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27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小专题8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

小专题8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017·新疆乌鲁木齐二诊)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都是将药物直接送入人体内的治疗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

C.静脉注射常使用生理盐水以维持正常渗透压

D.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不会出现在淋巴中

解析:

人体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细胞外液构成;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送到组织液中;临床上给病人输液时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机体渗透压的稳态,进而使内环境维持稳态;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浆,肌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可以进入淋巴,因此两种方法注射的药物都会出现在淋巴中。

2.(2017·山西吕梁模拟)下列所述生理活动能发生在内环境的是( A )

A.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溶酶体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呼吸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

D.血红蛋白与氧气相结合

解析:

抗体和抗原都可以位于内环境中,二者的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内环境中;溶酶体分解衰老的细胞器、呼吸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血红蛋白与氧气相结合均发生在细胞内。

3.(2017·湖南岳阳一模)如图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B.葡萄糖、蛋白质、尿素在乙中不能全部找到

C.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NaHCO3能与乳酸反应,使乙的pH维持在7.35~7.45

解析:

由图可知,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

O2的运输以自由扩散的形式,按照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的途径进行,故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葡萄糖、蛋白质、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均可在血浆中找到;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内环境,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乳酸由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能与乳酸反应,使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保持相对稳定。

4.(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下丘脑可以作为神经中枢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

D.饮水不足会抑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导致尿量减少

解析:

血糖调节过程中,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下丘脑中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尿量减少。

5.(2016·河南郑州调研)在炎热的夏季,当某人从室外进入寒冷的冷库时,其体温调节所涉及的部分结构和激素如图所示。

下列对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①②③的含量增加

B.①②对垂体均起促进作用

C.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

D.②在该体温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解析:

据图判断,图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①分泌增加促进③的含量增加,从而使②的含量增加;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因此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各处的细胞,加快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在体温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6.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不会直接导致( C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B.体温发生变化

C.胃肠蠕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变化

解析: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且含水平衡调节的中枢,因此破坏后可能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破坏后体温可能发生变化;胃肠蠕动的调节中枢是脊髓,因此下丘脑破坏后不会直接导致胃肠蠕动发生变化;下丘脑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可以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7.(2017·山东济南一模)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B )

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中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

NaHCO3、Na2HPO4可以与乳酸反应;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人体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补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器官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引起稳态失衡。

8.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分别注入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多只小白鼠体内,一段时间后检测小白鼠体内血糖和胰岛素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实验的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因变量是血糖的相对含量

B.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

C.胰岛素也可以提高血糖浓度

D.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解析:

由题图纵坐标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有两个:

血糖相对含量和胰岛素相对含量。

由曲线可以得出,在一定胰高血糖素浓度范围内,随着注射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升高,胰岛素含量也在升高,所以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含量的升高是因为注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血糖含量升高也是因为注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这两者都是因变量,所以不能得出胰岛素可以提高血糖浓度的结论;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

9.(2017·辽宁大连模拟)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降低

B.开始刺激后,大鼠肝糖原分解将加快

C.开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

D.该图示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

解析:

开始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大鼠肝糖原合成将加快,血糖浓度将降低;胰岛素的分泌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开始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浓度将会下降;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胰岛素分泌增加,故图示表明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血糖调节。

10.12岁的小刚被诊断为下丘脑发生病变,下列生命活动中受到影响的可能是( A )

①睾丸生长发育受影响   ②血糖调节受影响 ③血浆的pH剧烈变化  ④言语功能障碍  ⑤细胞外液渗透压不稳定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其作用于性腺,影响睾丸的生长发育;下丘脑存在血糖调节的中枢;血浆的pH与血浆中的酸碱缓冲物质有关,与下丘脑无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和调节水盐平衡的中枢。

1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如图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A.途径①可参与血糖调节,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

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C.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

解析:

途径①是血糖升高时,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合成分泌胰岛素,参与血糖的调节过程,神经元②的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下丘脑中有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12.(2017·四川绵阳二诊)高糖、高脂肪膳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并引发高胰岛素血症。

如图是健康成人和肥胖症成人一次性口服100g葡萄糖后,150分钟内测得两者血浆胰岛素浓度及肥胖症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注:

健康人空腹下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图中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高于健康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

B.30min后健康成年人因血糖浓度降低,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

C.该肥胖者胰岛素浓度高可能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有关

D.长期高胰岛素水平会加重胰岛A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负担,将引发糖尿病

解析:

对比肥胖症成年人与健康成年人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可知,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高于健康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一次性口服100g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量增加,30min后健康成年人因血糖浓度降低,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上受体,使得血糖浓度下降,但该肥胖者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均较高,则可能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有关;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13.(2017·安徽合肥四校联考)抗利尿激素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下面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

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

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可以和神经递质作用于同一细胞;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过量饮酒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尿量增加;根据过程图可以看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某些细胞可识别多种激素,如垂体细胞既能够识别甲状腺激素,又能够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4.(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基本稳定。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加,导致血液            (2种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2)同时下丘脑发出信号,汗腺分泌    ,毛细血管      ,减少散热,由此可见体温恒定是          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3)正常人在隆冬季节的血糖浓度是    g/L,这与胰岛素和    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有关。

 

解析:

(1)当人体感受到寒冷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加,导致血液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也增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

(2)同时下丘脑发出信号,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体温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3)正常人在隆冬季节的血糖浓度是0.8~1.2g/L,这与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有关。

答案:

(1)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2)减少 收缩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0.8~1.2 胰岛A

15.(2017·武汉武昌调研)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调节的一部分,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

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X、Y和Z表示信息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信息分子Y是    ,信息分子X能  

 ,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信息分子Z主要作用的靶细胞是     ,促进贮存的某物质水解为葡萄糖。

 

(2)机体产生的某些破坏性抗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导致受体被破坏,若受体4被抗体结合,会导致血糖浓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胰岛素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为验证此现象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 

         ,另一组施加等体积(或等量)的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

 

解析:

(1)据图分析,信息分子Y是神经递质、信息分子X表示胰岛素、信息分子Z表示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可作用于组织细胞的受体,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使得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2)若受体4被抗体结合,胰岛素不能作用于组织细胞,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3)根据题干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浓度的高低,因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则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或等量)的生理盐水,所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答案:

(1)神经递质 作用于组织细胞的受体,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肝细胞 

(2)升高(3)适量的胰岛素溶液 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