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59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 财务分析.docx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财务分析是指根据企业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一系列评价指标并据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过程。

  财务分析的目的:

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和评价;对企业当前财务运作进行调整和控制;预测未来企业财务运作的方向及其影响。

  不同分析主体其分析目标是不同的:

  

(一)债权人

  1、心态:

关心贷款的安全性,不关心企业是否盈利。

只有与贷款安全性有关时,才关心企业是否盈利。

  2、短期债权人关心当前财务状况,如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长期债权人关心资本结构和长期盈利能力。

  3、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

  企业为什么需要额外筹资;企业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可能来源是什么;企业对以前的短期及长期贷款是否按期归还;企业将来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借款。

  

(二)投资者

  1、心态:

只要影响财富积累的都很关心,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风险控制等。

  2、既关心公司的当前状况,也关心公司的未来发展。

当然,投资者存在自然的分类。

  3、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

  企业当前和未来收益水平的高低,及企业收益易受哪些重大变动因素的影响;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及由资本结构决定的风险和收益如何;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企业处于何种地位。

  (三)企业管理层

  1、心态:

由于委托代理形成的各种契约关系,和解雇与收购的威胁,对契约约定事项十分关心。

  2、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重大方面,他们往往从外部使用人的角度对待和分析企业。

  3、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

  企业业绩的状况如何,与契约约定有哪些差异;改善企业业绩可以釆取哪些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债权人和投资人满意。

  (四)政府监管部门及其他人士

  1、心态:

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以满足社会发展为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关心企业的盈利和长远发展能力,履行监管职责。

  3、报表分析是为了回答:

  企业是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可能会受到哪些损害以及原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

  财务分析的内容:

偿债能力评价、营运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两大类。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被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差异的方法。

  

(1)本期实际与上期(或历史水平)实际比较;

  

(2)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或目标)比较;

  (3)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水平比较。

  在比较中,往往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比较形式:

1、绝对数比较。

  2、相对数比较。

  

(二)百分比分析法

  1、结构百分比分析法

  结构百分比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某一项目的各构成部分在项目中所占比重,揭示项目内部整体结构的分析方法。

主要的结构百分比有:

资产结构百分比、资本结构百分比、所有者权益结构百分比、资本金结构百分比、利润结构百分比、利润分配结构百分比和现金流量结构百分比等。

通过结构百分比可使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明显地表示出来,从而揭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相对地位和总体结构关系,有助于研究、判断企业财务状况,揭示财务问题,优化企业资源结构等。

  2、变动百分比分析法

  变动百分比分析法是指将某一财务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额相互对比,反映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分析、评价方法。

变动百分比法分为定比分析法和环比分析法两种。

通过变动百分比,可以从较长的时期观察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预测未来的经营前景,只有通过若干期间会计报表的纵向分析才能将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揭示清楚。

  (三)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将企业某个时期会计报表中不同类别但具有一定关系的有关项目及数据进行对比,以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此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方法。

  比率分析法的突出的特点在于它能将现金流量表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综合分析各个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联系及其数值对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就必须使用比率分析法。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就是运用若干期的会计报表资料,对比有关项目各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揭示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及其趋势的方法。

观察研究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单看一期的会计报表了解的情况更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更准确。

  趋势分析法分为纵向趋势分析和横向趋势分析。

  (五)因素分析法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二节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

  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包括会计报表体系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张主要报表和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等两张附表构成。

  

(一)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特点

  

(1)反映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月报、中期报告、年报),因此有被修饰的可能;

  

(2)按权责发生制填制,对未来的反映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反映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存量及其结构等信息。

  2、资产总额的评价

  

(1)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及能力的强弱;

  

(2)资产并不代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只代表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3)资产金额受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规则的约束;

  (4)注意资产总额的变动。

  3、注意实物资产和非实物资产

  实物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存货、长期投资(直接投资)、固定资产等,其特点是:

未来创造价值并能保留现金流量,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持有较为有利;

  非实物资产包括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其特点是:

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很小(无形资产除外)但能保留现金流量,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持有未必有利。

  4、注意虚资产的存在和影响

  虚资产即其价值有水份的资产,其存在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正确判断。

其形成原因:

理论上的缺陷、实务上的操作。

  基本对策:

利用估值的方法挤去水份

  5、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

  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的思考;存在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因企业而异。

  6、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的评价

  固定资产应注意净值占原值的比重、新增固定资产增长率;投资总额增减情况、投资分布。

  7、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一般评价

  

(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

  

(2)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之比;

  (3)所有者权益项目构成分析。

  8、资产与负债间的一般分析

  

(1)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

  

(2)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

  

(二)损益表

  1、反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2、按权责发生制填列;

  3、反映损益的构成及实现,有利于管理者了解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税金,了解盈利总水平和各项利润的形成来源及其构成。

  (三)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表的特点

  

(1)反映一定期间现金流动的情况和结果;

  

(2)按收付实现制填列,真实反映未来资源的掌握(部分)。

  2、分析要点:

  

(1)一定期间净现金流量变动(并与损益表的损益额比较,分析差额产生的可能情况)

  1)本期现金从哪来;

  2)本期现金用到哪;

  3)现金余额有什么变化

  

(2)现金流入、流出的数量规模(分三部分评价)

  (3)三部分间的关系

  一般讲,经营现金净流量为正、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随前两部分比较的结果而定。

  (4)现金流量分析的作用

  1)对现金获取能力作出评价;

  2)对偿债和支付能力作出评价;

  3)对收益质量作出评价;

  4)对投资和筹资活动作出评价

  (四)三张主要报表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三节偿债能力评价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偿债能力的分析就是通过对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及保障程度的分析,观察和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及其偿债能力的强弱。

  

(一)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多少、流动资产变现能力、流动资产结构状况和流动负债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作为支付保证。

  该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

  第一、由于资产的流动性与资产的盈利能力相反变动,流动性强的资产增加必然意味着企业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从而不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第二、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都有一个适当的比率,若流动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2倍左右比较适宜。

  在分析和评价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不同行业流动比率上的差异;

  

(2)企业债务结构上的差异;

  (3)由于计算流动比率的数字取自于资产负债表,通过时点值的改变来调增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使流动比率保持在适当水平上,造成一种虚假的合理现象。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说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支付保证。

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等后的余额,具体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预付费用

  速动比率一般为1比较适宜。

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同时也说明企业拥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速动资产;如果小于1,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从而给企业造成削价损失或新的债务负担。

  在用速动比率进行短期偿债能力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行业速动比率上的差异;

  

(2)企业债务结构上的差异;

  (3)速动比率过大或过小都有其负面影响;

  (4)外部融资环境对速动比率的影响不同,如权益性资本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存在的困难时,

  企业的流动负债一般会呈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使速动比率下降。

  (5)当企业在期末采用推迟进货或大量赊销等方式减少当期的存货余额时,使速动比率能够

  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但这却是一种粉饰业绩的虚假现象。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又称即付比率。

是指企业现金类资产(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说明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现金类资产等于速动资产减去应收账款。

  现金比率是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较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更为严格,因为现金资产是企业偿还债务的最终手段。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在0.2以上为好。

但是,不能认为该项指标越高越好,因为该指标太高可能意味着企业拥有大量不能盈利的现金和银行存款。

  用现金比率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现金等价物的确认。

按现行制度规定,现金等价物必须具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变现和价值变动风险小等四个条件。

  

(2)作为时点指标,现金比率存在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同样的问题,即企业可以在期末通过增加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等方式增大现金比率,或通过突击进货或短期债务转长期债务等方式来降低现金比率。

  

(二)影响资产变现能力的因素

  1、增强变现能力的因素

  

(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2)准备近期变现的长期资产;

  (3)企业的信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

  

(1)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企业可能在未来发生的债务。

  

(2)由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三节偿债能力评价

  二、长期偿债能力评价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偿还能力。

  1、资产负债率

  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中负债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强弱,衡量企业总资产中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比例是否合理的重要财务指标。

此指标有两重含义和作用:

  一方面,资产负债比率反映长期债权人的债权安全程度,是企业以其资产提供的物质保障程度。

  另一方面,资产负债比率也是经营者赖以举债经营的支撑点,用以衡量举债经营是否有利的重要比率。

  分析与评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不同的评价主体对资产负债率有不同的认识。

从债权人角度出发,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对于所有者而言,负债率越高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资产负债率却是评价经营者理财能力和进取心的一个重要指标。

  

(2)负债比率过高对于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都意味着风险。

  (3)不同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不完全相同,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征和需求确定适当的负债比率。

  2、负债权益比率

  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从所有者权益对长期债权的保障程度的角度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负债权益比率越小,说明所有者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越小。

  负债权益比率分析评价时应注意:

  

(1)负债权益比率实际上是财务杠杆比率,也就是狭义的资本结构,因此,负债权益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

  

(2)负债权益比率的高低,对不同的权益主体有不同的意义。

  (3)一个企业负债权益比率是否适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在企业清算时的负债权益比率,对债权人来讲尤为重要。

  3、利息保障倍数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所支付利息费用的比率,常被用以测定企业以所获取利润总额来承担支付利息的能力。

这里的息税前利润是指税前利润加上利息费用,实际计算时常用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这是由于我国现行损益表“利息费用”没有单列,而是混在“财务费用”之中,外部报表使用人只好用“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来加以评价。

  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反映企业投资利润率越高,支付长期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

因此,长期债权人在判定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时,除了依据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率,以求得企业较稳定的债权保障外,还必须考察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看长期投入资金的获利程度,以求提高收回利息和本金的保障程度。

  在利用利息保障倍数进行分析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1)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应扣除子公司的少数权益和特别股利。

  

