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66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甘谷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卷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指出:

“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答案】A

【解析】

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先秦时期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统治集团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实现全国统一,推广郡县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秦朝制度特点是官僚政治,不是血缘世袭政治,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时期已经实行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的君主专制,并不是法律治理,故D项错误。

3.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九部在北,四部在南。

西晋前期10州,南7北12。

至唐贞观元年,分全国为10道,正好5道在南,5道在北,北宋元丰时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

明清时期南北方省区基本是二比一。

这说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设置

A.因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而调整B.随着统治区域不断变化而调整

C.因为政治中心南移而不断调整D.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断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主要论及行政区划数量的沿革,即汉朝“九部在北,四部在南”、西晋前期“南7北12”、唐朝“5南5北”、北宋“南14北9”、明清基本是“二比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完成的,从此以后,南方的经济实力超过北方,人口大幅度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仰赖南方,行政区域数量也逐渐增加,故D项正确。

材料中变化不是因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故A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及统治区域变化,故B项错误;古代我国的政治中心大多是在北方,故C项错误。

4.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答案】B

【解析】

黄宗羲是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思想上是反对君主专制“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是其基本矛盾之一。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权因此黄宗羲这一言论是指宰相制度下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与材料含义相悖;C选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错在材料与政治腐败无关。

5.亚里士多德曾很巧妙地指出过,在民主政体下,应该怎样通过多次地召开公民大会,使那些较远地区务农的公民不能够常常出席,而在事实上剥夺他们的公民权。

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

B.主张改变城邦民主的运作模式

C.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

D.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形式,每个公民都要参加公民大会,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寻求一种让远方不能参加公民方法,这显然是回避雅典直接民主方式弊端的有效方法,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定期召开,并不是改变这种民主运作方式,故B项错误;现代民主最大的特点是代议制,材料仍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6.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

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

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

据此可知,万民法

A.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C.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答案】B

【解析】

在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行政长官告示借鉴其他民族的法律,剔除公民法的形式主义,提倡公平正义,符合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帝国的统治。

故答案为B项。

A项说法绝对,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立法形式的新变化,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

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由于罗马的扩张,所控制的辽阔版图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7.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

据此可知英国

1624—1641

1660—1685

1689—1713

1714—1760

1760—1800

年均召开天数

42

43

122

100天以上

100天以上

年均通过法令

5

15

67

77

209

 

A.议会主权得到凸显

B.国内矛盾日益激化

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法律体系日臻完备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17、18世纪议会通过的法律逐渐上升,说明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逐渐提高,故A项正确;议会权力的上升不能说明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故B项错误;表格体现的是议会立法增多,议会负责的立法权,不是行政权,故C项错误;通过法令的增多不能说明法律体系日臻完备,故D项错误。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

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

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出1787年宪法权利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目的在于保障真正的民主,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A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中央权力部门之间的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B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9.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

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A.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答案】C

【解析】

根据“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和参会者情况看出,1787年宪法是美国是各利益集团激烈争论、相互妥协的产物,故C正确;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D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10.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些规定

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违背了自由、平等的原则

C.巩固了民主政治

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说明英国和法国的制度设计均是结合了本国国情,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治封建专制主义的出现威胁了民主制度,故C正确;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君主专制政体结束,A错误;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保障全体国民的自由、民主,B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11.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

“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

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

这表明清政府

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

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

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

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目的是将对外交涉局限在“地方”,不让外国人进京,以符合中国传统体制,在清朝政府观念里,中国仍然是“天朝上国”,那些外国人只能与中国地方政府打交道,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仍然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C项错误;清政府此时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涉外机构,故D项错误。

12.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

“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

”这段材料

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民对太平天国运动尚怀反感,说明其颁布的制度或政策无法在下层民众中实施,B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无法体现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排除A。

“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表明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C。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材料无关,排除D。

13.“他们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于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

马克思评价的是

A.巴黎公社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反洋教斗争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的叙述来看,这一运动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面貌,只完成了改朝换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运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选项错误,C选项没有体现“改朝换代”;D选项与此无关。

14.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

A.政治斗争的需要

B.民主思想的传播

C.近代海军的发展

D.甲午战争的失败

【答案】A

【解析】

根据“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结合所学,慈禧太后挪用建设近代海军的费用修建颐和园,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说明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矛头对准颐和园是为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正确;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主要反映通过颐和园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来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

15.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公布法令、条例数目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答案】B

【解析】

由图表数据可知,1915-1921年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这说明部分军阀对法治不认同,即出现意识形态认同危机,故B项正确;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体现不出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故A项错误;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不能说明思想解放,故C项错误;一战结束于1918年,故D项不符合图表1918年以后的信息。

