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4108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docx

公关案例分析1本田的眼光共20页

公关(ɡōnɡɡuān)案例分析1:

本田的眼光

一、案例(ànlì)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yǐngxiǎng)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越来越多,能否及时发现和识别与组织发展相关的公众对象,意义十分重大。

按照传统观念,美国的环保运动与日本的工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此,1975年有几个美国环保主义者到日本去谈论汽车废气问题时,就受到了日产、丰田这些大汽车公司的冷落。

但是,直到1963年才开始生产第一批汽车的本田公司,其总裁却独具慧眼,他从这些人的活动中发现了有用的信息。

为此,该公司派人把这批人请到公司,热情款待,奉为上宾,并请他们给设计人员讲解环保主义者的要求以及美国国会1970年通过的净化空气法案的内容。

在这一基础上,本田公司开始了新型汽车的设计,确定的设计目标要突出“减少(jiǎnshǎo)排废”和“节省(jiéshěng)汽油”这样两个优势。

在本田的新产品——主汽缸旁有一辅助汽缸的“复合可控旋涡式燃烧”汽车面世一个月后,就遇上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本田汽车凭借排废少、省汽油的优势,一举打进美国市场,公司总裁因此赢得了日本福特的声誉。

二、案例分析

今天,信息、物质和能源已经被喻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把信息作为资源来认识,是企业取得巨大发展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本田公司的成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信息的多维性和全面性。

公共关系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社会公众是多维的,有机的,即企业的公众不仅是与企业发生直接的业务往来的团体和个人,而且包括与企业并行的竞争者、与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居于同一空间的社区公众,超然于企业之外或之上的政府部门以及进行整个社会的传播活动的大众媒介机构——新闻单位等。

社会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企业的经营环境。

因此,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影响,而且是通过作用于其他社会公众进而作用于企业的间接影响。

所以公共关系的信息采集是多维的和全面的。

本田公司设计生产“减少排废”、“节省汽油”的新型汽车的决策,就是在综合本田汽车消费者信息、立法信息以及能源信息等三方面信息而做出的。

三、思考、讨论

1、信息对企业兴衰成败有何重要意义?

2、从公共关系角度看,企业应搜集哪些信息?

 

公关案例(ànlì)分析2:

绿色麦当劳

一、案例(ànlì)介绍

环境污染和恶化问题正引起世界各行各业的关切和重视。

全球闻名的快餐王国麦当劳也积极、主动(zhǔdòng)地加入了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列。

在美国,从70年代起,速食业已有饱和之说,但麦当劳(快餐食品)却以其无坚不摧之势风行世界,几乎(jīhū)无处不受欢迎。

时过境迁,到了1988年,麦当劳因其每天都制造垃圾——废弃的包装物,又逐渐成为环保人士(rénshì)攻击的对象。

麦当劳采用的是“保丽龙”贝壳式包装。

这种包装既轻又保温,且携带方便,是速食业理想的包装。

但这种包装难以处理,加之外带食用的比例过高,废弃包装物的清理就成了威胁环境的问题。

富有环保意识的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一代纷纷地向其总公司寄来了抗议信。

公司当局意识到这些抗议将威胁到企业未来的生存,而且包装可说是速食业的灵魂,速食业致力于包装的开发,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菜单的本身。

许多企业面对环保问题,应付的办法不外乎是推、拖、拉,但麦当劳没有这样做。

它得罪不起消费者,不仅必须有所行动,而且要公开地做。

为了平息抗议,它不得不寻求环保人士的协助。

1990年8月,麦当劳和“环境防卫基金会”(EDF)签署了一项不寻常的协定。

EDF是美国一个很进步的环保研究及宣传机构。

麦当劳所以寻求EDF的协作,是因为当其拟定环保政策时,发现环保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其认识。

起初,麦当劳以为主动回收废弃的贝壳包装,似乎就能平息消费者的不满。

1988年,麦当劳在10个店铺做过小试验,证实将贝壳包装回收再制成塑料粒子作为它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但翌年将此设计扩大为1000个店铺时,却出了问题,主要是其外带量是店内量的6—7倍,这么大量的废弃物已非麦当劳所能控制。

另外,在店内食用的、废弃的包装物虽然可以回收,但清理工作十分麻烦。

回收不是灵丹妙药,特别是美国有些城市已全面禁止使用贝壳包装。

在实在很难满足不同环保目标要求的情况下,麦当劳不得不寻求外援,与EDF携手合作。

在与EDF合作之初,麦当劳领导层人士还期待着在美国的8500家店铺全面实施回收来解决包装问题,但EDF确信减少包装才是治本之道。

麦当劳至此决心改弦易辙,宣布取消贝壳包装,代之以夹层纸包装。

随后麦当劳自己还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贝壳包装从制造到废弃的全过程,耗费的天然资源比夹层包装纸大。

