桃(第一课时)(总第27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叮嘱、和颜悦色、熟悉、审视、教诲”等词语。

指导规范书写。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1、自学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叮嘱、和颜悦色、熟悉、审视、教诲”等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真实体验。

1、同学们,在美术课上,我们画过很多东西。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也要请同学们来画画。

  2、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

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简单介绍杨桃。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3、齐读课题。

   

4、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⑴ 谁画杨桃?

⑵ 怎样画杨桃?

⑶ 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⑷ 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生字词大家认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理解的情况。

让学生亲眼看到杨桃,亲身体验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不同的观点。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大家刚才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读起课文来肯定比刚才读的好,咱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

讨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教“我”画画时叮嘱“我”要按事物本来的样子画。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五角星,被同学取笑,老师教育大家的事。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3、他们的话语那么简洁,他们的教诲那么朴素,怎么会使我一生受用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11、画杨桃(第二课时)(总第28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教学重点:

在读中理解“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熟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从“一生受用”这个词中,我们能不能估计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是什么年龄?

  3、能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

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

不忘呢?

是怎样的一件事呢?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导:

是的,课文讲的就是一次美术课上画杨桃引发的事情。

课文第2—18小节就写了画杨桃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

  

(一)请同学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要求:

1、用笔勾画课文当中你认为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2、提提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

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小组讨论。

 2、结合理解“我是怎样画杨桃”课件展示:

从不同角度去看杨桃的不同样子。

 

(三)深究悟理

1、导:

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了作者画杨桃的事情,的确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认真画的,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出文中“父亲”的话。

  2、出示“父亲”的话。

  3、结合理解老师的神情。

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肯定知道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的严肃的原因了。

  (四)总结提升。

   1、同学们说得很好,确实,在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作者最终成长为一个作家。

2、读了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么体会?

   3、看来小时侯父亲和老师的教诲对作者岑桑的一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真的使他一生受用。

让我们再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中老师、父亲的那段话。

 三、作业布置:

1、完成《语文南方新课堂》11课;2、抄写老师说的那段话。

板书设计11、画杨桃

         我看  不像……而像…… 角度不同

         同学 大笑   相信自己的眼睛,

        父亲叮嘱 不要想当然  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老师   严肃  和颜悦色

教学反思:

12*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时)(总第29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

2、引导学生思考:

主考官为什麽一见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动画故事导入,培养强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徒弟的画的不同表现意图,并圈出重点词语进行说明。

2、交流阅读感受,重点感知三位徒弟的画面。

3、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4、从大徒弟与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大家一定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

那么大徒弟与二徒弟明白了没有?

从哪个词看出来?

他们悟到了什么?

5、教师小结:

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出的数目毕竟是有限的,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因此,他的画最好。

四、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见到过哪些“别人没想到的”事情?

2、学生广泛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提示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如: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聪明的华佗,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等,让学生谈出自己的

想法,说出他们的创新之处。

3、总结:

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平时要多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五、作业布置:

1、完成《南方新课堂》12课;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总第30课时)

教学目标:

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

  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

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

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

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

我心细着呢?

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

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

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

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板书设计:

 介绍自己          

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习作(总第31课时)

教学目标:

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重难点:

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1、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

请你们把自己的特点写下来,为自己“画”张相。

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3、想想:

自己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

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

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

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2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3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4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5、自己写。

6、抽生读习作,大家评议。

7、自己读,自己修改。

8、请好朋友帮你提意见。

9、师选一篇集体评改。

10、自己再次修改。

11、誊写。

4、继续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这就是我

抓住特点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成语故事(总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1、修改习作。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买椟还珠”。

教学重点:

阅读成语故事,理解“买椟还珠”。

教学难点:

修改习作,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二、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

“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

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板书设计:

  修改习作,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买椟还珠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与日积月累(总第3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

教学重点:

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

教学难点:

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1)师:

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

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

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

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4、游戏:

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板书设计: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