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56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docx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

  

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

  

简述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也称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

起源

  既然所学专业为“国际贸易”,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国际贸易?

  “贸易”一词的来源是《商君书·开塞》“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意思是二者表面相仿,实际却以差易换好,不可不觉察。

从商鞅的话中显然可以看出,他并不喜欢商贾,可这样一句批评商人的话,后来被缩写成“贸易”,且失去了原来的贬义,变为了中性词。

那原先为什么会是贬义词呢?

  更早的孔夫子在《论语·先进》中说“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可见随着时代越推越早,中国越不喜欢商人。

而“商人”的起源明显来自殷商,或许因为春秋战国属于周朝,自然不会喜欢上一个被推翻的朝代人们的所作所为,就像犹太人做生意也不得其他欧洲主流民族的好感,虽然《圣经》即犹太人所书。

  犹太人从小就要学犹太习俗、语言和做生意。

在《圣经·创世纪》雅各布的儿子约瑟在埃及连续7个丰年囤积粮食,之后连续7个歉收年份出售所囤粮草,导致埃及成为奴隶制国家,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那时中国处于商朝中前期。

从中可以发现商人同奴隶制度的建立有密切的联系。

主人自然是债务人,好比当今发国债、欠外债最多的美国,而奴隶是债主,好似日本、中国。

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

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应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产生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

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分类

  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importTrade):

将其他国家的商品或服务引进到本国市场销售。

  2、(ExportTrade):

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其他国家市场销售。

  3、(TransitTrade):

A国的商品经过C国境内运至B国市场销售,对C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双方而言,对于卖方而言,就是出口贸易,对于买方而言,就是进口贸易。

此外输入本国的商品再输出时,成为复出口;输出国外的商品在输入本国时,称为复进口。

  二、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VisibleTrade):

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

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

  2、(InvisibleTrade):

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

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

  三、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  1、(DirectTrade):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2(IndirectTrade)和(TransitTrade):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

  四、按贸易内容分为:

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商品贸易,一般贸易.

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特点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对比

  这里,主要是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进行一些对比。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既存在共同性,又有很大区别,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共同性  1、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相同;  2、有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  3、基本职能相同,且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1、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  2、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  3、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制度等不同;  4、国际贸易的商业风险大于国内贸易。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贸易流程

  1.客户询盘。

  2.报价磋商。

  3.签立订单。

4.下达生产通知  5.验货  6.制备基本文件:

制作出口合同,出口商业发票,装箱单等文件。

  7.办理商检  (以下是船务流程)  8.租船订仓:

  9.安排拖柜,将货物运送到货代仓库。

  10.委托报关:

  11.获得运输文件:

  12.准备其他文件:

商业发票、FORMA原产地证书或一般原产地证、装运通知、装箱单。

  13.交单:

  13.1.采用L/C收汇的,应在规定的交单时间内,备齐全部单证,并严格审单,确保没有错误,才交银行议付。

  13.2.采用T/T收汇的,在取得提单后马上传真提单给客人付款,确认收到余款后再将提单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给客人。

  13.3.如果T/T收汇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柜的,要等收款后再安排拖柜。

拿到提单后可立即寄正本提单给客人。

  14.业务登记:

每单出口业务在完成后要及时做登记,包括电脑登记及书面登记,便于以后查询,统计等。

统计指标

  1、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ofForeignTrade):

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和值。

  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

(ValueofInternational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

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

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BalanceofTrade),我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ofExportoverImport):

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BalanceofTrade),我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ofImportover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

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

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

例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

  3、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ofInternationalTrade):

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

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

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

贸易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是:

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

  4、贸易的商品结构  贸易的商品结构(CompositionofTrade)就是各类商品在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这里涉及到一个商品分类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1)联合国秘书处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把有形商品依次分为10大类,其中0一4类商品称为初级品,把5一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第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初级产品、制成品在进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就表示了贸易的商品结构。

  

(2)是按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等某种生产要素密集型商品。

  5、贸易的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例如,2003年我国前十位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日本、欧盟、台湾省、东盟、韩国、美国、香港地区、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

2003年我国前十位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香港地区、欧盟、日本、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

由此而确定的2003年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根据进出口总额确定)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InternationalTrade)  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例如,2003年世界商品出口前八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中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

2003年世界商品进口前八位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

  6、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DependenceDegre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

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与汇率机制

  青年学者刘周在“资本时代最大的资本”一文中,发现了现行国际汇率机制中包含的剥削。

揭开了隐藏在国际汇率机制中的剥削秘密。

该文认为:

  现行国际汇率机制,是现行不平等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有利于“少数剥削全世界的国家”的汇率机制。

国际贸易史

  1、从形式上,工业革命时期的国际贸易以直接出口货物为主,而二战后直接在外国投资成主流;  2、从内容上,工业革命时期的国际贸易具有偶尔、单纯、片面的劳务输出或商品输出,贸易涉及的商品大都是工业成品和初级原料。