夹层包装纸虽然无法回收再制,但不像贝壳那样蓬松,其储运与丢弃所占的空间只是贝壳的l/10。

整个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减废比回收更重要。

取消贝壳包装只是整个环保努力中的一个小进步,主要的成就还是在实现环保目标上。

为了实现环保计划,双方同意按减废、重复使用、回收再制的顺序进行。

在减废上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减少(jiǎnshǎo)包装;二是减少使用有损环境的材料;三是使用较易处置,能物化成肥料的材料。

二、案例(ànlì)分析

环境问题作为世界所关注的一个(yīɡè)焦点,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一个最重要课题。

“绿色(lǜsè)”——一种强调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发展的崭新文明形态,已成为(chéngwéi)时代不可抗拒的潮流。

绿色麦当劳就是在“绿色”的潮流中,以自己独有的精明和强烈的公共关系意识,通过环境保护这一深得人心的举措,赢得社会的好感和信誉,从而为麦当劳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环境。

从公共关系角度看,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第一生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是企业刻意追求的目标。

现代企业形象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产品信誉,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信誉。

相对于产品信誉而言,企业信誉是较高层次的信誉,它不仅仅是企业经济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志。

事实证明,诸如绿色麦当劳这样的现代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拥有消费者,光凭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崭新的经营理念,一种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付之以实际的行动,从而才能在社会公众心目中达成一种共识,树立一种良好形象。

麦当劳在面临“环保危机”的情况下,不等、不拖、不推,而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和强烈的企业信誉意识积极主动“出击”,通过与EDF携手合作,从“减废”这一根本之道出发,成功地在社会公众中重塑了麦当劳的良好形象,使企业重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经营环境。

这正是麦当劳的高明之处。

三、思考、讨论

1、有人说“绿色形象是现代企业的巨大财富”,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2、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绿色”公关的意识?

 

公关(ɡōnɡɡuān)案例分析3:

“先搞清这些(zhèxiē)问题”

一、案例(ànlì)介绍

有一家宾馆新设了一个公共关系部,开办伊始,该部就配备了豪华(háohuá)的办公室,漂亮迷人的公关小姐,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但该部部长却发现无事可做。

后来,这个(zhège)部长请来了一位公共关系顾问,向他请教“怎么办”,于是这位顾问一连问了以下几个问题:

“本地共有多少宾馆?

总铺位有多少?

“旅游旺季时,本地的外国游客每月有多少,港澳游客有多少?

国内的外地游客有多少?

“贵宾馆的‘知名度’如何?

在过去三年中,花在宣传上的经费共多少?

“贵宾馆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贵宾馆潜在的竞争对手将是谁?

“去年一年中因服务不周引起房客不满的事件有多少起,服务不周的症结何在?

对这样一些极其普通而又极为重要的问题,这位公共关系部部长竟张口结舌,无以对答。

于是,那位被请来的公共关系顾问这样说道:

“先搞清这些问题,然后开始你们的公共关系工作。

二、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不是一种盲目的、随意性的活动,而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公关部的设置是搞好公关工作的组织保证。

公共关系工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还有较强的科学性。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公共关系原理,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即调查、策划、实施、评估,亦称“四步工作法”。

调查研究是公共关系工作的第一步,是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公关部的经常性任务就是利用自身与各类让会公众之间的广泛联系,开展调查,获取信息,为组织的最高决策层提供信息保障。

显然,本案例中的该宾馆公关人员对公共关系的内涵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区。

公关部长被公关顾问的一系列问题问得张口结舌,自然在所难免。

三、思考(sīkǎo)、讨论

1、你是如何(rúhé)理解公关顾问的话“先搞清这些问题(wèntí),然后开始你们的公共关系工作”的?

公共关系调查(diàochá)对组织有何意义和作用?

2、公关顾问所提的五个问题(wèntí)体现了公关调查的哪些内容?

