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28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docx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基本概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1篇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基本概念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国际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物品与劳务,并消费世界各国生产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从而提高所有国家的生活水平。

1.物品的流动:

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

(1)基本概念

①封闭经济与封闭经济

封闭经济(closedeconomy)是指一个不与其他经济相互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openeconomy)是指一个与世界上其他经济自由交易的经济。

②出口与进口

出口(exports)是指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与劳务。

进口(imports)是指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劳务。

净出口(netexports)又称贸易余额,是指一国出口值与其进口值的差额。

其公式为:

净出口=出口值-进口值

③贸易余额、贸易盈余、贸易赤字和贸易平衡

贸易余额又称净出口(tradebalance)是指一国的出口值减去进口值。

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称为贸易盈余(tradesurplus),即贸易余额为正;进口大于出口的部分称为贸易赤字(tradedeficit),即贸易余额为负;出口等于进口的状况称为贸易平衡(balancedtrade),即贸易余额为零。

(2)影响一国出口、进口和净出口的因素

①消费者对国内与国外物品的嗜好;

②国内与国外物品的价格;

③人们可以用国内通货购买国外通货的汇率;

④国内与国外消费者的收入;

⑤从一国向另一国运送物品的成本;

⑥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

(3)国际贸易增加的影响因素

①国际贸易的增加部分是由于运输的改善。

由于商船载运量的上升和飞机空运技术的进步,曾经不得不在本土生产的物品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国交易。

②国际贸易的增长也受惠于通信进步,这种进步使企业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国外顾客。

③技术进步也通过改变各国经济生产的物品种类促进了国际贸易。

用现代技术生产的物品往往既轻又易于运输。

如电影,几乎能以零成本把这部电影的拷贝送到世界各地。

事实上,电影的确是美国的一种主要出口品。

④政府的贸易政策也是国际贸易增加的一个因素。

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这些国际协定,已经逐渐降低了关税、进口配额和其他贸易壁垒。

2.金融资源的流动:

资本净流出

(1)资本净流出的含义

资本净流出(netcapitaloutflow)是指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减去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

资本净流出=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

资本净流出(有时称为国外净投资)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当它是正的时,国内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多于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此时可以说资本流出一国。

反之,资本流入一国。

(2)影响资本净流出的重要因素

①国外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

②国内资产得到的真实利率;

③持有国外资产可以觉察到的经济与政治风险;

④影响国外对国内资产所有权的政府政策。

3.净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相等

(1)进出口与资本净流出的关系

一个开放经济以两种方式与世界其他经济相互交易——在世界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和世界金融市场上。

净出口衡量一国出口与其进口之间的不平衡;资本净流出衡量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量与外国人购买的国内资产量之间的不平衡。

对整个经济而言,资本净流出(

)必然总是等于净出口(

):

(2)恒等式的含义

①当一国有贸易盈余时(

),它出售给外国人的物品与劳务多于外国人购买的。

用它从国外的物品与劳务的净销售中得到的外国通货必定用于购买外国资产。

因此,资本从一国流出(

)。

②当一国有贸易赤字时(

),它从外国人那里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多于向外国人出售的。

在世界市场上,为这些物品与劳务的净购买筹资必定要在国外出售资产。

因此,资本流入国内(

)。

所以,国际物品与劳务的流动和国际资本流动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4.储蓄、投资及其与国际流动的关系

一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和净出口(

),即为:

国民储蓄是在支付了现期消费和政府购买之后剩下的国民收入。

,整理上式有:

因为净出口(

)也等于资本净流出(

):

储蓄=国内投资+资本净流出

一国的储蓄必定等于其国内投资加资本净流出。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资本净流出是零(

),因此,储蓄等于投资(

)。

相比之下,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储蓄有两种用途:

国内投资与资本净流出。

当一国的储蓄大于其国内投资时,它的资本净流出就是正的,这表明该国用它的一些储蓄购买外国资产。

当一国的国内投资大于其储蓄时,它的资本净流出就是负的,这表明外国人正通过购买国内资产为一部分国内投资筹资。

5.总结

表31-1总结一个开放经济的三种可能:

有贸易赤字的国家、贸易平衡的国家以及有贸易盈余的国家。

表31-1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总结

贸易赤字

贸易平衡

贸易盈余

出口<进口

净出口<0

储蓄<投资

资本净流出<0

出口=进口

净出口=0

储蓄=投资

资本净流出=0

出口>进口

净出口>0

储蓄>投资

资本净流出>0

二、国际交易的价格:

真实汇率与名义汇率

1.名义汇率

(1)含义

名义汇率(nominalexchangerate)是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

(2)汇率的表示方法

①直接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②间接标价法:

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欧元、英镑、美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本书用间接标价法来表示汇率。

(3)汇率的升值与贬值

①升值(appreciation)是指按所能购买的外国通货量衡量的一国通货的价值增加。

②贬值(depreciation)是指按所能购买的外国通货量来衡量的一国通货的价值的减少。

当一种通货升值时,就可以说它是“坚挺”的,因为它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通货。

同样,当一种通货贬值时,就可以说它是“疲软”的。

2.真实汇率

(1)真实汇率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真实汇率(realexchangerate)是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换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的比率。

和名义汇率一样,真实汇率也可以用一单位国内东西的外国东西单位量来表示。

即:

因此,真实汇率取决于名义汇率和用本国通货衡量的两国物品的价格。

(2)真实汇率的意义

一国的真实汇率是其物品与劳务净出口的关键决定因素。

美国真实汇率的下降意味着相对于外国物品而言,美国物品变得便宜了。

这种变化鼓励国内与国外消费者更多地购买。

国物品,而更少地购买外国物品。

结果美国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这两种变化都增加了美国的净出口。

相反,美国真实汇率的上升意味着与外国物品相比,美国物品变得昂贵了。

因此,美国的净出口减少了。

(3)总体真实汇率

通过使用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消费物价指数(

)、国外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消费物价指数(

)以及美元和外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总体真实汇率:

真实汇率

这个真实汇率衡量国内得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相对于国外得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三、第一种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

1.含义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是指一种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的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描述了长期中决定汇率的因素。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

(1)一价定律是指一种认为物品在所有地方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未被利用的可以获取利润的机会的理论。

(2)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根据一价定律的原理得出。

平价意味着平等,而购买力是指用它能购买到的物品量衡量的货币价值。

购买力平价说明,一单位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真实价值。

3.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含义

假设

是本国一篮子物品的价格,

是一篮子外国物品的价格(用外币衡量),而

是名义汇率。

由于在这两个国家1单位货币的购买力相同,所以应该有:

整理上式可变为:

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常量,右边是真实汇率。

因此,如果1单位本币的购买力在国内和国外总是相同的,则真实汇率——国内物品和国外物品的相对价格——就不会改变。

可以整理上式以解出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等于外国物价水平(用外国通货单位衡量)与国内物价水平(用国内通货单位衡量)的比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必然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

当物价水平变动时,名义汇率也变动。

任何一个国家物价水平的调整都使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达到平衡。

4.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购买力平价不是一种完美的汇率决定理论,真实汇率事实上一直在波动。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实践中并不总能成立有如下两个原因:

(1)许多物品是不容易进行贸易的。

如理发服务,套利是如此有限,以至于无法消除价格差。

因此,与购买力平价的背离会存在下去。

(2)即使是可贸易物品,当它们在不同国家生产时,也并不总能完全替代。

尽管两个市场上有这种价格差,但消费者并不认为两个市场的商品是相同的,所以并不存在有利可图的套利机会。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

请点击>>>:

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