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278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docx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

大班主题探究活动

丰收的秋天

目录:

一、主题的说明

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周活动计划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九、主题完成网络

十、主题探究活动的资料超市

一、主题的说明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收获季节,秋季里的几个传统节日,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我们选择和设计了《丰收的秋天》这一主题,旨在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真实地感受和表现秋天的丰收与美好,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主题教育目标预设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使幼儿了解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享受秋天为人们带来的欢乐,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

态度目标: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农务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

能力目标:

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背诵或熟练演唱有关秋天的诗歌、歌曲等,运用美术、手工等多种表征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知识目标:

认识秋天收获的果实,并能进行分类,了解秋天的节日。

技能目标: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三、主题思考网络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

1、整体计划:

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

 

3

 

2、周教育活动计划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结合生活实际,带幼儿秋游,感受秋天丰收的场面。

环境创设

创设秋天的主题环境.

家长工作

中秋节的晚上带领幼儿一起赏月,并欣赏中秋节文艺晚会;准备充足的水果、干果,帮幼儿认识。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晨间活动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学习活动

语言活动:

静夜思

英语活动

艺术活动:

加油干

英语活动

科学活动:

水果、干果分类

英语活动

社会活动:

中秋节

英语活动

健康活动:

过小桥,送月饼。

英语活动

户外活动

玩大型玩具

夹包游戏

跳房子

草地自由活动

拍球

区域活动

玩橡皮泥有关中秋节的图书及材料

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活动

数学活动:

1、10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数学活动

学习2的组成。

英语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3的组成

 

第二周教育活动计划:

 

根据节气的变化,引导幼儿注意气温及自然界的变化。

环境创设

创设秋天的主题环境.

创设节日环境

家长工作

请家长协助收集一些有关国庆节方面的材料,和孩子一并收看庆“国庆”文艺节目。

学习活动: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晨间活动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学习活动

语言活动:

欢迎秋爷爷

英语活动

艺术活动:

摘葡萄

英语活动

科学活动:

英语活动

社会活动:

国庆节

英语活动

健康活动:

英语活动

户外活动

玩大型玩具

夹包游戏

跳房子

草地自由活动

拍球

区域活动

美工区:

投放一些美工纸,让幼儿制作红灯笼、五星红旗等作品来装扮教室,庆祝“国庆”。

图书区:

放置一些有关庆国庆方面的材料和图片。

自然区:

幼儿亲手做的《从黑洞里爬出来的豆芽》的实验。

(P91页)

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4的组成。

游戏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5的组成

英语活动

英语活动

 

第三周教育活动计划:

 

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环境创设

创设秋天的主题环境.

家长工作

农村家长带幼儿到田间劳动,让幼儿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城市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郊区参观,并根据自己的劳动经验让幼儿简单了解节气与农业劳动的关系。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晨间活动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学习活动

语言活动:

小伞兵和小刺猬

英语活动

艺术活动:

秋天多么好

英语活动

数学活动:

英语活动

社会活动:

英语活动

健康活动:

摘果子

英语活动

户外活动

玩大型玩具

夹包游戏

跳房子

草地自由活动

拍球

区域活动

分区活动:

日常活动:

户外散步时师生观察落叶树、常绿树的不同,共同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每个幼儿将自己收集的叶子夹在旧本子里或装在纸盒子里有序的整理好,留做开展“树叶粘贴”活动。

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2的组成

英语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3的组成

英语活动

英语活动

第四周教育活动计划:

 

结合实际,教育幼儿爱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环境创设

创设秋天的主题环境.

家长工作

 

帮忙准备铁罐、黄豆、红萝卜。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晨间活动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晨间阅读

学习活动

语言活动:

古诗《锄禾》

 

英语活动

艺术活动:

小小菊花展

英语活动

科学活动:

吃它的哪一部分

英语活动

社会活动:

英语活动

健康活动:

英语活动

户外活动

玩大型玩具

夹包游戏

跳房子

草地自由活动

拍球

区域活动

科学区:

引导幼儿进行“种子大力士”、“不用盆的盆景”小实验,并将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出来。

(P109、110页)

自然区:

各种发芽的种子。

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4的加减

英语活动

数学活动

学习5的加减

英语活动

英语活动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环境创设

1、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介绍课题的主题思考网络。

2、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主题环境。

(二)活动区:

