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83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docx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题库

党章党史知识竞赛2013年题库(共384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

  2、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A)召开。

  A、上海、嘉兴B、上海、天津

  C、北京、上海D、北京、广州

  3、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建立D、北伐战争的开始

  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C)。

  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D、百色起义

  6、“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A)提出的。

  A、八七会议上B、古田会议上

  C、反“围剿”斗争中D、井冈山斗争中

  7、(C)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井冈山会师B、工农武装割据

  C、三湾改编D、中共六大

  8、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B),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

  C、黎平会议D、两河口会议

  9、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C)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八七会议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D、十二月会议

  10、1937年(D)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A、九一八B、一二八C、华北D、卢沟桥

  1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是(A)。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D、长沙大捷

  12、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A),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A、百团大战B、陈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D、黄土岭战役

  13、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A)在指挥八路军总部进行反“扫荡”战斗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A、左权B、朱瑞C、黄公略D、刘志丹

  14、“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是周恩来在(C)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

  C、皖南事变D、五二血案

  15、抗日战争时期,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的是(A)。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C、晋冀豫抗日根据地D、山东抗日根据地

  16、1945年(A),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A、9月2日B、9月3日C、8月15日D、8月16日

  17、1945年,党的(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A、六大B、六届六中全会C、七大D、八大

  1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举行了最高级别谈判,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C)。

  A、停战谈判B、南京谈判C、重庆谈判D、北京谈判

  19、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从1946年进攻(D)解放区开始的。

  A、冀鲁豫B、陕甘宁C、山东D、中原

  20、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D)。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将革命进行到底”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1、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开始于(C)。

  A、孟良崮战役B、济南战役

  C、刘邓、陈谢、陈粟三军驰骋中原D、渡江战役

  22、1947年7月至9月,在(C)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任弼时

  23、1947年11月12日石门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B)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之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并以《喜闻收复石门》为题赋诗祝贺。

  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聂荣臻

  24、1948年8月7日至19日,在中国民主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人民礼堂隆重召开。

9月20日至24日,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在石家庄召开全体会议,(A)当选政府主席。

  A、董必武B、杨秀峰C、薄一波D、蓝公武

  25、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D)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阜平B、延安C、北京D、西柏坡

  26、1949年9月21日,(B)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会议D、中央政治局会议

  27、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以(B)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

  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

  28、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大会通过了(A),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共产党党章》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29、(D)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A、1953B、1954C、1955D、1956

  30、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B),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论人民民主专政》

  31、(B)年,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A、1960B、1964C、1971D、1973

  32、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D)机毁人亡。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覆灭。

  A、贝加尔湖B、鄂尔多斯C、呼伦贝尔D、温都尔汗

  33、1971年10月25日,第(B)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A、25B、26C、27D、28

  3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开展了(A)。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要不要改革开放的讨论

  C、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D、转移工作重心的讨论

  35、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A)。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八大

  C、党的九届二中全会D、党的十二大

  3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B),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D、《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37、(D)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

  A、江泽民B、叶剑英C、胡耀邦D、邓小平

  38、中国共产党第(C)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十二B、十三C、十四D、十五

  3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一百年时间。

这一百年是指(B)。

  A、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0年前后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C、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1978年到2078年前后D、从本世纪开始的2000年到2100年前后

  40、中国共产党第(B)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十三B、十四C、十五D、十六

  4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邓小平(C)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A、改革开放B、全方位外交

  C、“一国两制”D、和谐世界

  4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坚持与时俱进

  C、一切从实际出发D、实事求是

  44、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是(C)。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4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C)是党的生命。

  A、先进性B、执政能力

  C、党内民主D、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46、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A),是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47、从2005年1月以来,我们党分三批开展了以(A)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A、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落实科学发展观

  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B),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人本主义B、以人为本C、民本思想D、为民服务

  49、(D)对党章进行了修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入党章。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50、首次明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的会议是(D)。

  A、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B、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51、党的纪律具有:

自觉的纪律、(A)和铁的纪律三大特点。

  A、统一的纪律B、配合的纪律

  C、团结的纪律D、集体的纪律

52、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A)和保密纪律。

A、群众纪律B、自觉纪律

  C、统一纪律D、奋斗纪律

53、(A)是指党员资格。

即被批准成为预备党员时就有了。

A、党籍B、党员证

  C、党徽D、党费证

54、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过程,是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的过程,也是进一步(B)的过程。

