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10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x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为做好人感染猪流感A(H1N1)病毒疫情(以下简称“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提高人感染猪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鉴于我国尚未发现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故本指南适用于现阶段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人猪流感防治应急处置工作,今后视疫情形势变化将逐步完善。

  一、背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9个亚型(N1-N9)。

猪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已从猪身上分离到四种主要的亚型:

H1N1、H1N2、H3N2和H3N1。

猪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可以传播,但多数暴发于秋季末期和冬季,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

  美国曾于1976年在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的士兵中出现猪流感爆发,引起200多例病例,其中至少4名士兵进展成肺炎,1人死亡。

1988年,美国出现了猪流感人际间传播的迹象,接触过一例猪流感病例的医护人员中出现了轻微的流感样疾病,并在血清中检测出猪流感抗体。

2005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美国共报道了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但均未出现死亡。

  自2009年4月23日起,截至4月27日,全球共4个国家报道了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病例,此次感染的亚型是新变异的H1N1亚型毒株。

其中美国共计40例,均为轻症病例;墨西哥确诊26例,其中7例死亡;加拿大和西班牙分别报告了6例和1例,均无死亡病例。

  猪流感病毒可直接从猪传播至人,亦可出现人际间传播。

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猪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被猪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

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

  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现有资料表明,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若病例发病7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示仍具有传染性。

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长于7天。

  人感染猪流感的潜伏期尚不明确,参照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

临床症状与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躯体疼痛、头痛、畏寒和疲劳等。

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甚至引起严重疾病(肺炎和呼吸衰竭)和死亡。

近期分离到的猪流感病毒A(H1N1)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均建议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治疗和预防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但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

  二、病例诊断和报告

  

(一)病例诊断

  见卫生部下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

  

(二)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时,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下的“人感染猪流感”。

  为加强相关疫情处理信息的报告,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和病例个案信息报告,报告事件类别选择“其它类传染病”下的“人感染猪流感”。

  三、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一)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见附件1。

其它相关调查可通过专项研究进行。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同时,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二)标本采集和检测

  1、标本采集

  按照本指南的应急监测方案(附件2)要求,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

具体标本采集类型、方法参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的“流感监测实验技术操作规范”。

  2、标本检测

  标本检测方法和流程参见附件3《人猪流感(H1N1)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

  3、生物安全要求

  猪流感病毒培养应在具有资质的BSL-3实验室中进行,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现场处置

  

(一)病例管理

  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

隔离治疗期间,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要求详见附件4。

  

(二)密切接触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

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密切接触者管理详见附件5。

  (三)应急监测

  若发生省级农业部门确认的动物猪流感H1N1疫情,或接壤的国家或地区发生猪流感H1N1动物或人间疫情,或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时,应启动相关地区的猪流感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具体的启动条件、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时限和监测方法详见附件2。

  (四)消毒

  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后,应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仅出现动物猪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合当地农业部门开展现场消毒(附件4)。

  (五)院内感染控制

  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医院应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格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有条件的医院应启用负压病房,将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

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附件4)。

  (六)风险沟通

  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针对大众和媒体进行风险沟通,避免造成社会恐慌,风险沟通具体的方法和内容详见附件6。

  (七)其它控制措施

  达菲(奥司他韦)和扎那米伟可用于暴露前和暴露后的预防性服药,应在医生和专家指导下进行。

  当地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流行时,应减少或取消公众集会,必要时可依法采取学校停课、工厂停业等措施。

  来自疫区的飞行器等其它交通工具的乘客或乘务人员一旦发现有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者,应立即在有防护的情况下,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同时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其他人员转移至邻近的指定场所,进行健康体检,测量体温并询问有无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对其中的异常者转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对无异常者,做好详细登记后,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由检验检疫部门把登记信息转给旅客居住地疾控机构,由当地疾控机构进行为期7天的健康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

一旦上述异常者明确排除猪流感病毒感染,应尽快通知相关地区疾控机构,解除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随访。

  五、专项调查

  根据猪流感疫情在我国发生和流行情况,可组织开展感染危险因素、人群感染状况、病例临床特征、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传播动力学、病原生态学、人群疾病负担和疾病传播模式的模型等研究,方案另行制定。

  六、附表和附件:

  1、人感染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2、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方案

  3、人猪流感(H1N1)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

  4、人感染猪流感现场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指南

  5、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

  6、风险沟通指南

附件1.