(2)当期的资本化利息应抽出作为利息费用。

  (3)需要连续比较多个会计年度(一般在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

  4、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

  是企业长期负债与营动资金之比,一般情况下长期负债不应超过营运资金。

长期负债会随时间延续不断转化为流动负债,并需用流动资产来偿还。

保持长期负债不超过营运资金,就不会因这种转化而造成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从而使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感到贷款有安全保障。

  在运用这个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1)流动负债水平对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的比率有重大影响。

  

(2)如果该指标小于或等于1,则意味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强。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三节偿债能力评价

  三、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

  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的偿债能力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它们的计算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是应收应付及配比原则的体现。

对企业理财而言,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的现金(即收付实现制)及由此所产生的现金存量可能更加重要。

从实践看,以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是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的重要补充。

  1、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与流动资产的比率。

  上式中,现金及其等价物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期末余额”确定,“流动资产”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对短期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如果这个比率过高,会影响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

  2、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本期到期债务本金和现金利息支出之和的比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是专门用于评价企业通过经营创造现金独立偿还债务的能力,可以反映企业持续经营再举债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如果这一比率小于1,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偿还本期到期的债务及利息支出,企业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才能偿还到期债务。

  3、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包括短期债务现金流量比率和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

  短期债务现金流量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流动负债”取自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只有这一比率大于或等于1时,债权人的全部流动负债才有现金保障。

但有些季节性销售的企业有时会出现小于1的情况,在使用该指标时,要结合企业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全部债务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

“全部负债”来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合计”和“长期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数。

该指标反映企业用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4、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因支付利息所引起的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上式中,分子、分母的数据均来自现金流量表。

该比率原则上应大于1,如果这一比率小于1,则表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不但耗尽了同期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还动用了前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将受到影响。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四节营运能力评价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营运能力评价

  资产营运能力评价,主要是分析和评价流动资产的营运能力。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是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速度和营运能力。

该指标通常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

  

  2、营运资金周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净额与平均营运资金的比率,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的运用效率,营运资金周转率越高,说明营运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3、存货周转率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成本与同期的存货平均余额之间的比率。

  

  4、应收账款周转率

  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间的比率。

  

  5、总资产周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对总资产的比率。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四节营运能力评价

  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资产营运能力评价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资产营运能力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投资活动融资比率和现金再投资比率。

  1、投资活动融资比率

  是指企业一定期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量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的比率:

  从实际情况看,该比率原则上应小于1。

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说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不仅消耗了当期经营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而且也消耗了以前期间结存下来的现金,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必然受到限制。

  2、现金再投资比率

  是指将企业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被保留部分与各资产作比较,借以反映企业为资产重置及经营成长所保留的供再投资的现金流量与投资净额的比率:

  上式中,“现金股利”为本期已宣布分派的全部现金股利额,“固定资产总额”应扣除累计折旧,并加上固定资产重估增值,“其他资产”是指企业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长期资产”、“营运资金”均由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应项目计算确定。

  现金再投资比率的分子为保留在企业内部供再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母为净投资金额,一般认为,该比率达到8%-10%为理想水平。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五节盈利能力评价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

  盈利能力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一系列获利水平指标的分析、比较来进行的。

反映企业获利水平的财务指标主要有:

  1、资产报酬率

  是一定时期企业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

  在市场经济下,各行业间竞争比较激烈,企业的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总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反之,越差。

  2、资产净利率

  是一定时期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

  资产净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平均资产总额创造净利润的能力,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

这个比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能力越强。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权益报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评价指标。

  4、销售获利率

  销售获利率的实质是反映企业实现的商品价值中获利的多少。

从不同角度反映销售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有三个:

  

(1)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额与净销售收入的比率:

  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扣除制造成本后的余额,它是企业用以补偿期间费用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在相当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起着决定作用,一个企业能否实现利润,首先要看其营业毛利的实际情况。

因此,销售毛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实现商品价值的获利水平。

销售毛利率越大,说明净销售收入中制造成本所占比重越小,毛利额越大,实现价值的盈利水平越高。

  

(2)销售利税率

  销售利税率是企业利税总额与净销售收入的比率:

  利税总额是企业纯收入总额,是企业资产营运带来的净增值额。

销售利税率反映企业纯收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因此,该指标可以从全社会角度来评价企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

销售利税率越大,说明纯收入水平越高,企业使用的社会效益越好。

  (3)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净销售收入的比率:

  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水平。

销售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取净利能力越强。

  5、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全部耗费。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耗费获利水平的重要财务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耗费获利水平越高,资产使用效益越好,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第三章财务分析

第五节盈利能力评价

  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盈利能力评价

  1、获利能力

  衡量获利能力强弱的现金流量财务比率主要有以下几个:

  

(1)销售收现比率或利润变现比率

  销售收现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收现金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上式中,“销货收现金额”来自现金流量表,“销售收入”为本期实现的产品销售净额,来自于损益表。

这一指标旨在衡量销货收入在当年收现的程度,用以评价销货工作质量,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积压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越少,企业的经营成本越低。

  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