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811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科学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3.docx

《科学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3.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3.docx

科学3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我们发现的东西分为:

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有生命的可以分为植物和动物。

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的有小石头、土块、塑料瓶、碎玻璃等,它们都属于非生物。

2.我们发现天空中云彩从形状上分有积云、卷云、卷层云、积雨云。

3.观察天空的云彩,下雨前一般都有大量的积雨云,这是下雨的主要来源。

4.只要认真观察,每个事物都会成为问题宝藏。

第二单元

5.人的“五官”是眼、耳、手、鼻、舌这五个部分;五官兄弟各有各的用途,它们都很重要,不存在哪个器官最重要,哪个不重要。

6.挑选西瓜方法眼看、手摸、耳听、鼻嗅、嘴尝。

7.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事物,但并不能认识到任何事物,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器材,人们发明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小的东西;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事物。

8.人的鼻子能辨别几千种气味。

9.盲人通过用手触摸的方法来识字。

10.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手——触觉。

第三单元

11.在植物的叶子中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是它们让树叶变得五颜六色;其中叶绿素使叶子变绿,叶黄素使叶子变黄,花青素使叶子变红。

12.空气的温度叫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如:

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13.掌握气温计的使用与读数,以及如何测量气温!

读取气温计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14.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对于常见的一些植物要求能够分辨是不是果实!

如:

是果实的有西红柿、葡萄、橘子、辣椒、冬瓜、花生、豌豆荚、棉桃、西瓜等,不是果实的有胡萝卜、马铃薯、姜、萝卜、红薯等。

15.蟋蟀用翅膀演奏“音乐”的,它的叫声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关系。

第四单元

16.人们把像蚂蚁、蝴蝶、蜻蜓那样,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一对触角,胸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的动物,归为一类,称做昆虫。

能够分辨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不是!

如:

蚊子、蜜蜂、瓢虫、蝗虫、蟑螂、白蚁、蛐蛐、蝴蝶、蜻蜓都是昆虫;蜘蛛、蜈蚣、蚯蚓、鱼、青蛙这些不是昆虫。

世界上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其中昆虫约有100万种,它们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7.蚂蚁是群居生活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触角进行交流;蚂蚁能够沿原路找到路线是因为蚂蚁能够从肛门排泄出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引导蚂蚁找到原路线。

18.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方法。

比如蛇、青蛙、蝙蝠、熊、刺猬等冬眠,蚂蚁备粮,大雁南飞,老虎、猫、狐狸等换毛方式过冬。

(注意:

喜鹊过冬只把窝垫暖和,不是去南方的!

19.常见夜里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刺猬、蛇、蟾蜍、蝙蝠、黄鼠狼等。

20.猫在夜晚可以发现老鼠是因为猫眼可以随光线强弱变化;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肉垫。

21.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为。

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有:

环境温度的降低;食物的缺乏。

第五单元

22.土壤里面有沙、黏土、水、空气、小动物和植物。

23.人们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一般的土壤多是壤土。

24.蚯蚓生活在松软潮湿的土壤中,蚯蚓又叫天然犁,它喜欢吃腐烂的树叶,细菌加快落叶的腐烂,蚯蚓的邻居有蜗牛、蚂蚁、千足虫等,蚯蚓和它的邻居清理垃圾,活化土壤,提供免费的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25.生长在壤土中的植物长得旺盛,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26.人类对土壤的破坏有垃圾侵蚀、喷洒农药、滥伐森林、过度开垦、毁田烧砖等。

27.堆肥是一种减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时也得到非常好的肥料。

改良土壤的办法有:

在农田边缘种植防风带、轮换种植、施用有机肥、退牧还草等。

28.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水分、空气等,所以植物能在土壤里生长。

植物离开土壤也能生长,常见的无土栽培有:

水培、木屑培、沙石培。

第六单元

29.自传旋翼下降快慢与翅膀大小、翅膀形状、重量有关,具体的关系需要掌握:

翅膀越大下降越慢,翅膀越小下降越快;重量越小下降越慢,重量越大下降越快。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的大小、绳的长度、所挂重物重量有关,伞越大下降越慢,伞越小下降越快;绳长度越短下降越慢,绳长度越长下降越快;所挂重物越轻下降越慢,所挂重物越重下降越快。

30.认识常见测量工具以及其用途:

钟表(还有秒表)——测时间;直尺(还有卷尺)——测长度;温度计——测温度;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31.可以在空中飘的物体的共同特点:

它们都很轻很薄,在空中所占面积很大。

第七、八单元

3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动,中国的鲁班发明锯子,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发现地球有引力,中国现代的王永明发明了汉字“五笔字型”。

