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187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8.doc

班级姓名考试证号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

2009.6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请注意: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请注意:

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名杂技运动员做表演时,展示了独掌支撑的雄姿,此时他的手掌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5×102Pa   B.5×103PaC.5×104PaD.5×105Pa

2.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的学说

D.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3.关于压强和浮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拦河坝要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B.学生书包的带子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少对肩膀的压力

C.在高山上煮饭要用高压锅,利用了大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

D.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球升空时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重力

4.如图所示是部分体育项目图标,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bcd

A.图a:

飞行的足球仍会受到脚的踢力B.图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图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图d:

射出的箭具有惯性

5.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机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

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6.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或象棋讲座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演示棋盘上可以灵活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的.请根据物理知识思考,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

A.棋子质量很小,重力与棋盘对它的吸引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B.棋子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棋盘将棋子紧紧吸附在棋盘上

D.棋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7.小华用一水平的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合理的解释是

A.推力小于此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平衡,所以桌子不动

C.小华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对小华的推力

D.推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平衡

8.医生给患者输液,常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

(如图所示).在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

C.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D.如果没有空气管,输液可以正常进行,只是输液速度较慢

9.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鸡蛋沉于杯底),

然后逐渐地向水里撒食盐,一段时间后鸡蛋上浮到水面.那么,在这

一过程中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没有变化B.杯子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鸡蛋受到水的浮力始终不变D.杯中水的密度密度始终不变

10.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

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

则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匀速(1.2m/s)

0.5

2

匀速(1.6m/s)

0.5

3

匀速(2.0m/s)

0.5

4

加速

0.7

5

减速

0.3

A.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太小都不相等

B.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三次是相等的

C.当木块作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都相等

11.如图所示,气球下面用一根细绳拴住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气球和铁块组成的系统刚好处于

悬浮状态.某时刻,将阀门K打开,我们发现原来静止的气球

和铁块向上运动,则在气球未露出水面且和铁块向上运动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铁块上浮,所以铁块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B.气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C.阀门打开后水流速度越来越慢

D.气球和铁块运动过程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12.为了模拟太空中的失重状态,宇航员在地面训练时常要在水中进行.这时宇航员处于的状态是

座位号

A.漂浮B.悬浮C.下沉D.浮力大于重力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注意:

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ETFE(四氟乙烯)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质地轻巧,而且在外力作用下能

拉长到它的长度的3倍而不失去弹性.万一出现外膜破裂,只要8h就可修复或更新.采用这

种膜结构,可使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9.9h,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从高空远

远看去,它是一个水蓝色的建筑,宛如一潭蓝色的湖水,近看它更像一个透明“冰块”,内部

设施尽收眼底.由此可知,这种膜材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理属性。

14.质量均为50g的“磁环”A和B套在同一根光滑的轻质塑料杆上,A环

被B环排斥而悬于空中,如图所示,B对底座的压力是______N,若B

的底面积是10cm2,则B对底座的压强是________Pa.(g取10N/kg)

15.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

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________.用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相等的实

心体,则它们的何种之比V甲∶V乙=_________.

16.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

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有关.

(2)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

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饮料是被嘴吸上来的,还是被气压压上来的.”小明为此设计了

下列实验:

用一个活塞推到底部的大号注射器组成了如图所示的

装置,然后用嘴吸玻璃管,嘴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吸到饮料.当他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时,观察到玻璃管内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

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则里面的纸杯将_________,

你的猜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活动中,同学们将

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萝卜都上浮或下沉(如图所示),为了使

漂浮的萝卜沉下去,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小华也用同样

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到萝卜中,再次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结果

两只萝卜均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

是为了改变_________力的大小,从而使浮力__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重力;从他们探究的方法来看,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

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20.赵华同学乘坐公共汽车去郊外游玩.汽车行驶中,当乘客身体突然向前倾倒时,说明此时汽

车正在____________;当乘客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____________;发生