人感染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

附表1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

问卷编码□□□□□□□□□□□□□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情况

1.病例的首次发现单位(具体到科室):

______________

1.1联系方式:

(1)电话:

__________

(2)传真:

___________(3)E-mail:

___________

1.2发现时间:

□□□□年□□月□□日□□时

2.首次报告单位:

2.1接到报告单位:

2.2报告方式:

□电话□传真□E-mail□其它

2.3报告时间:

□□□□年□□月□□日□□时

2.4报告疾病名称:

二、病例一般情况

1.病例姓名:

家长姓名(若≤14周岁,请填写):

2.性别:

□男□女

3.国籍:

4.民族:

□汉族□其它,________

5.出生日期:

□□□□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则实足年龄:

□□岁或□□月)

6.现住址:

省市县(区)乡(街道)村(栋)组(单元)号

7.学习或工作单位:

8.联系电话:

(1)手机:

(2)家庭电话:

(3)其它联系人电话:

9.职业:

□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教师□保育保姆

□餐饮业□商业服务□工人□民工□农民

□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

□待业□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其他

三、病例的发病与就诊经过

1.发病日期:

□□□□年□□月□□日

2.首诊医疗机构名称(具体到科室):

______________

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前,是否自行服药:

□是□否□不知道

3.1若自行服药,则服药名称:

___________

四、病例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可多选):

□发热:

体温(最高)______℃持续时间:

______天□寒战

□咳嗽□咳痰□咽痛□头痛□鼻塞□流涕□肌肉酸痛□关节酸痛□乏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腹泻□结膜炎

□其它临床表现:

________

3.是否服用“达菲”□是□否□不知道

4.1如果回答“是”,请填写详细服药情况,包括服药起止日期、服用剂量、是否有副作用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病例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

 

1.饭前洗手:

□每次均洗手□偶尔洗手□从不洗手□其它

2.是否抽烟:

□是□否

3.1若抽烟,每天几支:

□1-4支□5-9支□10-20支□20支以上

4.是否有慢性疾病,若有(医生已经诊断,可多选)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冠心病

□糖尿病□肾病□免疫缺陷□其它慢性疾病:

_____________

5.是否怀孕:

□是,孕期_____月□否

6.一年内是否接种流感疫苗:

□是□否

六、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

1.发病前7天内是否接触有“感冒”症状的病人:

□是□否□不知道

1.1接触方式主要是(可多选):

□近距离(间隔<2米)相处,但没有说话;□近距离(间隔<2米)面对面说话;□直接接触(有身体皮肤的接触);□接触患者分泌物;□接触患者碰触过的物体,如门把手,毛巾,桌子等;□吃过患者烹饪的食物

1.2接触患者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其它预防措施:

□带手套□穿防护服□带口罩□服用抗病毒药物□无任何防护措施

1.3接触者是否被确诊为猪流感病例:

□是□否□不知道

2.发病前7天内,是否到过猪流感病毒学实验室:

□是□否

2.1若曾到过实验室,是否进行防护:

□是□否

3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以下场所:

(可多选)□幼托机构□学校□医疗机构□电影院□商场或超市□其它公共场所:

__________

4.发病前7天是否外出旅行:

□是□否□不知道

4.1如果是,请说明__________

4.2当地是否有人感染猪流感A(H1N1)疫情:

□是□否□不知道

5.发病前七天曾经搭乘过的交通工具:

□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

□渡轮/轮船□飞机□火车□其它______

注:

(1)如果有猪相关接触史,请填附表2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曾有猪接触史)

(2)如果有密切接触者,请填附表3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揽表

七、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

1.病例最终诊断: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排除(病名:

2.诊断单位:

3.转归:

□痊愈□死亡□其他

八、调查小结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月□□日-□□月□□日

调查者签名:

附表2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曾有猪接触史)

一、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

您已回答曾经在发病前接触过猪,请问:

1.与猪的接触方式:

□饲养□打扫、清洗猪舍□接触动物分泌物□购买加工生鲜猪肉

□职业运输□收集或运输猪类粪便□买卖活猪□宰杀猪类□处理/掩埋猪类

2累计接触时间:

______分钟

3.接触猪后是否洗手:

□每次均洗□偶尔洗一次□从不洗手

4.是否在病前7天内到过:

□饲养场□农贸市场□动物园□其它

5.病前7天内是否接触病死猪:

□是□否□不知道

5.1若接触,则接触方式:

□宰杀、加工病死动物□接触病死猪排泄物

□接触病死猪分泌物□直接接触病死猪□食用病死猪肉□其它

5.2接触时间:

_______分钟

5.3若食用病死猪肉,则所食用时是否熟透:

□是□否□不知道

6.处理病死猪类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其它预防措施:

□带手套□穿防护鞋□带口罩□服用抗病毒药物□无任何防护措施

7.处理病死猪后是否洗手:

□每次均洗□偶尔洗一次□从不洗手□其它

二、病例居住环境及暴露情况

1.病例居住地点(村庄/居民区)猪病死情况:

有□无□

2.农业部门是否已经证实死亡家猪死于H1N1型猪流感:

□是□否□证实中□不知道

3.当地环境是否已经进行彻底消毒:

□是□否不知道

3.1若已经彻底消毒,则时间为:

□□□□年□□月□□日

4病例居住地点(村庄/居民楼)附近是否有:

□活猪交易市场□农贸市场□饲养场

□均无□屠宰场□其它:

_________

三、调查小结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月□□日-□□月□□日

调查者签名:

填表说明:

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填写说明

一、一般说明

1.       填写调查表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或红色笔。

2.       书写应工整,字迹清晰,不得连笔,不得潦草模糊。

3.       问卷由调查员填写,汉字要按规范的简化字书写,数字一律按阿拉伯数字正体书写(0123456789)。

4.       每个问题的题目后都附有“□”或“___”,“□”除了题目明确说明填写日期,如□□□□年□□月□□日,请在答案后面的“□”里打勾“”。

数字及代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不应填出格外。

5.       如果选填了“其他”的选项,除了在相应的内容后面的“□”里打钩,还要填写具体的内容。

6.       填写每个问题时应尽量避免填错。

一旦错填,应用双横线把错误答案划去,在上方或右方另外填写。

7.       问卷中不得有空项。

如无特殊说明,选择题为单选题。

遇到实际情况在所给选项中没有对应答案时,可在对应题目的侧边,标注题号,然后将实际情况用文字表述出来。

陈述题,如果确实不清楚,请标明“不详”。

8.       填写调查表时,调查人员应逐项询问,并按被调查人员的回答逐项认真填写。

9.       填写完成后,认真检查整个问卷,无错填、漏填后,调查员应在表的下方签名。

二、具体内容说明

1.       问卷编码由13位数字组成。

(1)        自左向右第1-8位为地区编码,统一按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发布的“乡镇行政区划代码”进行编定。

(2)        第9、10位为疫区内调查地点编码。

同一地区内只有一个调查地点时,统一编1;同一地区内有多个调查地点时,每个地点点一个编码,从1开始顺序编码。

(3)        第11-13位为被调查者个人编码,从1开始顺序编码。

2.       第一部分“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情况”由调查员填写。

3.       第六部分“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第一题指的“感冒症状”包括:

发热,咳嗽和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附件2.

