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42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1

(一)发展成就1

(二)存在问题5

(三)面临形势7

(四)需求预测9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原则11

(三)发展目标12

三、重点任务15

(一)加强能源多元化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15

(二)倡导能源绿色消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19

(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做强能源关联产业23

(四)探索能源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机制23

(五)实施能源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4

四、环境影响评价25

(一)环境效益分析25

(二)环境影响分析25

(三)环境保护措施26

五、保障措施27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27

(二)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示范引领27

(三)推进改革创新,确保项目落地27

(四)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安全意识28

附表:

湖州市“十三五”重大能源项目

附图:

重大能源项目布局图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关乎民生大计和社会安全。

推动能源供应和消费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对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根据《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湖州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力争能源发展适度超前,能源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能源结构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主线,强化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发展成就

1.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以来不断加大以清洁电力、高压电网、天然气管道为重点的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能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15年底,电力装机容量613.5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59%,十二五以来,全市不断开发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2015年光伏和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已分别达到20.2万和2.2万千瓦,呈跳跃式发展。

电网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湖州220千伏电网理顺工程,初步建成了以特高压电网为支撑、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220千伏双环网为骨干的网架结构合理、供电安全可靠的坚强现代电网。

新增和孚镇川气门站,与西塞路西气门站形成双气源供应,年供气量达到6.5亿方,比2010年3.47亿方增加87.3%。

中心城区天然气基础设施已基本成型,并向乡镇延伸。

2.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着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步伐,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2015年全市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制品、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比重分别为57.9%、17.0%、4.6%、20.5%,煤炭消费年均下降4.9%,清洁能源占比显著增加。

3.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稳步“双控”

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要求,扎实推进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

严把项目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电力、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化纤、金属压延加工等主要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的各种制约机制,加大节能技术的开发推广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挖掘企业的节能潜力等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

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183万吨标准煤,“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4.1%,较“十一五”增速放缓。

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58吨标煤/万元,五年累计下降21.3%,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4.清洁能源建设持续加快

到2015年,投产运行的水电站约126座,总装185.5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0.2%,其中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担负华东电网的调峰任务。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已开工建设;光伏装机容量20.2万千瓦,占比3.3%,其中,长兴中钢集团标准厂房屋顶利用、天马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厂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风电装机2.2万千瓦,占比0.4%,华电弁山风电场的建成标志着我省首次低风速区域风力发电场正式投入使用;此外,新建湖州垃圾焚烧发电三期和安吉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新增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大中型沼气工程455处,年产沼气273.23万立方米,规模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站逐步向发电站发展,已建成小型沼气发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130千瓦,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

地热能的应用正逐步推广,已建成湖州市规划大楼等一批地源热泵示范项目。

水电、风力、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5.能源装备产业不断扩大

全市能源装备产业主要包括核电装备产业、金属管道产业、蓄电池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光热产业以及从事开发、利用相关配套产业。

近年来,能源装备产业加快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不断提升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

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

以久立特材为代表的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金洲管道为代表的金属油品管道;以长兴天能、超威等为代表的蓄电池产业;以吴兴贝盛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应用产业各具特色。

同时,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了国家首批13个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名单;吴兴加大项目建设,致力于打造“南太湖光伏产业基地”。

(二)存在问题

1.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十二五期间,重点耗能企业已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水泥、电力、印染、玻璃等主要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5年万元GDP能耗已降到0.58吨标煤,但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8%。

其原因在于,工业仍然呈现出重化特征,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72.9%,规上工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高耗能行业约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64%。

能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能源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一是部分220千伏输电线路截面偏小,成为限制电网输送能力的瓶颈,需要适时改造;部分110千伏网架结构较为薄弱,单电源双辐射接线型式比例较高,局部区域存在供电容量不足的问题,配电网存在设备老旧和局部重载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满足不断提升的用电需求和供电可靠性要求。

二是热能需求增长迅速,但集中供热设施和热力管网尚不完善,供热范围有限,仍存在较多分散燃煤小锅炉。

现有热电企业机组大多配置次高温次高压锅炉,炉外脱硫和脱硝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企业未按要求配备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不利于集中供热热源点能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有效减排。