 

公关案例分析4:

长城饭店的日常调查

一、案例介绍

北京长城饭店是1979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三家中外合资合营企业。

1983年12月试营业,是北京6家五星级饭店中开业最早的饭店,是北京第一座玻璃大厦,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北京新建的大批高档饭店投入运营,饭店业竞争日益加剧。

长城饭店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京城饭店的佼佼者之一,除了出色的推销工作和优质服务外,饭店管理者认为公共关系工作在塑造饭店形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提到长城饭店的公关工作,人们立刻会想到那举世闻名的里根总统的答谢宴会、北京市副市长证婚的95对新人集体婚礼、颐和园的中秋赏月和十三陵的野外烧烤等一系列使长城饭店名声鹊起的专题公关活动。

长城饭店的大量公关工作,尤其是围绕为客人服务的日常公关工作,源于它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

长城饭店日常的调查研究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日常调查

1、问卷调查。

每天将表放在客房内,表中的项目包括客人对饭店的总体评价,对十几个类别的服务质量评价,对服务员服务态度评价,以及是否加入喜来登俱乐部和客人的游历情况等等。

2、接待投诉。

几位客务经理24小时轮班在大厅内接待客人反映情况,随时随地帮助客人处理困难、受理投诉、解答各种问题。

(二)月调查

1、顾客态度调查。

每天向客人发送喜来登集团在全球统一使用的调查问卷,每日收回,月底集中寄到喜来登集团总部,进行全球性综合分析,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季度评比。

根据量化分析,对全球最好的喜来登饭店和进步最快的饭店给予奖励。

2、市场调查。

前台经理(jīnglǐ)与在京各大饭店的前台经理每月交流一次游客情况,互通情报,共同分析本地区的形势。

(三)半年调查(diàochá)

喜来登总部每半年召开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全球旅游情况会,其所属的各饭店的销售经理从世界各地带来大量的信息,相互交流、研究(yánjiū),使每个饭店都能了解世界旅游形势,站在全球的角度商议经营方针。

这种系统的全方位调研制度,宏观上可以使饭店决策者高瞻远瞩(gāozhānyuǎnzhǔ)地了解全世界旅游业的形势,进而可以了解本地区的行情;微观上可以了解本店每个岗位、每项服务及每个员工工作的情况,从而使他们的决策有的放矢。

综合调查表明(biǎomíng),任何一家饭店,光有较高的知名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保持较高的“回头率”,主要是靠优质服务,使客人满意。

怎样才能使客人满意呢?

经过调查研究和策划,喜来登集团面对竞争提出了“宾至如归方案”。

计划中提出在3个月内对长城饭店上至总经理,下至一般服务员进行强化培训,不准请假,合格者发证上岗。

在每人每年100美元培训费基础上另设奖金,奖励先进。

其宗旨就是向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随着这一方案的推行,饭店的服务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二、案例分析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的决策离不开信息,而信息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企业决策的好坏。

那么,企业应如何去获得高质量、高精确度的信息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应高度重视和开展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

从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来看,公共关系始于调查研究,只有收集了大量信息,汇集了大量的资料和事实,才能进行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

长城饭店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

长城饭店在信息来源、采集方式、如何处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信息的收集不仅仅局限于每天住宿的客人身上,而是注意到了信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在立足于全市、全国、全世界范围的信息采集与分析的同时,对全年、半年、月、日等不同时段的情况都加以监测,形成了全方位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络,既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广度,又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从而保证了较高的科学预测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要重视日常的公关工作,重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重视调查研究。

三、思考、讨论

1、长城饭店在公共关系调查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2、如果你是一位总经理,你认为还应从哪些方面来做好日常的公共关系工作?

 

公关案例分析5:

35次紧急(jǐnjí)电话

一、案例(ànlì)介绍

一次,一位名叫基泰丝的美国记者,来到日本(rìběn)东京的奥达克余百货公司。

她买了一台“索尼”牌唱机,准备作为见面礼,送给住在东京(dōnɡjīnɡ)的婆家。

售货员彬彬有礼,特地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包装的机子。

回到任所,基泰丝开机(kāijī)试用时,却发现该机没有装内件,因而根本无法使用。

她不由得火冒三丈,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奥达克余”交涉,并迅速写好了一篇新闻稿,题目是《笑脸背后的真面目》。

第二天一早,基泰丝在动身之前,忽然收到“奥达克余”打来的道歉电话。

50分钟以后,一辆汽车赶到她的住处。

从车上跳下“奥达克余”的副经理和提着大皮箱的职员。

两人一进客厅便俯首鞠躬,表示特来请罪。

除了送来一台新的合格的唱机外,又加送蛋糕一盒、毛巾一套和著名唱片一张。

接着。

副经理又打开记事簿,宣读了一份备忘录。

上面记载着公司通宵达旦地纠正这一失误的全部经过。

原来。

昨天下午4点30分清点商品时,售货员发现错将一个空心货样卖给了顾客。

她立即报告公司警卫迅速寻找,但为时已迟。

此事非同小可。

经理接到报告后,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商议。

当时只有两条线索可循,即顾客的名字和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

据此,奥达克余公司连夜开始了一连串无异于大海捞针的行动:

打了32次紧急电话,向东京各大宾馆查询,没有结果。

再打电话问纽约“美国快递公司”总部,深夜接到回电,得知顾客在美国父母的电话号码。

接着又打电话去美国,得知顾客在东京婆家的电话号码。

终于弄清了这位顾客在东京期间的住址和电话,这期间的紧急电话,合计35次!