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方案

一、   监测目的

早发现、早报告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传播和蔓延。

二、   监测启动条件

相关地区若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工作。

1.      由省级农业部门确认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

2.      接壤国家或地区发生动物猪流感或人感染猪流感疫情。

3.      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

三、   监测范围的确定

(一)   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

1.      在当地农业部门划定的动物疫区范围所涉及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2.      若某县(市、区)的动物疫情发生在边界乡镇,则在与其边境相接壤的其他县(市、区)也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接壤国家在边境地区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或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在与其边境接壤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二)   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

1.      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的县(市、区)启动应急监测。

2.      若发现的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为输入病例,则病例的原发县(市、区)应同时启动应急监测。

四、   监测对象

监测范围内的流感样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

五、   监测时限

1.      发生动物疫情的地区,应急监测开始于农业部门发现疫情之日;止于农业部门解除封锁后7天。

2.      没有动物疫情,但出现人间确诊病例时,应急监测始于卫生部门确诊疫情之日,止于该病例的最后一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的结束之日。

3.      同时出现动物疫情和人间病例,以较后的结束日期为终止监测日期。

六、   监测方法

应急监测期间,监测县(市、区)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监测对象进行登记(表1)和并上报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病例进行追踪和排查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采集所有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猪流感病毒的相关检测。

原则上,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省级疾控机构不具备检测条件的,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邻近具备相应条件和资格认证的省级疾控机构进行检测。

表1.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报告表

填报单位:

填表日期:

年月日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临床诊断

是否采样

检测结果

是否人感染猪流感病例

备注

附件3.

人猪流感(H1N1)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

(暂行)

猪流行性感冒(H1N1病毒)病毒的检测

所有猪流行性感冒(H1N1病毒)疑似病例应该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来检测猪流行性感冒(H1N1病毒)的病毒。

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

疾病发病后应尽快采集如下标本:

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吸取物。

如果不能收集这些标本,可合并鼻拭子与口咽拭子。

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

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运输液(VTM),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冰箱),并马上运送至实验室。

临床样品收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控制指导请见相关文件。

拭子

理想的情况下,标本应使用头部为合成纤维的拭子(例如,聚酯纤维),用铝或塑料做杆。

不推荐棉拭子和木杆。

不能用海藻酸钙做的拭子收集标本。

标本采集管应包含3毫升病毒运输液(例如,含有蛋白质稳定剂,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缓冲液)。

临床标本储存

所有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4℃,并尽快放置在-70℃。

如果没有-70℃度冰箱,标本应保存在4℃,但不应超过4天。

临床标本运输

临床标本应按照A类包装要求运送,并用干冰运输。

所有标本应标示清楚。

疑似病例标本运送应包含的信息请参照禽流感标本运输。

检测程序

呼吸道标本应首先应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Swine(H1N1)的HA基因和NP基因,以及质控对照RNP基因。

同时,接种MDCK细胞或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推荐的检测方法

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猪流行性感冒(H1N1病毒)病毒。

其他检测方法

快速流感抗原检测

一些商用快速检测可以区分A和B型流感病毒。

快速检测实验A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见上文)。

这些实验对检测人感染猪流行性感冒(H1N1病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而且检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灵敏度不佳。

因此,快速检测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猪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免疫荧光法(或装配的IFA)

免疫荧光试验可以区分A和B型流感病毒。

检测A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见上文)。

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操作技能,对检测人感染猪流行性感冒(H1N1病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

因此,免疫荧光试验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猪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病毒培养

可用MDCK细胞和SPF鸡胚分离猪流感(H1N1病毒)病毒可以诊断感染,但无法为临床诊断及时提供结果。

病毒分离阴性并不能排除感染猪流感(H1N1病毒)病毒。

附件4.

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

为及时、科学地判定动物猪流感及人感染猪流感的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猪流感在人间的发生和传播,制定如下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

1.     判定标准

按照以下判定标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

1.1  人感染猪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或死亡期间,与确诊或疑似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诊治过病例等;暴露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或暴露于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1.2  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2.     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2.1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填写登记表(表1)

2.2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2.3  可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医学观察的措施。

2.4  观察期限为7天(自最后接触感染动物及人感染猪流感患者计算起)。

医学观察开始前,根据确定的观察期限判断实际观察时间。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