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399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验科转正考试题.docx

2016年检验科转正考试题

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每题1.0分,共60.0分)

1.属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的是()

A.前列腺素E

B.Na/Ca

C.环磷酸腺苷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精氨酸加压素

2.关于睾丸肿瘤下述哪点是错误的()

A.90%以上为生殖细胞来源B.以精原细胞瘤最常见

C.胚胎癌为高度恶性D.绒毛膜癌与妊娠有关,不会发生在睾丸

E.非生殖细胞肿瘤以淋巴瘤多见

3.多数SARS病毒感染者,可检出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感染或发病后()

A.2天左右B.10左右C.12天左右

D.14天左右E.21天左右

4.在宿主抗移植物排斥反应中,下列哪种反应最严重()

A.急性排斥反应B.超急性排斥反应C.慢性排斥反应

D.亚急性排斥反应E.迟发排斥反应

5.据估计,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已死于艾滋病的病人超过()

A.1万B.5万C.10万D.20万E.25万

6.下列外文缩写译意中哪项是错误的()

A.Qd:

每天1次B.Bid:

每天2次C.q4h:

每4小时1次

D.Qid:

每天3次E.Qn:

每晚1次

7.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A.高压湿热消毒法B.75%乙醇C.0.2%的次氯酸钠

D.焚烧E.紫外线

8.某肾盂肾炎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

pH7.52,PaCO30mmHg,HCO15mmol/L。

该患者应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

9.临床可疑原发性骨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手段是()

A.骨密度检查B.骨显像C.超声检查

D.骨活检E.放射学检查

10.采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急性期血样,最迟不晚于发病后()

A.2天B.4天C.7天D.10天E.12天

11.下列哪项QRS波电压是右心室肥大的主要诊断条件之一?

()

A.B.

C.D.

E.

12.乳腺单纯癌是指()

A.分化好的癌B.预后好的癌C.恶性程度低

D.较晚发生转移的癌E.分化较差的腺癌

13.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等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增加E.散热障碍

1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临床诊断病人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A.1周B.8天C.15天D.10~14天E.6天

15.下列哪项不是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

()

A.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B.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C.抗休克

D.急性心肌梗塞E.重症肌无力

16.下述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早期就易发生循环衰竭()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E.低钾血症

17.以下关于尿糖的形成与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血通过入球微动脉进入肾小球B.血中葡萄糖大部分通过滤过膜

C.未被重吸收的糖,出现在尿中形成尿糖D.尿糖浓度与血糖浓度增高成正比

E.葡萄糖是否出现于尿中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及肾糖阈3个因素

18.血型是指()

A.ABO血型B.红细胞血型C.人体血液各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

D.白细胞血型E.血小板血型

19.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为()

A.无危险性物品B.低度危险性物品C.中度危险性物品

D.高度危险性物品E.中低度危险性物品

20.下列哪一项与评定胎儿孕龄无关:

()

A.肱骨长B.双顶径C.股骨长D.腹围E.羊水量

21.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期前收缩B.室性期前收缩C.心房颤动

D.间歇性二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2.编码大肠菌素的质粒称为()

A.F质粒B.R质粒C.RTFD.r决定子E.col质粒

23.关于干扰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其作用发生早于抗体B.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可发生作用

C.不能由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产生D.可由病毒及其他干扰素诱生剂诱生

E.是一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糖蛋白

24.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的下列标准中哪项不正确()

A.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B.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5次/min

C.低氧血症,吸氧3~5L/min条件下,SpO<93%,或氧合指数<300mmHg

D.出现休克、ARDS或MODS

E.具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感染或年龄>50岁

25.当病人病情危重救治无望时,若有关方面提出"安乐死"要求时()

A.病人直接要求或立有遗嘱,应予同意B.配偶提出要求,可予同意

C.不予同意D.经医院领导批准后,可同意执行

E.有两名医师签字证明救治无望时,可实行安乐死

26.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间质是由哪种细胞形成的:

()

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

D.浆细胞E.脂肪细胞

27.艾滋病病毒(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A.性接触B.输血C.母婴D.握手E.共用注射器注射

28.高压氧治疗时临床上常用的压力单位是()

A.大气压B.表压C.绝对压D.附加压E.氧压

29.对DIC发病机制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Ⅺ

B.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

C.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促凝血物质D.羊水进入血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E.癌细胞进入血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30.匀浆膳()

A.化学配制膳B.需要胃肠道消化C.无渣膳食

D.只能管饲E.仅用于昏迷患者

31.医疗质量要素中的首要因素为()

A.规章制度B.先进设备C.医院规模

D.人员结构E.医院文化

3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乘坐未配备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民用航空器的舱内所有人员

B.乘坐全封闭空调列车,患者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

C.乘坐全密封空调客车时,与患者同乘一辆汽车的所有人员

D.轮船上与患者同一舱室的全部人员和为该舱室提供服务的乘务人员

E.日常生活中,曾与患者自其出现症状前1周起,有过接触的全部人员

33.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是()

A.1~2月B.4~7月C.8~9月

D.10~12月E.全年

34.下列哪项是室性逸搏的心电图特点?