自然区:

摆放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让幼儿观察认识。

科学区:

引导幼儿进行“种子大力士”、“不用盆的盆景”等小实验。

制作区:

将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树叶、水果、蔬菜摆放在活动区,并提供剪刀、色纸、即时贴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制作;同时教师可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制作的各种范例。

语言区:

为幼儿提供有关国庆节、中秋节、和有关秋天的图书、画册、图片,供幼儿进行讲述和查阅资料用。

(三)家长参与

1、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主题的资料。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随时提醒幼儿吃干净碗中的饭,爱惜粮食。

3、平时让幼儿了解一些季节与农业劳动的关系。

 

七、主题探究活动实录:

 

活动一中秋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在生活活动中曾经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准备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准备中秋节的录像,主要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准备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猜谜的方式创设谈话情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有圆有方,又甜又香。

八月十五,家家吃上。

师:

刚才咱们猜出的谜底是月饼,那你们知道吃月饼是哪个节日的习俗吗?

(中秋节)

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并欣赏中秋节文艺晚会。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二:

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中秋节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感。

2、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让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熟练地、有感情地背诵。

活动准备:

录音机、诗歌磁带、一幅能体现古诗意境的图片;纸、画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

小朋友,如果你几天不回家,你会怎样?

(想家)对,当人们离开家很多天时会想家,在家人们团聚的时刻时会更想家。

有一位诗人,远离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写了一首这样的诗。

2、教师结合图片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欣赏、感受诗的意境。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李白,并结合画面逐字逐句讲解古诗,重点讲解“疑”、“霜”“举头”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感。

4、录音欣赏,幼儿跟随录音有感情的朗诵诗句。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为古诗配画。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三:

水果、干果分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水果、干果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它们都属于植物的果实。

2、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其分析综合能力。

3、引导幼儿体验学习和操作的快乐,丰富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水果、干果实物各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

秋天来到了,都有哪些果子成熟了?

你们说的苹果、犁、葡萄、香蕉、柿子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

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水果含水分较多。

2、教师小结:

像这样能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的果实,就叫水果。

启发幼儿说出其它季节的水果。

如:

草莓、桃、杏、西瓜是夏天水果;桔子、柚子是冬天水果。

3、还有一种果实能吃,但水分较少,外壳坚硬,你能找出几种吗?

启发幼儿说出。

如:

花生、向日葵、红枣、葡萄干、柿饼等。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我们食用的是水果的哪一部分?

如:

香蕉可食部分是果肉和种子;桃和梨的可食部分是果皮和果肉;草莓等的可食部分是果皮、果肉、种子。

5、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水果、干果的异同点,并形成果实的概念。

6、果子大餐:

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子,说一说我手中的果子是水果还是干果,我吃它的哪一部分。

活动延伸:

在操作区内利用果子制作玩具,如用水果制作水果娃娃,用干枣穿项链,用核桃壳制作乌龟,用瓜子皮、玉米粘贴小动物等,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才能。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四:

做月饼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

2、通过制作不同造型的月饼,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掌握做月饼的整个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的技能。

活动准备:

有条件的的幼儿园事先与幼儿园食堂师傅联系好,准备做月饼的模子、面粉、馅泥等材料(也可用红塘代替),月饼实物;《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磁带。

没有条件的农村幼儿园可以适当调整打月饼的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做月饼的兴趣。

小朋友,月饼好吃吗?

你见过、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

什么馅做的?

2、观赏不同造型的月饼。

3、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方法。

(1)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选一种馅泥,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烘烤。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团、压、捏、刻、印的技能,激发幼儿尝试刻制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

5、举办月饼展览会,在《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声中,让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6、吃月饼,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五:

过小桥,送月饼

活动目标:

1、发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2、能持物走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平衡木。

活动准备:

布置场地场地,场地两端画起跑线,相距20米,中间摆放平衡木。

小型月饼盒两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谈话:

中秋节到了,小朋友们要去慰问解放军叔叔,大家在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

才能到达目的地。

你们敢过小桥吗?