三是已建天然气中压管网主要覆盖中心城市,现状部分管网呈枝状布置,尚未形成环网。

天然气应急保障体系尚未形成,一旦气源或供气主干线发生问题,将造成城市供气中断,建设应急气源日渐紧迫,目前已建高压管道储气能力偏小,无法满足城市不断增加的调峰储气需求。

3.清洁能源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管理体系和市场机制仍需完善。

现有的能源管理体系是以传统能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不适应。

电力系统运行机制和管理主要着眼于大电源和大电网特性,间歇性问题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挑战日益凸显,亟需建立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电力管理体系、市场机制和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是经济性制约。

受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的影响,煤炭价格低廉,其较天然气、风电、光伏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性优势,即使在大气污染防治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发展仍然受到来自经济性的制约。

三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可再生能源虽然是低碳、环保、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开发水电站可能产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水生态、水土流失等影响,风力发电站在开发建设中占用林地较多,监管不力将会造成水土流失等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光伏电站受土地制约明显。

(三)面临形势

1.能源供求形势相对宽松

近年来,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总体宽松,能源消费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受国内经济“速度放缓、结构优化、方式转变”的新常态和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中国能源需求增速放缓。

我市是典型的能源外向依附性较强的城市,能源供需的新形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并从能源成本降低中获利,拉动提升地区经济的发展。

2.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生产和消费清洁化形势紧迫,对此,浙江省提出全面实施“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部署,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的目标。

为响应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号召,并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正在进行或面临转型升级,进驻的企业项目准入门槛也不断提高,工业将走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工业体系。

3.能源体制改革面临机遇

能源供应相对宽松的时期,是能源体制改革阻力最小的时期,当前形势下,是进行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有利时机。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政策落地,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这为优化能源供需结构,建设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4.能源科技持续推进创新

目前,能源技术发展正面临革命性突破,能源科技不断进步。

科技引领未来,以互联网+智慧能源、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能源科技创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极大的推动了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是能源安全保障、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标的技术支撑和持续动力。

在能源科技迎来新革命的时期,应顺应新形势,抓住能源技术革命契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重大能源创新技术应用,如何掌握先机技术,选择、使用和推广先进能源科技成果,是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消费体系的关键。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培育赶超发展新动能。

坚持结构优化主线,以清洁能源增量发展推动存量调整,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坚持能源安全保供底线,以需求导向合理配置能源供给,以开放合作推动资源配置,以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做好能源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能源供应保障水平;坚持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以创新支撑能源绿色节约发展,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为建设现代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要素保障。

(二)发展原则

坚持整体统筹,突破创新。

坚持能源发展与经济、环境等社会各个方面的统一、协调,坚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勇于突破创新,建立具有湖州特色的现代能源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推动。

加强和完善能源相关规划,加强规划的指导性作用,合理布局,坚持产业集聚,推广集中供能,以能源项目来推动能源体系的发展。

坚持市场决定,政府引导。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政策,还原能源要素商品属性,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引导能源清洁、节约利用。

坚持多元发展,结构优化。

坚持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控制煤炭总量,加快推进抽水蓄能项目,扩大天然气利用的范围,提高利用效率,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严格落实节能降耗指标。

(三)发展目标

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清洁化水平、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装备产业迅速发展,能源领域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能源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总投资达到750亿元左右。

1.能源总量

2020年湖州市能源需求总量为1299万吨标煤,“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9%。

2.能源结构

坚持煤炭总量控制,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严格控制散煤应用;大力发展天然气、光伏等清洁能源,到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到10%左右,非化石能源提高到18%左右。

表2-1湖州市“十三五”期末能源消费结构表

项目

2015

2020

年均增减

能源消费总量

消费量(万吨标煤)

1183

1299

1.9%

比例

100%

100%

煤炭

实物量(万吨)

960

800

-3.6%

比例

57.9%

44.0%

石油及制品

实物量(万吨)

136

174

5.0%

比例

17%

19.7%

天然气

实物量(万方)

44517

107000

19.1%

比例

4.6%

10.0%

非化石能源

实物量(亿千瓦时)

54

77

7.4%

比例

13.8%

18.0%

外来火电

实物量(亿千瓦时)

26

36

6.5%

比例

6.7%

8.3%

 