()

A.在一个长的心室间歇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秒,其前无P波,如有窦性P波,P-R间期<0.10秒,为房室干扰所致,但室性逸搏后可见逆行P波

B.在长的心室间歇后,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

C.在一个长的心室间歇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秒,其前有窦性P波,P-R间期与窦性者相同

D.长的心室间歇后,出现畸形的QRS波,但时限与窦性者相同,其前无P波,其后有逆行P波

E.长间歇后出现一个与形态与窦性者不同的P波,P'-P间期>0.12秒,QRS波呈室上性型

35.地高辛为36hr,按每日给予治疗剂量,欲达血浆稳态浓度约需()。

A.10天B.5天C.12天D.7~8天E.2天

36.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B.看表计时C.转移病人注意力

D.脉率与呼吸作对照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37.以下哪一种不是炎性假瘤的特点()

A.炎症导致的局部组织增生B.为癌前病变C.表现为肿瘤样团块

D.大体和影像学不能与肿瘤区别E.好发于肺和眼眶

38.属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B.衣原体C.真菌D.支原体E.病毒

39.一咯血病人,胸片示右上肺阴影,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肺癌B.肺炎C.肺不张D.肺结核E.肺脓肿

40.一个运动单位是指:

()

A.一个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及其相联系的神经元

B.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分支所支配的一条骨骼肌纤维

C.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

D.一个运动神经元轴突终未的膨突及其所支配的平滑肌细胞

E.一个神经节内所有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应支配的所有效应细胞

41.在尿比密测定时,如在低于指定温度3℃测定比密,其结果应()

A.增加0.001B.减去0.001C.增加0.003

D.减去O.003E.减去0.01

42.世界卫生组织撤消旅游限制建议的条件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目前医院SARS患者少于60人

B.连续5天平均每天新增病例保持5人以下C.本地区的病例均在控制之中

D.没有向外地输出病例E.20天内不再出现新的临床诊断病例

43.下列降压药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是()

A.利血平B.甲基多巴C.胍乙啶D.氢氯噻嗪E.可乐定

44.下列哪点不是疣状癌的特点()

A.较为少见B.为腺癌的亚型C.癌细胞分化较成熟

D.生长慢E.很少转移

45.无菌手术感染率标准值为()

A.<2%B.<3%C.<4%D.<5%E.<6%

46.H1受体阻断药最适用于()

A.皮肤黏膜的超敏反应B.晕动病C.神经性皮炎

D.支气管哮喘E.过敏性休克

47.高压氧下血氧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

A.氧合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增加B.血浆中物理溶解氧增加

C.血液中游离氧增加D.结合氧的离解减少

E.机体耗氧量减少

48.ST段压低呈鱼钩型改变应考虑()

A.低钾B.低钙C.洋地黄作用D.高钾E.心肌梗死

49.DIC产生的贫血是属()

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中毒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50.显示组织及细胞内多肽和蛋白的最佳方法是:

()

A.免疫细胞化学术B.同位素示踪术C.PAS反应

D.Feulgen反应E.H-E染色

5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

()

A.扩瞳,视近物清楚B.扩瞳,调节痉挛C.扩瞳,降低眼内压

D.扩瞳,调节麻痹E.缩瞳,调节麻痹

52.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换血首选()

A.O型红细胞+AB型血浆B.与病人同型的全血

C.AB型红细胞+O型血浆D.与母亲同型的全血

E.O型洗涤红细胞+AB型血浆

53.下列药品中不属于磺脲类的口服降糖药是()。

A.文迪雅B.糖适平C.达美康D.美吡达E.莫亚利

54.下述哪项不属诊断思维的注意问题()

A.现象与本质B.主要与次要C.临床表现与主诉

D.局部与整体E.典型与不典型

55.下列药物中成瘾性极小的是()

A.吗啡B.喷他佐辛C.哌替啶D.可待因E.阿法罗定

56.医护人员进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必须戴棉纱口罩,更换口罩时间为()

A.2小时B.4小时C.8小时D.12小时E.24小时

57.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首先考虑()

A.Rh血型不合B.ABO血型不合C.血小板抗原抗体所致

D.白细胞抗原抗体所致E.血浆蛋白所致

58.含嘌呤最少的食物是()

A.猪肝B.牛奶C.豆腐D.猪肉E.鱼子

59.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者应()

A.高浓度给氧为宜B.大流量给氧为宜C.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D.低流量间断给氧为宜E.高浓度间断给氧为宜

60.某病人长期发热,皮肤、关节、心、肝、肾各方面都有病态表现时,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A.风湿B.结核C.肝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肾脏疾病

二、多选题:

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1.0分,共40.0分)

6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为()

A.短距离空气飞沫B.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C.密切接触

D.性传播E.血液传播

62.目前抗HIV的药物有()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C.博来霉素

D.蛋白酶抑制剂E.戊烷脒

63.体感诱发电位的适应证有()

A.周围神经病损B.神经根病损C.视神经病损

D.脊髓病损E.脑部疾病

64.发生溶血反应可能的原因是()