二战后,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商品层次丰富,涵盖三大产业;  3、从组织上,工业革命时期缺乏国际贸易组织,出口大都业余偶然,很少有专门从事贸易转换的公司,分工不细。

二战后,成立了WTO等协调各国贸易,制定贸易原则,而且跨国公司基本垄断国际贸易,分工很细;  4、从范围上,工业革命时期国际贸易往往局限于殖民地和宗主国、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而且牵涉面窄(指民众)。

二战后,全世界均受波及,没有哪个国家置身于国际贸易之外;  5、从意识形态上,工业革命时期重商主义较为盛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圈占殖民地;二战后,虽然一度出现冷战两大阵营的贸易互不往来,但基本实现自由贸易。

  原因:

  1、生产力的进步,分工细化,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在满足本国之后有剩余出口;  2、科技不断进步,包括交通运输、冷冻技术、重型货轮等,为长途贸易提供必要条件;  3、两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殖民体系,成立了联合国和WTO,为各国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  4、人类思想的不断进步,包括经济学说和人权学说等。

  《国际贸易》主要内容:

  1、《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  2、国际贸易的有关统计指标  3、人民币币值与进出口贸易  4、古典贸易理论  5、从古典贸易理论向现代贸易理论的过渡  6、现代贸易理论  7、新贸易理论  8、关税

(一)  9、关税

(二)  10、非关税措施  11、不公平贸易  12、地区经济一体化

(一)  13、地区经济一体化

(二)  14、国际服务贸易  15、国际技术金金贸易  16、WTO的历史渊源  17、GATT  18、WTO(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  19、WTO的基本原则  20、WTO与中国  21、中国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22、国际贸易实

结算概述

  国际贸易经常发生货款结算,以结清买卖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结算称为国际贸易结算。

国际贸易结算是以物品交易、货钱两清为基础的有形贸易结算。

  票据的种类  国际贸易中使用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以使用汇票为主。

  汇票  是由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书面无条件支付命令,要求对方(接受命令的人)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向某人或指定人或持票来人支付一定金额。

汇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按出票人的不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

  银行汇票(banker’sdraft)是出票人和付款人均为银行的汇票。

  商业汇票(commercialdraft)是出票人为企业法人、公司、商号或者个人,付款人为其它商号、个人或者银行的汇票。

  按有无附属单据──光票汇票、跟单汇票  光票(cleanbill/draft)汇票本身不附带货运单据,银行汇票多为光票。

  跟单汇票(documentarybill)又称信用汇票、押汇汇票,是需要附带提单、仓单、保险单、装箱单、商业发票等单据,才能进行付款的汇,商业汇票多为跟单汇票,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

  按付款时间──即期汇票、远期汇票  即期汇票(sightbill,demandbill)指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后对方立即付款,又称见票即付汇票。

  远期汇票(timebill,usancebill)是在出票一定期限后或特定日期付款。

在远期汇票中,记载一定的日期为到期日,于到期日付款的,为定期汇票,记载于出票日后一定期间付款的,为计期汇票;记载于见票后一定期间付款的,为注期汇票;将票面金额划为几份,并分别指定到期日的,为分期付款汇票。

  按承兑人──商号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商号承兑汇票(commercialacceptancebill)是以银行以外的任何商号或个人为承兑人的远期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banker’sacceptancebill)承兑人是银行的远期汇票。

  按流通地域──国内汇票、国际汇票。

  本票  是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保证即期或在可以预料的将来时间,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给持票人一定金额的据。

本票又可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

商业本票是由工商企业或个人签发的本票,也称为一般本票。

商业本票可分为即期和远期的商业本票一般不具备再贴现条件,特别是中小企业或个人开出的远期本票,因信用保证不高,因此很难流通。

银行本票都是即期的。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的本票大多是银行本票。

  支票  是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

具体说就是出票人(银行存款人)对银行(受票人)签发的,要求银行见票时立即付款的票据。

出票人签发支票时,应在付款行存有不抵于票面金额的存款。

如存款不足,持票人提会遭拒付,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

开出空头支票的出票人要负法律责任。

支票可分为:

  记名支票:

是出票人在收款人栏中注明“付给某人”,“付给某人或其指定人”。

这种支票转让流通时,须由持票人背书,取款时须由收款人在背面签字。

  不记名支票:

又称空白支票,抬头一栏注明“付给来人”。

这种支票无须背书即可转让,取款时也无须在背面签字。

  划线支票:

在支票的票面上划两条平行的横向线条,此种支票的持票人不能提取现金,只能委托银行收款入帐。

  保付支票:

为了避免出票人开空头支票,收款人或持票人可以要求付款行在支票上加盖“保付”印记,以保证到时一定能得到银行付款。

  转帐支票:

发票人或持票人在普通支票上载明“转帐支付”,以对付款银行在支付上加以限制。

  结算方式  信用证结算方式、汇付和托收结算方式、银行保证函、各种结算方式的结合使用。

  A.信用证结算方式  信用证(letterofcredit)简称L/C)方式是银行信用介入国际货物买卖价款结算的产物。

它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而且还能使双方在使用信用证结算货款的过程中获得银行资金融通的便利,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之中,以致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结算方式。