A、了解党组织B、增强党性

  C、履行党员义务D、执行党员权利

55、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问员必须有(A)以上的党龄。

A、五年B、十年

  C、三年D、八年

56、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D),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A、拥护党的章程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坚持党的基本纲领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7、20世纪初期中、外哪两大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A、1911辛亥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

B、1919年的五四运动、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列宁逝世

D、1911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

58、中共能够制定一个明确、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由于(C)。

A国际工人协会的支持;B国共合作的实现;

C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D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59、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B)

A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D具备历史的理由

6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D)。

A1921年6月1号;B1921年7月1号;

C1921年7月21号;D1921年7月23号

61、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的最主要原因是(D)

A缺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二七”惨案的发生;

C军阀和帝国主义的镇压;D革命力量的相对薄弱

62、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D)。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的同盟军②中国国民党是当时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3、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C)

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董必武

64、新民主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B)

A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B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C是反帝与反封建结合的革命纲领;

D是在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情况下制定的

65、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代表大会是(B)

A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6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C)

A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67、五卅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有(D)。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②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为主力③发生了“三罢斗争”④成立了反帝统一革命战线组织⑤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高压下失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⑤;D②③

6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D)。

A开始游击战争的尝试;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69、(A)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

A古田会议;B八七会议;C党的六大;D党的七大

70、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主要原因是(C)。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式;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71、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D)

A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C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中共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7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之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D)

A把革命的火种洒向西部,中华名族危机空前;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剿”的失利,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73、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反映在党的作风问题上,主要是缺乏(C)

A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B民主与法制的观念;

C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D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7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地点是(C)

A懋功;B甘孜;C会宁;D延安

7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A)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倡议和平解决;

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D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76、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A)

A从民族的利益出发;B从阶级的利益出发;

C从工农群众的利益出发;D立足于蒋介石可能转变政策

7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A)写入党章。

A科学发展观;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D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78、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A)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

A基本实现现代化;B实现现代化;C全面实现现代化;D基本实现共产主义

79、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首次尝试出现在(C)…

A南昌起义;B秋收会议;C广州起义;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0、(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科学发展

81、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决定主动放弃夺去城市,转入农村的开端是(B)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文家市决策;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82、(D)是党的根本宗旨。

A以人为本;B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3、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C)…

A“八一”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三湾改编;D井冈会师

8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C)

A必须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必须建立国民统一战线

85、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在()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番。

………..答案(D)

A2015、2;B2015、1;C2020、1;D2020、2

86、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包括(D)

A武装斗争;B根据地的建设;C土地革命;D统一战线

8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D)

A改革开放;B四项基本原则;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8、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B)

A消灭富农;B限制富农;C保护富农;D中立富农

89、坚持(B)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和平统一;B一个中国;C独立自主;D主权和领土完整

90、党的(B)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91、(A)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一国两制

92、(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科学发展;B统筹兼顾;C改革开放;D民主法制

93、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C)………

A打击国民党的卖过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中国的阴谋;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进了民族觉醒;

C开创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先河;

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9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A改革开放;B发展;C科学;D以人为本

95、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中国取胜的根本是(D)…

A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B反对“亡国论”和“速胜论”,坚持持久抗战;

C利用中国战争的正义性、争取外援;D发动全国人民,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96、十七大把(A)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D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7、1942年的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D)

A彻底纠正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C确立的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

98、1939年,陕甘宁边区首届参议会选出的边区政府主席是(A)

A林伯渠;B毛泽东;C朱德;D董必武

99、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提出(B)三大口号。

A和平、民主、进步;B和平、民主、团结;

C独立、自由、民主;D民主、自由、富强

100、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B),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进攻;B防御;C相持;D反攻

101、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日俱增;D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2、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A)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103、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B)

A内线防御为主;B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

C内线相持为主;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104、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A)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C罢课运动;D民主运动

105、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这一地区(B)

A群众基础良好;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D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106、解决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B)。

A党的七大;B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07、毛泽东指出: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其中“转折点”是指(B)……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08、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D)。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109、标志着“蒋家王朝”在陆路统治最后终结的事件是(A)

A大西南战役;B新疆的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战役

110、毛泽东在党的(B)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A七届二中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