这一切使基泰丝深受感动。

她立即重写了新闻稿,题目叫做《35次紧急电话》。

二、案例分析

此事曾被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推举为世界性公共关系范例。

“奥达克余”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能够将一起由于自身失误而引发的风波妥善地平息下去,应当说是得力于强烈的公关危机意识和及时的公关举措。

千里马也有失蹄之时,由于企业在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运行,因此,很难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见。

这样,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并自然而然会使组织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问题在于,事情一旦发生,应当如何对待?

“奥达克余”的做法是值得企业学习的,他们对待自身的失误,树立了正确的态度:

亡羊补牢,向公众表明解决问题的诚意,求得公众的谅解和合作,使失误对组织形象产生的损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并由被动变为主动。

失误一旦发生,企业形象便开始遭受(zāoshòu)损害,因此,要使纠正失误的公共关系工作有成效,就要有强烈(qiánɡliè)的“救火(jiùhuǒ)”意识(yìshí),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改善(gǎishàn)。

其中“及时”二字最为关键。

“奥达克余”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及时的。

问题发现后,他们立即行动,意在顾客成为知晓公众之前解决问题。

例如“奥达克余”被动地等待顾客上门交涉,坐失良机,《笑脸背后的真面目》一经见报,“奥达克余”的日子就难过了。

可见,任何企业必须明确这样的公关道理:

纠正失误如同“救火”。

三、思考、讨论

1、试为“奥达克余”的副经理拟定一份与顾客基泰丝见面的工作计划。

2、通过阅读这个案例,你得到什么启发?

 

公关案例分析6:

四通集团向未来(wèilái)投资

一、案例(ànlì)介绍

1992年9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里报道了当天(dàngtiān)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四通公司资助中国学科奥林匹克代表队颁奖的活动。

第二天,首都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

从这项活动的内容、参加者的层次以及公众对这一活动的关注来看,它在中国学科奥林匹克史上是空前的。

由于四通公司独家发起(fāqǐ)并迅速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活动,“四通(sìtōnɡ)”的名字又一次给广大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项活动的具体发端是在l991年。

当时公关部参加了那一年学科奥林匹克归国汇报会,在领略到少年英雄艰难攀登的同时,也看到了选手们的好成绩是根植于孕育和培养这些未来科学巨星的那片土壤的。

对这些智力健儿应该奖励,而且应该重奖,不仅如此,对站在这些少年背后的那些培育者也应该奖励。

但是我们国家对此项活动的投入相比起来是很少的。

选手、教练以及各代表队的经济状况是很窘迫的。

那么我们“四通”能不能为改变这种窘迫尽一点绵薄之力呢?

“四通”公关部动起了心思。

1992年,又一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结束了。

中国选手又取得了“大满贯”的绝好成绩。

不久,体育奥林匹克大火大红起来。

当舆论界把两个奥林匹克一冷一热的情况对比议论的时候,“四通”敏感地发现了社会对教育科技的忽略。

这一情况促使“四通”公关部提议独家发起并完成这次集资捐助学科奥赛的公关活动。

“四通”公关部把这一动议向公司领导汇报,当时公司领导正在香港处理其它业务,接到公关部传真后,立即讨论并拍板决定,同意公关部的这项提议。

公关部接到这一决定以后积极行动起来,于9月1日下午举行通报会,把这一决定通报给各界。

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及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会的专家和领导,以及参与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各代表队的领队和教练员。

9月1日,四通公司成立了“为学科奥林匹克智力竞赛捐资委员会”,主席由集团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文俊担任,委员有公司副总裁张进、公关部部长李小列、办公室主任彭建伟。

捐资委员会9月4日以《四通人》快讯的方式向集团的全体同仁发出了自愿捐资的号召。

此通告发出之后,得到(dédào)全体同仁的热情支持,48小时以后,就收到集团所属企业和个人价值30余万元的捐款。

“四通(sìtōnɡ)”这次捐款的分配方式采用了一个(yīɡè)被社会各界称为“非常(fēicháng)恰当”的方式(fāngshì),即:

——为4个学科代表队所有的19位选手筹措读大学的助学金,每人每月200元,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为每个队提供1万元资金以奖励教练员。

——为每个队提供2万元培训费。

此外,把4套四通386微机及打印机赠送给信息代表队,为培养新的选手提供设备支持。

1992年9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隆重举行了四通公司资助中国学科奥林匹克代表队颁奖大会。

面对这样的义举,四通公司总裁段永基并没有丝毫捐助者的得意之色,反而诚恳地向接受捐助者说了一句:

“拜托了!

