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1333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docx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金色的九月,我来到了XXXX大学,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在研究生的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这门课程,我觉得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十分的必要的,也通过这三周的学习,我对研究生学习生涯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学术诚信是指诚信、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

这里的“诚实”是指在教、学、研究和服务等方面的个人诚实;“信任”是指大家能自由地交换思想、能充分发挥各自潜力的相互信任的气氛;“公正”是指学生、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在相互交往中存在明确的、可操作的、公正的准则;“尊重”是指在学习中尊重别人的思想观点;“责任”是指在错误行为面前有责任感,并采取行动。

科学道德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

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

科学道德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学规范问题。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

科学道德问题的出现,有着许多诸多的因素,

-7-

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

科学道德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最令我震惊的是老师在课上放映的黄禹锡案例。

黄禹锡1953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72年他考入汉城国立大学兽医药学院,1982年获得兽医专业博士学位,

1985年他得到去日本北海道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

在其后的十几年间,

黄禹锡的事业一帆风顺,他带领科研小组取得累累成果,可是到了 2005年底,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形势急转直下。

2006年1月10日,韩国首尔大学特别调查委员会正式公布“黄禹锡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研究小组有关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科研成果纯属造假。

黄禹锡及其研究小组在培养的 11个人类胚胎干细胞中伪造数据,严重地违反了科学家必须遵守的诚信原则,严重侵犯了人类的尊严,给国际科学界、经济以及社会进步造成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而国内各种学术造假的丑闻也时有出现,如“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造假门”,一些知名高校也频频深陷“学术造假门”事件,国内科研建设正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

就学术剽窃而言,仅2010年就事发不断:

3月,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

嫌剽窃他人专著,63名中外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要求彻查;同月,历时3年的“归国教授涉嫌剽窃案”终于盖棺定论:

“长江学者”李连生等人被认定剽窃;7月,“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涉嫌剽窃他人专著”的消息迅速被世界各大学术网站转载。

剽窃事件的频发不断引发一轮轮舆论的批判狂潮 ,使我国国际形象备受打击:

8月底,世界著名杂志《科学》及其官网连续跟踪报道中国学术不端事件;9月,《自然》杂志发表题为“中国期刊存在31%

剽窃”的文章引发国内外主流媒体热议;10月,《纽约时报》头版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学术剽窃现象严重影响该领域与世界的合作。

现如今在我国,学术不端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科协曾有报告列举了我国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中7个方面的不端行为和表现形式:

1、抄袭剽窃

他人成果。

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大段的文字描述。

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在实验数据、图表分析中,随意编造数据或有选择性地采用数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影响和误导其他科技工作者。

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的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将通过会议、评审等过程获得的特殊信息和思想随意向外传播;在论文被录用或成果获奖后任意修改作者排序和著作权单位;为了论文顺利发表或成果获奖私自署上知名科学家名字;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求得职称晋升,无关工作的同事、同学、亲友之间互相挂名。

4、重复发表论文。

5、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不负责任。

将原本可以用一篇完整的论文发表的科研成果,分为多篇投稿,降低论文质量,破坏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部分教授、博导为完成科研任务招收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研究生为自己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教育培养好研究生,造成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大面积滑坡。

6、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

在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尽量抬高对他人的评价,滥用“国际先进、国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等词语;在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贬低前人或他人科研成果,自我夸大宣传。

7、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

部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一些已有一定学术成就,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科技工作者,兼任太多的社会和学术职务,整天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很少。

而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从事学术研究,良好的学风则是保障学者的学术航向的前提。

这也是一个学者之所以称其为学者,学术之所以称其为学术的常识。

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已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然而当人们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感到无比欣慰的时候,也为研究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学术道德问题深感担忧和不安。

研究生的扩招,带来了研究生教育的空前繁荣,但是也导致研究生素质的整体下降。

许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缺乏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习规划,对自己所要完成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采取了模糊任务的态度,既没有系统的完成学习的计划,也没有深入学习研究。

为了应付学业上的任务,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不惜动用各种有违学术

道德规范的手段,甚至伪造调查数据,直接和间接抄袭,网络搜索下载复制,隐匿学术源流等,因为缺乏基本的研究和论证,再精妙的手段也只能早出水平低劣的学术论文,难登大雅之堂,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科学道德问题是国际科技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而非我国科技界所独有。