点睛:

本题解题的技巧是把握材料的数据变化“公布的法规条文数目迅速减少”,由此判定答案。

16.林毓生在《五四:

多元的反思》中认为:

“‘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

”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

B.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

C.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

D.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

【答案】C

【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五四运动标榜民主,故B错误;“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说明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故C正确;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五四运动政治主张理想化,故D错误。

故选C。

17.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称号。

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1936年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B.中共根据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C.共和国观念已深入人心D.日本侵华改变了共和国的观念

【答案】A

【解析】

我们从名称的演变上可以看出,我们逐步摆脱苏维埃这一称号,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D选项错误,一直以来共和国观念都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的,没有发生改变。

18.1935年9月,党中央在甘肃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做出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保卫陕北苏区、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

这次会议

A.表明党中央探索到正确革命道路

B.说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矛盾

C.反映出党坚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C

【解析】

中共探索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时候,A错误;民族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矛盾是华北事变,而1935年9月华北事变并没有,最终完成,B错误;从材料中的保卫苏区和北上抗日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体现了反帝和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正确;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应该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的高涨。

D错误。

点睛:

日军在华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使华北的局势处于危机关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重大;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华北事变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作为其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战略基地的野心;华北事变使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成为国共两党由对峙到联合的重要契机.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人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实践

B.是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真实反映

C.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体现

D.是对国民党最后垂死挣扎有力打击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列强在中国的领海、领土等特权的否定,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体现,故C项正确;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中国还没有建立新中国,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A项和B项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需要掌握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反帝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的分析理解.

20.如下图,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阶段

C.工业革命没有增加财富反而加剧矛盾

D.此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B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俄国l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加强的重大事件。

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这一时期的总体特点是:

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资产阶级统治不断加强,故选B选项。

A选项说法不对,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期,推翻条件不成熟;C选项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D选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的黄金时期在1917年以后。

21.《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

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

这表明奈斯比特

A.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答案】D

【解析】

相对于西方的多党制,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模式,有效地防止了多党执政带来的政策不稳定和缺乏长远规划的缺点,答案为D项。

其他选项出来没有提及,排除。

2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为当时正在开展的三大改造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82年宪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故答案为D项。

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重建和完善,排除A项;1982年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法律依据,排除B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项。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23.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

“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

”“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

”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来看,新中国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标准来确定与哪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以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友好作为标准,反映出新中国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

故答案为B项。

1954年新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排除A项;新中国在建国后一年内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排除。

24.2005年11月《中国多边外交显著加强,更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一文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相继成功组织了四次朝核六方会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大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这反映了中国

A.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极力打造国内外建设环境

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致力于建立多边外交机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往,这是多边外交政策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我国多边外交的努力,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关系不大,排除A;材料主要涉及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无关,排除B;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C。

25.有历史学家说:

“尼克松、基辛格的两人组合与北京的秘密联系,不但台北一无所知,包括罗杰斯在内的美国国务院系统也无人知悉。

”其原因是

A.尼克松反共立场变化

B.中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C.中美建交符合双方利益

D.美国曾长期敌视中国

【答案】D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美国领导人之所以秘密和中国接触,主要是美国过去长期敌视中国,D正确;尼克松对中国的立场并没有变化,A错误;中国国际地位变化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C不是材料体现出的主旨,排除。

26.下表是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外贸易(单位:

百万美元)表。

这一现象表明二战后初期

A.苏联依靠西方恢复本国经济

B.西方国家持续扩大对苏贸易

C.东西方分裂的格局日益明显

D.美苏间的贸易关系趋于恶化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二战后初期苏联对马歇尔计划受援国、苏联势力范围国以及美国进口都远远大于苏联出口的数量,说明苏联依靠对西方贸易恢复本国经济,故A项正确;表格显示1947年和1946年相比明显是出口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表格中贸易并不能体现出东西方分裂的格局的信息,故C项错误;表格显示美苏之间的贸易逐渐减少,但并不是趋于恶化,故D项错误。

27.美国在19世纪末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与欧洲“海洋霸权”战略形成鲜明对比。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又提出“海洋控制”战略和“陆海空一体战”理论,相继赢得了太平洋战争和美苏军备竞赛的胜利。

材料表明近代以来

A.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美国的崛起

B.海洋是美国与他国争夺的出发点

C.欧洲在理论创新上落后于美国

D.美国对外战略务实且具有前瞻性

【答案】D

【解析】

美国由19世纪末的“海洋自由”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海洋控制”“陆海空一体战”的变化反映出美国基于其自身实力的政策调整,并且影响到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