表2-2湖州市“十三五”电力装机容量和结构

单位:

万千瓦

名称

2015年

2020年

装机

占比

装机

占比

序号

总装机

613.5

100.0%

795.1

100.0%

1

水电

5.5

0.9%

5.5

0.7%

2

抽水蓄能

180

29.3%

180

22.6%

3

煤电

295.1

48.1%

302.6

38.1%

4

气电

105.7

17.2%

148.8

18.7%

5

天然气分布式

0

0.0%

9.0

1.1%

6

光伏发电

20.2

3.3%

130.0

16.4%

7

风电

2.2

0.4%

12.15

1.5%

8

生物质发电

4.8

0.8%

7.0

0.9%

3.节能减排

——万元GDP能耗。

到2020年,湖州市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8.5%。

——能源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

到2020年,能源领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浙江省要求,比2015年削减28%以上。

——能源领域碳排放。

能源领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强度达到省要求。

——燃煤机组清洁化。

2017年前所有地方热电厂及自备燃煤热电机组完成清洁化改造。

4.民生改善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

完成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消除电网薄弱环节,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

——提高居民气化率。

实现天然气“镇镇通”。

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65%;出租车气(电)化率不低于90%,公交车气(电)化率不低于70%。

——居民生活用电。

“十三五”期末达到人均1590千瓦时,年均增长14.3%左右。

——发展家庭屋顶光伏。

积极推进“百万家庭屋顶光伏计划”,到2020年,力争建成10万户家庭屋顶光伏。

5.能源智慧化和产业化水平

——智慧化水平。

提高电网负荷率、油气管网实时控制力,到2020年,平均用电负荷率提高至82%以上,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1%,配电通信网覆盖率达到96%。

——产业化水平。

到2020年,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能源多元化建设,构建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1.推动非化石能源多元化发展

依托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打造抽水蓄能示范基地。

加快发展屋顶光伏发电。

鼓励和推进屋面面积相对较大、屋顶承载符合安全标准、设备易于安装、发电就地消化能力强的公建单位、重点用能单位、工矿企业、大型商场(市场)、总部经济园、种养殖大棚等领域,积极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全面实施“百万家庭屋顶光伏计划”,鼓励支持企业以屋顶租赁、合作共建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家庭屋顶光伏。

推动“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光伏发电。

利用废弃矿山、荒山、坡地等因地制宜布置建设一些农光互补项目,鼓励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将农作物种植与地面光伏电站相结合,水产养殖、水面与光伏电站建设相结合,大力提升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的经济价值。

在山地、非通航水面等区域合理选址,避开行洪通道、水源保护等重点区域,有序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重点建设浙能长兴光伏电站、湖州宏晖光伏电站等项目,力争“十三五”末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

有序推进风力发电。

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的分布、场区面积及地形、交通状况、地区发展规划和并网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对风电场进行合理选址。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规范吴兴埭溪狮子山风电场、长兴和平风电项目的建设,十三五期间不再新增风电项目,2020年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15万千瓦。

充分发挥水力优势。

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发展水电。

进一步改造老旧小水电站,提高小水电站发电效益和电能质量;加快推进安吉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与已建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共同承担电网调峰重任,改善电网运行条件,成为我省水电利用的示范项目。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

根据生物质资源的的种类和分布特点,进一步扩大生物质能的利用范围和规模,优化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利用沼气、生物质自燃发电、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技术,综合治理和能源化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

2.推进煤电机组清洁化改造

实施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和改造行动计划,强化热电联产管理,严格热电项目建设管理,加快老旧低效机组淘汰关停,全面推行烟气超低排放,加大集中供热区域内分散锅炉关停力度,加强电煤使用管理,建立地方热电生产运行监测管理体系。

到2017年底,所有地方热电厂烟气达到国家烟气超低排放标准,地方自备燃煤热电机组须按期完成天然气改造,或通过改造达到烟气超低排放限值要求,否则予以淘汰关停。

地方热电厂淘汰全部中温中压及以下参数机组,高温高压及以上背压机组比重超过50%。

全面采用DCS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运行及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全流程集中控制和远程实时在线监测。