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之道,必须依靠长期细致的、制度化的科学道德建设来逐步达到完善。

要解决科学道德建设与学风问题,需要主要依靠科技界的自身力量,在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我国科学道德问题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要做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应坚守责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包括:

坚持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准则;坚持客观性,对科学真理负责;坚持人道主义,对人类负责;坚持促进社会公正,对社会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负责。

一般而言,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诚实、精确、客观、责任。

在实践层面,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对于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而言,意味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且合格的研究者、同行、导师;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层面,负责任的研究行为要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要植根于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高校教师的内心深处。

2、要科学管理研究数据

研究数据是形成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赖于研究

据的真实、可信。

作为科学研究实施中的重要环节,数据收集和记录对后

续研究有重大意义,应科学细致管理数据。

至今,科研不端行为多发生在数据收集、记录和保存环节,其中包括有意的违规行为,也包括因不了解和忽视相关规定、不熟悉相关规范而无意发生的不断行为。

因此,科研人员必须保证获得的数据是真实的;不能基于科学之外的目的(如获取利益)对原始数据进行人为加工和篡改;特殊数据收集应当事先获得授权许可;确保数据收集方法和技术的可靠性。

3、要悉心接收导师指导,科学选题

科学活动本质上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研选题指的是为了

现特定目标而搜索、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的选择关系

到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与方法,也决定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发展前途。

因此,研究生应悉心接受导师指导,做到科学选题。

选题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

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常常需要考虑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符合伦理规范四个基本原则。

4、要态度端正,正确使用科研数据

科学研究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研究生要态度端正,正确使用科研数据;所

的数据最终都应当为科学共同体和全社会使用,且应当尽可能广泛、自由

地被共享;同时,还必须尊重和保护数据获得者以及提供者的利益,保障隐私权、保护机密和专有数据。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研究数据使用中的诚信规范,才可能使科研人员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正确和恰当的处理数据使用和保护问题,进而防止对数据的不当使用或违规行为发生。

在数据的使用方面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科研人员使用的数据库或资料库中的有关数据,应当留有书面记录,并予以保存,以备日后核查;对特殊数据的使用应有特殊的规定。

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必须在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后,才能用于事先约定的研究工作,并且应当严格地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

5、要根据最新科研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案

研究生要紧跟科学前沿,了解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案。

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把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过程形象地称为“试错和改错”过程,这反映出科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特征。

科学研究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决定了研究过程中往往是不可完全预期的,研究的活动也不可能完全遵循既定的研究计划。

6、治学严谨,在课题申请中遵守科研基本原则

研究生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在参与课题申请时,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信息,

不但增加了评审成本,而且最终会扰乱科学研究的正常秩序。

尽管当今获取科研经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申请者也会承受巨大压力,但无论如何,欺骗和误导资助方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科学家应当以扎实的准备工作和以理服人的论证来向社会表明所作研究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7、要遵守科研论文投稿规范

公开发表科研成果是科学交流和评议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良好的科研秩序,科研人员必须遵守与投稿的发表有关的诚信规范。

8、要遵守科研论文写作的规范

任何科研工作都要建立在之前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也必须在实施之初就要

过去已有的相关成果进行调研,在撰写论文时,对他人的成果进行必要引

用既是对他人贡献的认可,又有助于通过比较和论证来体现自己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规范与可靠性。

9、要正确处理研究论文署名问题

对于研究成果的署名问题,一般应当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实际贡献和

研究所负责任的大小。

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做出了实际贡献并且可以为研究

负责的人才具备作者身份,具有署名权。

10、要正确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挫折和失败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应正确对待科研研究中的挫折和失败。

今天的科研

域中,片面追求高效率已成通病,很少有人能真正“把失败看成常态”。

其结果造成科研大多以跟踪发展为主,忽视自我创新研究。

因此,“把失败看常态”,既需要科研工作者超越外在利益,坚持科学真理,又需要科学共同体对失败者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社会和科研管理者对待科学研究要树立“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为科研工作者“经得起失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果每个研究生都以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态度来面对科学生涯,才能真正在

科研道路上取得想要追求的成绩,真正推动科学的发展。

每一个研究生,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道德底线,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我们的学术道德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