A.血液储存过久B.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的溶液C.血液被细菌污染

D.Rh因子不合E.输入异型血液

65.病人因咳嗽无力而造成排痰不畅,易导致()

A.心力衰竭B.肺水肿C.肺不张D.呼吸困难E.窒息

66.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机理是()

A.增加脑血氧含量B.收缩脑血管,脑血流量减少

C.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D.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E.增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供血量,提高上行网状系统的兴奋性,促进苏醒

67.诊断质量包括()

A.入出院诊断符合率B.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C.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D.医院发生感染率

E.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68.高压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包括()

A.心率减慢B.心输出量减少C.血流减慢

D.心脏负荷加重E.血循环时间缩短

69.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

D.医务工作者E.住同一宿舍者

70.肺功能正常()

A.肺活量:

实测值/预计值为90%B.肺活量:

实测值/预计值为80%

C.肺活量:

实测值/预计值为70%D.肺活量:

实测值/预计值为60%

E.肺活量:

实测值/预计值为50%

71.道德的特点包括()

A.稳定性B.规范性C.天赋性D.社会性E.层次性

72.造成新生儿缺氧的疾病有()

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B.新生儿脐疝C.新生儿宫内窒息

D.新生儿核黄疸E.先天性佝偻病

73.输液时如药物溢出血管外可以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是()

A.能量合剂B.25%山梨醇溶液C.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D.青霉素E.去甲肾上腺素

74.小肠包括()

A.十二指肠B.盲肠C.阑尾D.空肠E.回肠

75.以下哪些属于计量资料()

A.身高B.脉搏数C.血压D.体重E.白细胞计数

76.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元论"原则

B.用发病率和疾病谱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C.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然后考虑功能性疾病的原则

D.首先考虑可治的疾病的原则,简化思维程序的原则E.见病见人的原则

77.R质粒包括()

A.r决定因子B.RTFC.F质粒D.异染颗粒E.中介体

78.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应在哪些种类的学校中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A.高等院校B.中等职业学校C.普通中学

D.普通小学E.军队院校

79.以下哪些疾病可通过膀胱镜检查及尿路逆行造影明确诊断()

A.输尿管肿瘤B.输尿管透X线结石C.输尿管狭窄

D.先天性巨输尿管症E.肾囊肿

80.阿霉素的毒性有()

A.迟发性心肌损害B.非特异性心肌病C.胃肠道反应

D.蛋白尿E.耳毒性

81.HIV的传播途径有()

A.性接触B.注射C.母婴D.人工授精E.与感染者握手

82.综合的临床诊断应包括()

A.病因诊断B.病理解剖诊断C.病理生理诊断

D.疾病的分型与分期E.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诊断

83.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主要与其下述哪些作用有关()

A.兴奋心脏β受体,使心排血量增加

B.兴奋支气管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C.兴奋眼辐射肌α受体,使瞳孔开大

D.兴奋血管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

E.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

84.应实行血液、体液隔离的病人包括()

A.疟疾B.肝炎C.艾滋病D.甲型H1N1流感E.水痘

85.甲型流感病毒中抗原漂流的概念是指()

A.HA和NA变异幅度小B.形成新的亚型C.可引起中小型流行

D.HA和NA系量变E.HA和NA发生质变

86.医院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A.医疗B.教育培训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C.开展科学研究

D.预防和社会医疗服务E.康复医疗

87.成分输血的优点是()

A.减少输血反应B.减少病人心脏负担C.提高治疗效果

D.节约血源E.减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8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是()

A.有严重中毒症状B.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

C.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D.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儿童患者

E.同时有糖尿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

89.冠心病患者下列何种情况下不宜作高压氧治疗()

A.心肌梗死合并病窦综合症B.治疗前未能常规应用扩血管剂

C.心率小于50次/min,血压大于160/100mmHg

D.体型肥胖且治疗前有头晕史E.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T波倒置

90.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A.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人病情异常或者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

C.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病人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D.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E.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

91.以下哪些是良性胃溃疡的X线征象()

A.半月形巨大溃疡B.溃疡周围环堤C.项圈征、狭颈征

D.黏膜放射状集中E.溃疡突出于胃轮廓外

92.阴道镜检查,下述各项中正确的是()

A.以复方碘溶液涂布子宫颈可发现碘不着色区B.遇典型图像可摄像

C.不会发生并发症D.对异常区可做活检

E.观察血管可加绿色滤光器

93.卫生法规的基本原则包括()

A.卫生保护原则B.预防为主原则C.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则

D.公平原则E.病人自主原则

94.与X-CT比较,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诊断缺血性脑病的优势在于诊断()

A.TIAB.腔隙性脑梗死C.超过48小时的脑梗死灶

D.48小时以内的脑梗死灶E.对脑瘤术后肿瘤复发与瘢痕形成的鉴别诊断

95.高压氧清除疲劳作用机制是()

A.高压氧能、迅速消除致疲劳物质血乳酸

B.高压氧能加快清除致疲劳物质血氨

C.高压氧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大强度运动时,体内生成的自由基量增多,自由基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