3.优化电力电网设施和布局

继续优化调整各级电网架构,强化不同等级变电所布局和电网系统,完善城市中心电力设施建设,加快中心镇电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高度智能、多元化接入的现代配电网。

新建500千伏输电线路130公里;新增220、110千伏变电站15座,新增变电容量398万千伏安,新建220、110千伏线路885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约7500公里;新增和改造公用配变4755台,容量150万千伏安,新增改造智能电表50000台等。

4.保证煤炭供应可靠性

依托国家和省内主要煤炭企业供应体系,利用特有的高速公路、黄金水道、铁路等交通区位优势,以及长湖申航道扩建后沿岸各个等级不同的物流码头,推进浙能长兴燃煤电厂、华能长兴燃煤电厂的配套煤炭码头改造提升,畅通运煤渠道,提高湖州港等港口的煤炭接卸能力,保证煤炭供应可靠性。

引导中小型煤炭经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煤炭运营的规模,促进煤炭企业向综合性、集约化运行方向发展,适度控制全市煤炭经营企业总量。

5.保障油品供应稳定

结合成品油输送管线和市场需求,优化全市油库布局,规划实施一批油库项目,确保成品油供应稳定。

力争新建加油站43个,迁建40个,计划全市新增油库3座,库容约10万立方米。

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有利发展的原则,以交通干道布局为重点,构筑一个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竞争有序,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成品油零售服务网络。

研究建立商业成品油储备体系,有序引导有条件民营资本进入成品油储备领域,建立多元石油储备体系。

为应对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油品清洁化水平。

6.有序推进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

根据《浙江省天然气管网专项规划》,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线“西干线”在境内“安富线段”的建设,配合全省形成“一大环、四小环、多连线”的天然气供气布局。

有序推进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促进天然气上下游协调发展,形成气源丰富、设施完善、利用合理、安全经济的天然气输配体系,以及“双源双点、连通互补”的市域天然气利用配套设施总体格局。

(二)倡导能源绿色消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坚持绿色消费,围绕“两增加、一提高”三个目标,充分挖掘节能潜力,继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推进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重点领域用能方式变革。

1.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

探索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试点,深入实施节能降耗,落实用能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加大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化纤、金属压延加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力度,实施工业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热电冷联产、电机能效提升等工程。

到2020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99万吨标煤以内,“十三五”时期年均增幅不高于1.9%;万元GDP能耗下降18.5%。

拟新建项目能耗测评超过上年度全市平均水平的,原则上不予审批、备案。

2.加快推进终端用能清洁化

提高电力消费比重。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促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快推进城乡用能电气化,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供电质量。

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加快电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岸电发展,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升社会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020年提高到33%。

扩大天然气利用。

优先发展和保障民用用户,提高居民管道天然气气化率,引导用能企业“煤改气”、“油改气”,积极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站,加快推进汽车“油改气”和LNG燃料动力船舶项目,鼓励天然气管网未覆盖地区使用CNG或LNG,加快对天然气市场的培育,扩大天然气的应用领域和利用区域。

力争到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结合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城市的建设,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天然气船舶等项目,谋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十三五”期间力争建设集中式充电站52座、各类充电桩达15000个,其中新建专用充换电站不少于30座、公用充换电站不少于22座、自用充电桩不少于14000个、公用充电桩不少于1000个,逐步形成比较完善、互联互通、智能高效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

引导、推广城市天然气汽车加气项目,逐步建立起与市本级社会、经济、环保、交通设施建设相适应的加气站供应便捷网络。

引导营运船舶单位向清洁化、环保化、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采用“先示范引领、后推广应用”的路径,加快清洁能源试点应用。

加快推进高污染燃料小锅炉淘汰。

坚持“源头治理、全面禁止,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建成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和非禁燃区分散燃煤锅(窑)炉淘汰、改造工作,大幅削减散煤利用,基本杜绝燃煤无处理排放现象,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基本完成燃煤锅炉、窑炉的淘汰改造任务。

严格控制禁燃区使用高污染燃料,不再审批城市禁燃区及周边新建、改建、扩建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项目,全部取消原(散)煤销售点。

着力提高油品质量。

为改善大气环境,治理机动车尾气,需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环保和民生兼顾,敦促成品油经营企业做好油源组织、油品置换等工作,供应满足最新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