33.科学研究的方法有:

观察、实验、提问、猜想、调查、反思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

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找到答案。

2、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_在太行山一带考察时发现,同崖中夹有一层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

3、1960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穆郎玛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竟是大海中的沉积岩。

1975年又从岩层中发现三叶虫之类的海洋动物的化石。

4、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

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5、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

6、酒精灯火焰分有三层:

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

焰心温度最低。

7、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

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8、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

9、科学家们根据研究,认为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第二单元

1、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2、风向就是_风吹来的方向,风如果来自东方,就叫做东风。

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气象豫报风向时,往往加个偏字,如偏北风。

3、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大。

人们把风力从小到大划分为

0级到12级,共13个等级。

4、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量风的大小。

5、风袋既可以测风力又可以测风向。

6、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

7、1000年前我国唐代李淳风,在他的《现象玩占》中记载了估计风速的方法:

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动叶,四级摇枝,五级坠叶,六级折小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级拔大树及根。

8、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

标准图将风划分成为从0到12的13个等级。

第三单元

1、制作魔力小针时,要把缝衣针在磁铁上沿同一方向多摩擦几下。

2、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司南是指南针的祖先。

3、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

4、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5、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

用字母“S”来表示。

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

用字母“N”来表示。

6、磁铁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着木板也能吸铁。

磁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7、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用字母S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用字母_S表示)。

8、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性磁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性磁极。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性磁极相排、异性磁极相吸引。

9、中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第四单元

1、像盐那样消失在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

2、取盐的方法有烧煮,太阳晒。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

液态,固态,气态。

常见的固态水有冰、霜、雪等。

4、水的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5、通常把水加热到100℃,水就会急剧地变成水蒸气,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6、水的冰点是0℃,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0℃时会开始结冰。

冰受热温度升到0℃时会开始变成水。

7、像木块那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8、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上面所标的字母“N”是力的单位牛顿的符号。

9、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0刻度线上上。

测力时不要超过它的测量限度。

10、要使鸡蛋浮起来,需给水中加盐。

11、要使钢铁浮在水面上,可以经做成空心的。

第五单元

1、导体就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铜、铝、铁等。

绝缘体就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

导体与绝缘体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2、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人们把它称做伏打电池。

3、电路中控制小电珠亮与灭的装置是开关。

4、电路安全卫士是指电路安全保护器,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开关,当流动的电超过一定强度时,它们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第六单元

1、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白天和黑夜不断地交替出现。

2、地球不仅自己在不停地转动,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转动。

3、最早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观点的是希腊人阿里斯塔克。

4、500年前,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花费了30多年心血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5、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大约24小时小时。

7、地球自转时,对着太阳的一面处于白天,称为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处于黑夜,称为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不停地交替出现。

8、白天、黑夜自然交替,形成了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昼夜生活习性。

9、太阳中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

10、历史上第一架能放大30多倍的天文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的。

11、“傅科摆”是法国国科学家傅科制作的。

它长67米。

第七单元

1、七大洲是指: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四大洋是指: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在勘探矿物、预报自然灾害等许多方面结出了硕果。

3、世界上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国科学家魏格纳。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题A

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

1、考察前的准备工作有那些?

答:

1)商议考察活动的内容。

2)明确考察活动的的目的。

3)选择考察活动的地点和路线。

4)推选组长,做好分工。

5)准备好活动需要的东西。

2、外出选择活动地点时要注意安全。

3、怎样做好计划与组织?

(P5)

4、计划工作包括活动内容的计划和活动过程的计划。

5、组织工作包括对人员的组织和活动过程的组织。

6、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种类繁多的事物,可以用分类的方法研究它们。

第二单元《吃得好吗》

1、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或保持食品的颜色、味道、形态等而在食品中添加的东西。

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

色素、香精、糖精、防腐剂、膨化剂等。

3、实验前一定要清点器材。

实验结束后要自觉整理实验桌和器材。

4、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分辨出蛋白质。

5、食物里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主要有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

7、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头发、指甲、内脏、血液等的主要成分,是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的基本材料。

8、超量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可导致过敏、畸形、癌变。

9、在口腔里食物被牙齿嚼烂,其中一些淀粉被消化掉。

10、肝脏能分泌胆汁流到小肠,帮助小肠完成消化吸收任务。

11、胃里有胃夜,能杀死一些病菌,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12、碘与淀粉变蓝色。

13、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

14、绿色食品的三个标准:

1)产品的原材料产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2)原料作物的生长过程及水、肥、土条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3)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储运过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第三单元《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水静止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部分不溶解杂质会沉到水底,这就是沉淀.在水中加入明矾或其它混凝剂,可以加快杂质的沉淀.