这样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冰块置于容器底,如图所示,现用加热器给容器加热,过了一段时间后,

冰开始熔化.若在熔化前,该物质的质量为m、密度为ρ、它对容器底的

压强为P,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当冰全部熔化成水时,在这四个物理

量中,变大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变小的物理量是________(选填物理

量的符号)

22.如图所示,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木块两端的小盘

里加减砝码,以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过程:

先使两盘里的砝

码不相等,再使砝码相等,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运动,目的是探

究物体在受二力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接着,保持两盘里的砝码相等,把木块_________,

观察木块的情况,目的是探究物体在受二力平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在一次联欢会上,物理老师表演了一个节目:

他左手拿着新鲜的

苹果,右手捏住一根吸饮料的长吸管(右手指压住吸管的一端),吸管另一端

紧密接触苹果的表面,他用右手指向下时轻时重地压着苹果,每次用力的时

间都很短,一会儿,就慢慢地将吸管插入苹果内,吸管却没有折断.你认为

吸管能插入苹果且没有折断的原因可能是吸管受到_______________(选填

“沿管轴线方向”或“垂直管轴线方向”)的冲击力.

24.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

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

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三、解答题(共48分)

25.(2’×3)

(1)如图所示,铁架台放在斜面上,现将一只钩码用细线悬挂于铁架台横杆上的P点,

请画出钩码悬挂静止时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的实验情景,请作出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继续运动时水平方

向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所受力的示意图.

25题

(1)25题

(2)25题(3)

26.(3’)一块色彩斑斓的石头引起了小华同学的好奇,

他想测出该石头的密度.现有一架天平(含有砝码)、

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以下是他的实验设

计,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步骤补充完整.

班级姓名考试证号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1)如图所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雨花石的m1=_______g;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60g;

(3)取下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面位置做

上标记,取出石头,往杯内慢慢加水至标记处,再放回天平的左端,在右端添加适量的砝码,

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砝码和游码和总示数m3=84g;

(4)雨花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kg/m3

27.(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时,各抒己见.

小楠说:

“类比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

需要一定的压强差来维持.如果血管内径变细,血液流速就

会变慢,为了维持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同样体积的血液,血

管两端的压强差就必须增大,因此,血管变细可能是诱发高

血压的原因之一.”小玲说:

“我家炒菜时,从瓶里倒油感觉

粘粘乎乎,不容易倒出来,夏天还好一点,冬天更明显,而倒酱油就比较容易.如果血液的

粘度变大,会引起流动不畅,所以我认为血液的粘度变大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为了验证他们的说法,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用A、B两个两碧瓶,剪去瓶底,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上插入玻璃管,倒着挂在铁架台上,分别用粗细不同的橡胶管,将雪碧瓶下端的玻璃管连接起来.他们选取了等体积的三种液体:

水、水和洗洁精的混合液、色拉油.实验时,测量图中所示的高度差h和在10s的时间内流入B瓶中液体的体积,测量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橡胶管直径d/mm

高度差h/cm

流入B瓶中液体的体积V/cm3

1

8

100

100

2

混合液

8

100

90

3

色拉油

8

100

75

4

8

80

80

5

混合液

8

80

45

6

色拉油

2

80

25

7

2

80

30

8

混合液

2

80

15

9

色拉油

2

40

5

(1)分析表中1、4两组数据,可知同种液体在管径相同的情况下,液体流速跟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表中4、7(或5、8)两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要维持在相等的时间内流过等量的血液,就必须增大血压,所以,小楠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分析比较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数据,可以验证小玲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4)在该实验中,橡胶管的选择很重要,除了要考虑横截面积、材质、内壁的粗糙程度等因素外,

还要考虑橡胶管的另一个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液体的粘度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大家决定利用上

面的装置,用色拉油来做实验(每做完一次实验,都将有关器材清洗干净),下面是小组同学们初

步设计的方案,有些还不完整,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

探究“液体粘度跟温度的关系”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量是:

高度差h、液体种类、液体流动时间

2.实验中要改变的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显示液体粘度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手表(秒表)、温度计、量筒.

