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73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5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docx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讲诉

继电保护调试经验参考

1、过流保护调试要点

根据所保护的对象不同,现场常采用一段、二段或三段过流保护,下面以三段式过流保护为例,简要叙述现场调试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以抛砖引玉。

校验过流保护一般选择“交流试验”模块进行测试。

如果保护不具方向性,则只需给保护加入故障电流,如果有方向性,电压源也应接入保护。

点击界面上“短路计算”按钮进行相应短路计算,并注意选择故障的方向。

单独给保护输入故障电流时,若三相同时输入,请将测试仪IA、IB、IC三相电流设为正序相位,即0º、-120º、120º。

●采用自动试验方式搜索保护定值时,若拟动作的那段保护的整定动作时间为tms,则应将(t+200)ms及以上的数值填入界面中的“间隔时间”框内,以保证测试值的准确性。

●一般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通过“递增”或“递减”变量来测试保护的动作值,而采用“手动”方式测试保护的动作时间。

由于无论是继电器还是微机保护,在临界动作附近,其故障量与动作时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反时间特性”,即故障量越大(距离保护是越小),保护的动作时间就越小。

为了使动作时间测试得更准确,在手动方式下,由测试仪输出的故障量(电压、电流幅值)应为整定值的1.2倍以上。

若是距离保护,测试仪输出的故障阻抗应为整定值的0.8倍以下。

这样,保护才能可靠动作,并且动作时间趋于稳定,更接近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

●对三段过流保护,最好应先校验动作电流较小的III段动作值,在校验II段时,应退出III段过流保护,在校验I段时,应退出II段和III段过流保护,以防止其它段误动作而干扰试验。

●有时I段,也即速断保护的整定动作电流很大,超出了测试仪单相输出的最大电流值,此时可将测试仪的两相或三相电流并联输出。

●被并联的两相或三相电流的相位应设置为相同,这样实际输出的电流大小即为它们的幅值之和。

●为方便记录数据,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相电流作为变量,以增减并联输出的电流大小使保护动作。

●流回测试仪IN的电流往往较大,试验时请尽量采用较粗导线,或将两根导线并接当一根使用,并且,大电流输出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以保证设备安全。

校验继电器时,为防止继电器接点抖动,不宜将变化步长设置得太小,否则反而会影响测试的精度。

另外,应将界面上的“开关变位确认时间”设置得大一些,比如20ms或40ms,以忽略继电器接点的抖动。

2、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调试方案

为论述方便,假设某保护的定值为:

过流:

5A;低电压闭锁值:

60V;负序电压:

6V。

(1)试验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接线正确:

测试仪三相电压UA、UB、UC应分别接保护三相电压的输入端;测试仪的IA接保护某一相电流的输入端,比如A相;测试仪的开入量端子A和公共端+KM应分别接至保护跳闸接点的两端,保护为有源接点时,还应保证测试仪的公共端+KM接保护的正电源端。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保护的负序电压和低电压由不同的电压端子接入,因此,在进行下面“检验闭锁电压值”和“检验负序电压值”测试时应分别接线。

请检查保护的定值中,复合电压闭锁过流功能应投入。

如果测试时是让保护的II段过流保护动作,则至少应保证II段过流的复合电压闭锁过流功能应投入。

(2)检验闭锁情况

试验参数设置如右图所示:

由测试仪输出线电压70V(单相电压为40.4V,三相电压UA、UB、UC的相位分别为0º、-120º、120º),大于闭锁电压60V,保护处于闭锁状态。

由测试仪输出相电流,初始值为3A,步长为0.1A,逐步增大相电流值至7A,检验保护应不动作。

(3)检验过流定值

由测试仪输出线电压50V(单相电压为28.8V,三相电压UA、UB、UC的相位分别为0º、-120º、120º),小于闭锁电压60V,保护闭锁解除,允许动作。

由测试仪输出相电流,初始值为3A,步长为0.1A,逐步增大相电流至保护动作,测得保护动作电流,与保护整定的过流定值进行比较。

试验参数设置如右图所示:

(4)检验闭锁电压值

设测试仪输出的初始电压为70V,大于闭锁电压;初始电流为7A,大于过流定值,并设电压为变量,三相电压的步长均为0.1V。

开始试验后,保护处于闭锁状态。

逐步减小线电压至保护动作,测得保护动作电压,将此时测试仪输出的线电压与保护整定的低电压闭锁定值进行比较。

注意:

由于保护由闭锁状态到闭锁解除有一定的延时,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手动减小电压时,在接近保护动作前,每减小一个步长应停留足够时间等待保护动作。

试验参数设置如右图所示:

(5)检验负序电压值

由于整定的负序电压值较低电压闭锁值小,为防止干扰,试验前先将保护的低电压闭锁值整定为3V,小于负序电压。

设测试仪输出的初始负序线电压为4V(单相电压为2.3V,将三相电压的相位改为0º、120º、-120º即可),小于整定的负序电压;初始电流为7A,大于过流定值,并设电压为变量,步长为0.1V(电压UA、UB、UC的步长应相同)。

开始试验后,保护不动作。

逐步增大线电压至保护动作,测得保护动作电压,与保护整定的负序电压定值进行比较。

试验参数设置如右图所示:

备注图中三相电压的相位为负序

(6)整组传动试验

将保护各定值改为原初始定值后,由测试仪输出线电压50V(正序电压),初始电流为7A,在合上断路器后开始试验,保护动作,检验开关是否跳闸成功。

3、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常识

(1)变压器接线

保护定值中的变压器接线类型都是指变压器一次侧的实际接线,一般有:

Y/∆-11型、Y/Y(Y0)、Y/∆-1等几种。

对于三卷变,测试时,一般也是取其中的两卷测试,和两卷变的测试方法一样。

(2)高压侧平衡系数

目前,大部分微机保护均采用由保护内部通过计算的方式进行星-三角的数值和相位的自矫正,因此,尽管变压器是Y/∆-11接线,但其CT采用Y/Y接线,从而使外部接线更加简单。

当然,也有一部分微机保护不这样,仍然有变压器的CT接线进行矫正。

因为差动保护的定值单中并没有高压侧平衡系数,这给测试和计算带来了不便。

我们知道,高压侧平衡系数默认为1,但常常又测得实际值为1.732。

按以下方法确定高压侧的平衡系数:

在进行差动门槛和速断值测试时,如果实测的动作电流等于1.732倍的整定值时,则计算时高压侧平衡系数取1.732,如果实测的动作电流等于整定值时,则计算时高压侧平衡系数取1。

(3)试验接线方法

当变压器接线类型为Y/Y(Y0)时,试验的接线很简单:

测试A相时,测试仪IA接保护高压侧的A相,测试仪的IB接保护低压侧的a相,保护高、低压侧的中性线短接后,接测试仪的IN,不存在补偿电流问题。

测试变压器B、C相时,接线与上述类似。

当变压器接线类型为Y/∆-11时,常见的接线为:

测试变压器A相时,测试仪IA接保护高压侧的A相,测试仪的IB接保护低压侧的a相,测试仪的IC接低压侧的c相,保护高、低压侧的中性线短接后,接测试仪的IN,其中IC作为补偿电流。

但如果要求测试变压器的B相或C相时,又该如何接线呢?

由右图所示向量图可以看出,高压侧转换后的电流应为:

I'A=(IA-IB)/1.732,I'B=(IB-IC)/1.732,I'C=(IC-IA)/1.732,如果只给高压侧A相通入一个电流,B、C相不加电流,则转换后的高压侧三相电流为:

I'A=(IA-IB)/1.732=(IA-0)/1.732=IA/1.732;

I'B=(IB-IC)/1.732=(0-0)/1.732=0;

I'C=(IC-IA)/1.732=(0-IA)/1.732=-IA/1.732。

所以高压侧C相上有了电流,并且与A相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试验时,为了平衡高压侧C相上的电流,就在低压侧的c相上加一补偿电流,并且,所加的补偿电流应与加在低压侧a相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同理,如果测试变压器的B相,即只给高压侧的B相加电流,A、C两相不加电流,依据上述公式得:

I'A=(IA-IB)/1.732=(0-IB)/1.732=-IB/1.732;

I'B=(IB-IC)/1.732=(IB-0)/1.732=IB/1.732;

I'C=(IC-IA)/1.732=(0-0)/1.732=0。

由此看出,高压侧的A相上有了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试验时应补偿低压侧的a相。

因此,正确的接线为:

测试仪IA接保护高压侧的B相,测试仪的IB接保护低压侧的B相,测试仪的IC接低压侧的a相,保护高、低压侧的中性线短接后,接测试仪的IN,其中IC作为补偿电流。

考虑到加在低压侧的两个电流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性,试验时可只需给保护输入两路电流。

正确的接线为:

测试变压器A相时,测试仪IA接保护高压侧的A相,测试仪的IB接保护低压侧的a相,保护低压侧a、c相负极性端短接,低压侧的c相与保护高压侧的中性线短接后,接测试仪的IN。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加在保护低压侧对应相的电流应与加在高压侧的电流反相,加在低压侧的补偿电流由要与加在低压侧对应相的电流反向。