2.净化污水的常用方法有过滤  、沉淀 、  消毒。

3.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水,还要进行消毒.这样才能杀死水中的 细菌  . 煮沸是常用的既简便有可靠的消毒方法.

二.问答题

1.实验水中杂质的过滤需要哪些材料.

答.塑料瓶,剪刀,棉花,木炭,小石子,沙子,滤纸,烧杯,漏斗,沉淀后的水,抹布等.

2.如何防治水污染.

答.

(1).减少耗水量. 

(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3).产业结构调整.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开发新水源.    (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3.鱼为什么离不开水.

答.因为鱼是靠鳃呼吸的,一条一条的像有很多丝线一样,鱼离开了水,那些鱼鳃的丝就会粘在一起,不能呼吸,只有在水里,鱼鳃的丝才会分开,从而吸取水中的氧气.

4.鱼靠什么呼吸.

答.鳃.

5.鱼靠什么游动.

答.鳍

6.海豚,鳄鱼,泥鳅,带鱼,金枪鱼,那些是鱼,哪些不是鱼?

答.海豚、鳄鱼不是鱼。

第四单元  《小小赛车会》练习题

1 .什么是方程式赛车。

答.方程式赛车就是以共同的方程式规则限制所造出来的赛车。

参加比赛的车辆是按照严格的规则标准制造出来的.它在比赛中要遵循严格的规则要求。

2. 一般车辆动力来源是什么。

答.油或者电,还有发动机。

3. 不同车辆的动力来源有什么不同。

答.卡车的动力来源是柴油,电瓶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

4.各种车能源的使用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汽车一般使用液化石油气,其优点是-----抗燥性能好,环境污染小,延长发动机寿命,低温启动性好,使用方便经济耐用。

其缺点是-----功率下降,点火所需能量略大,严寒区使用受限。

5. 什么叫齿轮。

答.小车内那种边缘布满小齿的轮子叫齿轮。

6. 小齿轮在小车内起什么作用。

答. 传递力的作用。

7.齿轮组具有哪些作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齿轮。

答.改变传动方向和速度的作用。

 自行车,摩托车,表,电梯,面条机等。

8.用什么方法使自己的小车跑得更快。

答.减少摩擦力和阻力。

二.填空题.

1.电动小车的动力来自----(电池)

是----的能量让小车跑起来的。

(电池)

2.现代的汽车不再使用----(蒸汽机)了,多用----,-----.-----(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作为动力,还有的使用-----(太阳能),但都沿用了汽车

第五单元《动物家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做好一件事情会涉及到许多------  ,要处理好这些环节的先后顺序,就要有一个-------。

  (环节    计划)

2.科学研究有许多方法,-------,--------,--------,--------等等,都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观察   实验 调查   查阅资料)

3.动物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生育自己的小宝宝,-------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

(家兔)

4.许多动物,特别是动物妈妈,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观察时,-----------。

(请离它们远一点)

5.不要伤害---------,它们是人类的--------。

 (动物    亲密朋友)

6.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

  (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7.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

(牛 羊 马  狗  猫  猴 鼠  草原犬)

二.问答题

1.什么叫哺乳动物?

答:

像家兔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人,鲸,海豚,蝙蝠等都是哺乳动物。

2.为什么说蝙蝠不是鸟?

答:

第一,鸟的口腔内没有牙齿,而蝙蝠却有。

   第二,鸟属于卵生,耳蝙蝠属于胎生。

   第三,鸟有羽毛,而蝙蝠只有毛而无羽。

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动物?

答:

(1)保护动物的生命安全,保护动物避免遭猎杀。

    ( 2)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解决了“食”合“住”,动物才能栖息繁衍。

4.鸟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

卵生,有羽毛和翅膀,只有两足,

足上有鳞片,嘴角质,无牙,体温恒定。

 

第六单元 《饮料瓶的知识》

1.饮料瓶上有哪些知识。

答。

商标,广告,净含量,网址公司名地址电话,勿乱扔垃圾的标志,保质期,配料,条形码等。

2.饮料瓶有哪些用途。

答。

装水,酒。

放酱油,醋,油。

做花瓶,做喷壶浇花,做笔筒,等

3.饮料瓶用什么材料制成。

答,金属类,玻璃类,纸类,塑料类。

4.乱扔饮料瓶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什么危害。

答。

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地,危害健康。

5.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空饮料瓶。

答。

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回收利用等。

6,那些饮料瓶导电,那些饮料瓶不导电。

答,

第七单元《探索月球》

 一。

填空。

1。

月相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一个月。

2.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

3.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是满月。

每月初七的月相是上弦月。

4.月球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5.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月相。

二。

判断。

1.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听不到说话的声音。

2.月球上白天和夜间温度差别很大,白天温度最高可达120度以上,夜间最低可降到零下180度以下。

3.月球表面比较平坦,覆盖着大块的岩石。

4.奇奇在地球上可以提起20千克的物体,到了月球上他就可以提起120千克的物体了。

三。

问答。

1。

我们为什么要开发月球?

