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广平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3月考试生物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50题,每题2分。
共70分)
1.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需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后密封
B.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效果最好
C.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
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因此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3.利用酵母
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
4.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
C.pH控制D.酶的控制
5.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
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
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6.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
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
7.关于腐乳发酵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B.发酵过程分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青霉为互利共生
8.豆腐块用食盐腌制,食盐的作用是( )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 ②给腐乳必要的咸味
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及防止杂菌污染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9.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是(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 ③发酵温度 ④
发酵时间 ⑤豆腐含水量 ⑥盛豆腐的容器的大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10.下列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分层加盐,并逐层增加,瓶口处最厚
B.分层加盐,要小心且每层均匀
C.将盐溶于开水中,等冷却后加入瓶内,盐的浓度在12%为宜
D.应先加入卤汤,再加盐,以便使盐缓缓进入豆腐中
11.下列有关卤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卤汤是决定腐乳类型的关键因素
B.卤汤是由酒和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C.卤汤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并有加强腐乳营养的作用
D.卤汤也有防腐杀菌作用
12.下列哪项不属于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 )
A.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先用温水清洗再用酒精消毒
B.在卤汤配制时加入酒
C.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D.发酵温度要控制在18~25℃范围内
13.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B.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
C.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
D.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
14.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 )
A.食盐用量过多B.细菌大量繁殖
C.腌制时间过长D.加水过少
15.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6.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下述实验结束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B.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
C.带菌培养基必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
D.接种后双手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
17.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
B.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
C.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为避免污染需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
B.倒平板整个过程应在火焰旁进行
C.打开培养皿盖,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为避免水滴滴入培养基,平板应倒过来放置
19.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说法中,错误的
是( )
A.用移液管把菌液从一支试管转移到下一支试管后,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吹吸三次,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B.移液管需经过灭菌
C.试管口与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
D.涂布时可转动涂布器,使菌液涂布均匀
20.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
21.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把皿盖打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22.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应在火焰旁
23.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3~10-5土壤稀释液
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
C.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D.
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
24.下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
划线的顺序为12345。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只在操作前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25.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是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的是( )。
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
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④统计所取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27.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的是( )。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28.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使菌体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
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29.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
( )。
A.刚果红与
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
B.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
C.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30.下列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
B.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
C.刚果红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加入的刚果红不需要灭菌
D.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
31.通过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这只是分离提纯的第一步,还需要进行()
A.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提取纤维二糖的实验
C.浓缩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D.提取葡萄糖的实验
32.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3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①细胞的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⑦⑥⑧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⑤
34.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菊花选材一般选择的是()
A.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B.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枝条
C.开
花植株上的花药
D.未开花植株的茎下部的枝条
35.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A.
未见阳光
B.培养时间不到
C.培养基营养过多
D.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
3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关键性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和分化
C.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又分化
D.同时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
37.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
①培养基的配制 ②外植体的选取 ③激素的使用 ④消毒 ⑤温度、pH、光照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38.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过程发生了脱分化,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不发挥作用
B.c过程发生了再分化,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d过程是在胚状结构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
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39.下列选项中,符合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的是()
A.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B.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栽培→移栽
C.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栽培→培养→移栽
D.制备MS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移栽→培养→栽培
40.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经历的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A.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双核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
B.小孢子母细胞→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双核期→花粉期
C.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花粉粒
D.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双核期→单核期→花粉期
41.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中,得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是通过下列选项中过程的是()
A.分化B.脱分化C.再分化D.诱导
42.下列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
B.选择花蕾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C.选取材
料时一定要进行消毒
D.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43.选择单核期以后的花药接种,花瓣已有些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主要原因是
A.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
B.花瓣松动后,体积变大,给消毒带来困难
C.花瓣松动后,就会使花药消毒时接触酒精而被杀死
D.花瓣松动后,会使花药老化,不适宜作花药培养
44.四倍体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培养形成试管苗,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的植株是二倍体
B.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培养液中应有有机养料以及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45.花药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培养基配制方法B.无菌技术
C.接种操作D.选材
46.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
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
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
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
47.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全对的一组是
①不损伤花药 ②彻底去除花丝 ③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④花药开裂释放出的幼小植株会分别发育成单倍体,无需分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8.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
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
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
B.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
C.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
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
49.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
50.下列物质纤维素酶可以将其分解()
A.牛肉片B.鱼片C.滤纸条D.塑料条
第Ⅱ卷
二、简答题(共30分)
51.(每空1分,共10分)酵母菌与醋酸菌是传统发酵技术的常用菌种,试完成下列问题:
(1)醋酸菌是(真核、原核)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生殖类
型。
(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最终变成,
其反应式为
(3)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主要生殖方式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其反应式是。
(4).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
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52.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灭菌要求杀死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_。
(2)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等基本成分。
(3)要将土壤样品进行系列稀释操作,然后再进行接种培养。
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旁进行操作。
接种后的培养皿__________于37摄氏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4)用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出分解尿素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
属于________培养基。
(5)与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菌落数________。
A.多B.少
C.相等D.几乎为零
53.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子,如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________过程,②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
a代表的是________,④表示的是诱导________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________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
为________植株(甲)。
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________。
(3)对植株甲进行________,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
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
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________植株,。
(4)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________,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广平一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生物3月考试
答案
1——20CBCDCDDACACDCBACBCDD
21——40DACDADBADCABBADBAAAC
41——50BDAADDABBC
51.答案 (每空1分,共10分
(1)原核需氧型二分裂
(2)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3)兼性厌氧型出芽C6H12O6→2C2H5OH+2CO2
(4)重氮化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52.答案 (每空1分,共10分)
(1)芽孢 孢子
(2)氮源碳源无机盐
(3)酒精灯火焰 倒置
(4)尿素 选择
(5)B
53.答案 (每空1分,共10分)
(1)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 生根
(2)激素 单倍体 细胞的全能性
(3)染色体加倍(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乙
(4)缩短育种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