5.实验过程:

(略)

6.记录数据的表格:

(表格不完整,请你填上所缺的项目)

实验次数

时间t/s

高度差h/cm

1

2

3

7.实验结论:

(略)

28.(4’)小刚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实验

方案是:

将一个面积为5cm2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

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

缓慢往上拉(如图所示),直到吸盘脱离桌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

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然后算出大气压强.

(1)这种通过测量拉力和接触面积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如果上述实验方案可行,请你对小刚同学选择的器材及测出大气压值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

(1)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

度,由图乙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3)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准确地测

座位号

出米酒密度,可以做这样的改进:

_________________.

30.(4’)洪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

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同桌的郑梅猜想:

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实施了实

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  皂  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后的猜想如图所示.究竟是谁的猜想正确呢?

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要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必需的一种器材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___cm

②请你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知道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则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

应对_________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_________;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

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32.(6’)小明用一瓶纯净水和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绵做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如

图所示.小明想,一瓶纯净水能产生多大的压强,竟把海绵压陷得那么明显,于是就想办法

计算它.他看到商标纸上有“净含量为600ml”的文字,掂了掂同样的空纯净水瓶确实很轻,

重力可忽略不计;又测出瓶底面积为30cm2,瓶盖面积为5cm2.根据小明收集的数据,请你计算:

(取g=10N/kg)

(1)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的压强是多少?

(2’)

(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间,你将采用什么方法?

方法中如果涉及数据,请通过计算来说明.(1’+2’)

(3)有些同学在喝完纯净水后,总是随手就把塑料瓶扔掉了,请你对这些同学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1’)

33.(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边长为0.1m的立方体A重60N和一柱形容器B(不计自重),

容器内装满了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200cm2(g取10N/kg,不计容器壁厚)

(1)求立方体A的密度;(1’)

(2)若把立方体A放入B容器中,那么最终A静止时会处于什么状态?

并求立方体A静止时所受

的浮力?

(1’+1’)

(3)将立方体A放入容器B中静止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如何变化?

变化多少?

(1’+2’)

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CCBADBDCBDCB

13.密度小,延展性好,透明度好/弹性好

14.1N,103

15.9∶44∶9

16.

(1)大小

(2)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17.不能,液柱上升

18.向上跳动,流体流速越快,流体压强越小

19.重,小于,小明,小明控制浮力几乎不变

20.减速(刹车),向左拐弯,乘客具有惯性

21.ρ,P、E

22.二力大小相等,扭转一定角度,二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3.沿管轴线方向

24.不变,2N

25.略

26.

(1)67.2g(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石块慢慢浸没水中,且不碰底(4)2.8×103

27.

(1)高度差或(压强差)

(2)在液体密度和高度差相等时,流速与管子直径有关

(3)1、2或1、3或2、3或6、7或7、8(4)长度(答案合理即可)

(5)2.液体的温度

3.测量流入B瓶中液体的体积

6.温度t/℃流入B瓶中的体积V/cm3

28.

(1)可行

(2)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吸盘面积太大、吸盘自身有重力、排气不易干净

29.

(1)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

(2)0.8×103

(3)偏大,BAC/BCA

30.

(1)同种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小,越容易产生泡泡

(2)(3)略

31.

(1)刻度尺

(2)①4.5②1.8③1、2

④小明,分析1、3两行数据,拉力变成原来的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变成原

来的几倍

或分析1、3两行数据,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的比值是定值

32.

(1)2×103Pa

(2)倒去500ml(500g)的水/施加向上的5N的力/垫放一个轻质的30cm2的木板

(3)略

33.

(1)6×103Kg/m3

(2)沉底,10N(3)变大0.25×104Pa

命题:

孔海云  审核:

孙留桥(物期末[01机09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