  信用证是银行作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和指示,向受益人开具的有一定金额、并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或者是银行在规定金额、日期和单据的条件下,愿代开证申请人承购受益人汇票的保证书。

属于银行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B.汇付和托收结算方式  汇付和托收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货款结算方式。

  a.汇付(remittance):

又称汇款,是付款人通过银行,使用各种结算工具将货款汇交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属于商业信用,采用顺汇法。

汇付业务涉及的当事人有四个:

付款人(汇款人remmitter)、收款人(payee或beneficiary)、汇出行(remittingbank)和汇入行(payingbank)。

其中付款人(通常为进口人)与汇出行(委托汇出汇款的银行)之间订有合约关系,汇出行与汇入行(汇出行的代理行)之间订有代理合约关系。

在办理汇付业务时,需要由汇款人向汇出行填交汇款申请书,汇出行有义务根据汇款申请书的指示向汇入行发出付款书;汇入行收到会计示委托书后,有义务向收款人(通常为出口人)解付货款。

但汇出行和汇行对不属于自身过失而造成的损失(如付款委托书在邮递途中遗失或延误等致使收款人无法或迟期收到货款)不承担责任,而且汇出对汇入行工作上的过失也不承担责任。

  b.托收(collection):

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进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

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托收方式的当事人有委托人、托收行、代收行和付款人。

委托人(principal),即开出汇票委托银行向国外付款人代收货款的人,也称为出票人(drawer),通常为出口人;托收行(remittingbank)即接受出口人的委托代为收款的出口地银行;代收行(collectingbank),即接受托收行的委托代付款人收取货款的进口地银行;付款人(payer或drawee),汇票上的付款人即托收的付付款人,通常为进口人。

上述当事人中,委托人与托收行之间、托收行与代收行之间都是委托代理关系,付款人与代收行之间则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付款人是根据买卖合同付款的。

所以,委托人能否收到货款,完全视进口人的信誉好坏,代收行与托收行均不承担责任。

在办理托收业务时,委托人要向托收行递交一份托收委托书,在该委托书中人出各种指示,托收行以至代收行均按照委托的指示向付款人代收货款。

  C.银行保证函(banker’sletterofguarantee):

简写为L/G),又称银行保证书、银行保函、或简称保函,它是指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向受益人开立的一种书面凭证,保证申请人按规定履行合同,否则由银行负责偿付款。

  D.各种结算方式的结合使用:

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一笔交易的货款结算,可以只使用一种结算方式(通常如此),也可根据需要,例如不同的交易商品,不同的交易对象,不同的交易做法,将两种以上的结算方式结合使用,或有利于促成交易,或有利于安全及时收汇,或有利于妥善处理付汇。

常见的不同结算使用的形式有:

信用证与汇付结合、信用证与托收结合、汇付与银行保函或信用证结合  a.信用证与汇付结合  这是指一笔交易的货款,部分用信用证方式支付,余额用汇付方式结算。

这种结算方式的结合形式常用于允许其交货数量有一定机动幅度的某些初级产品的交易。

对此,经双方同意,信用证规定凭装运单据先付发票金额或在货物发运前预付金额若干成,余额待货到目的地(港)后或经再检验的实际数量用汇付方式支付。

使用这种结合形式,必须首先订明采用的是何种信用证和何种汇付方式以及按信用证支付金额的比例。

  b.信用证与托收结合  这是指一笔交易的货款,部分用信用证方式支付,余额用托收方式结算。

这种结合形式的具体做法通常是:

信用证规定受益人(出口人)开立两张汇票,属于信用证项下的部分货款凭光票支付,而其余额则将货运单据附在托收的汇票项下,按即期或远期付款交单方式托收。

这种做法,对出口人收汇较为安全,对进口人可减少垫金,易为双方接受。

但信用证必须订明信用证的种类和支付金额以及托收方式的种类,也必须订明“在全部付清发票金额后方可交单”的条款。

  c.汇付与银行保函或信用证结合  汇付与银行保函或信用证结合使用的形式常用于成套设备、大型机械和大型交通运输工具(飞机、船舶等)等货款的结算。

这类产品,交易金额大,生产周期大,往往要求买方以汇付方式预付部分货款或定金,其余大部分货款则由买方按信用证规定或开加保函分期付款或迟期付款。

  此外,还有汇付与托收结合、托收与备用信用证或银行保函结和等形式。

我们在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业务时,究竟选择那一种结合形式,可酌情而定。

  票据风险与防范  票据作为国际结算中一种重要的支付凭证,在国际上使用十分广泛。

由于票据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再加上大多数国内居民极少接触到国外票据,缺泛鉴别能力,因而在票据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风险。

  票据风险  A.在票据的风险防范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贸易成交以前,一定要了解客户的资信,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特别是对那些资信不明的新客户以及那些外汇紧张、地区落后、国家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