所以在测试变压器A相时,当测试仪IA的电流设为0º,则测试仪IB的电流应为180º,测试仪IC的电流应为0º。

(4)保护的动作方程

假设保护的差动电流为Id,制动电流为Ir,差动门槛定值为Icd,差动速断定值为Isd,拐点1为Ig1,比例制动系数为K1,拐点2为Ig2,比例制动系数为K2,则国内绝大部分保护的动作方程均为:

Id>Icd当Ir

Id>Icd+K*(Ir–Ig1)当Ig2>Ir>Ig1时;

Id>Icd+K1*(Ig2–Ig1)+K2*(Ir–Ig2)当Ir>Ig2时;

Id>Isd

比例制动曲线如右图所示。

以上四个动作方程只要满足其中一个,保护就会动作出口。

大部分差动保护目前只采用了一个拐点。

即便是存在两个拐点的差动保护,为了测试更方便简单,往往也可以在试验前将保护定值中修改定值为:

Ig1=Ig2;K1=K2。

从而按只有一个拐点的方式进行测试。

只有一个拐点的比例制动动作方程如下:

Id>Icd+K*(Ir–Ig)当Ir>Ig时;

对于微机差动保护,实际上比例制动和速断保护是两套保护,所以很多保护都设置了控制字,用于投、退这两种保护。

无任是比例制动保护,还是速断保护,它们动作出口的时间都非常短,一般在30-60ms之间,而这两种保护往往又共用一个出口接点,这给测试工作带来一些不便。

测试差动速断保护时,一般应将“比例制动”保护由控制字退出。

如果不退出,或有些保护没有这种退出功能,则只有在比例制动保护动作后,继续增加输出电流,从保护的指示灯或有关报文判断差动速断保护是否动作。

(5)高、低压侧电流与差动电流、制动电流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试验期间,通过改变测试仪某一相电流至保护动作,此时测试仪输出的电流并非动作电流或制动电流,更不能受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影响,认为加在高压侧的就是动作电流,加在低压侧的就是制动电流。

微机差动保护并不是直接比较高低压侧的电流大小动作的,而是判断是否满足上述的动作方程。

那高、低压侧电流与差动电流、制动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般,国内保护的差动电流均采用:

Id=|Ih+Il|,可表述为:

差动电流等于高、低压侧电流矢量和的绝对值,因此必须注意加在保护高低压侧电流的方向。

制动电流的方程则各个品牌和型号的保护往往不同,国内保护最常见的公式有以下三种:

1.Ir=max{|Ih|,|Il|},正确的表述为:

制动电流等于高、低压侧电流幅值的最大值;

2.Ir=(|Ih|+|Il|)/K,正确的表述为:

制动电流等于1/K倍的高、低压侧电流幅值之和;

3.Ir=|Il|,正确的表述为:

制动电流等于低压侧电流的幅值。

公式2中的K值大部分保护为2,个别保护为1。

另外两个公式有的保护也会采用:

Ir=|Ih-Il|/K,Ir=(|Id|-|Ih|-|Il|)/K。

实际上,试验时记录下的保护临界动作时测试仪输出的IA、IB的电流值都不能等同与上述的高、低压侧电流,因为还得考虑高低压侧的平衡系数。

假设测试仪IA输出给高压侧,IB输出给低压侧,高低压侧的平衡系数分别为K1、K2,则高低压侧的电流为:

Ih=K1*IA,Il=K2*IB。

再代入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的公式去求出相应的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

4、差动保护测试方法

为论述方便,假设某保护的定值为:

变压器容量:

6300KVA;高压侧额定电压35KV;高压侧CT变比150/5;低压侧额定电压6KV;低压侧CT变比400/5;门槛值:

2A;速断值:

10A;拐点值:

4A;比例制动斜率:

0.5;低压侧平衡系数:

1.38;变压器接线类型:

Y/∆-11,谐波制动系数:

0.18。

(1)正确接线

测试仪IA接保护高压侧A相,测试仪IB接保护低压侧a相,测试仪IC接保护低压侧c相;保护的高、低压侧的N相短接后,接测试仪的IN。

(2)差动门槛及速断值检验

由测试仪给高压侧A相输出单相电流,初始值为0,步长为0.1A,缓慢增加电流至保护动作。

将实测的动作电流与保护的门槛定值比较。

一般实测的动作电流是保护门槛定值的1.732倍,这是因为保护在处理星-三角转换时,已考虑了数值和相位的补偿问题,否则实测的动作电流应等于保护的门槛定值。

测速断前,先通过保护的控制字将“比例制动”保护退出,试验的方法同上。

一般实测的动作电流是保护速断定值的1.732倍。

如果1.732倍的速断动作值很大,可以采用测试仪两相电流并联输出(两相电流相位应相同),也可以将保护中的速断定值设置得小一些。

(3)比例制动系数检验

计算高、低压侧额定电流

Ie1=(6300/35)/(150/5)=6A;

