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03296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蕉溪小学残疾儿童送课上门数学教案.doc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培养计算能力)

学校镇远县蕉溪镇中心小学校

姓名

(2016年3月——2016年7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三课时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

月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2

送教内容:

建立0—5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

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月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2

送教内容:

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

送教过程: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较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月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2

送教内容:

建立6--10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0—10,10--0

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

2、认数,数实物

儿歌、游戏法(贴标签)

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

4、书写练习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时间:

月日

教师:

学生:

课时数:

2

送教内容:

应用10以内的数字

送教过程:

1、说一说,如:

(9)张桌子

练习法

2、比一比:

谁多谁少?

操作法

3、操作:

请给我5支笔

演示法(小小服务员)

4、目测实物数量

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备20节

教学

内容

上下(位置)

月日第周星期

第一单元第1节

课型

新授

教具

笔记本电脑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看看你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

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

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找一找。

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

谁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备20节

教学

内容

前后

月日第周星期

第一单元第节

课型

新授

教具

笔记本电脑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

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

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

你看到了什么?

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

谁第二?

小白兔跑第几?

小蜗牛跑第几?

问:

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三、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备20节

教学

内容

左右

月日第周星期

第一单元第节

课型

新授

教具

笔记本电脑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2、“左右”的相对性。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

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

左右)

师:

请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

按顺序摆好:

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

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

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

(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

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

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

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小结:

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

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摆一摆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备20节

教学

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

月日第周星期

第二单元第节

课型

新授

教具

笔记本电脑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

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

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师:

凡是象这样: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

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5

 板书:

1、2、3、4、5

(生:

正、反读)

问:

3的前面是几?

后面呢?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

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教学

内容

dtnl

月日第周 星期

第 一单元第节

课 型

新授

教 具

拼音卡片

1、学会d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2、学习dt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学会d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

bpmf,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āmùbùmǒ等。

2、认读生字和词语:

爸、妈、我、爸爸、妈妈

(二)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

图上画了什么?

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说话:

鼓棒敲鼓,咚咚咚。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

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看:

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

(4)记:

马蹄声响ddd像个反6ddd左下半圆ddd

3、教学d的书写。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

板书ì,韵母是→ì。

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ì,直呼→dì。

板书:

dì。

(2)读di的四声,组词读。

(三)做课中操。

(四)教学声母t。

用同样的的学习声母t

(五)巩固复习。

1、卡片读dt。

2、对比读:

b---p---df---t(念顺口溜,做动作强化记忆。

3、看实物猜字母。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