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724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docx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篇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1)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等文件要求,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处置方案如下:

 

1、如有发热(37℃)等症状,但未到重点疫区或未接触过来自重点疫区人员的师生,请本人直接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将情况通报校医院:

在校医院体温检测点或集中隔离观察点发现的,由校医院登记后安排车辆送至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

 

二、如有发热(37℃)、干咳、乏力等症状,或者有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且有以下流行病学史之一:

 

(一)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二)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三)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四)有聚集性发病的情况。

 

请报校医院后原地等待(集中隔离观察点在等待区等候)通知,校医院负责与所在区疾控部门联系并做好进一步处置,同时通报学校疫情防控组。

 

三、重点疫区来校(特别是湖北武汉)或返校师生出现健康异常情况,应主动联系自己单位及校医院进行登记,并居家或到集中隔离观察点自主医学观察14天,期间如有发热等症状,立即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四、如校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学校将配合所在地方疾控部门采取人员和场所管控措施,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

密切接触者由所在地方疾控部门安排集中隔离。

 

五、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没有重点地区流行病学史,且被医疗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六、校医负责每天定时将24小时内发热登记情况汇总报送学校及卫生健康部门。

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校医院将随时调整防控措施。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

模拟开学后一天的各个环节以及突发应急事件时的工作流程,使一日流程清晰化、规范化,提高学校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落实好学校对新冠肺炎防疫突发性紧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

 

1、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2、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校内发生和传播。

 

三、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及时控制、校内外联动群防群控、依法处理、加强保障。

 

四、演练内容

 

此次演练包括防疫消毒保障人员校园消杀、错时列队入校、体温检测、体温复测、课间管理、错时放学等演练项目

 

五、一日流程预演

 

(一)清晨校园消杀、值班教师提前到岗

 

1、防疫消毒人员入校,在校门口进行测温、消毒、登记、之后准备消杀器械和勾兑消杀药剂,进行消杀工作。

 

2、值勤教师入校

 

校门口设置监测点,在校门口进行测温、记录,教职工测温无问题后,方可入校。

 

(二)学生入校

 

1、学生入校列队。

为避免上学期间发生拥堵,学校将实行错时上学制度,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按时将学生送到指定位置。

 

2、值勤领导、教师组成护导队,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检查学生口罩佩戴情况。

 

3、学生入校过程:

值班教师测量学生体温。

学生体温不高于37.3度的,学生正常进校。

学生体温高于37.3度的,按照有疑似病症学生应急处置流程处理,应急处理教师带学生到临时隔离室,对学生体温进行复测,并询问病情,做好记录。

若学生体温进行复测不高于37.3度,学生可正常入班。

若学生体温进行复测高于37.3度,应急处理教师应向学校防疫领导小组汇报,并告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到校接孩子。

家长接走学生去就医,班主任将追踪学生情况,做好每日学生情况记录。

并每日向学校汇报,学生接走后对隔离室进行消毒。

 

(三)体温复测

 

学生进入教室前,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体温复查,并填写晨午检记录表。

测温时教师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

 

(四)日常课堂情况演练

 

教室每天上下午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教师课

 

前提醒学生上课期间不要随意摘下口罩,不要讨论,尽量不传递物品。

如果感觉自己不舒服,请及时报告老师。

 

(五)课间安排

 

学生下课后,学生有秩序排队走出教室,不打闹,不聚集,保持1米距离。

每一层楼都设有课间值勤教师,重点提醒学生如厕时讲秩序、便后正确洗手。

课间班主任老师对教室的门把手、讲台进行消毒。

 

(六)错时放学

 

本着既保证安全距离,又要尽量缩短放学时间的原则,学校制定了错时分流放学实施方案。

(时间间隔5分钟)一二年级先离校,然后三四年级离校,最后五六年级离校。

根据各班所处位置和2个出口,规划各班的放学路线,每层楼东侧的班级走东边的楼梯,西侧的班级走西边楼梯。

避免交叉拥堵,节省了时间。

 

(七)学生离校后教室消毒、校园消杀

 

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3)

一、成立组织架构

 

学校在开学前须成立校领导(党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领导组、信息联络组、安全后勤保障组、医疗保障组、消毒组、宣传和心理疏导组等,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实行24小时备勤。

 

二、启动工作机制

 

出现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学校要启动工作机制,建立应急处置专班,明确应急处置责任人,立即向所属镇教育主管部门同时报市教育局、卫生健康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病例转运、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疫情处置工作。

 

三、实施应急措施

 

(一)散发病例。

 

1.发现可疑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和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时,班主任应立即引导病例到隔离留观室进行留观,立即报告所属镇教育主管部门,同时报市教育局和疾控中心;联系120车辆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

同时妥善安排好其他可能密切接触的同班同学。

(信息联络组:

张婷、邹琦琳)

 

2.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全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落实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医疗保障组:

吕文君、徐晨以及各班班主任)

 

班主任、校领导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着一次性医用手套。

 

3.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

(门岗门卫切实做好控制外来人员工作)

 

4.启动涉疫区域封锁措施,在保障正常的生活物资供应下,因地制宜采取宿舍、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督导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防控领导组:

唐俊武、夏芝泉、王龙娟)

 

5.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调整学校午休、课后托管安排。

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防控领导组:

唐俊武、夏芝泉、王龙娟)

 

6.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教室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做好校园其他区域,含校区内家属区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强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各教室和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厕所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师生做好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消毒组:

祝洋根、陈玉玲)

 

7.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

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并及时追踪,查明缺勤原因。

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

(各班班主任)

 

8.每天保持与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沟通信息,上报学校最新情况。

(信息联络组:

张婷、邹琦琳)

 

9.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

做好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等生活保障。

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

(安全后勤保障组:

邹从珍、孙燕、胡靓)

 

10.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

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督促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指导师生做好正确防护。

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心理疏导组:

凌云、熊婷)

 

(二)聚集性疫情。

应立即报告属地疾控中心,由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相应管制措施。

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宿舍等区域实施硬隔离。

是否因疫情停课及停课范围,由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现场评估研究。

(防控领导组:

唐俊武、夏芝泉、王龙娟)

 

(三)暴发疫情。

应立即报告属地疾控中心,由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更大范围的隔离封锁措施。

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学校。

如14天内,某一班级出现1例及以上新冠肺炎病例时,该班级及可能波及的班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停课隔离;14天内,同一年级有2个及以上班级停课时,该年级停课隔离;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停课隔离时,该学校全体停课隔离具体停课范围和隔离范围由市卫健局会同市教育局评估研究决定。

全校性停课应由镇街(园区)报市人民政府决定后予以公告执行。

(防控领导组:

唐俊武、夏芝泉、王龙娟)

 

四、预案终止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可由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终止响应。

复课时间由原决定停课机关决定后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