Ie2=(6300/6)/(400/5)=7.88A

开始试验

设置IA=Ie1=6A,相位为0°;IB=Ie2=7.88A,相位为180°;IC=Ie2=7.88A,相位为0°;并且设IA为变量,步长为0.1A。

点击“开始试验”按钮,保护应不动作。

逐步减小IA至保护动作,记下此时IA、IB的值,假设IA=5.5A,IB=7.88A。

这样,第一组数据测试完毕,还可设初始的IA、IB(IC)分别为1.5倍、2倍、2.5倍及3倍的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

当然,也可以随机取一组IA、IB值,只要保证开始试验保护不动作。

并且,也不必局限于减小变量至保护动作,增加变量也能使保护动作,测得的数据同样满足要求。

依据上述方法,测试出其它几组保护动作时的IA、IB的值,以便多验证几组数据。

计算验证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对于不同的保护,虽然差动电流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Id=|Ih+Il|,但制动电流的公式却往往不同。

并且还涉及到高、低压侧平衡系数问题。

因为有的保护本身考虑了星-三角的转换问题,而有的没有,所以计算时高压侧的平衡系数有时应取1,有时应取1.732。

这里以国内主流保护常用的两种制动电流公式为例,详细介绍如下:

(4)确定高压侧平衡系数

在进行差动门槛和速断值测试时,如果实测的动作电流等于1.732倍的整定值时,则计算时高压侧平衡系数取1.732,如果实测的动作电流等于整定值时,则计算时高压侧平衡系数取1。

当Ir=max(|Ih|,|Il|)时

由上述第三步已测得保护临界动作时的高、低压侧电流为:

Ih=IA=5.5A,Il=7.88A,假设按上述方法已确定高压侧平衡系数为1,则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分别为:

Id=|Ih+Il|=|5.5-1.38*7.88|=5.37A;备注:

IA(Ih)与IB(Il)的相位相反,而公式里是高、低压侧电流的矢量和

Ir=max{|Ih|,|Il|}=max{5.5,1.38*7.88}=10.87

对于只有一个拐点的制动曲线,一般比例制动的动作方程均为:

Id>Icd+K*(Ir-Ig),其中,Icd为差动门定值,Ig为拐点定值,K即为这里要求的比例制动斜率。

以上公式폖等号,即得以下方程:

Id=Icd+K*(Ir-Ig),

5.37=2+K*(10.87-4)求得K=0.49

将实测值与整定的比例制动斜率进行比较。

当Ir=(|Ih|+|Il|)/2时

假设由上述第三步改用增加IA至保护动作的方法,已测得保护临界动作时的一组高、低压侧电流为:

Ih=IA=5.41A,Il=4.08A,同时假设按上述方法已确定高压侧平衡系数为1.732,则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分别为:

Id=|Ih+Il|=|5.41*1.732-1.38*4.08|=3.74A;备注:

IA(Ih)与IB(Il)的相位相反,而公式里是高、低压侧电流的矢量和

Ir=0.5*(|Ih|+|Il|)=0.5*(5.41*1.732+1.38*4.08)=7.5A

代入动作方程如下:

Id=Icd+K*(Ir-Ig),

3.74=2+K*(7.5-4)求得K=0.497

将实测值与整定的比例制动斜率进行比较。

(5)谐波制动系数检验

由测试仪给保护高压侧输出谐波,由测试仪IB输出,低压侧输出基波。

由测试仪IA输出。

设置测试仪初始输出电流均为1A,输出基波的IA为变量,步长为0.1A。

开始试验后,保护不动作。

逐步增大IA至保护动作,记下此时IA的动作值。

则保护的谐波制动系数为:

K=(IB/IA)*100%

将实测制动系数与整定值进行比较。

5、SEL—587差动保护测试方法

SEL—587微机差动继电器具有相电流、负序电流、零序方向电流、电流差动等保护功能。

1、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原理比较简单。

当变压器过流保护电流启动整定值过大,不能满足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时,为了提高灵敏度,降低整定值,采用负序电压或低电压启动过流保护。

一般低电压值70V,负序电压6~8V。

电压达不到动作条件时,闭锁过流保护,不让其出口动作。

现场调试时,给保护加一相电压和一相电流,当电压低于整定值时,保护闭锁。

只有电压达到整定值时,保护才解开闭锁,当电流大于整定值时,其保护出口动作。

2、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零序方向的定义:

首先看保护是如何规定电压的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电流对电压的方向。

如果和电压同方向就是正方向,也就是说如果规定指向系统的电压为正方向,那电流的正方向也是指向系统。

现场做试验时,要加一相电压和一相电流,改变电流的相位来使保护动作。

在继保之星1000的交流试验软件模块中,给电压UA一个值,设定电流IA的幅值比零序电流整定值大,再给IB一个1A的电流值,让保护判断方向,通过改变IA的相位使保护动作。

接下来再反方向改变相位,让保护再次动作,这样就可以测出一个动作区域,从而计算出灵敏角。

3、变压器的比率制动差动保护

SEL—587微机保护继电器的说明书中提供了比率制动差动动作特性,如右图所示。

该曲线有两个拐点,而定值单中只给出了第二个拐点B的值。

SEL—587保护内部已经设定直线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原点O,所以定值单中已知差动的启动值O87P和第一个斜率SLP1,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一个拐点A的。

注意保护的整定斜率SLP2是可以关闭的,这时就只有一个拐点、一段斜线。

TAP1=3.6,TAP2=3.5。

在SEL保护的说明书中TAP是电流调整比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衡系数。

TAP1代表高压侧的平衡系数,TAP2代表低压侧的平衡系数。

用继保之星1000做试验时,并不能用定值单所给出的平衡系数直接进行参数设置。

继保之星测试仪是以高压侧平衡系数为1来计算低压侧的平衡系数的,所以要设高压侧平衡系数为1,低压侧平衡系数为TAP2/TAP1。

如果用三路电流来做差动保护试验,要注意接线。

在现场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是Y/△-11的,接线时继保仪的IA接保护的高压侧A,IB接保护的低压侧A,IC接保护的低压侧C。

为什么要这样接呢?

用交流模块做个试验就可以说明。

在交流试验中,仪器IA接保护的高压侧A,IB接保护的低压侧A,设置IA、IB的相位相反,IA、IB的幅值差即是差动电流。

开始试验,保护A相产生差流,保护A动作。

按理说只有保护A动作,但保护C也动作了,说明保护C相也有差流。

因此要接一相电流到保护的低压侧C,其作用就是抵消保护C相的差流。

把线接好后,按定值单把定值设到继保仪差动保护界面上。

注意SEL保护往往给的参数都是标么值,还要换算成有效值进行设置,这样开始试验才会成功。

通过继保之星1000的差动保护模块,可以测得保护的动作曲线,如图2所示。

用六路电流来做差动,接线就比较简单,直接将六相按相接入保护各相中,即可进行试验。

试验中有时点打不完,做不到速断值,原因是继保之星1000同时输出六路电流时,每相只能达到20A,单相电流达不到速断要求的值。

6、RCS-900系列保护测试方法

(1)RCS-900系列保护装置

型号

主要功能

应用范围

RCS-901

高频闭锁方向、高频闭锁零序、

工频变化量阻抗、两段或四段零序、

三段接地和相间距离、重合闸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RCS-902

高频闭锁距离、高频闭锁零序、

工频变化量阻抗、两段或四段零序、

三段接地和相间距离、重合闸

RCS-931

纵联分相差动保护、高频闭锁零序、

工频变化量阻抗、两段或四段零序、

三段接地和相间距离、重合闸

RCS-941

高频闭锁距离、高频闭锁零序(B型)、

三段接地和相间距离、四段零序、

低周保护、不对称相继速动、

双回线相继速动(B型无)、重合闸

11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RCS-943

纵联分相差动保护、三段接地和相间距离、

四段零序、重合闸、

不对称相继速动、双回线相继速动

RCS-951

高频闭锁相间距离(B型)、三段相间距离、

四段过流、重合闸、低周保护、

不对称相继速动、双回线相继速动(B型无)

35~66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RCS-953

纵联分相差动保护、三段相间距离、

四段过流、重合闸、

不对称相继速动、双回线相继速动

RCS-921

失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

3\2接线与角型接线的短路器

RCS-922

比例差动保护及充电保护

3\2接线方式下的短引线保护,也可兼作线路的充电保护

RCS-923

失灵起动及辅助保护

短路器失灵起动及辅助保护,也可作为母联或分段开关的电流保护

RCS-925

过电压保护与故障起动装置

输电线路过压保护及远方跳闸的就地判别

(2)纵联变化量方向保护(RCS-901以闭锁式为例)

将收发信机整定在“负载”位置,或将本装置的发信输出接至收信输入构成自发自收。

仅投主保护压板,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