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12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 记 录.docx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2014年6月5日

工程名称

钢筋加工作业

交底地点

交底组织单位

工程部

交底负责人

施工单位

架子一队

接收负责人

交底内容:

一、目的

明确钢筋加工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规范现场操作的标准化,确保箱梁梁体钢筋加工尺寸标准、质量合格。

二、加工总工艺流程

(1)、总工艺流程图:

三、钢筋焊接

(1)、对焊工艺流程:

1、连续闪光焊

准备工作(钢筋端部120mm范围内除锈、校直、选择参数)→调整两钳口间的距离(根据选择参数定)、断路限位开关和变压器级数→打开冷却水阀,安放夹紧钢筋,接通电源)→两极钢筋局部接触徐徐移动(形成连续闪光)→顶锻(有电顶锻、无电顶锻)→松开夹具→取出钢筋→堆放。

2、预热闪光焊

准备工作(同上)→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引起断续闪光(指闪光预热法)或者发生电流脉冲(指电阻预热法)而实现预热)→顶锻(有电顶锻、无电顶锻)→松夹具→取钢筋→堆放。

3、闪光━预热━闪光焊

准备工作(同上)→两钢筋端头局部接触形成一次闪光→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两钢筋端面接触形成二次闪光→顶锻→松夹具、取钢筋→堆放。

(2)、钢筋焊接技术要求:

1、箱梁钢筋的纵向连接采用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按工艺方法分为三种:

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

具体分类如下表:

类别

带肋钢筋

光圆钢筋

备注

连续闪光焊

d≤20mm

d≤18mm

预热闪光焊

d>20mm

d>18mm

对接端面要较平整

闪光━预热━闪光焊

d>20mm

d>18mm

对接端面不平整

2、焊接参数的选择

钢筋对焊参数包括:

调伸长度、烧化留量(或一次烧化留量、二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和顶锻留量(无电顶锻留量、有电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顶锻速度。

箱梁钢筋有Φ25、Φ20、Φ16、Φ12,焊前需根据不同的焊接工艺合理选择,根据不同钢筋直径对接端面选用不同的焊接方法,然后再选择不同的焊接参数。

梁场一般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对焊方式

3、钢筋负温对焊要求

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进行施焊。

雨、雪天不能在现场进行裸露施焊,必须施焊时,要采取有效地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不得碰到冰雪。

在现场进行闪光对焊或电弧焊时风速超过7.9m/s时,要采取挡风措施。

(3)、钢筋对焊接头质量要求: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按一批计算。

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要求

其外观质量检查要符合下表: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1

接头处裂纹

不得有横向裂纹。

接头四周要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

全部

2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

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全部

3

接头处的弯折角

不得大于3°。

每批抽查5%,

且不得少于5件。

4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

每批抽查5%,

不得大于2mm

且不得少于5件

当焊接接头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要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

不合格接头采取修补或焊补措施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2、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要求

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

拉伸试验、冷弯试验,其试验结果要符合JGJ18要求。

、焊接接头3个拉力试件中,当有1个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的规定值,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处或热影响区(按接头每边0.75d计算)脆性断裂时,且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要进行复验;复验再切取6个试件进行。

复验结果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脆性断裂,且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则判该批对焊接头不合格。

、冷弯试验时要将接头内侧的毛刺和墩粗变形部份消除,且与母材的外表齐平。

焊接点要位于弯曲中心。

当试件经冷弯后,在弯曲背面不出现裂缝,可判定为冷弯试验合格。

对于直径小于等于25mm的带肋钢筋,弯心直径为4d,弯曲角度为90°。

当3个试件均发生破裂,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当有2个试件发生破裂,要进行复验,要再取6个试件,当复验中仍有1个不合格时,则该批接头判为不合格品。

(4)、钢筋对焊焊接缺陷及预防:

在钢筋对焊时,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密切配合,以保证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要按照表1.1.6的规定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表1.1.6钢筋对焊缺陷及预防措施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止措施

1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

(1)降低变压器级数

(2)减慢烧化速度

2

闪光不稳定

(1)清除电极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提高变压器级数

(3)加快烧化速度

3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

(1)增加预热程度

(2)增大顶锻压力

(3)确保带电顶锻过程(4)加快顶锻速度

(5)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4

接头中有缩孔

(1)降低变压器级数

(2)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

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

(1)减小预热程度

(2)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3)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6

接头区域裂纹

(1)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

若不符合规定量,要更换钢筋。

(2)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7

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

(1)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夹紧钢筋

(4)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8

接头变折或轴线偏移

(1)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四、钢筋切断机切断

(1)、切断工艺流程:

备料→划线(固定挡板)→试断→成批切断→堆放。

(2)、切断技术要求:

1、备料

备料时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一般要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浪费。

2、固定挡板

在切断机和工作台(用槽钢制作,槽钢选用120×60×4的等边槽钢)固定的情况下,在槽钢上设置可固定断料的活动挡板,下料时以切断机的固定刀口作为起始线,活动挡板作为末端,为了取料方便,可在距离固定刀口600mm远处断开槽钢大约一个人的拳头大小距离。

3、切断

①、钢筋切断机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必须有合适的间隙(以1-2mm为合适),刀刃要磨成一定的角度。

②、将切断钢筋的长度在槽钢上作出标志,沿标志准确固定挡板(挡块须要有一定的宽度,大约有50mm宽的防弹措施,要能保证钢筋在切断时不能从槽钢中弹出),将钢筋端头顶齐,如有弯折部分要先将弯折部分切断再顶齐。

③、钢筋端头在顶到活动挡板固定的情况下,将钢筋放入切断机刀口切断。

为防止差错,要先试断一根,检查合格后,再成批切断。

(3)、切断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切断后的钢筋长度,其允许偏差±5mm;在钢筋切断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外观不合格的对焊接头等必须切除。

一次切断钢筋根数严禁超过机械性能规定范围。

(4)、切断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当机械运转时,任何情况下不得触及运转部分,特别不要将手放在刀片剪切位置,钢筋切断时在钢筋的摆动范围内非操作人员不准停留,严禁超机械负载能力切断。

2、切断长钢筋的两端要有人握住,防止摆动伤人。

切短料时,手离刀口距离要大于300mm,否则不能切断。

五、钢筋弯制成型

(1)、钢筋弯制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准备→划线→试弯→成批弯曲→堆放。

(2)、钢筋弯制技术要求:

1、准备:

钢筋在弯曲成型前,首先须熟悉要进行弯曲加工钢筋的规格、形状和各部分尺寸,以便确定弯曲操作步骤和准备机具等。

2、划线:

根据钢筋表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在工作台上划出。

图纸所注尺寸系指钢筋轴线间中心距离。

对于一端为180°标准弯钩时系指弯钩外缘切线至钢筋轴线间距离;对于两端为180°标准弯钩时,系指外缘至外缘的距离;90°标准钩亦指外缘至外缘的距离;135°标准钩则按设计大样图办理。

3、试弯:

在进行成批钢筋弯曲操作前,各类型的弯曲钢筋都要试弯一根,然后检查其弯曲形状、尺寸是否和施工图纸要求相符,并校对钢筋的弯曲顺序、划线、所定的弯曲标志、板距等是否合适,经过调整后,再进行成批生产。

(3)、钢筋弯曲成型质量要求:

1、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2、钢筋末端弯钓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对Ⅱ级及Ⅱ级以上的钢筋弯曲超过90°时,弯曲直径不得小于5d;

4、钢筋弯制成型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检验项目及方法

允许偏差

1

钢筋顺长方向尺寸偏差

±10mm

2

标准弯钩内径

≥2.5d

3

标准弯钩平直段长度

≥3d

5

U型筋(N6和N6-1、N6-2、N12)、门筋(N9)等

±4mm

6

钢筋不在同一平面

≤10mm

8

弯起钢筋起点位移

15mm

9

箍筋内边距离尺寸

±3mm

10

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

±4mm

(4)、弯曲成型注意事项:

钢筋弯折处的弯曲直径及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直径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2、受拉热轧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5d。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曲线,其曲率半径r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4、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10d。

5、手工弯曲时,钢筋必须放手,扳子应托平,用力应均匀,不得上下摆动,以免钢筋发生翘曲。

6、在弯制过程中,发现钢筋或对焊接头开裂、脆断、太硬、回弹等失常现象,应及时反映,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六、成型钢筋堆放

(1)、堆放场地须硬化、平整、干燥,做到室外堆放离地高度不小于300mm,室外离地200mm,上用篷布遮盖防潮,同时避免锈蚀和油污。

(2)、成型钢筋要按施工图纸的钢筋编号做到分类摆放,标识清楚,易于识别,不产生混淆。

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进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2)、在作业区域,严禁打闹,嬉戏;

(3)、焊工作业时,焊工要戴好劳保用品;

(4)、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5)、钢筋断料、弯料、配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6)、做到工完料清,保持现场文明整洁。

八、附件

(1)、附:

下料尺寸见附图:

 

 

编制:

复核:

签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