”他说:

高科技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取得成功,需要源源不断的掌握最高技术的人才。

人才哪里来,来自教育。

企业界应向教育界说一声:

“拜托了!

”他认为,未来的社会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后劲在中小学。

在一代少年身上,他看到了“四通”未来发展的宏伟前景。

段永基先生的这些话。

说出了所有“四通”决策者毅然做出这个决定的动机。

首先,“四通”是一个高科技企业,它的创业以及发展绝对离不开掌握高科技、新知识的人才。

“四通”把公益投资向基础教育倾斜,事实上是为自己本身的长远后劲投资。

其次,“四通”不可能脱离中国的时空,而成为超然的“地球村民”,它的根基扎在中国。

如果中国没有一个重教育、重科技的气氛,“四通”自身的发展也是很艰难的,在这方面“四通”要带头营造这样的环境。

再次,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轰轰烈烈的对比下,“四通”人也确实有一种鸣不平之感。

这种感觉不仅是“四通”人独有的。

“四通”的举动无疑或多或少地为公众争来了一种新的平衡。

从深远一点的背景来看,对教育的资助也是“四通”一贯的行为——近几年来,四通公司每年向一所中学提供办学资金25万元,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四通公司是向国家科委和团中央主办的“希望工程”捐款首家突破100万元的企业。

还有北京市连年举办的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奖赛,以及每年9月的教师节,“四通”都投入了自己的奉献。

1992年,四通集团又向中国(zhōnɡɡuó)的基础教育投入了更高的热情,“四通(sìtōnɡ)”已不满足于集资助教,而是要和教育界一道,把教学(jiāoxué)成果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生产力,把“输血(shūxuè)”变为提高本身的造血(zàoxuè)机能,成立了一个企、教联营的经济实体——四通教育科技公司。

集资捐助学科奥林匹克赛之举,使“四通”再次赢得了良好声誉: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说:

“四通集团以促进科技教育发展为出发点的赞助活动具有远见卓识,我代表国家科委感谢四通公司的首创精神和善意。

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说:

“四通公司给不太直接相关的事业进行投资表明‘四通’是最有希望的企业。

北京市市长助理、市教育局局长陶西平说:

“四通公司是有远见的,着眼于21世纪的未来,所以才扶持这样一个事业。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信息代表队领队兼教练吴文虎说:

“中国有像‘四通’这样的有识之士,高科技的未来就有希望了。

中国科协、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市高新技术产业实验区以及全国教育界、科技界的领导和著名学者也纷纷盛赞“四通”义举。

二、案例分析

现代企业不但要营利,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以表明企业是社会的一员,愿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这样的行为,搞好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

而致力于赞助社会福利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和学术理论活动等等,不但有利于社会,而且能使企业赢得社会的普遍好感,培养与某类公众的良好感倩,树立企业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良好形象。

赞助活动是公关专题活动的一种类型,要想使赞助活动达到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就必须妥善选择赞助的对象和赞助主题,选择学科奥林匹克赛作为赞助对象是四通成功的关键。

三、思考、讨论

1、四通为什么要选择学科奥林匹克赛作为赞助对象?

2、企业开展赞助活动应坚持哪些原则?

 

公关(ɡōnɡɡuān)案例分析7:

把企业办成一所大学校

一、案例(ànlì)介绍

日前(rìqián)在报上读到一篇“工人读书(dúshū)可获加薪”的报道:

宝钢集团一钢公司出台《关于鼓励员工学习文化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若干规定(guīdìng)》,规定中指出:

职工通过非全日制普通学校学习并取得证书,岗位专业对口的,根据学历高低,每月将获得100元至5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

据报道,该公司此规定出台后,原来企业的教育经费大大突破,公司已决定将这笔开支列入工资总成本,并成为企业的一项长效措施。

宝钢公司的领导表示:

资金再紧张,职工的教育经费一定要确保。

无独有隅。

另据报道,从01年6月底开始,江苏阳光集团100多个销售员全部学习MBA工商硕士课程,由复旦大学教授开课。

同时,集团举办的文化升级培训、机电一体化培训全面展开,计算机软件设计班也在筹办之中。

“三年之内,操作工要达到大专以上水平,管理人员要达到本科以上水平”,这是阳光集团的近期培训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