师幼一起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平衡木的动作要求,幼儿依次练习,教师指导。

2、游戏:

过小桥,送月饼。

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成两组,分别站在场地两端的起跑线上,游戏

开始,两队第一组的排头手体月饼盒,跑到小桥前,走过小桥,跑到本队另一方,将月饼盒交给第二组的排头,站到队尾。

第二组排头按上述方法过小桥送月饼,依次进行。

先完成任务的队为胜。

规则:

一是在小桥上只能走,不许跑。

如果人或月饼盒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要从掉下之处重走。

二是等待跑的幼儿不能跑出起跑线接月饼盒。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六:

10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2-10各数的相邻数及其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同的1-10的数字头饰、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复习1-10的顺数、倒数、接数。

2、游戏:

拍手问答。

师:

小朋友,我问你,3的邻居是几和几?

幼儿:

老师老师告诉你,3的邻居是2和4。

师:

为什么说,3的邻居是2和4?

幼儿:

因为2比3少1,4比3多1。

3、游戏:

上飞机

一幼儿扮演小飞机,边飞边说:

“我是2号小飞机,我的好朋友请上来。

”手拿1和3的

小朋友上飞机。

同法复习其它数字的相邻数。

3、游戏:

找朋友

幼儿每人戴一个数字头饰,游戏开始,教师首先讲明数字几找朋友,然后幼儿随音乐边

唱“找朋友”的歌曲边找,当唱完后,相邻的三个好朋友立即手拉手站好,其他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

小朋友们互换数字头饰继续游戏。

4、操作:

教师准备很多的花和叶,上面写好数字,抽出一朵花,然后给花配上绿叶(一片叶比花上的数字少1,一片比花上的数字多1。

活动延伸:

在操作区放上数字卡片,幼儿之间互相提问或摆卡。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七:

学习2、3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2、3的组成,初步了解组成的含义,学会分合的方法。

2、能用语言表述:

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来是2;3可以分成1和2、2和1,1

和2、2和1合起来是3,学习正确书写1、2、3。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分合操作。

启发幼儿从大盘子里取出2颗石子,分放在小瓶盖内,并用语言表述:

2颗小石子可以分成1颗和1颗。

再启发幼儿将小石子从瓶盖内取出来,合并在一起,数数是多少,然后用语言表述:

1颗和1颗合起来是2颗。

2、出示两个实物,并配合数字,向幼儿讲解数的组成的含义。

(1)拿出两个皮球,启发幼儿说出总数后,分别给两个小朋友,并说明:

“两个皮球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一个,这就是2能分成1和1。

”边说边在磁性板上贴出2的组成式子

2(教幼儿认识分合式)

11

3、请两个小朋友将皮球还给老师,启发幼儿说出现在老师手中有几个球,再说明1和1合起来是2。

教师小结:

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4、根据情况教师可与幼儿一道再做一次2的分合练习,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

5、教学3的组成,教学方法同2的组成,可以变换材料进行教学。

6、教幼儿书写数字1、2、3。

要求: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1和2的写法(在日字格中规范写);幼儿用右手食指作书空练习;幼儿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教师作巡回指导,要求格式、笔顺、执笔姿势要规范。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八:

散文诗:

欢迎秋爷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散文诗中水果娃娃的高兴的心情,并能创造性的学习散文诗歌。

2、引导幼儿在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有表情的朗诵散文诗。

3、学习仿编散文诗,初步掌握仿编散文诗的技巧。

活动准备:

1、散文诗歌录音带及录音机。

2、与散文诗歌相匹配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与散文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片,与幼儿共同欣赏秋爷爷给水果娃娃带来的欢乐,知道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

2、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录音散文诗歌。

提问:

(1)秋爷爷来了,水果娃娃高兴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山楂娃娃点亮了小红灯?

柿子娃娃挂起了大灯笼?

3、学习散文诗歌。

要边体会散文诗歌情感边学习内容,可以边朗诵边自然的加动作表演,帮助幼儿理解。

4、教师启发幼儿思考:

除了散文诗中的几种水果,其它水果听到秋爷爷来了会怎么想?

怎么做?

引导幼儿把所学的句子编成诗,掌握仿编散文诗歌的技巧。

活动延伸:

可让幼儿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创编的散文诗歌。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九:

加油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通过看动作节奏谱练习节奏,学习用不同乐器进行齐奏和轮奏。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中劳动的气氛和歌曲坚定有力的情绪特点。

3、培养幼儿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乐器五种:

1、碰铃、木鱼、铃鼓、大鼓、钗。

2、动作乐谱图片一张幅。

(如果不使用动作乐谱,可根据乐曲加上歌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秋季)在秋天里都收获玉米啦、大豆啦、各种水果了都是谁收获的?

