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78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精选福建省福州市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完卷时间:

120分钟,总分: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古诗文默写(9分)

⑴、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⑵、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⑶、,千山高复低。

(梅尧臣《鲁山山行》)

⑷、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⑸、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6)、,潇潇暮雨子规啼,。

(苏轼《浣溪沙》)

(7)、《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叙事,从中传达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⑴-⑵。

4分)

近年来,生物入侵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生物学家把此类现象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人们岂能①(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为了è制生物入侵者,各国政府也纷纷都在酝酿监控计划,但仍有不少入侵者逃出fān篱,令人②(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⑴、注音或写字。

(2分)

归咎()酝酿()è制()fān篱()

⑵、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2分)

①②

3、下列语段中有三处画线句出现语病,请选择两处写出修改意见:

(2分)

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①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而且,②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③目前,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修改处:

修改处:

4、下面相关链接不正确的是()。

(2分)

A.《三峡》——《水经》——郦道元——北魏

B.《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

C.《记承天寺夜游》——《东坡志林》——苏轼——宋代

D.《湖心亭看雪》——《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

二、阅读(5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4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颔联所写之景是诗人以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所写景中平原

(特点),江水奔腾直泻,包含了诗人心情。

(2分)

6、谈谈你对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的理解?

(2分)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17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释】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7、标出句间停顿。

(2分)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8、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

(1)雾凇沆砀()

(2)上下一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即棹小舟入湖()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10、理解与填空。

(5分)

甲文写的是的西湖,乙文写的是的西湖。

甲文采用的手法写景,乙文则用的手法写景。

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怀。

11、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能以径寸之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无丝竹之乱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2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

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

“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

老范坐在他对面:

“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

还知道我画画?

”“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

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

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

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

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

“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

”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

”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⑥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

“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

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

”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

”“不,不,俺要不得!

”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⑦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

珍贵。

⑧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

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

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

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家中高朋满座。

外边又有人敲门。

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

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

“哟,老范,是您呀!

”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

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

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

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

“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

“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⑩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

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

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

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

“老范,快请进,请进!

”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

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

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

”“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

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11)“什么?

”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

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2、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

(2分)

花房邂逅,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13、请赏析第⑨段的画线句。

(3分)

 

14、综合全文,分析为什么唐先生“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

(2分)

 

15、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

(3分)

 

1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2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

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9分)

快递与电子商务

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04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在丰台区的三个镇之间骑车跑上五六十公里,也只能揽来三四个快件。

但如今,阴法勇每天只去一家企业收件。

他说:

“这家企业的网上购物生意,每天都能发七八十个快件。

光这一家我就快忙不过

来了。

②最早,民营快递的发展速度并不快。

从2005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

当年,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速递工资先后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推荐的物流企业。

电子商务中的网购迅速成为这些大型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

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

对一些小型快递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产生的业务量甚至占其业务总量的90%-100%。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近几年,快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首先,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急于抢占这个市场的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

七八年前,北京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DDS快递公司甚至曾打出上海同城快递2.8元的超低价。

这种情况导致快递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渐弱。

先是DDS公司在业务激增的冲击下,因入不敷出倒闭。

之后是去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递量,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造成混乱局面。

⑤其次,近两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

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

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扩大规模。

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

特别是电子商务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货,导致中西部地区派送任务重,揽收收入低,派送不积极,涉及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的投诉居高不下。

⑥如今,快递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突破这一瓶颈,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触角伸至快递业:

有的入股快递企业,有的开始自建物流。

今年初,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宣称将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上百亿元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

专家预计,该平台一旦建成,对快递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讲是会缓解快递业的供需矛盾。

大量跨省快递将转变为同城快递,租不到飞机、火车而影响寄递速度的情况,以及长距离运输造成的快件损毁情况或将相应减少,网购快递服务质量也有望因此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加盟企业或将纷纷宣布独立,产业集中度也可能因此降低,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17、请你说说选文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18、选文②段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9、请根据选文④⑤段内容简要说明快递业“败也电子商务”的原因。

(2分)

20、请选出下列说法与选文⑥段表述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2分)

A.快递业如果要持续发展,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服务质量不高。

B.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入股或自建物流的方式进入快递行业。

C.阿里巴巴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一旦建成,快递业的供需矛盾将不存在。

D.电子商务企业的加入,将导致快递业的格局发生改变。

(五)名著阅读(5分)

从这天起,保尔就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

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

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地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

21、选文中“这本书”是:

,他是在的困难情形下,由的帮助写成这部作品的。

(3分)

2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

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

C.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脍炙人口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名言,是保尔在瓦莉娅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6分)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

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

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

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

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

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

有人说:

“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

”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

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

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1)——(广东)刘同学

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

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

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

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

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

(2)——(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

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

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

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

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

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

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

(3)——(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23、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它们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

①.所以,家长陪读要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

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②.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③.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1)

(2)(3)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24、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是。

(1分)

25、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3分)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

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

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

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

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

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

 

三、作文(30分)

26、白岩松的文集《痛并快乐着》中有段话: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

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

们都只有一个选择:

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痛并快乐”道出了人生的普遍状态,也是我们的青春写照,请以“痛并快乐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字数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八年级期末考语文科考试(答案)

三、积累与运用(17分)

1.(9分)略

2、⑴、(2分)jiùniàng扼藩⑵(2分)无动于衷,束手无策

3、(2分)①“即使”改成“不管”或“无论”②删去“随着”或“使”

③将“追逐”改为青睐(或喜爱)。

4、(2分)A

四、阅读(53分)

(一)(4分)渡荆门送别

5、(2分)、平原空旷开阔(特点)诗人喜悦开朗心情

6、(2分)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是故乡水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是不忍分别,实则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理解诗句意思1分,修辞与赏析1分)

(二)文言文(17分)

7、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8、(4分)

(1)白气弥漫的样子

(2)全(3)哪得、怎能(4)就,便

9、(4分)

(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2)这时想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的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曹植在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一样吧。

10、(5分)雪后春天白描生动的比喻特立独行(不随流俗)

11、(2分)D

(三)雕花烟斗(12分)

12、(2分)情节:

花房交往,感受真情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13、(3分)这句话是对老范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声音“震颤”,眼睛“亮”,“

双手郑重”,“吭吭巴巴”等词,生动地写出了老范在收

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情态,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

14、(2分)面对花农老范的淳朴、憨厚的友情,画家心中充满愧疚、悔恨与自责。

因为自己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了真诚的友谊等。

15、(3分)①凤尾菊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

②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

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

③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

16、(2分)AE

(四)快递与电子商务(9分)

17、(2分)本段写了一位快递员收件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快递业的迅猛发展;放在文章开头,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能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快递与电子商务。

18、(3分)举例子、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是电子商务带来了快递业的发展(只答出“说明了快递业发展迅速“,1分)2分。

计3分。

19、(2分)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使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导致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送减弱,1分;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增长过猛,造成了快递企业管理脱节,影响了服务质量,1分。

计2分。

20、(2分)C

(五)名著阅读(5分)

21、(3分):

《暴风雨所诞生的》,双目失明,全身瘫痪,(0.5分)原稿丢失(0.5分),加莉亚

22、(2分)C

(六)该不该让家长陪读(6分)

23、(2分)C

24、(1分)呈现学生对陪读的不同看法。

25、(3分)3、【示例】⑴李女士包办孩子的生活小事,不利于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⑵李女士放弃了事业和追求,没有工作成绩,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

⑶李女士把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不相信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

⑷李女士没有读懂孩子,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不利于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⑶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没有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

(6)李女士陪读没有讲究方法和艺术。

(答对一点给1分。

要明确、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