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19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二章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测试题.docx

《第二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测试题.docx

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5·辽宁铁岭)关于中考体育加试中的一些数据,估测合理的是()

A.男同学跑1000m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

B.女同学跑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4min

C.抛出手的实心球到达最高点离地面约45m

D.体育加试时天气炎热,气温可达60℃

2.商场内的营业员量服装时,最好应选用()

A.分度值为1cm的1m长的直尺

B.分度值为1mm的1.5m长的直尺

C.分度值为1mm的1m长的直尺

D.分度值为1cm的1.5m长的直尺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垂直会造成误差

4.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

5.(2015·广东梅州)小华同学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对岸吹去D.从对岸吹来

6.(2015·江西南昌)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7.(2015·上海)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8.(2015·湖南株洲)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3倍

第8题图第9题图

9.如图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m/s

10.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B<tBCB.tAB=tBCC.vAB>vBCD.vAB<vB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值是cm,分度值是mm.

12.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3.坐在快速行驶的轿车上的小强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强以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车运动得快.

14.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1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16.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共运动了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m/s.

17.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利用太阳能驱动玩具车并记录相关数据.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前20s内,乙车比甲车多运动了m.

三、实验题(10分+12分=22分)

18.(2015·新疆乌鲁木齐)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9.(2015·江苏淮安)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m/s;

(2)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并推测:

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cm.

四、应用与创新题(8分)

20.(2015·宁夏)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此,宁夏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