(农民伯伯)那你能学一学农民伯伯种地时是什么样的好吗?

(启发幼儿上台模仿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劳动动作。

二、展开

1、听《军民大生产》音乐幼儿自由模仿。

2、教师带幼儿听音乐按节奏做锄地、扛木头、搬运东西、掰玉米等一系列动作。

3、教师告诉幼儿这首曲子当时的时代背景。

4、教师出示动作练习与乐器匹配卡片和动作乐谱图片。

拍手——碰铃、木鱼、铃鼓齐奏

拍手、跺脚——碰铃、木鱼、铃鼓、与大鼓、钗齐奏

拍腿——铃鼓齐奏

拍肩——木鱼齐奏

5、教师根据动作乐谱带幼儿连贯的做节奏动作练习。

6、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用乐器演奏。

首先,教师让幼儿记住动作与乐器匹配。

如老师说“拍手”,拿碰铃、木鱼、铃鼓的幼儿将乐器举起来。

其次是小组划分要相对隔些距离,使幼儿互不干扰。

7、教师指挥,幼儿进行演奏。

8、乐器演奏熟练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加上劳动的口号如“嗬嗨”和大鼓、以增加乐曲中劳动的气氛,更好的感受音乐。

三、活动延伸:

请一位小朋友当喊号人,受拿小红旗指挥,创造一种真实的劳动场面,多名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劳动的动作表演,形成一个有指挥,有节奏伴奏,有劳动舞蹈三体和谐一致的声势。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十:

摘葡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面部表情、动作表达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2、启发幼儿表现出新疆舞的特点,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培养用舞蹈表现美的能力。

3、教幼儿翻腕和颈向左右移动的动作,会随乐曲做踏点步、进退步、踮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葡萄园,亲自感受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

2、《摘葡萄》的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们什么季节吃葡萄?

(秋季)葡萄的味道如何?

小朋友在摘葡萄时是怎样摘的?

(请幼儿模仿)摘葡萄时,你的心情怎样?

2、听录音,熟悉歌词,体会歌曲的喜悦情绪。

3、创编动作:

现在我们一起去葡萄园摘葡萄好吗?

幼儿站好,听音乐跑到葡萄园。

请个别幼儿表演自己是怎么做的?

葡萄园到了,小朋友们怎么摘葡萄?

启发幼儿创编摘葡萄的动作。

4、教师和幼儿听音乐把自己创编的动作连起来跳一遍。

5、教师也可根据动作说明教幼儿舞蹈动作:

(1)教幼儿学习掌握踏点步、进退步、踮步等步伐和翻腕、颈向左右移动,摘放葡萄的动作。

(2)教师注意示范和个别纠正。

5、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跳舞,启发幼儿运用脸部表情、动作,表现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6、教师与幼儿一起尝葡萄,分享快乐。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十一:

国庆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国庆气氛,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初步了解国庆节的来历。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

室内外布置庆国庆的喜庆场面(灯笼、彩条、各色小旗等)。

2、准备幼儿绘画用的纸、笔和泥工用的有关资料。

3、“十一”前后观看新闻联播。

活动过程:

1、以讲述每个人的生日为话题,导入课题。

教师介绍国庆节的来历。

2、在小组讨论看新闻和搜集图片内容及收获的基础上,请部分幼儿讲述,最后教师加以概括全国各族人民欢庆节日的盛况和我国取得的成就,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3、教师提供绘画、泥工材料,供幼儿绘画天安门或泥工制作长城等。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反思: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活动形式:

参加人数:

记录人:

幼儿表征:

 

 

活动十二:

学习4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4的组成的数字、符号卡片和操作材料各一套,如串珠、雪花片等,数量不少于12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利用拍手法复习2、3的组成。

2、学习4的组成:

(1)操作法:

幼儿每次取出4个雪花片操作,探索出4的3种分合法,充分感知体验4

的组成含义。

444

∧∧∧

132231

(2)归纳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用数字、符号卡片有顺序地摆出来。

 

(3)发现法:

引导幼儿分析比较4的3种组成形式,从中发现左右两部分数的变化规律,从而理解两部分数之间存在数量的互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