答:

由于地球上的人口太多,城市拥挤,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也越来越少,我们就设想开发月球资源,让一部分人能搬到月球上去,同时,这也是为探索宇宙更多的奥秘做准备。

2.月球表面是怎样的?

答:

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3.宇航员登月需要带些什么?

答:

宇航服,氧气和饮食物品等。

4.为什么月亮有圆缺的变化?

答:

由于月亮在不停的绕地球公转,时时改变着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对着地球的半个球面与被太阳照亮的半个球面有时完全重合,有时不完全重合,有时一小部分重合,有时一大部分重合,这样月亮就表现出了阴晴圆缺的变化。

5.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

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这说明了月球有圆缺变化,两次月圆之间相隔时间为农历的一个月。

 

第八单元《挺进南极点》

思考以下问题。

1.谁最先到达南极点?

-----挪威人。

2.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

---挪威国家。

3.他们是怎样到达南极点的?

-----翻过大山,越过雪原,横渡隐藏着无数大冰冻的冰河,历尽重重艰难万险,最后才终于到达南极点。

4.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为什么叫做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因为阿蒙森是挪威探险南极的队长,斯科特是英国队的队长,这两位队长带领队员们历尽艰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为探索南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英国队长以及队员为此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因此为了纪念这些英雄,南极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5.我国的两极科学家是谁?

他曾几次到达南极和北极?

-----位梦华,,9次。

6.位爷爷挑选小队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不好,就不可能去艰险的两极。

第二,要有坚强的意志,即使身体好,但害怕困难和危险,也不能去探险,两极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危险,充满着挑战。

第三,要有团队精神,科学考察队是一个集体,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才能完成科学考察任务。

第四,要有科学文化知识。

7.英国探险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主要是因为英国队长斯科特经验不足,准备不周,而且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所以英国探险队不只是输掉了南极竞赛,还在这场较量结束后丢掉了生命。

虽然英国探险队失败了但是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难,不惧牺牲,奋勇进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学习的。

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1.我们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等。

2.蝴蝶有一对明亮发光的,是由多只小眼睛组成的。

3.蝴蝶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

4.不能杀死蝴蝶的理由是、、。

5.研究蝴蝶对、、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6.空气是由、、、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

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呼出的是。

7.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并放出。

9.我们是用呼吸的,呼吸器官有、、。

10.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1.怎样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12.什么样的条件最适宜种子发芽?

13.一棵黄瓜植株由、、、、这些部分组成。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

15.像黄瓜这样寿命不超过一年的植物,叫植物。

16.太阳是一个,它给我们带来了和。

17.太阳表面的温度达到约万℃,内部高达万℃到万℃。

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万倍,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亿千米。

18.举例说说太阳能的利用、、、、。

19.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热。

20.太阳高度是指。

21.我国古代,用测定时刻,用测定季节和年。

2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而确定的。

23.春雨惊春清谷天,,,冬雪雪冬小大寒。

24.机械是人类的伟大创举,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加大了,提高了,改善了。

25.杠杆的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26.是一种发明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简单机械。

27.古希腊科学家发现了杠杆原理。

28.滑轮就是。

29.定滑轮能,动滑轮能,滑轮组既能又能。

30.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31.遇到火灾怎么办?

32.如何判断出哪瓶是氧气,哪瓶是二氧化碳?

33.遇到下列情况时该怎样灭火?

为什么?

木柴起火;电起火;油锅起火。

34.有才有发言权。

35.科学研究既要有,又要才能取得成功。

36.1903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飞行。

37.青蛙属于动物。

它不仅要在生活,而且还要在生活。

38.青蛙和它的两栖类兄弟们是环境好坏的一个标志,科学家称它们为“”。

39.野外考察最重要的是!

是野外考察的关键环节。

40.导致青蛙畸形的原因可能很多,主要有三个、、。

41.博士是世界环境教育中心的一位科学教育家,他指导学生们开展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像侦探一样-----找到了当地大量的畸形青蛙,也调查了,并提供给科学家。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

1、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2、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